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减压填料塔分布器选型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阳  刘建晖 《石化技术》2002,9(2):69-73
通过对燕化公司Ⅱ蒸馏装置改造的情况总结,对填料塔分布器选型对塔内分布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喷淋式分布器在填料塔存在较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丙烯腈生产急冷新工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辉  甘永胜  方永成 《石油化工》2003,32(7):596-598
针对国内现有丙烯腈生产装置急冷工艺所存在的缺陷,经热模试验、冷模试验分析研究和工业试验修改验证,开发了一种新的急冷工艺。此工艺具有提高急冷系统内气液传热和传质效率以及降低急冷系统内丙烯腈聚合损失的优点。工业运行结果表明,此新工艺的应用可使整个装置的丙烯腈精制回收率提高4%以上。  相似文献   

3.
徐忠 《石油化工》2008,37(4):38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200kt/a乙烯装置的急冷油塔是经过改造的四段填料塔,在运行两年后发生堵塞。填料塔堵塞的原因主要是塔上部物料中的易聚物发生聚合产生的结垢在槽盘式分布器上累积,造成降液管堵塞,影响塔的汽液分布。针对这一问题,对急冷油塔进行改造,提出了防治与疏导相结合的改造方法。在改造中,采取把部分填料改为大孔穿流筛板、槽盘式分布器改为喷淋式分布器等措施。改造后,急冷油塔运行近一年,操作平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某110万t/a乙烯装置改造为例,介绍了乙烯分离急冷油塔系统的工艺技术特点,着重论述了急冷油塔内件的改造方案,在应用一种新型高通量正交波纹塔板后,圆满解决了急冷油塔盘油段气液负荷增幅大的难题,为今后同类装置塔内件改造方案的选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KDON-6000/6000型空分设备仪控系统的施工安装中的几个有关问题做了总结,分析了冷箱内计器管路和穿线管的敷设、塔内线管敷设、塔内铂电阻的敷设以及引压防跑冷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乙烯装置急冷油粘度控制及减粘塔运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勇  洪晓江 《石油化工》2004,33(3):258-262
针对国内外急冷油减粘技术现状,分析了急冷油粘度增加对循环系统的危害,介绍了旋流分离技术应用于急冷油减粘的工艺过程,该技术克服了其它减粘方法存在的一些缺陷。指出提高减粘塔顶温度的同时增加参与减粘的急冷油喷淋量,降低减粘塔顶温差、控制好塔釜液面是进一步优化减粘塔操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在Ф1 000mm的有机玻璃塔中,采用水对D-2B型喷淋式液体分布器的分布性能和液滴运动踪迹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D-2B型喷淋式液体分布器的分布不均匀度系数低于0.042,分布性能优异;不同液体流量下的液滴平均粒径大小在1 650~2 250μm,高于液滴沉降所需粒径800μm。在工业应用中喷头安装高度不低于500mm为宜。  相似文献   

8.
近期,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塔河采油三厂集输一队利用除垢剂、金属保护剂、表面活性剂混合液,将100多个球罐喷淋阀喷头清除得一干二净,保证了球罐喷淋阀喷头二次利用,一次节约物资更换费用2万余元。前不久,塔河采油三厂集输一队安全员周峻与施工人员在设备巡检中,对该队管辖的几座球罐喷淋阀喷头逐个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内建造的某深水钻井船实例,对钻井船钻井甲板消防雨喷淋系统的设计要点做详细介绍,主要包括雨喷淋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喷淋水量计算、喷头型号选择及数量计算、喷头覆盖范围确定和喷头布置与自动化钻井设备运动位置的协调等几个方面,为今后国内深水钻井船甲板消防雨喷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锦西炼油化工总厂原用的增湿空冷离心旋流组合喷头试验改用HHSJ型螺旋圆锥喷嘴,取得较好效果。如催化剂贮罐在放空kfyt风的管口安装该喷嘴,噪声由1对而降到115肥。用蒸汽直接加血水,在管口安装喷嘴消除了水击产生的罐体震动,可以防止保温层脱落,确保安全生产。氧化沥肯塔内喷雾化水,吸收氧化反应热,并稀释了塔内氧含量,对安全生;“有利。沥青氧化培尾气罐内喷雾化水,洗涤尾气中所携带的沥青微粒,防止焚烧炉火嘴被绪塞。沥青成型机喷雾化冷却水,加快沥青表面冷却。在夏季,沥青池内水用潜水泵抽水,通过喷嘴向空中喷水,降低池…  相似文献   

11.
邵百祥  卢文奎 《石油化工》2001,30(6):464-466
对引进的 5 0kt/a丙烯腈生产装置中急冷吸收塔系统扩能技术改造进行了核算和工艺研究。结果表明 ,在采用国产MB系列催化剂后 ,通过工艺条件的优化与设备内构件的改造 ,将原装置的生产能力扩大到 70kt/a的规模是可行的 ,并提出了各主要设备的工艺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种开有两层相互交错窗孔并带有齿形结构弧片的新型圆筒型填料,在内径为600mm的有机玻璃塔内,采用空气-水物系,研究了它的流体力学性能;在内径为600mm的不锈钢塔内,采用环己烷-正庚烷物系,在常压、全回流的情况下,研究了它的传质性能;在内径为300mm的有机玻璃塔内,研究了分别以圆筒型填料、固定阀塔板和复合塔板为塔内件时脱除工业废水中丙烯腈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圆筒型填料的齿状结构改善了气液两相在填料层中的微流动和液体分布;与鲍尔环填料相比,当F因子为1.0~3.0kg0.5/(m0.5.s)时,圆筒型填料的干床压降降低了23%~40%;当喷淋密度为20m3/(m2.h)、F因子为1.0kg0.5/(m0.5.s)时,湿床压降降低了约40%;圆筒型填料的液泛点提高;当F因子为1.0~2.5kg0.5/(m0.5.s)时,等板高度比鲍尔环填料降低了11%~20%;当采用圆筒型填料作为塔内件时,丙烯腈脱除率比固定阀塔板高约8%,比复合塔板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压裂管汇的使用寿命,在传统的直角对接式布局基础上,设计了一种Y型对接式压裂管汇撬。运用Eulerian-Lagrangian方法与流体分析软件,分析获得不同结构参数下Y型对接式压裂管汇的流场压力、流场速度、冲蚀分布规律,并对Y型对接式布局进行优化。研究表明,随着对接角的增大,Y型对接式压裂管汇的流场压力、速度分布越不稳定,最大冲蚀速率随之减少,平均冲蚀速率随之增大; 在对接四通拐角处设置过渡倒圆后,随着倒圆半径的增大,最大冲蚀速率及平均冲蚀速率随之减小; 在对接角45°、倒圆半径20 mm时,最大冲蚀速率减小37.6%,平均冲蚀速率减少49.7%; Y型对接式压裂管汇的冲蚀速率比直角对接式结构有显著减小,提高管汇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将分段集结原理同多项式正交配置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分段正交配置简化模型化方法,有效地克服了由精馏塔变量的不连续性所引起的模型误差,显著地提高了数学模型的准确度。通过对某丙烯腈萃取精馏塔的稳态仿真,充分证实了这种模型化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丙烯腈装置急冷塔pH值控制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丙烯腈装置急冷塔pH值控制系统中的调节阀易被介质腐蚀、控制质量偏低,利用变频技术对其pH值控制系统进行改进。改进后该系统能很快调至设定位置并保持平稳,保证了装置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油田集输工艺损耗能量大,运行成本高。鉴于此,基于Fluent数值模拟软件,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对T形管分离器的流场特性以及油水分离过程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水两相速度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在主管中沿流动方向速度逐渐降低,分支管中速度最大,水相在主管顶部区域速度较小,在汇管中上述分布趋势更加明显;湍流在分支管和主管连接处、分支管和汇管连接处以及汇管上游较为剧烈,油水发生强烈掺混;入口流速对油水分离过程的影响较大,流速越大,流体的停留时间越短,分流扰动后恢复为分层流更加困难;流速越大,油水剪切作用增强,油滴更均匀分散在水中,混合层携带更多的油相,故操作中需要确定最佳流速;随着含油体积分数增大,混合层厚度增加,最终分离效率呈现先缓慢增加,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分流比较低时,汇管主要流出底层水,分离效率较低;随着分流比增大,汇管的流量增大,油水间扰动增强,流体流经汇管携带了部分混合层流体,分离效果明显提升;但分流比继续增大,混合层全部流入汇管后,油层开始流入汇管,此时分离效率随着分流比的增大呈线性降低。基于研究结果,最优操作参数为:入口流速0.10~0.30 m/s,入口含油体积分数5%~9%,分流比0.5~0.7。研究结果为油水分离提供了新思路,可为探究高效分离效果的设备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四通接入式压裂管汇是使用较多的一种管汇布置方式,该布置下的流场性能、冲蚀性能备受设计和现场应用人员的关注。建立了压裂管汇四通冲蚀预测模型,使用CFD方法及Fluent软件,在压力、速度流场分析基础上,研究不同粒径、入流速度、陶粒密度对管道内壁的冲蚀影响与机理,并开展寿命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四通内壁冲蚀率随陶粒粒径、流速、密度增大而增大,且四通交汇区域冲蚀现象严重。安全范围内,预测压裂四通管汇在最大平均冲蚀速率下的最小使用寿命为30 000 min。  相似文献   

18.
精馏塔静态仿真──Ⅱ.分段数学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精馏塔的静态仿真时间,必须降低数学模型的维数。本文应用分段集结原理,建立了精馏塔的分段数学模型。它不仅显著地降低了数学模型的维数和计算时间,而且所得仿真结果能够准确契合精确模型的输出。通过对某丙烯腈萃取精馏塔的仿真研究,证实了这种分段模型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精细控压钻井回压补偿系统价格高、占用井场面积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控压钻井的自动分流管汇系统,用以替代现有精细控压钻井设备中的回压补偿系统。设计的自动分流管汇系统结构简单,适应能力强,具有钻井泵单泵工作模式、双泵工作模式和常规钻井大排量模式,可满足现有精细控压钻井各种工况的转换要求。根据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及节流阀开度的控制方式,建立了自动分流管汇系统的数学流动模型,并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了数学流动模型。数学流动模型的计算结果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结果都表明,该自动分流管汇系统能将井口压力稳定控制在设定压力,能够满足精细控压钻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