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凋亡抑制蛋白14-3-3ζ蛋白主要以同源/异源二聚体形式存在,是真核生物中广泛表达的酸性蛋白。14-3-3ζ蛋白通过募集配体分子参与调节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凋亡和侵袭等多个细胞过程。多项研究表明,14-3-3ζ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14-3-3ζ蛋白是通过调节靶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在肿瘤细胞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调控作用的;14-3-3ζ蛋白与肿瘤的发生和治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14-3-3σ蛋白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4-3-3蛋白是高度保守的可溶性酸性蛋白家族,近年的研究表明,它们在细胞有丝分裂、生长、分化、增殖和死亡等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14-3-3σ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可以与细胞内多种信号蛋白相互作用,促进DNA损伤后的细胞周期G2期阻滞,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增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异常,可能由p53突变或启动子CpG岛超甲基化引起,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该文作者仅就14-3-3σ蛋白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王生  崔丽娟  曾妍  杨磊 《医学综述》2008,14(18):2753-2755
酪氨酸3-加单氧酶/色氨酸5-加单氧酶激活蛋白(14-3-3蛋白)是高度保守的可溶性酸性蛋白家族,它们在细胞有丝分裂、生长、分化、增殖和凋亡等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14-3-3β蛋白在卡波肉瘤组织中高表达,与其发生、发展相关。本文就14-3-3β蛋白的特性以及与卡波肉瘤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莪术提取物榄香烯在体外抗胶质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免疫共沉淀、Western印迹等方法分别检测经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榄香烯对U87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影响、对U87细胞中与Raf-1结合形成分子复合体的14-3-3表达水平的影响、对U87细胞14-3-3、Raf-1、ERK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榄香烯在体外具有浓度、时间依赖的抗胶质瘤效应,其IC50约为(83.2±4.3)μg/mL。分子机制研究表明:榄香烯对总14-3-3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 P>0.05),能明显抑制14-3-3/Raf-1复合体的形成;榄香烯明显下调ERK-1/2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P-Raf -1、P-ERK-1/2的表达(P<0.05),对非磷酸化的ERK-1/2和Raf-1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榄香烯在体外通过破坏14-3-3的分子伴侣功能,阻碍14-3-3/Raf-1复合体的形成,使Raf-1不能被活化,进一步抑制Raf/MEK/ERK通路,达到抗胶质瘤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5.
14-3-3ζ属于14-3-3蛋白家族,它主要通过与不同的配体蛋白相互结合,参与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调节,调控包括细胞生长、增殖、迁徙、凋亡在内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影响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有关14-3-3ζ 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研究14-3-3蛋白在1-细胞期小鼠受精卵有丝分裂中的作用。方法:RT-PCR技术鉴定小鼠受精卵14-3-3蛋白亚型。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将14-3-3siRNA注射入小鼠受精卵G1期,观察受精卵的卵裂率、形态学变化及MPF活性。结果:小鼠受精卵中的14-3-3蛋白亚型是14-3-3ε。小鼠受精卵注射pSUPER-14-3-3εsiRNA后,与对照组相比,卵裂率下降,有丝分裂延迟,有更多的受精卵发生形态异常,MPF活性最高值显著下降。结论:14-3-3蛋白在调节小鼠受精卵有丝分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吕靖  曹济民 《医学研究杂志》2008,37(12):109-112
14-3-3蛋白家族是由多个高度保守但又各具特异性的成员构成的具有复杂功能的调节性蛋白家族,它们主要通过与磷酸化丝氨酸模体结合来发挥作用.14-3-3蛋白参与很多重要的细胞生理过程,如酶和细胞因子活性、离子通道、细胞骨架动力学调节,DNA损伤时细胞周期关卡的引发及维持,细胞增生、分化和凋亡调节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4-3-3蛋白过表达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在SH-SY5Y细胞株中瞬时表达14-3-3蛋白。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分别检测14-3-3蛋白过表达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的细胞活性、细胞凋亡、细胞内活性氧类物质(ROS)水平的影响。结果 14-3-3蛋白过表达可促进SH-SY5Y细胞的增殖;抑制SH-SY5Y细胞内ROS的产生。结论 14-3-3过表达对SH-SY5Y起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通过FOXO1转录因子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调节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NSCLC细胞系A549,分别选用PI3K/AKT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和MAPK/ER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UO126及2种抑制剂联合处理细胞之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FOXO1、p-FOXO1及其下游蛋白Bim、p27kip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FITC双染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OXO1的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而FOXO1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Bim、p27kip的表达相应增加.与对照组相比,LY294002和UO126均可促进A549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LY294002和UO126联合作用较2种药物单独作用时,A549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抑制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可共同激活FOXO1转录因子的活性,协同促进细胞周期的阻滞,诱导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染杜氏盐藻14-3-3基因对食管鳞癌EC9709细胞Bcl-2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杜氏盐藻14-3-3基因cDNA序列分别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GFP-C1和pcDNA3.1(+)的Hind Ⅲ和Bam H Ⅰ位点,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14-3-3和pcDNA3.1(+)-14-3-3,采用脂质体方法转染EC9706细胞,同时设立空载体对照和空白对照,荧光显微镜观察pEGFP-14-3-3融合蛋白在EC9709细胞中的定位;G-418筛选稳定转染pcD-NA3.1(+)-14-3-3的细胞株,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14-3-3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3种细胞中Bcl-2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pEGFP-14-3-3融合蛋白定位于EC9706细胞的细胞核;通过G-418筛选,最终获得稳定表达盐藻14-3-3基因的转染细胞株;与转染空载体和空白对照的EC9706细胞相比,转染pcDNA3.1(+)-14-3-3的EC9706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1.60±0.20)、(0.90±0.15)和(2.40±0.10);F=69.889 7,P<0.001],而Caspase-9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1.00±0.04)、(1.40±0.08)和(0.40±0.05);F=217.066 7,P<0.001].结论:杜氏盐藻14-3-3基因可能在EC9706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姜文晓  胡晓丽  朱雪琼 《浙江医学》2015,37(24):1978-1980,1991
目的研究不同月经周期子宫肌瘤中14-3-3γ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雌、孕激素受体、子宫肌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行子宫全切或次切的子宫肌瘤患者65例,取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组织,标本均经病理确诊并根据子宫内膜确定月经周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14-3-3γ的定位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组织中14-3-3γ、ERα、ERβ、PR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14-3-3γ与月经周期、患者年龄、子宫肌瘤大小、肌瘤位置、肌瘤类型及与ERα、ERβ、PR等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子宫肌瘤中14-3-3γ表达水平在不同月经周期及不同患者年龄、肌瘤大小、肌瘤类型和肌瘤位置中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子宫肌瘤中14-3-3γ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子宫肌层(P<0.05),尤其是增殖期和分泌期。年龄<48岁组、子宫肌瘤大小4~8cm组、多发性子宫肌瘤组和肌壁间子宫肌瘤组中,子宫肌瘤中14-3-3γ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均P<0.05)。(3)子宫肌瘤中ERα、ERβ、PR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子宫肌层增高(均P<0.05),且子宫肌瘤中14-3-3γ表达水平与ERα呈负相关性(r=-0.305,P<0.05),而与ERβ、PR的表达无相关性(r=-0.157、-0.036,均P>0.05)。结论14-3-3γ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不受月经周期、患者年龄及子宫肌瘤大小、类型或位置而改变。14-3-3γ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低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其在生育年龄妇女和4~8cm大小子宫肌瘤、多发肌瘤和肌壁间肌瘤中的作用更为重要,该作用与雌激素受体α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盐藻14-3-3蛋白基因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盐藻14-3-3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的条件。方法通过改变诱导剂浓度和诱导时间,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不同条件下14-3-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诱导剂(IPTG)浓度为0.5 mmol.L-1的条件下诱导培养3 h其表达效率最高。结论盐藻14-3-3蛋白在pET原核表达系统中,0.5 mmol.L-1IPTG诱导3 h为其最适表达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高压氧预处理(HBO-PC)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具体分子机制。 方法 对心肌细胞予以HBO-PC 处理,并复制缺氧复氧(H/R)模型,用试剂盒测定丙二醛(MDA)、超 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及一氧化氮NO 的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促/ 抗凋亡蛋白、 蛋白激酶Cε(PKCε)、小窝蛋白-3(Cav-3)、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RISK)通路中蛋白及其磷酸化水 平的变化,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KCε 与Cav-3 的结合;同时使用PKC 抑制剂Chelerythrine (CHE)和RISK 通路抑制剂进一步验证HBO-PC 对心肌细胞I/R 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 H/R 模型模 拟I/R 损伤过程。HBO-PC 降低MDA 和LDH 含量、Caspase-3 活性和Bax 的表达,增加SOD 和NO 含 量、Bcl-2 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I/R 损伤。同时,HPO-PC 促进PKCε 活化及其与Cav-3 的结 合,增加Cav-3 蛋白表达,以及RISK 通路中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蛋白激酶B(Akt)、磷脂酰 肌醇3- 羟激酶(PI3K)和下游效应激酶糖原合酶激酶(GSK)3β 的磷酸化水平;CHE 能够抑制HPOPC 的作用。RISK 通路抑制剂增加Caspase-3 活性和Bax 表达,减少Bcl-2 表达,阻断HBO-PC 对心肌细 胞凋亡的拮抗作用。结论 HBO-PC 可能通过调控PKCε/Cav-3/RISK 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抵抗 心肌I/R 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被视为缺血缺氧中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的主要信号转导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是AKT下游的重要蛋白,在脑缺血缺氧损伤中发挥促凋亡作用。脑缺血缺氧损伤后,AKT磷酸化后激活,继而使GSK-3失活,发挥脑保护作用。该信号通路也参与各种化学制剂对脑缺血的保护机制。GSK-3抑制剂的研究和运用可能为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谢波  陈涛 《广东医学》2016,(6):929-931
14-3-3蛋白是一个高度保守的细胞蛋白质,有7种亚型(β、γ、ε、η、ζ、σ和τ/θ),每种亚型都由不同的基因编码。目前研究发现14-3-3蛋白已有200多种靶蛋白,细胞中14-3-3蛋白可与磷酸化依赖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调控各种细胞功能,包括:促有丝分裂、调控细胞存活信号、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细胞死亡。14-3-3蛋白表达增加有助于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14-3-3蛋白亚型的高表达与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以及不良预后有关。14-3-3蛋白通过调控多个靶点和信号通路来影响HCC细胞增殖、抗凋亡、HCC细胞迁移等。14-3-3蛋白连同特定下游因子,有可能成为影响HCC的治疗和预后因素。本文将从14-3-3蛋白对HCC细胞增殖、抗凋亡、侵袭的作用来综述其与HCC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4-3-3 蛋白是 1967 年 Moore 等在脑组织发现的一组高度保守的由不同基因编码的酸性蛋白质家族,因其在 DEAE-纤维素色谱上的组分数以及淀粉凝胶电泳中的迁移位置而命名,当时对其功能并不清楚,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其参与大量重要的细胞功能,从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4-3-3 在哺乳动物中有 7 种亚型,为β、γ、ε、η、σ、θ、ζ.其中,14-3-3σ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直接参与人类肿瘤的形成与发展[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4-3-3β蛋白对胶质瘤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14-3-3β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1(-)-14-3-3β及干扰质粒pcDNATM6.2-GW/EmGFPmiR-14-3-3β,应用MTT、集落形成、Transwell侵袭试验研究14-3-3β蛋白对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增殖及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过表达14-3-3β能够明显促进U251细胞(人胶质瘤系)的侵袭和增殖过程;而应用干扰质粒抑制14-3-3β表达后,U251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能力则受到显著抑制.结论 14-3-3β对于U251细胞(人胶质瘤系)蛋白的侵袭和增殖能力起到明确的促进作用,其在人类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也起到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4-3-3ζ蛋白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及其中76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制备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14-3-3ζ蛋白的表达。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14-3-3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胃癌组织中79例(79.00%)表达14-3-3ζ蛋白;而正常胃黏膜中仅散在个别细胞弱表达。按组织学分类法,在乳头状腺癌和管状腺癌中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86.75%,显著高于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42.86%、0)(P〈0.05)。按Lauren分类法,肠型胃癌中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90.91%vs73.13%)(P〈0.05)。在不同浸润深度的胃癌中,肌层和浆膜层的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57%和81.93%,均显著高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0、0)(P〈0.05)。进展期胃癌的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1.44%,而3例早期胃癌均不表达(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14-3-3ζ蛋白表达与其组织学类型和浸润状况密切相关。提示14-3-3ζ蛋白有可能成为评估胃癌的预后指标和潜在的生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骨肉瘤中显著高表达的miR-214-3p对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以骨肉瘤细胞U2OS为研究对象,采用慢病毒感染方法,建立miR-214-3p的稳定转染细胞系,设置过表达negative control慢病毒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细胞凋亡情况,并对凋亡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研究.结果:(1)流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iRNA-214-3p稳转U2OS细胞系后凋亡细胞减少;(2)Dual-Glo Luciferase方法证实在U2OS细胞中miR-214-3p可以直接结合pten的3'UTR区域,WB实验证实miR-214-3p蛋白水平抑制pten;(3)miR-214-3p可以上调pAKT蛋白表达.结论:miR-214-3p通过直接靶向抑癌基因pten,活化AKT通路,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凋亡从而在骨肉瘤中发挥了癌基因的作用,可能促进了骨肉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14-3-3σ以及Mdm2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45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展开组织中14-3-3σ以及Mdm2蛋白的表达情况检查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癌症组患者的14-3-3σ的表达阳性率为20.0%;健康组阳性率为84.0%.Mdm2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中的阳性率为62.22%,健康组中阳性率为30.0%.结论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14-3-3σ以及Mdm2蛋白表现出异常表达状态,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