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戟科植物是中国热带、 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绿肥资源。 分析53份采于海南、广西、 广东、 福建、 云南等地大戟科绿肥种质的粗有机物与矿质养分含量, 并对这些大戟科种质进行了有机肥分级, 结果表明: 大戟科绿肥的粗有机物含量较高, 为89.2%, 且变异较小; 大量元素含量变异较大, 其中含氮量为8.2 ~47.8 g/kg(平均为23.2 g/kg),  含磷量为2.9 ~26.6 g/kg(平均为11.5 g/kg), 含钾量为4.6 ~41.1 g/kg(平均为15.3 g/kg), 含钙量为2.8~30.9 g/kg(平均为16.1 g/kg), 含镁量为1.1~8.0 g/kg(平均为3.5 g/kg), 含硫量为1.0~7.5 g/kg(平均为3.2 g/kg);  微量元素含量变异要比大量元素的大, 含铁量为平均328.4 mg/kg, 含硼量为26.6 mg/kg, 含锰量为313.3 mg/kg, 含铜量为11.2 mg/kg, 含锌量为64.1 mg/kg, 含钼量仅为2.56 mg/kg,是含量最低的矿质营养元素。大戟科绿肥的有机肥评价结果表明,均为三级以上有机肥,并且绝大多数为二级有机肥,三级有机肥最少。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活性成分、矿质元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研究了制作工艺处理对金花茶老叶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制作工艺处理金花茶叶活性成分茶多糖含量升高60.00%,皂苷、咖啡碱含量分别下降27.05%和71.83%,黄酮、茶多酚和维生素E(Ve)含量分别下降39.40%、19.64%和20.57%;矿质元素中镁(Mg)、磷(P)、钾(K)含量分别升高5.56%、8.85%和9.19%,钙(Ca)、钠(Na)含量下降103.46%和4.10%;微量元素中铜(Cu)、锰(Mn)、锌(Zn)、硒(Se)含量分别升高7.75%、4.33%、3.14%和28.05%,铁(Fe)含量下降9.85%;氨基酸总量增加10.00%。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不同品种紫米淀粉、脂肪、花青素、多酚、氨基酸和矿质元素间的差异,探究不同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选取云南墨江(MJ)、湖南新化(HN)、贵州黎平(GZ)和陕西汉中(SX)4个产地的紫米,并与红米(R)、黑米(B)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紫米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具有不同营养特征。HN紫米的淀粉含量最低(68.13%),脂肪(2.38%)、矿质元素Fe、K、Mg、Mn、Na、P、Zn含量最高,其中Mn(80.37 mg/kg)、Na(10.75 mg/kg)元素显著高于其他产地;MJ和SX紫米花青素(533.03 mg/kg,412.54 mg/kg)、多酚(340.55 mg/100 g,387.91 mg/100 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而GZ紫米花青素(156.55 mg/kg)和多酚(239.23 mg/100 g)显著低于其他产地紫米。SX紫米氨基酸总量(74.37 g/kg)与必需氨基酸(total essential amino acids,ΣEAA,26.09 g/kg)含量最高,与其他紫米差异不显著。紫米成分间相关性分析显示,花青素与多酚呈极显著正相关(0.625),二者分别与Ca呈显著负相关(-0.571,-0.549)。Asp、Gly与Fe、Ca呈显著正相关,大部分元素间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有色稻米间,红米淀粉(74.73%)含量最高,花青素(9.05 mg/kg)、氨基酸总量(55.94 g/kg)、ΣEAA(19.78 g/kg)、Fe(6.51 mg/kg)、Mg(609.41 mg/kg)、P(1746.72 mg/kg)元素含量最低,与紫米和黑米差异显著(P<0.05)。黑米花青素(533.03 mg/kg)、多酚(453.53 mg/100 g)含量显著高于(P<0.05)其他有色稻;黑米和紫米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P<0.05)红米。有色稻ΣEAA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total non-essential amino acid,ΣNEA)比例在0.54左右。主成分分析将3种有色稻分为红米、紫黑米两组,前3个主成分可以解释总方差的91%。第一主成分(PC1)贡献率为67.5%,代表矿质元素,说明产地是有色稻米成分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第二主成分(PC2)占总方差的18.2%,主要为总花青素含量、氨基酸等。  相似文献   

4.
四川黑茶品质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四川黑茶原料、渥堆叶、康砖成品茶的氨基酸、儿茶素组成含量及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的含量。四川黑茶原料氨基酸含量为1424.00βm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47.00βmg/100g,茶氨酸含量为87.15βmg/100g,儿茶素含量为27.63βmg/g,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30%、8.18%、26.94%;渥堆叶氨基酸含量为1590.00βm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68.00βmg/100g,茶氨酸含量为67.62βmg/100g,儿茶素含量为27.52βmg/g,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24%、7.90%、24.53%;康砖成品茶氨基酸含量为1420.00βm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29.00βmg/100g,茶氨酸含量为66.88βmg/100g,儿茶素含量为13.65βmg/g,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27%、5.99%、23.92%。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测定白鹃梅的主要营养成分。[方法]对山野菜白鹃梅的花蕾、嫩叶(带嫩茎)和花等不同可食部位的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粗纤维、粗脂肪、硝酸盐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白鹃梅维生素c、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高于常见野菜香椿、荠莱和马齿苋,分别为0.77、50.00、19.03g/kg,可溶性糖含量较低,为27.27g/kg,可溶性蛋白含量适中,为30.63g/kg,其中,白鹃梅花蕾和嫩叶(带嫩茎)的营养成分略高于花。白鹃梅的花蕾、花和嫩叶(带嫩茎)中硝态氮的含量分别为0.0790、0.1086、0.1122g/kg,属1级无公害蔬菜,可放心食用[结论]白鹃梅营养成分丰富,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木本观食两用植物。  相似文献   

6.
云南薯蓣属植物矿质元素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涛  贾琳  杨亚丽  张亚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2):2332-2339
薯蓣属植物(Dioscorea L.)多数种类可供药用和食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对薯蓣资源的评价和安全食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产自云南的参薯(D.alata L.)、薯蓣(D.opposita Thunb.)、日本薯蓣(D.japonica Thunb.)、毛胶薯蓣(D.subcalva Prain et Burkill)、云南薯蓣(D.yunnanensis Prain et Burkill)和高山薯蓣(D.henryi(Prain et Burkill)C.T.Ting)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FS)分别测定这6种薯蓣属植物地下块茎中11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并构建元素指纹图谱。结果表明:Pearson相关系数和夹角余弦均可用于薯蓣元素指纹图谱的相似性分析;Fe和Mg是6种薯蓣中的主要矿质元素;Cu、Zn、Mn、Na和K的绝对含量介于1~100 mg/kg之间,为薯蓣中的累积微量元素;As和Cd的绝对含量低于1 mg/kg,为薯蓣中的痕量元素;Cu、Zn、Pb、Ni、Mg、Fe、Mn、Na和K的百分含量对不同薯蓣样品间元素指纹图谱的差异性影响最大。研究结果为薯蓣属植物资源的评价和安全食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云南山地橡胶树的养分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西双版纳、普洱、红河、临沧植胶区的 16 个橡胶种植农场开割橡胶树,进行系统规模化的普查, 并评价其营养类型,以全面了解云南山地橡胶树的养分特征,为制定云南山地胶园专用的肥料大配方提供依据。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植胶区橡胶树营养状况不尽相同,同一植胶区不同农场橡胶树营养状况亦有差异。云南植胶区橡胶树 叶片氮含量 24.62~47.46 g/kg,平均 34.69 g/kg;磷含量 1.57~4.92 g/kg,平均 2.45 g/kg;钾含量 5.67~26.91 g/kg,平均 13.57 g/kg;钙含量 4.03~28.55 g/kg,平均 11.05 g/kg;镁含量 1.41~6.98 g/kg,平均 3.63 g/kg。橡胶树叶片养分含量变 异系数为钙>镁>钾>磷>氮,依次为 26.14%、23.43%、19.04%、13.76%、9.04%。正常型、缺镁型、缺氮磷型、缺钾型 4 种营养类型的橡胶树占总普查橡胶树的 86.11%,为云南橡胶树的主要营养类型。  相似文献   

8.
海南‘红金龙’芒果叶片矿质养分特征与诊断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的岛东林场、乐东阳光、陵水福田、陵水六合、乐东千家基地5个具有代表性的芒果种植区,选择长势正常的果树随机进行样品采集,分析第一、二蓬叶中N、P、K、Ca、Mg、S 6种矿质养分含量,对‘红金龙’芒果叶片进行矿质养分的变化规律分析,确定进行叶片养分诊断的适宜采样时间和适宜采样指标,为确定‘红金龙’芒果营养诊断指标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红金龙第一、二蓬叶片的N、P、K、Ca、Mg、S 6种矿质营养元素在不同月份的变异系数和平均值。结果表明:12月份第二蓬叶N、P、K、Ca、Mg、S 6种矿质元素变异系数小,且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稳定能代表全年树体营养状况。故‘红金龙’叶片营养诊断在12月采集第二蓬叶作为测定N、P、K、Ca、Mg、S 6种矿质养分较为适宜,营养诊断指标值:氮14.74~18.28 g/kg,磷0.99~1.33 g/kg,钾8.98~12.1 g/kg,钙21.91~30.03 g/kg,镁1.77~1.89 g/kg,硫1.25~1.51 g/kg。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处理对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经过0.2%茶多酚浸泡的养殖大黄鱼和对照组在4℃冷藏条件下25d内品质的变化。定期分析了处理组和对照组大黄鱼样品的感官特征、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和化学指标(pH、TVB-N、K值)。结果表明,在冷藏过程中茶多酚处理能延长大黄鱼货架期7~8d,在货架期终点15d时,茶多酚处理组和对照组样品的细菌总数分别为106.12CFU/g和107.45CFU/g,pH值分别为6.78和6.84,TBA值分别为0.122mg/kg和0.168mg/kg,TVB-N分别为166.6mg/kg和318.7mg/kg,K值分别为27.10%和43.72%。可见,茶多酚在大黄鱼冷藏保鲜过程中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繁殖,并减缓脂肪氧化,从而延长了大黄鱼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0.
金花葵的营养价值与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广东地区引种种植的金花葵为试材,检测了其花朵和嫩果荚中氨基酸、矿质元素、总黄酮、总酚和多糖等营养成分含量,并评估了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金花葵的花朵和嫩果荚中均检测到16种氨基酸(含7种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占干重的13.01%和12.56%,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分别为70.49和67.83。花朵中总黄酮、总酚、铁和钾含量显著高于嫩果荚,而嫩果荚中多糖、钙和镁含量则显著高于花朵。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试验表明,花朵的抗氧化能力要优于嫩果荚。综合来看,金花葵的花朵和嫩果荚都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且适合在广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以紫香百香果和黄金百香果为试材,以0.8 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1%壳聚糖、1%茶多酚采用两两复配的方式对百香果进行保鲜处理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3种复合保鲜方法对2个百香果品种均有延长贮藏期的作用。紫香百香果在贮藏15 d时,1%茶多酚+1%壳聚糖复合处理(Z3)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P<0.05),其值分别为7.14%±0.09%、(2.13±0.009)mg/g、(0.814±0.013)OD325/g和(2.05±0.202)U/g。黄金百香果在贮藏15 d时,1%茶多酚+1%壳聚糖复合处理(H3)的Vc、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含量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P<0.05),其值分别为(17.80±0.168)mg/100 g、(2.50±0.006)mg/g、(0.875±0.010)OD325/g和(2.20±0.061)U/g。综上,1%茶多酚+1%壳聚糖复合处理对百香果的保鲜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鸟巢蕨嫩叶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与西芹、韭菜、生菜等7种对照栽培蔬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鸟巢蕨中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总糖、粗纤维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样品鲜重的2.82%、2.59%、1.56%、1.16%和1.21%.鸟巢蕨含有18种氨基酸,接近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标准;鸟巢蕨的p-胡萝卜素含量为10.4 μg/g;维生素A含量为9.9 μg/g,维生素B含量为0.7μg/g;维生素C含量为791.2 μg/g.鸟巢蕨的矿质元素含量丰富,P和K含量分别为860、4 921μg/g,微量元素Zn含量为5 μg/g,Mn含量为9.9 μg/g,Cu含量为19.1 μg/g.鸟巢蕨的营养价值在多方面均优于7种对照蔬菜.鸟巢蕨是一种符合现代营养学对健康食品要求的药食同源的功能性野生蔬菜.本研究为鸟巢蕨作为野生蔬菜栽培利用和野生资源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中国西南花生产区黄曲霉菌分布、产毒力及产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情况,从云南广南、西藏察隅、四川蓬安采集177份花生、土壤样品,共分离鉴定出黄曲霉菌206株,分析其分布及产毒特征,并调查71份产后花生样品黄曲霉毒素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四川蓬安花生产地黄曲霉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其检出率和菌落数分别为50.0%、212.0 CFU/g,西藏察隅黄曲霉菌分布最少(18.1%,52.8 CFU/g)。菌株产毒力研究结果表明,88.6%的菌 株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产毒类型以B族毒素为主,尤其是AFB1,其含量在0~8500μg/L,平均产毒能力排序为:云南广南(4393.4μg/L)>西藏察隅(1991.0μg/L)>四川蓬(1259.3μg/L);不产毒菌株占11.4%,均来自西藏察隅。对产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研究发现,西南地区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较轻,阳性样品检出率为7.0%,AFB1含量在0~7.2 μg/kg;四川蓬安花生样品AFB1检出率为4.2%,含量0~7.2 μg/kg,云南广南AFB1检出率为16.7%,含量0~2.1 μg/kg, 西藏察隅样品未检出AFB1。西南产区黄曲霉菌检出率越高、菌落数越多,产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越严重。  相似文献   

14.
以15年生的枇杷果实为试材,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测定果实中V、Mn、Fe、Co、Ni、Cu、Zn、Se和Mo等9种人体必需痕量元素的质量分数(w)。结果表明,各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3~0.126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3.00%;枇杷果实中痕量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n、Zn和Fe含量丰富,高于10 mg/kg DW;不同品种果实Co、Mo、Se和V等元素的变异系数高于4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中矿质元素与果实风味品质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粳稻品种间杂交组合“龙锦1号/香软米1578”的196份F3家系,对糙米中Fe、Se、Zn、Cu、Mn、Ca、Mg、K、Na和P等10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10种矿质元素在F3家系间均有较大的变异,其中Na含量变异最大,Zn含量变异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77.69%和12.04%。各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Na>Se>Cu>Fe>Mg>Mn>Ca>P>K>Zn。不同矿质元素含量也有较大的差异,F3家系群各矿质元素含量平均值高低排序为P>K>Mg>Ca>Fe>Mn>Zn>Na>Cu>Se。糙米中10种矿质元素含量在F3家系群中均表现为正态分布,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Zn与Fe、Cu,Mn与Mg、Ca、K、P,Ca与Mg、K、Na、P,Mg与K、P,P与K、N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Fe与Se、Mn与Na、Mg与N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Mn、Ca、Mg、K、P含量与其他矿质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较Fe、Se、Cu、Zn含量与其他矿质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不同等级武夷肉桂茶品质差异,分析造成茶叶品质差异的原因,以649个不同等级武夷肉桂茶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及主要滋味物质和矿质元素测定。结果表明:获奖肉桂茶滋味物质含量比未入围肉桂茶丰富。不同等级武夷肉桂茶除K、Mg、Mn、Co外,大多数矿质元素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限制性主坐标轴分析表明,品质指标对武夷肉桂茶等级间差异的总差异解释达到43.391%,矿质元素解释度仅有26.996%。热图分析表明,武夷肉桂茶RA(特等奖)和RB(一等奖)在总黄酮、可溶性糖、茶多酚、咖啡因、EGCG、EGC、GC、GCG等指标显著积累,其酚氨比更高,RC(优质奖)和RD(未入围)在Mn和Mg有显著积累。相关性分析表明,武夷肉桂茶等级与茶多酚、EGCG、酚氨比、咖啡碱、ECG、EGC呈显著正相关,与M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客观判别武夷肉桂茶的品质差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茶多酚与绿原酸生物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了研究茶叶与金银花中主要药效成分茶多酚和绿原酸生物活性的差异,应用过氧化值测定法、分光光度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分别比较茶多酚和绿原酸的抗氧化性、自由基清除能力、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6周的观测期内,浓度为100βµg/g和200βµg/g的茶多酚可将猪油的POV抑制在10βmeq/kg范围内,且抗氧化能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强,这与81%绿原酸有相似结果;20%绿原酸、81%绿原酸、95%茶多酚对DPPH和·O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27、1β432、65、135、52βmg/L和1β908βmg/L;95%茶多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500βμg/g和250βμg/g,81%绿原酸和20%绿原酸相应值分别为500βμg/g、500βμg/g和500βμg/g、1β000βμg/g;研究结论为茶多酚(95%)在抗氧化性、清除DPPH能力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方面都要强于绿原酸(81%),在清除·OH能力上要弱于绿原酸,在食品、药品行业中茶多酚有望比绿原酸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日粮中添加绿茶粉及茶多酚对罗曼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18周龄罗曼蛋鸡为研究对象,1620只罗曼蛋鸡随机平均分成9组,每组3个水平,每个水平60只,饲养周期为98 d;对照组喂基础日粮,其他8组在日粮中添加2、4、6、8 g/kg的绿茶粉和0.5、1.0、1.5、2.0 g/kg的茶多酚,研究绿茶粉和茶多酚对罗曼蛋鸡的腿肌、胸肌、蛋及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经定期取样测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6、8 g/kg绿茶粉和1.5、2.0 g/kg茶多酚能降低蛋鸡机体组织和鸡蛋及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最大的降低趋势出现在添加后8~10周,茶多酚的效果略优于绿茶粉。本研究为开发绿茶粉在鸡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4种施氮水平下(不施氮;低氮100 kg/hm2;中氮230 kg/hm2;高氮400 kg/hm2)橡胶树产量效应及胶乳矿质养分变化。结果表明,配施磷钾肥条件下,不同氮处理干胶产量介于4.65~6.37 kg,其中高施氮量显著地提高了干胶产量(P<0.0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干胶产量呈增加趋势;干胶含量(30.84%~33.96%)和总固形物含量(34.80%~37.92%)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胶乳N(7.77~8.49 g/kg)和K(6.42~7.24 g/kg)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施用氮肥对胶乳P(3.35~3.51 g/kg)和Mg(1.99~2.23 g/kg)含量影响不大。施氮条件下,胶乳N、P、K含量与干胶产量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施氮加大了割胶带走N、K和Mg量,且随着施氮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综上,施用氮肥有助于提升橡胶树干胶产量,高株产是以养分大量损失为代价。  相似文献   

20.
对46份芦笋种质资源各器官中氮、磷、钾、钙、镁含量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芦笋各器官中氮、磷元素平均含量为嫩茎根叶母茎;钾元素平均含量为嫩茎母茎叶根;钙元素平均含量为嫩茎根母茎叶;镁元素平均含量由为根≈嫩茎母茎叶。芦笋的嫩茎中5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较高,嫩茎中氮的含量范围是40.68~87.85 g/kg,磷的含量范围是2.33~15.24 g/kg,钾的含量范围是36.15~76.97 g/kg,钙的含量范围是4.45~27.61 g/kg,镁的含量范围是1.08~6.08 g/kg。其中对人体有益的钙、镁元素含量变异程度较大,钙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Purple Passion’,镁元素含量大于5 g/kg的品种有2个,分别是‘UC157’、‘JK107’。由此可见,芦笋中的氮、磷、钾、钙、镁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器官差异性和品种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