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横向边界及纵向边界存在的安全隐患,阐述了其安全防护的总体原则、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及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支撑作用,为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提供可靠、安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郑铁军  胡强晖 《宁夏电力》2015,(3):19-21,26
针对配电自动化主站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问题,基于“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原则,采用对主站系统的安全分区和在系统边界部署安全防护等措施,对宁东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进行了安全防护设计。应用结果表明:该二次安全防护方案有效保证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和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遵循“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原则,构建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建设方案和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管理体系,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涉及的主站、终端、通信、网络设备、安防设备等环节对其进行加固,全面提升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非对称数字签名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系统规模日益扩大,多种通信方式并存及所有报文均采用明文传输的通信方式导致系统受到各种网络攻击的风险较大,因此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引入了基于非对称加密技术的ECC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指令传输报文采用单向认证+数字签名的方式对系统进行防护,以免因系统攻击而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无条件敷设光纤地区的通信难题,大连供电公司积极开展无线专网通信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采用国际领先技术,在大连开发区构建无线专网,结合光纤通信网络实现配电自动化终端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文章通过对无线专网通信的技术原理、建设方法、安全防护措施等相关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大连无线专网通信在配电自动化中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无线专网通信的加密防护措施及无线专网的建设要求,为大连配电自动化的通信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型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深入推进,配电自动化系统呈现智能化发展趋势,面临新的信息安全威胁。文章首先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接着介绍了国家对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要求,最后设计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电力监控自动化系统中信息安全防护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力监控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使得电力网络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然而一体化、网络化的发展使信息安全问题也更为突出。依据电力监控自动化系统中各应用系统的特点和安全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设计方案,从系统网络架构上对系统进行有效的安全分区,应用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实现系统横向和纵向的信息安全。最后阐述了该方案在某地区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整体安全防护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电力监控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使得电力网络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然而一体化、网络化的发展使信息安全问题也更为突出.依据电力监控自动化系统中各应用系统的特点和安全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设计方案,从系统网络架构上对系统进行有效的安全分区,应用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实现系统横向和纵向的信息安全.最后阐述了该方案在某地区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整体安全防护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涛  杨桂丹 《电气应用》2013,(1):26-29,68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在电力二次系统中应用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的智能变电站生产控制业务系统与调度数据网之间的传输数据越来越多,对电力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电力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的安全问题,特别是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已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提出了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各业务系统的横向有效安全隔离和纵向加密认证的安全防护设计方案,以切实保障系统安全性,提高系统之间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目前工程实施中关键技术相关经验及对比配电子站通信方案,提出了采用SPDnet作为大量DTU连接主站的通信平台以解决集中式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中存在问题的方法,结合SPDnet的技术特点给出了两种具体的应用方案。一是在SPDnet接入层路由器的VPN实例上绑定从IP引入配电的专用IP地址规划,并在供电公司SPDnet边界路由器上配置ACL策略来禁止配电专用IP网段的信息跨界路由;二是采用内部服务器NAT映射技术实现DTU以私网方式接入SPDnet。  相似文献   

11.
光纤通信为配电自动化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可靠的通信方式.文章在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光纤通信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上的应用方案,着重介绍了馈线系统、子站内部及主站系统的光纤通信方案.作者建议在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建设中,要根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应用多种通信方式,选取其中最优的组合方案,以满足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光纤通信为配电自动化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可靠的通信方式。文章在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光纤通信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上的应用方案,着重介绍了馈线系统、子站内部及主站系统的光纤通信方案。作者建议在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建设中,要根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应用多种通信方式,选取其中最优的组合方案,以满足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孙鹏  郭峰  张强 《江苏电器》2008,(5):52-55
针对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实时性等要求,提出用无线通信方式弥补传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的不足。介绍了采用GPRS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了我国配电网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技术的配电变压器监测系统方案。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实时性,传输速率快,可靠性高,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张强  衡雷  孙鹏 《电力设备》2008,9(5):70-72
文章针对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实时性等方面的要求,提出用无线通信方式弥补传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的不足。对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阐述GPRS技术的优越性与可行性。分析我国配电网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PRS技术的配电变压器监测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实时性、传输速率快、可靠性高、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刘东 《供用电》2014,(5):22-25
配电自动化是智能配电网的技术基础,我国配电自动化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起步阶段、反思阶段以及发展阶段。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标准的逐步完善以及相关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实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现场测试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系统实现模式的适应性以及系统信息集成的一致性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应对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配电网所带来的新问题与挑战成为未来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牛保臣  靳磊  徐艳 《电气技术》2012,(8):129-131,138
配电自动化系统融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对配电网二次设备的远程监测及控制,提高了电网整体的自动化水平。本文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通信网络的构建方式,针对某地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EPON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EPON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该系统是一种可以用于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可靠的通信系统,文章结合现场的实际工程,根据现场一次网架结构图总结出了三种典型的结构并进行分析。该技术为配电自动化系统提供了高效、安全、可靠的通信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能源互联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基于5G多接入边缘计算的配电网量子加密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与测试,将5G电力专网的通信技术和量子加密技术应用于配网终端环境,通过量子密钥与电力业务主站、终端与量子密钥、5G通信与量子加密设备三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使配电终端设备与配电主站之间实现安全通信且系统响应时间可控,为配电自动化业务使用“三遥”功能提供安全支撑。  相似文献   

19.
易琨  周剑  阮倩  崔光宇  陈静 《江西电力》2020,44(2):13-16,31
国家电网公司正大力发展城市配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工作,而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关键在于配网通信网络的建设,配电通信网络组网方式与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性能的优劣。在国家电网公司现行的骨干通信网络中,已有很成熟的通信技术与组网技术应用,主要分为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两大类。首先介绍了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然后对几种的常用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组网模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指出了其应用特点,为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可靠的通信系统是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关键部分,通信技术选择正确与否决定着整个配电自动化项目建设的成败.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的要求,并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可选择的多种通信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合它们的特点,对其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建设提供基本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