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灸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5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脊髓损伤后直接的膀胱功能障碍主要有尿失禁和尿潴留。损伤后早期主要为尿潴留,临床一般采用留置导尿,极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及膀胱结石。因此,解决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成为外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治疗的首要问题。我科从1999年至2004年,诊治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3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性尿潴留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性尿潴留患者3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为研究组(n=18)和对照组(n=18)2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间歇导尿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针灸结合间歇导尿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4.4%(17/18)显著高于对照组72.2%(13/18)(P0.05)。结论针灸结合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性尿潴留治疗中的效果较单纯间歇导尿好。  相似文献   

3.
尿潴留是痔疮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由于精神紧张、麻醉影响、肛门内纱布填塞、疼痛等原因引起。我们收治1例肛肠科患者因术后反复尿潴留共导尿4次,最后解除尿潴留,膀胱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脊髓损伤恢复期并发尿潴留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式并配合间歇性导尿,观察组在间歇性导尿的基础上加上温和灸。两组均治疗45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变化优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患者使用间歇性导尿配合温和灸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导尿是在无菌操作下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主要用于危重患者、休克患者的抢救,尿潴留患者减轻痛苦,膀胱肿瘤患者的化疗,手术前的准备,以及临床检查,协助诊断,也就是通过导尿引流膀胱内的液体达到治疗和检查的目的。导尿时是不可能看到尿道内的情况,导尿过程中可能出现无法控制的因素而引起导尿后出血,现导尿出血的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86例产后并发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对86例尿潴留产妇进行分析,针对尿潴留发生原因,进行对症处理,采用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结果:通过心理疏导,稳定产妇情绪,配给药物治疗,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促使膀胱收缩,促进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86例尿潴留产妇自行排尿者82例,留置导尿4例,均无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健康宣教,早期发现,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解除产后尿潴留。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间歇导尿配合热敏灸对脑梗死后患者尿潴留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内二科住院的因尿潴留留置尿管7天后仍未能恢复正常排尿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通过间歇导尿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留置尿管治疗配合艾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膀胱功能评分、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导尿配合热敏灸可以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尿潴留的情况,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留置导尿患者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西忠  路明 《北京中医》2007,26(8):519-520
尿潴留是中风常见合并症之一,是由于脑窍不开、经络不通导致膀胱气化不利,以小便不利、少腹胀满,甚则小便闭塞不通、排尿困难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属中医“癃闭”范畴。现代医学除导尿外无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临床上导尿容易诱发感染,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笔者以针刺治疗中风后急性尿潴留而被迫留置导尿的患者5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尿潴留是手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经利用条件反射诱尿或导尿处理一般均能解除。但手术后并发膀胱肌无力至顽固性尿潴留,依靠持续导尿不能拔除导尿管者,也不少见。我科自1994年共发生手术后膀胱肌无力至顽固性尿潴留16例。现就本院16例术后膀胱肌无力至顽固性尿潴留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2例。女14例,年龄56至78岁,平均65岁,兰尾术后2例,胆囊切除术后4例,直肠癌术后5例,右半结肠节除术后3例,胃癌根治术后2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由于意识障碍、手术、尿失禁、尿潴留等多种因素往往需要留置导尿,待病情好转后有部分患者出现拔尿管后尿潴留,需要反复下尿管导尿,甚至膀胱造瘘。不仅容易引起尿路感染,还增加病人心理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笔者用升陷汤加味治疗,疗效满意,自2008年以来收集病例20例,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2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方法:通过中医的舒筋活血、行气导滞和西医的局部热敷按摩与现代医学中的心理护理等方法相结合来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促使膀胱收缩,促进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并同22例单纯性导尿治疗功能性尿潴留作疗效对照。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比单纯性导尿处理效果较优(P〈0.01)。结论:提示产后尿潴留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有优势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针灸治疗神经原性膀胱尿潴留验案一例。方法:对一位57岁的神经原性膀胱尿潴留女性患者从督脉论治进行针灸治疗。穴取肾俞、膀胱俞、腰阳关和命门,同时在关元穴施灸。结果:经过6次治疗后,患者可自行排出小便,避免了导尿造成的生理及心理不良影响。结论:针灸并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于神经原性膀胱尿潴留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腰麻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100例腰麻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在腰麻术后,超声诊断测量膀胱内尿量,达到尿潴留标准后选取关元、中极、双侧归来穴行电针治疗,频率2/100 Hz,连续波,电流强度2 m A起,留针30 min,共治疗1次。对照组患者尿潴留后,单纯嘱患者按摩下腹、听流水声并积极排尿。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腰麻后30 min至膀胱内尿量达到尿潴留标准的时间、输液量、膀胱内尿量,第1次自主排尿时间、第1次排尿量、排尿后膀胱内残尿量、置入导尿管例数,及术后第1天排尿通畅情况、下腹坠胀、排尿不尽感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患者膀胱内尿量达到尿潴留标准至术后第1次自主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第1次排尿量大于对照组,排尿后膀胱内残尿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导尿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导尿率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缩短腰麻后尿潴留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促进排尿,降低导尿率。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导尿术配合艾灸中极穴、膀胱俞、三阴交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5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口服竹林胺治疗,拔除尿管后鼓励患者多饮水,并遵医嘱继续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同样护理及治疗,在留置导尿管同时使用温灸器同时对中极穴、膀胱俞、三阴交进行艾灸,拔尿管后B超检查残余尿量,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拔尿管后B超检查残余尿量少于100 m L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尿潴留的再次发生率为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P0.05)。结论:导尿术配合艾灸中极穴、膀胱俞、三阴交能够有效提高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的导尿效果,降低其再发率。  相似文献   

15.
宋锦梅  高峰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22-123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产后尿潴留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耐心的心理护理、宣教,诱导排尿21例,经过治疗或导尿者9例,膀胱冲洗者2例。结论:有针对性地对产妇宣教指导,落实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留置导尿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拔管后排尿功能的及时恢复也是一大难题。尤其是骨科的卧床患者,继发性尿潴留时有发生[1]。2001年1月—2006年8月,本院对180例骨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采取了选择膀胱充盈时拔管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继发性尿潴留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将上述时期本院收治的骨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29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80例,男160例,女20例;年龄14~72岁。对照组110例,男80例,女30例;年龄16~69岁。2组患者一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实验组从插管第1天开始进行膀胱功能锻炼,采取按需开放导尿…  相似文献   

17.
<正> 急性尿潴留是45岁以上男性常见疾病。需行导尿术方能暂时解除尿潴留。但导尿术往往不易成功。有时需行尿道扩张后导尿或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为此,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机体损伤与痛苦。现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导尿方法。操作方法:首先向患者作必要解释,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使其放松,争取患者配合。按常规导尿术方法,取10ml无菌注射器抽以1%地卡因或2%地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清洁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脊髓损伤伴有尿潴留的患者7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清洁间歇导尿术,并于护理前后分别测定并对比残余尿量和进行实验室检查,计算下尿路感染率。结果:相对于护理前,所有患者在护理后的残余尿量和下尿路感染率均明显降低。结论:采用清洁间歇导尿术能够显著减少脊髓损伤患者的残余尿量和下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膀胱护理中价值较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间歇性导尿与电针结合间歇性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56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艾灸组,两组均予以间歇性导尿治疗,电针组加用电针治疗,艾灸组加用艾灸治疗,两组均取用八髎穴,1次/d,30min/次,治疗8wk。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尿流动力学检查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结合间歇性导尿、艾灸结合间歇性导尿能明显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排尿功能,减少因尿潴留引起的并发症,提高脊髓损伤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尿潴留是指膀胱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临床较为常见。本文选择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于神志转清,生命体征稳定,拔除导尿管后发生的尿潴留,用针刺水沟穴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一般资料患者29例,全部为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病人。入院时昏迷,予留置导尿,神志转清后拔除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