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作方法与步骤如下:(1)将敷铜板裁成电路图所需尺寸。(2)把腊纸放在钢板上用笔将电路图1:1刻在腊纸上,并把刻在腊纸上的电路图放在敷铜板上。取少许油漆与滑石粉调成稀稠合适的印料,用毛刷沾取印料均匀地涂在腊纸上,反复印刷几遍,敷铜板即可印上电路。这种刻印板可反复使用,适合小批量制作。  相似文献   

2.
用电池作源的小家电不少,电池安放在电池糟中,正负极用弹片与电路接通。当需要测量电路总电流时多有不便。将两小块单面敷铜板背靠背的粘合在一起或用一块双面敷铜板,如图;插入电池正负端或两节  相似文献   

3.
1.在坐标纸上设计出1:1的印刷电路板图。 2.在印刷电路图上覆一张蜡纸。用无油墨的原珠笔在蜡纸上刻出印刷电路的轮廓。 3.将刻好线的蜡纸覆在已洗净的敷铜板上,用刷子蘸油墨在蜡纸上刷上几遍。要求在敷铜板上留下明显的有一层凸起的线迹。  相似文献   

4.
电路板在电子制作中几乎成了不可缺少的。可以用油漆、涂料绘制线路,然后用三氯化铁腐蚀方法制板。但绘制的电路边缘不齐整,修整也困难。还有一种方法是刀刻法。在敷铜板上画好电路然后用刀刻透铜箔,揭去不用的部分留下所需电路。这种方法在刀刻时很吃力,较复杂形状就很难刻顺滑。  相似文献   

5.
现今自制印刷电路的方法不胜枚举,但在电路线条的描绘上方法不够简洁。就此问题本文介绍一种画线方法,这种方法可使你制出的板子电路线条光滑、宽度均匀,设计随意、省时。当然在上面作标记、写汉字也易实现。原理:关键是做一支特殊的笔,要求当它在敷铜板上滑过时能留下一条均匀的漆线且宽度可控。  相似文献   

6.
本刊今年第三期“二极管译码数显电路”一文,采用二极管矩阵译码,方法简单易学,选用元件方便,适合在一些简单数显电路中应用。但这种正向驱动LED发光的常规译码方式耗用二极管数量多,仅显示半位数1—5即占用21管(见原图1),若显示一位整数0—9则需排列49只管。组装时通常要把二极管插焊到矩阵板(用双面敷铜板制作,纵横走线分别垂直交错于两面)上。原图4用单面电路板,只限于显示1—5,实用范围小,若显示一位整数;则布线交错密集,搭线过多,设计制作很麻烦,尚有待改进与简化。  相似文献   

7.
许多防盗报警器及小制作中都用到短路、断路触发开关,人们大多使用干簧管,笔者从许多电路中发觉,电路中经过触发开关的电流微乎其微,完全可以用导电橡胶开关来代替干簧管。同时也解决了干簧管无法用于钢门窗的困难。此开关经笔者反复实验,效果甚佳。 1. 制作方法取一片1.5cm×1.5cm敷铜板,用去污物沾水把铜皮上氧化层打磨干净,在其上焊上  相似文献   

8.
电子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业余爱好者有时需要制作电路板。其中用预涂布感光敷铜板(文中简称感光敷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的方法称为光印法。但在购买感光敷铜板时需要注意分清两种不同性质的感光材料,一种为正片感光材料,另一种为负片感光材料。两种不同的感光材料所要求的显影剂的性质不同,购买时不能混淆。而且,两种不同感光敷铜板要求的光印图是不同的。正片感光材料要求正片PCB图,负片感光材料则要求负片PCB图。通常EDA制图软件给出的是正片PCB图,如何用EDA制图软件设计负片PCB图?这是很多业余电子爱好者经常碰到的问题。本文以数字集成芯片组成的数字钟(单面PCB)为例,介绍基于Prote199 SE的负片感光敷铜板的PCB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使用单面敷铜板只能制作一些相对简单的电路,有必要了解双面电路板的业余制作的工艺流程。在制作双面电路板时需要准备的工具及材料大致有:双面敷铜板、热转印纸、砂纸、剪刀、油性笔、盐酸、双氧水、手电钻、烙铁、双绞线、纸胶带、烙铁、焊锡、松香等。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电子制作的实践中,采用了一种新的制作印制电路板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铲刻法设计印刷电路板图(方法参考《电子制作》95年第4期有关文章)然后用复写纸转印到经过清洁处理的敷铜板上。 2.将待铲刻掉的那一部分细铜箔带用宽度合适的胶带贴好。本人使用的是浙江丽水计算机所经营部邮购来的专用贴图胶带(也可以自己切割透明胶带)。  相似文献   

11.
多用途讯响器的应用主要是在它的控制电路部分进行创新和改造。四、电路的变化 1.触摸式门铃延时讯响器可以简单地作为一个门铃来使用,也可把它改造为一个触摸式的门铃,如图3所示,这里只画出了控制部分的电路图。触摸片可以自制,用一块15mm×15mm的敷铜板,在它的中间刻一0.5mm的间隙,使铜皮成为两个部分,分别焊上导线连到电路板上。电路的触发取决于反相器F1的输入  相似文献   

12.
看过贵刊96年7月刊出的《自制印刷电路板新法》一文,我认为此法所需材料多,对一些爱好者来说实现起来并不容易,现将自己的一些做法介绍给大家。 1.设计印制板时应根据电路的要求,电流的大小,适当加粗铜线的宽度,电源引线也应适当加粗。若是高频电路应注意分布电容、电感,注意集成电路及三极管,输出变压器等多端子器件的在印制板的方向,并且留出固定孔的位置。 2.将敷铜板裁成电路所需大小,用清水或酒精洗净,将透明胶纸(宽一点为好)均匀整齐地贴在铜面上,贴时应注意胶纸间的接缝应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3.
以前看过一些制作印制电路板的方法,但都比较麻烦,现在向大家介绍一种既快速、又简易的方法:用油性的记号笔,直接在敷铜板上描绘即可,只需几分钟墨迹即干,这时就可投入三氯化铁溶液中进行腐蚀(注:溶液温度不要超过40C)。腐蚀完毕后,用水冲洗,再用酒精擦去墨迹,这时一块精美的电路板就制作成功了。  相似文献   

14.
1.概述 通常的电路是用由各种不同的制造工艺制造成的元件构成的,各种电路元件的制造工艺是独立的;它们可以分别用最适宜的制造工艺来生产。但是,在集成电路上,构成电路元件是用完全相同的工艺制成的,例如,集成电路的电阻与硅平面型晶体管就是用同一种制造工艺制成的,因此,集成电路的电路元件所具有的电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非线性模拟电路中元件表现出的折线故障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测前迭代仿真的模拟电路统一故障诊断方法.在测前将线性元件参数分段划分区间,在各区间进行仿真得到节点电压平面上的点计算斜率特征,对于斜率变化的区间重新进行参数扫描,并通过迭代仿真得到连续平滑的折线轨迹上的点作为测后诊断依据;在测后诊断中,通过计算实测点到各条折线轨迹的点集合的最小距离来定位电路故障,并根据测前仿真的分段信息对故障元件的参数区间进行识别.文中利用计算机程序实现了测前迭代仿真和测后故障定位及参数区间识别,能够同时诊断容差电路元件的硬故障(开路、短路)和软故障(元件参数变化至容差允许范围之外).最后通过实例的仿真实验和实际电路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模拟电路元件过热检测准确率优化问题,传统的方法计算量大、实时性差、元件过热检测的准确率不高,提出基于优化神经元件网络分区并行处理的模拟电路元件过热检测方法,由于模拟电路元件的热量输入输出量是连续变量,元件之间的离散性使得电路过热等效于某个元件的过热;利用此特点,将模拟电路元件按照交叉原则分区成若干元件小元件网络,将元件小元件网络的特征信息并行输入神经元件网络过热检测模型,使用粒子群优化的方法对神经元件网络进行参数优化,防治检测陷入局部最优化,以提高电路元件过热检测的准确率;在不同的元件模拟电路中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证明,该方法对模拟电路元件的过热检测的准确率高达92%,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很多电子爱好者在学习电子知识时都会做一些实际电路来帮助学习。制作时我们通常都选择一些最实用和廉价的方法:先用Protel画好电路图,然后将PCB图打印出来,再通过电熨斗将图烫到铜板上,最后再通过腐蚀制成电路板。实际上采用人工方法可以做的有单面板和双面板。对于  相似文献   

18.
电子爱好者在制作印制电路板时往往都是先将印制电路复印到覆铜板上,然后再用油漆描,等油漆干了再腐蚀,或者干脆就用刀刻。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工,而且做出来的板子比较粗糙,有时甚至会影响到电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业余电子制作中,电路的制作通常采取插板焊接的形式。简单说就是对照着电路图或制作好的PCB板上的编号,把元件插进板子上面的焊孔里,再用焊接工具进行焊接,最后完成整块电路的制作。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在这里,焊接既起到连接电路的作用,又起到将元件固定在电路板上的作用(不论是洞洞板还是PCB板)。  相似文献   

20.
利用压电元件的压电效应将外界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是当前一种有效的俘能方法。将压电元件表面累积的电荷进行有效提取是这种俘能方法的关键。因此,高效的电荷提取电路的设计显得特别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自供电同步电荷提取电路SP-OSCE(Self-Powered Optimized Synchronous Charge Extraction Circuit),使用两个无源的极值检测电路检测压电元件输出信号的正负极值并在极值点进行能量提取。所提出的SP-OSCE电路采用整流电路、极值检测电路元件复用的方法,从而避免了传统的整流桥结构;电路不但提取了压电元件受夹电容中的电荷,而且将检测电容中所积累的电荷提取到电感上,提高了能量的转换效率。通过Multisim建模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电路的有效性,进而进行了物理验证,实验表明与仿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