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人的荣誉感的道德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剑 《江汉论坛》2005,39(12):67-70
荣誉道德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它对于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或价值。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的社会价值通常是以他所获得的荣誉来衡量的。道德荣誉对社会与个人的道德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个人道德荣誉感是社会道德存在和发展的忠诚卫士,是抵御道德价值系统免于崩溃的一道堤坝。  相似文献   

2.
吴琼  吴刚思汗 《理论界》2010,(1):154-156
崇尚荣誉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践行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要求的重要道德基础。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把崇尚荣誉作为我军官兵永恒的价值追求牢固确立起来,为广大官兵有效履行使命和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3.
“魏晋风度”崇尚自然的理念,造就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尊重与平等的传统文化,塑造了醇和内敛、乐天安命的民族精神和注重精神修养、神思遐想的思维方式。其超越时代的意义在于和谐大同社会的探讨和憧憬。历史地看,传统文化虽然造成工业时代国力的衰弱,但不能够以此评断为文明的落后。  相似文献   

4.
董岩  赵玲 《学术探索》2015,(1):35-41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中,国内和国外的学者们经历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提出了生态正义的理念。在为实现生态正义价值所做的研究中,国内外的学者也在各自专长的领域做出了一定的研究成绩。尽管如此,当前的生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更加严峻,究其原因包括主客观的实现困境和解决生态问题的棘手。因此,树立人们的生态正义价值观,平衡多元主体的生态利益,形成共同的价值评判尺度,对人类的生态行为进行合理评价,最终实现生态正义的价值目标,即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就成为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拥有多种社会的和历史的力量及其学科知识的参与。美学的兴起是发生在现代中国的重大事件,"美"的意识成为了现代社会人生和文学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价值理念。新文学与美学是同步且相伴而生的,它不但成为了新文学知识的重要资源,而且也是新文学观念建构的价值向度。随着社会历史及其文学观念的变化,"美"作为新文学观念,并不能满足新文学的社会诉求,不得不面临着人们的质疑和批判,但新文学对美的追求与实践并没有消停或终止过,而是将真善美的统一作为新文学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郑小瑜 《南方论刊》2009,(10):76-77
荣誉实物与纸质档案同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历史记录,但由于其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加大了档案部门对其的收集难度及管理难度,如何做好荣誉实物档案的管理需遵循其形成规律,从便于利用着手来加强荣誉实物档案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魏晋风度"崇尚自然的理念,造就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尊重与平等的传统文化.塑造了醇和内敛、乐天安命的民族精神和注重精神修养、神思遐想的思维方式.其超越时代的意义在于和谐大同社会的探讨和憧憬.历史地看,传统文化虽然造成工业时代国力的衰弱.但不能够以此评断为文明的落后.  相似文献   

8.
张伟 《晋阳学刊》2008,3(1):46-49
现实个人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核心,依据社会形态理论其生成史可以阐发为三种形态:群体形态的个人,独立形态的个人,自由形态的个人,三种形态的历史演绎构成了现实个人发展的内在逻辑。当代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表现为以物为基础的独立形态的个人,人的物化状态不可避免。物化状态的积极作用在于它是对群体形态个人的扬弃,对自由形态个人的基奠;其消极作用在于人以“物”而非“人”作为价值尺度,物质利益驱动使人对有限资源展开竞争而形成人际矛盾,而这一矛盾是引发社会种种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人际矛盾、实现入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着力点,其实现的根本途径在于民主、法治、道德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技术,国家荣誉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形式,具有多方面的现实功能。社会建构主义从社会多元主体及其互动关系的角度理解社会事实,提供了分析国家荣誉实践的良好视角。国家荣誉是党和政府等权威性机构与公民、社会组织以及新闻媒体等主体共同建构的。每一个主体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相互作用,发挥不同性质的功能,追求各自的利益,这也使国家荣誉的治理功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王腾 《晋阳学刊》2008,46(3):57-62
在市场语境中,市场主体的联结纽带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本性使得市场主体的价值追求以及现代社会的“秩序与和谐”呈现出新的特点。在市场生活世界中,诚信之所以成为现代社会的“道德的底限”,是因为超越这一底限,现代社会的经济体系与个人价值的实现将会失去保障。必须理解与把握市场主体间“目的手段”与“竞争合作”辩证逻辑,主体与他人、社会才能互利共生共存。竞争与合作是实现个人价值的主要方式。个人价值实现中的道德不是“守伦理的道德”而是基于意志自由基础上的“守法律的道德”。  相似文献   

11.
说到何以使哲学走向生活,何以让人们分享其治疗意义,恐怕大多数哲学家都要反思。医疗的“临终关怀”即呼唤着“意义治疗学”,呼唤着哲学作为人生展示生命意义的终极智慧之大用。我们究竟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死的真相又是如何?那么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人为什么会感到空虚厌世?什么才是人存在的终极意义?这一系列的生死及意义问题始终是人类文明最大的悬疑。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在追问生命意义的同时,正视并归纳出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存挫折”,认为由无意义感和空虚感捏合而成的生存空虚,是现时代人们看不清或看不到生命意义的原因所在。无论处境多么悲惨和绝望,我们都有责任为生命找出一个意义来——这正是他“意义治疗法”的精髓。弗兰克不仅为我们指出了问题的症结,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意义治疗”是哲学的使命,当弗兰克从心理治疗转向终极关怀的时候,“意义治疗”就上升为了哲学治疗,哲学作为人生大智大慧的意义就显发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深厚的道德内涵,道德建设是实现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应从道德的本质要求出发,找准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切入点,以道德建设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实的个人是由现实社会条件规定和约束的、不断从事着物质生产等活动的个人,他们在自己本性的驱使下,总是从自己出发,为满足自身需要而从事各种活动。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微观机制的核心。现实的个人为满足自身不断发展着的需要而展开的各种活动,推动着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考试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家林 《学术论坛》2001,(2):130-133
考试价值是考试属性对人及社会需要的满足,是考试属性满足人及社会需要的一种现实效应.考试价值分为考试人本价值和考试社会价值.考试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现;考试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调节社会结构、释放社会张力来促进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按照考试规律开展考试活动,坚持考试的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是充分实现考试价值的前提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他者”的价值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者"与主体理性相伴而生,"他者"先后经历了从消逝到回归的过程."他者"对于思想解放、避免压制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于公共生活的重建来说,"他者'则必须保持合理的限度.  相似文献   

16.
大学德育具有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大功能。其实现条件为:社会性功能与个人性功能的协调、兼顾与融通,以主导价值取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构,发挥主体性,在社会化中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定位并寻找两者的结合点,营造良好的整体德育环境,增强大学德育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7.
夏从亚  孙伟正 《东岳论丛》2008,29(1):144-148
个人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以当今时代背景为依托,从个人发展的时代依据、时代内涵及其所凸显的时代精神等方面进行宏观的时代审视,以彰显对个人发展的时代呼声,强化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8.
论法的正义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是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法应以正义的要求作为其追求目标,并将其确定为一套可操作的行为准则,给人们提供行为模式和标准;法通过设定公正解决冲突的规定和程序保障正义原则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十六国时期,发达的中原文化遭到极大摧残,但河西地区却“学者埒于中原”学术文化空前繁盛。那么,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是史学界关注的问题。最近,施光明在《兰州学刊》八五年第六期上撰文认为,五凉的文化繁盛,主要是因为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崇尚文教”的措施。首先是兴办学校,倡导儒学。统治者企图借助儒学,推行教化,而儒学的传授又需要兴办学校,发展教育。因此,五凉政权始终把教育作  相似文献   

20.
怪石是中韩美术的一门特殊描绘对象,这与古代文人名士对怪石的嗜好和藏玩、痴迷,即赏石文化有着深远的关系。怪石独特的自然形态美激发中韩文人的高雅情思美感,产生了赏石审美意识,历代画家们以怪石为题材,表达赏石审美趣味与对怪石文化的钟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