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5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经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与同期56例子宫肌瘤经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56例宫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海报 《中外医疗》2013,(32):38-39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该院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先进行子宫血管阻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月经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肌瘤复发情。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月经过多症状的改善率及肌瘤复发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使月经过多症状得到完全缓解。子宫动脉阻断后肌瘤的血供即刻受到影响。肌瘤坏死,具有潜在的降低肌瘤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手术后的护理工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入院的经确诊的子宫肌瘤的患者9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45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45例)分别行腹式全子宫,比较2组患者整个围手术期的体会及相关护理,针对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输液天数、住院时间等护理工作进行重点分析,并与传统手术护理比较术后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输液天数、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手术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快、下床活动时间早、输液天数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4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126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个数、抗生素使用天数、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顺利。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剔除肌瘤个数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巨大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优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但手术时间较开腹全子宫切除术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确诊的210例子宫肌瘤(肌瘤直径3~8cm)随机分成两组,其中10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11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病率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早下床活动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使用镇痛剂、降低术后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laparoscopicmyomectomy,LM)和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transabdominal myomec-tomy,TAM)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子宫肌瘤(肌瘤直径2-8 cm)的5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6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病并发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中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10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两组,均符合全子宫切除术指征,其中阴式组实施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随访3个月,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阴式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腹腔镜组(P0.05),且前者手术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后者(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相较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来说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因子宫肌瘤要求保留子宫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3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86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48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子宫特殊部位肌瘤、肌瘤直径较大、肌瘤个数较多等均为影响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因素;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需掌握好手术适应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法:4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宫腔镜电切术(宫腔镜组)26例,剖腹手术(剖腹组)2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发热的发生率。结果:宫腔镜组较剖腹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0.01)。宫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剖腹组明显缩短(P<0.01)。宫腔镜组术后发热与剖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好,且安全,可成为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孟维杰 《当代医学》2021,27(4):161-163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不同子宫切除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三角形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盆底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不同子宫切除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相对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实施腹腔镜下三角形子宫切除可更好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陶雪峰  成雪花 《当代医学》2012,18(22):92-92
目的 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48例,采用宫腔镜治疗;患者痊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住院时间及临床治疗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临床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即为阴式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即为腹腔镜组。观察比较两组术式的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阴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腹腔镜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肌瘤单发、多发以及肌瘤的部位、肌瘤直径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更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与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3年12月腹腔镜下子宫壁间肌瘤切除56例为观察组(A组),随机选择经腹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38例为对照组(B组).结果:术中出血A组少于B组,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B组,A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B组,A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具有创伤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必将成为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97例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54例,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效果。结果2种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经腹切除术比较,腹腔镜下切除子宫间肌瘤术中出血少,患者下床活动早,术后住院天数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达到出血少、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叶伙贞 《吉林医学》2014,(16):93-94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行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指征相近的行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疼痛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疼痛率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非脱垂式子宫行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排气时间早、以及疼痛轻等优点,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全切术(TAH),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腹痛消失所需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到下床活动时间、腹痛消失所需时间、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7%和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H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5月~ 2 0 0 3年 5月实施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2 68例为研究组 ,其中子宫肌瘤 164例 ,子宫腺肌症 65例 ,功血 2 6例 ,卵巢囊肿 13例。取同时期同组医师开腹子宫切除术 2 0 0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术后住院天数、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及抗生素应用天数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日短、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排气时间短 (均P <0 0 0 1) ,发热率低、术中出血量较少 (P <0 0 1)。结论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方法选择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手术78例为阴式组,同期的非脱垂子宫开腹手术83例为腹式组。对两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阴式组的手术时间略短于腹式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腹式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腹式手术组(P〈0.05)。结论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