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冯书堂 《实验动物科学》2005,22(1):i003-i003
为了促进新药的开发,推动在该领域的信息交流,加强中国与欧盟国家在新药开发及动物模型研究领域的合作,此次会议邀请中国及欧盟国家药学、生物技术、基因组学及系统生物学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就该专题领域多个研究方向展开研讨和交流,加强沟通,尝试合作。  相似文献   

2.
分析船舶领域和动界的研究现状。在研究船舶碰撞危险度的基础上,建立船舶动态避碰行动领域模型。该模型为船舶自动避碰决策系统提供依据,并能直接指导航海人员的避碰行动。其领域边界随碰撞危险度阈值的不同而变化,对于碰撞危险度为零的船舶,该领域不存在。最后,通过实例说明避碰行动领域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美国罗门哈斯公司1997—2020年在抛光垫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分析,得到其全球专利申请量分布和申请趋势、专利转让情况、专利法律状态、专利布局区域、专利引用状况以及技术发展脉络等重要信息。确定了该公司从1909年至今在该领域中的研发历程和研发重点方向,为我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发展和突破,以及在技术和区域方面的专利布局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在化学机械抛光垫领域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邱振勤 《科技信息》2009,(19):286-287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交通工程设施的检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该检测领域的产生、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该检测领域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董振华  社普 《科技信息》2012,(28):247-247
该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Microchip(微芯公司)的PIC18F14K50的EVD测试仪的解决方案,在系统设计中加入加速度传感器处理模块和可视化的端口驱动程序,从而使该设计方便、灵活性强,可以在交通系统和铁路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北京附近的铁路建设领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国内安全行为领域目前的研究进展、热点、阶段性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并结合VOSviewer和CiteSpace两款可视化软件,对2005—2019年CNKI收录的2027篇安全行为领域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吴超、傅贵、田水承是该领域有影响力的作者,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且之间合作较少;(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或管理角度以及事故预防手段和安全管理方法是该领域研究热点;个体的自身安全素质与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和基于安全信息视角的安全行为分析是该领域研究前沿;考虑社会环境差异情况多因素跨层次对安全行为的研究以及应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控制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喷墨打印已经被作为一种微尺寸成型技术而广泛应用,该文对喷墨打印在电池制造中应用的中国专利申请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详细介绍了国内该领域中的专利申请现况,以此为基础,为国内在该领域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为我国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东科技》2007,(11S):84-84
SIM卡池及异地调度技术(SIM Card Pool and different dispatches technology),是国内首个集例行维护拨测和全业务集中监控评测为一体的综合监测系统。该系统的应用注重移动业务端到端质量的控制,从客户的层面看待网络的质量,实现移动网络综合业务的统一测试。SIM卡池及异地调度技术更是属于自动测试领域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拥有该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权。因此,该项目技术属于拨测网管领域的质量技术创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第二届纳米与生物交叉科学研讨会(云顶会议)于2006年5月47日在厦门举行.会议旨在促进纳米与生物相关学科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科交叉,通过广泛深入研讨,提出该领域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维普数据库收录的2003—2012年来有关信息作战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考察我国十年来信息作战研究的基本概况,找出了该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个人、单位和刊物,揭示了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ABb型缩聚反应体系为主从理论角度较为系统地对超支化高分子近年来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重点指出了统计力学、热力学、微分动力学方程、反应动力学和分子模拟等一些理论方法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这些理论研究工作有助于更好地研究超支化高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为合成具有指定性能的超支化高分子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从而可为全面研究超支化高分子的结构特征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四氮唑配合物分子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及其在分子识别、选择性催化、气体储存、磁性、荧光等材料中的应用,结合该课题组的研究,着重介绍了近些年来四氮唑类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应用,以及展望了四氮唑配合物在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π共轭聚合物因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而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由富电子单元和缺电子单元构成的给一受电子模型聚合物由于其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传感器等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而受到科学界和商业界的青睐。本论文介绍共轭聚合物的特性及其合成方法,论述共轭聚合物在太阳能电池和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Hyperbranched polymer-cored star polyfluorenes with high molecular weights and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were prepared by palladium-catalyzed one-pot Suzuki polycondens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cores and an AB-type monomer. The optical, electrochem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hyperbrenched polymer-cored star polymers were investigated. These polymers exhibited good thermal and color stability in solid state,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blue-green emission after the polymers had been annealed in air for 2.5 h. Their three-dimensional hyperbranched structures could elfectively reduce the aggregation of the peripheral rigid linear conjugated polyfluorene chains.  相似文献   

15.
Two kinds of novel fluorescent hyperbranched polymer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end-capping approach. The fluorescent hyperbranched polyether (FPEOTM) was obtained by end capping the hyperbranched poly(hydroxyl ether) (PEOTM) with guest molecules N,N-dimethylaminobenzaldehyde (DMABA). In addi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riethylamine, the hyperbranched polysulfone-amine with terminal double bonds (HPSA) was synthesized by polyaddition of a new AB2 type monomer (SAP, sulfone amine piperazine) at 40°C for 60 h in chloroform solution. Then the fluorescent hyperbranched polysulfone-amine (FHPSA) was prepared by addition of guest molecules N, N-dimethylaminoanilines (DMAA) with the terminal double bonds of HPSA. The two resulting polymers fluoresce yellow-green color in both solid and solution states. The maximum emission wavelength is (460±10) nm and (470±10) nm, respectively. A novel “complex quenching effect” for hyperbranched polymer was observed. The fluorescence can be quenched by transition metal cations such as Ag+, cu2+ and Fe3+, while alkali and alkaline earth metal cations almost have no influence on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这一新型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方式,综述了利用这种聚合方法制备的多种结构的聚合物,包括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星形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梳形聚合物等。  相似文献   

17.
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表征及其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氯乙酸乙酯和二乙醇胺为原料,利用先低温后高温的"二步法"制得新型的超支化聚(胺-酯).元素分析、FTIR和MS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反应阶段合成了预想的单体,高温聚合反应制备出超支化聚(胺-酯),合成反应过程中没有凝胶产生.进一步研究了聚(胺-酯)上端羟基与马来酸酐、丙烯酰氯的功能化反应,FTIR结果表明在超支化聚合物末端成功引入了双键.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Hyperbranched polymers have gained muchresearch interest in the last ten years.They aremainly prepared by polycondensation of AB2monomers at high temperature under reducedpressure.Compared with their linearanalogs,theyshow lower viscosity and higher solubility,and con-tain more end- groups.These unique chemophysicalproperties make them useful candidates forviscosity modificators,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UV ) - radiation coatings,membranes,etc.[115]Recently,all- aromatic hyperbra…  相似文献   

19.
在Novozyme 435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下,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引发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反应,得到分别以双键和羟基封端的直链聚己内酯(PCL)产物;利用α-溴代异丁酰溴与开环聚合产物的端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大分子型AB*单体;再以CuCl/bpy(联吡啶)为催化体系,令大分子型AB*单体通过自缩合乙烯基聚合反应(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形式),成功合成了超支化聚己内酯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20.
聚对苯乙烯撑型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淬灭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Heck缩聚反应合成了2种以三苯胺为核的"A2 B3"聚对苯乙烯撑型超支化共轭聚合物.通过FT-IR,1HNMR,GPC和TGA等测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此类超支化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表征了聚合物的光化学性能,并首次对含硝基芳香烃淬灭其溶液荧光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此类聚合物不仅合成较为容易,检测的灵敏度也较高,是一类潜在的检测含硝基芳香烃爆炸物的荧光传感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