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570例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结果肺癌在51-80年龄段内发病率占78.6%:肺癌患者CD4^+T细胞相对减低、CD8^+T细胞相对增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肺癌患者年龄降低,NK细胞有明显降低趋势(P〈0.01),CD3^+T细胞有明显增加趋势(P〈0.01)。结论肺癌患者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受到抑制,CD4^+/CD8^+比值显著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年龄越年轻其细胞免疫功能越紊乱;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亚群对评价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芳 《中国医药》2007,2(11):696-697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周围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0例,其中急性期组43例,恢复期组27例;对照组30例。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急性期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CD3,CD4细胞降低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恢复期T细胞亚群升高近似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表现为机体免疫力继发性低下,应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并肥胖患者血清自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64例T2DM患者按是否伴有肥胖分为糖尿病并肥胖患者31例(A组)、糖尿病不伴有肥胖33例(B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3例(C组),观察各组血糖(FPG)、胰岛素(FP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IL-18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及CD4^+、CD8^+的变化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不同。结果与C组比较,A组、B组的TC、TG、FPG、FPI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P〈0.01),ISI则显著降低(P〈0.01);与B组比较,A组的血脂显著增高(P〈0.05);与C组比较,A组、B组的CD3^+、CD8^+亚群细胞数、IL-18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P〈0.01),CD4^+、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CD3^+、CD8^+亚群细胞数均显著增高(P〈0.05),CD54^+、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免疫功能紊乱与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加用r-HuEPO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后,观察组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HuEPO通过调节患者T细胞亚群紊乱,增强NK细胞活性和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白细胞介素-6(IL-6)、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单纯全麻,Ⅱ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2h、术后1d和6d抽取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清IL-6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数量。结果两组麻醉后2h IL-6均明显升高,与麻醉前比较,Ⅰ组P〈0.01;Ⅱ组P〈0.05,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NK细胞均有所下降,与麻醉前比较,Ⅰ组P〈0.05;术后1d两组IL-6均较麻醉前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下降较明显,与麻醉前比较Ⅰ组P〈0.01,Ⅱ组P〈0.05,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d各组数据均恢复至术前水平。麻醉后2d、术后1dCD8+较麻醉前稍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胃癌根治术病人麻醉手术后免疫功能有一过性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以单纯全麻组明显。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明显轻于单纯全麻组。  相似文献   

6.
林屹 《中国实用医药》2013,(11):134-135
目的观察乙肝解毒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乙肝解毒方、乙肝解毒方联用拉米夫定、拉米夫定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ALT、HBV—DNA定量及CD3、CD4、CD8等数值。结果在降低HBV-DNA定量方面,治疗后A组及B组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面。三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两比较,A组明显高于B、C两组,分别为P〈0.01及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比较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解毒方可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如联合拉米夫定应用可起协同作用,增加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养血补肾法联合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SLE30例,记录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CDs^+、CD4+/CD8)及NK细胞等指标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0%;并且70%活动期SLE患者出现CD4降低、CD4^+/CD8^+倒置、CD8^+升高趋势,且随着病情的好转CD4^+、CD4^+/CD8^+比值回升(P〈0.05或〈0.01),CD8^+降低(P〉0.05);同样,大部分(77%)活动期SLE患者NK细胞数也随着病情好转而回升(P〈0.05)。结论:益气养血补肾法可改善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失衡,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30例健康人、120例电灼术治疗前的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检测,检测后对所有患者均行电灼术消除疣体并于3个月后复查相同检测项目。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尖锐湿疣患者在电灼术治疗前外周血中CD^3+(62.81±9.21)%、CD0+细胞(31.72±8.29)%、CD^4+/CD^8+比值(1.22±0.63)及NK细胞活性降低(15.57±1.62%)(P〈0.05);而CD^8+细胞增高(30.53±8.34)%(P〈0.05)。应用电灼术消除疣体后3个月,复发46例,未复发74例。与未复发组相比,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组CD^4+细胞(29.86±6.3)%、CD^4+/CD^8+比值(0.87±0.67)及NK细胞活性降低(14.01±2.33)%(P〈0.05),CD^8+细胞升高(32.85±8.2)%(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提示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了解其抑制情况及程度,将对尖锐湿疣患者免疫功能评估、预防复发及免疫调节剂的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测胃癌术前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科2003年7月~2006年7月的胃癌根治术患者32例,于手术前、术后7d,14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数量,监测免疫功能的变化。取同期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胃癌患者手术前CD4^+,CD4^+/CD8^+,NK和CIK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CD3^+,CD4^+,CD4^+/CD8^+及NK细胞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术后14d,CD4^+,CD4^+/CD8^+,NK细胞和CIK细胞有显著升高(P〈0.05),但仍比正常对照组低。结论胃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与肿瘤负荷减轻有关,但亦受到手术创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初发和复发生殖器疱疹患者NK、LA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免疫功能与生殖器疱疹初发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复发组、初发组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人群,检测NK和LA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结果初发组和复发组的NK活性比正常组分别降低了28.2%和27.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初发组比较,复发组的NK活性降低了31.3%(P〈0.05)。LAK细胞活性,初发组和复发组比正常组分别降低了50.7%和45.9%,具显著或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与初发组比较,复发组降低了25.3%(P〈0.05)。初发组和复发组的CD4+、CD8+及CD4+/CD8+均与正常组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3组间CD3+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初发组与复发组之间的CD4+、CD8+及CD4+/CD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殖器疱疹患者免疫功能与生殖器疱疹初作及复发之间有明确的关系,可为临床病情判断及治疗提供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生场腹腔热灌注化疗(IPHC)对恶性腹盆腔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对24例腹盆腔恶性肿瘤进行以顺铂为主的腹腔热灌注化疗,检测热灌注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表达,探讨热灌注化疗对细胞免疫的影响,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腹腔热灌注化疗后CD4、自然杀伤(NK)细胞数目及CD4/CD8比值明显提高。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可以提高CD4、NK细胞数目及CD4/CD8比值,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提高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2.
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永新  张勇等 《云南医药》2002,23(6):437-439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不同组织学分型及不同TNM分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SP及SAP法检测106例肺癌患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与46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肺癌病人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障碍。其NK细胞活性,CD3^ ,CD4^ 均显著降低。CD8^ 增加,致使CD4^ /CD8^ 比值下降;不同组织学分型的肺癌患者,未分化癌NK细胞活性比CD4^ /CD8^ 均低于Ⅰ,Ⅱ期。结论 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疗效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Crystalline lactulose (Laevolac Cristalli, CAS 4618-18-2), a pure form of the disaccharide widely employed in the therapy of complications of liver cirrhosis, was administered, after a pharmacological wash-out of 10 days and following a randomized design, to 10 cirrhotic patients for 30 days at the dosage of 60 g/d, while another 10 subjects with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received no treatment. Besides the parameters usually monitor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liver function and state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mmunological patterns such as lymphocyte subpopulations CD3, CD4, CD8, CD16(NK), CD25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Ty2 strain of Salmonella typhi were evaluated.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day 30)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blood ammonia was observed, as expected, only in the group treated with lactulose with respect to the control group, as well 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CD16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1/3); an enhanced level of CD25, although not significant, was also noticed in the treated group with respect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se findings seem to show an effect of activation on cell-mediated immune system depressed during liver cirrhosis, produced by lactulose.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confirm these data and to clarify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involved.  相似文献   

14.
杨广辉  韩正祥  胡春峰 《江苏医药》2012,38(13):1535-1537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瘤内微波凝固(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价值。方法 PHC患者48例均分为两组,分别应用TACE联合PMCT治疗(A组)和TACE治疗(B组)。治疗前、后测定PHC组织中T细胞亚群含量,定期行彩超检查肿瘤大小,并检测肝功能、甲胎蛋白(AFP)。比较两组术后6、12、18个月生存期。结果治疗后,A组有效率高于B组(88.6%vs.66.7%)(P<0.05);A组肿瘤血流消失率高于B组(95.8%vs.33.3%)(P<0.05);A组CD4+T细胞低于B组[(2.86±0.82)%vs.(4.16±1.42)%](P<0.05);A组CD8+T细胞高于B组[(12.76±3.46)%vs.(7.89±2.53)%](P<0.05)。A组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7%、75.0%、37.0%,B组分别为70.8%、37.5%、20.8%。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PHC是安全、微创、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消癌平联合奥曲肽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癌平联合奥曲肽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分组,将58例肝癌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为消癌平联合奥曲肽组,对照组(30例)为最佳支持治疗组。所有患者在用药前,用药后1周,1、2个月行T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指标的测定。结果治疗组用药后1周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不明显(P>0.05),1个月时细胞免疫功能各指标明显改善(P<0.01),2个月时仍明显改善。结论消癌平联合奥曲肽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顾小秋  杜合娟 《安徽医药》2021,25(9):1835-1838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病人肝动脉-门静脉瘘(HAPVF)的价值及影响HAPVF发生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29例PH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HAPVF分为HAPVF组和非HAPVF组.统计PHC病人HAPVF的发生情况,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A评估PHC病人HAPVF的准确性,此外分析与HAPVF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29例PHC病人经DSA检查检查共发现40例HAPVF(占31.0%),其中周围型17例(占42.5%),中央型23例(占57.5%);经MSCTA检查37例HAPVF病人获得了正确分型诊断,诊断准确率为92.5%(37/40),与DSA检查结果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Kappa=0.85);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了4个(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合并肝硬化)与PHC病人并发HAPVF有关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OR=10.341,P<0.001)、肿瘤最大径(OR=3.385,P=0.037)、合并肝硬化(OR=4.440,P=0.028)为PHC病人并发HAPVF的危险因素.结论 PHC病人出现HAPVF的发生率高,MACTA可发现HAPVF并对其分型做出正确评估,能用于指导治疗.此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径、合并肝硬化等均为影响PHC病人并发HAPV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6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食管癌、贲门癌患者CD4 T细胞下降,CD8 T细胞增加,CD4 /CD8 比值下降(P<0.05).但是与肿瘤的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pTNM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转移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存在明显异常,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疾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外周血AFP、AFP-L3、肿瘤直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变化、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1年、2年存活率.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87.5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FP、AFP-L3、肿瘤直径、ALT、TBIL、CD8+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LB、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及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年、2年存活率分别为55.00%、67.50%,观察组1年、2年存活率分别为67.50%、80.00%,观察组1年、2年存活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AFP-L3是能够准确反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急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在疾病发展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7例AHB患者(AHB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和3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特点;动态检测AHB患者CD4~+/CD8~+变化,并探讨其与ALT改变及与HBVDNA清除的相关性.结果 AHB组人院4周内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频率显著高于CHB组和对照组,NK细胞4周内均低于其余2组(P<0.05).AHB疾病早期ALT高水平异常时CD4~+/CD8~+明显低下;随着ALT恢复正常,CD4~+/CD8~+比值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 AHB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分布与对照组和CHB患者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与疾病发展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技术检测10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17例健康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作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正常人比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NK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CD19+(B淋巴细胞)在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可作为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