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动态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其与心脏相关指标以及与中毒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照病情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各40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24 h动态监测3组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检测心肌酶谱、胆碱酯酶活性,分析心率变异性与心肌酶谱、胆碱酯酶活性以及中毒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的增加,心率变异性减小,而血清肌钙蛋白含量上升,胆碱酯酶活性下降。结论动态观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可以间接推断患者体内血清肌钙蛋白含量、胆碱酯酶活性及患者中毒程度,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有机磷农药对人体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积蓄,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的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若不及时抢救,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1].我院地处农村,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多发地区.2003-2008年我院收治40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积极救治,死亡4例.现将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患者对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8例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酶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有机磷中毒组乙酰胆碱脂酶(AchE)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除2例死亡外,其余26例均治愈;且治疗后乙酰胆碱脂酶的变化均恢复至正常。结论及时检测其血清酶学指标的变化,为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提供临床依据,采用相应有效地措施,观察其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4,(2)
目的研究乌蕨对解救乐果急性中毒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乐果中毒小鼠模型,观察乌蕨不同提取物对乐果急性中毒的解救效果,测定乌蕨对中毒小鼠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和存活率。结果乌蕨水提部位组能提高小鼠的存活率;并能显著提高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P<0.01)。结论乌蕨水提部位能改善小鼠的中毒症状,提高小鼠的存活率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出现齿龈结瓣与中毒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有机磷农药轻、中、重度中毒患者血液胆碱酯酶活力、体内残留毒量的大小及齿龈结瓣出现的时间、例数.结果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出现齿龈结瓣则预后差,死亡率增高.结论齿龈结瓣现象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中毒程度、体内残留毒量大小及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托宁取代阿托品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救治AOPP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将95例AOPP患者按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度,随机分为长托宁治疗组(49例)与阿托品治疗组(46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长托宁治疗组对照阿托品治疗组:1.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提前(P〈0.05);2.胆碱酯酶(CHE)活力12h、24h上升明显(P〈0.05);3.用药总量、次数和住院天数减少(P〈0.05);4.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毒副作用明显下降(P〈0.05)。结论:长托宁作为新型抗胆碱药物,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的一个进步,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有机磷对人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的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有机磷杀虫药大都呈油状或结晶状,色泽由淡黄至棕色,稍有挥发性,且有蒜味,一般中毒的原因是直接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及误服、自杀.经皮肤吸收,进展缓慢;但经口及呼吸道吸入,进展快速.救治方法主要为及时反复彻底的洗胃、导泻,皮肤清洁,及早进行血液灌流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我科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应用血液灌流救治1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体会。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时,阿托品用量一定要根据毒物类别、中毒途径及中毒程度而定,切忌盲目使用阿托品。有机磷农药是毒性强的化学药物之一,可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人体,其中毒机制是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组织中乙酰胆碱积聚,而产生中毒症状,患者常因即刻症状轻未及时洗胃,使毒物吸收增多,中毒程度加重,服有机磷同时饮酒者,能促进毒物吸收,使中毒病情加重,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因此必需及时有效地抢救有机磷中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黄用于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对其预后及严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大黄鼻饲、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 大黄可明显降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率、减少住院天数及应激性溃疡出血、ARDS、MODS等并发症的发生,可用于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救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治疗的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非血液灌流,治疗组是采用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胆碱酯酶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实施血液灌流后,血液胆碱酯酶浓度明显升高,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氯磷定总量指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组与非灌流组,观察两组患者入院72小时后肝功能、血清胆碱酯酶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浆有机磷含量、就诊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血液灌流组患者死亡率高于灌流组(P〈0.05);血液灌流组在入院后72h肝功能及胆碱酯酶恢复明显快于非灌流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液灌流治疗可促进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功能及血清胆碱酯酶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天麻素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l临床疗效。方法以我科收治的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天麻素进行治疗,治疗2w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治疗后第5min、15min和30min,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天麻素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能迅速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王家祥 《河南中医》2014,(4):638-639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检测患者血清CRP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清CR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arthel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CRP含量、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结合复方蛋氨酸胆碱片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药结合复方蛋氨酸胆碱片防治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治疗组33例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加复方蛋氨酸胆碱片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复方蛋氨酸胆碱片治疗、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疗程4周。观察临床症状,检测各阶段肝功能、血脂和TNF-α、IL-6水平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肝酶、血脂、TNF-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0.05),其中TC、TNF-α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乏力、黄疸症状、γ-GT、TC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0.05),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复方蛋氨酸胆碱片,能有效降低血清肝功能酶活性,调整肝脏的脂质代谢,影响细胞因子TNF-α、IL-6的表达,改善临床。而抑制细胞因子TNF-α、IL-6等炎性介质的表达,纠正肝脏脂质代谢紊乱,促进酒精在肝内的代谢作用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延迟思密达给药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胃、空肠病理损伤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A组6只予生理盐水、B组30只予30 min PQ灌胃染毒、C组30只予30 min思密达灌胃。B组、C组中毒后2,6,24,48,72 h分批处死存活的大鼠,每次6只,取胃、空肠行HE染色及病理学观察并评分。结果 B组胃组织结构破坏较严重,黏膜上皮大面积坏死、出血、固有层腺体明显减少;空肠黏膜出血坏死,腺体减少,伴大量炎细胞。C组胃、空肠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P0.05或0.01)。结论思密达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PQ中毒所致胃、空肠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急性液化石油气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对50例急性液化石油气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记忆商数(DQ)测评,并随访3个月后再进行DQ测评。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高于对照组的52%(P〈0.05),在治疗1个月及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DQ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GM-1可明显改善液化石油气中毒患者的预后,尤其是记忆功能的改善,而且远期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地高辛中毒症状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诊断为地高辛中毒的老年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80例患者中CDGX为(3.40±1.05)ng/mL,血Cr(187.5±110)μmol/L,133μmol/L 27人;BUN(16.5±9.2)mmol/L,大于7.1mmol/L者20人;血清钾(4.3±0.95)mmol/L,大于5.5mmol/L者15例;合并应用已知并能使CDGX升高药物者18人,其中1种12例,2种3例,3种以及3种以上3例。在出现地高辛中毒症状的患者中,胃肠道反应46例,头痛16例,视力模糊18例;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32例,房颤35例,交界性逸搏心律13例。结论: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和表现有很多种,表现为多因素性,因此在使用地高辛时,应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尤其是老年地高辛中毒患者,其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跟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合并用药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应及时调整用药浓度,分析并制定最佳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益气活血口服液治疗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口服液对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加均衡法将85例老年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益气活血口服液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及血脂、血糖、全血比粘度和红细胞沉降率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可调整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等指标。结论益气活血口服液治疗老年缺血性中风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混合性卒中与血糖值、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423例急性脑梗死(其中混合性卒中38例)血糖含量及评估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各分三组,并分别将各组不同的混合性卒中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血糖7.0-11.1mmol/L组混合性卒中的发生率高于血糖〈7.0mmol/L组(P〈0.05);血糖〉11.1mmol/L组混合卒中发生率高于血糖7.0-11.1mmol/L组(P〈0.05)。小面积脑梗死中混合卒中发生率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中混合性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01)。中型组神经功能缺损混合性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组(P〈0.01);重型组神经功能缺损中混合性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型组(P〈0.01)。结论:梗死面积愈大、血糖愈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愈严重的患者易发生混合性卒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联合药物治疗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0例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均行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净化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观察指标,包括昏迷至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活性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联合药物治疗农药中毒,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