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血后丙型肝炎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后丙型肝炎的特点及防治对策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教研室石淑仙,林建国输血后肝炎(PTH)是输血常见并发症。在献血员进行乙肝病毒检测筛除之后,发现PTH中90%与丙肝病毒(HCV)感染有关。国内外文献报道HCV是PTH最常见的病源[1]。1...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上海地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现状,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庚肝炎病毒(HGV/GBV-C)核酸(HGV RNA)。结果在各类患者和因员中HCVRNA的检出率分别是;血液透析和肾移植为15.7%,丙型肝炎为3.3%、乙型肝炎为0、散发性非A-E型肝炎为0、义务因员为7.5%。提示HGV杂多为无闰状或亚临床型,常与HCV重叠感染,并与输血密切相关,作者肯定了上海地区存在庚型肝炎,指出筛选  相似文献   

3.
用酶免疫法(EIA)检测1984年10月至1985年2月在我院接受输血的92例患者冻存血清中的抗HCV,结果发现输血后丙型肝炎(临床型HCV感染)3例,亚临床HCV感染11例,故HCV总感染率为15.2%,临床型HCV感染占总HCV感染的21.4%;这14例受血者抗HCV的检出率在受血后1~2个月,3~4个月和5~6个月分别为28.6%,57.2%和100%。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这14例受血者抗HCV阳转前1个月的血清,发现有8例HCV-RNA阳性(57.1%),HCV-RNA最早可在受血者输血第一个月的血清中检测到。用EIA法检测同期献血员冻存血清标本400份,发现抗HCV阳性者11份(2.75%)。这些结果提示我国献血员中HCV感染率较高,受血者发生HCV感染的危险性较大。因此,今后对献血员要进行抗HCV的检测,以减少HCV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在无国产抗-HCV试剂供应的1990和1991年,甲地观察输血者90名(不筛查ALT),乙地筛查ALT观察输血者64名。输血后HCV感染率甲地45.6%,乙地18.8%,p<0.01;其中输血后丙型肝炎发生率甲地41.1%,乙地14.1%P<0.01,甲地观察二年未发现抗-HCV阴转;输血距抗-HCV阳转甲地38.4±11.8天,乙地42.9±15.9天;输血后ALT异常率甲地44.4%,乙地21.9%,输血距ALT异常甲地48.2±16.8天(观察二年ALT异常率27.8%),乙地51.9±20.9天。输抗-HCV阳性、阴性血受血者,其HCV感染率88.2%(45/51)和7.8%(8/103)。既往HCV隐性感染的受血者,输后丙型肝炎发病率52.9%(11/22),同时发现3例输血后抗-HCVS/CO值渐低,2例阴转,似有HCV中和性抗体存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上海地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现状,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检测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核酸(HGVRNA)。结果在各类患者和助血员中HGVRNA的检出率分别是:血液透析和肾移植为157%(8/51)、丙型肝炎为33%(1/30)、乙型肝炎为0(0/19)、散发性非A~E型肝炎为0(0/28)、义务助血员为75%(5/67)。提示HGV感染多为无症状或亚临床型,常与HCV重叠感染,并与输血密切相关。作者肯定了上海地区存在庚型肝炎,指出筛选助血员对控制输血后庚型肝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观察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30例输血后丙型肝炎的生化学和病毒学指标,疗程结束后3个月时ALT正常率为72%,HCV-RNA阴转率为53.3%。疗效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输血量和临床病程等均非预测疗效的有意义指标,而治疗前血清HCV-RNA滴度和输血至临床发病时间均对疗效有显著影响。经HCV基因亚型分析,本组30例均为HCV~Ⅱ型感染,提示在同一HCV亚型感染中对干扰素疗法的反应亦不均一。同时发现干扰素治疗后可出现生化学疗效和病毒学疗效分离,以第二代抗一HCV试剂盒检测抗,HCV评价干扰素疗效,价值较小。  相似文献   

7.
输血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前瞻性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输血所致HBV和HCV感染现状及HBsAg抗HCV和ALT筛检供血的效果。方法 对138例输血者输血前,后1,3,6,9个月血清标本及其供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抗HCV和ALT,并对部分血清标本用PCR及巢式RT-PCR法检测HBVDNA和HCVRNA,结果和结论 输血后HBV和HCV感染率分别为1.4%(2/138)和34.8%(48/138),输血后乙型和丙型肝炎发生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庚型肝炎病毒(HGV)在自然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在健康献血员中可高达0.5%~3%[1,2],主要以携带者形式存在,也广泛存在于输血后肝炎、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中。为了解HGV在我国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存在状况,研究混合感染对于丙型肝炎临床表现的影响,我...  相似文献   

9.
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4个单位共同协作,于1993年4月至1994年11月进行了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健康献血员进行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检测。北京协和医院的结果发现,献血员中抗-HCV的阳性率以市区志愿献血员为低(0.42%),其次为农村献血员(5.60%),市区职业献血员最高(14.49%)。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在随访3个月以上的受血者中,抗-HCV阳性率分别为:北京协和医院15.34%(14/91),华西医科大学24.59%(15/61),上海医科大学13.18%(12/91)和北京医科大学1.53%(1/65),而同期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以往相比明显下降。表明现有献血员的各项筛选尚不能完全排除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两次酶联法筛检抗-HCV的重要意义广州血液中心邱斌随着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深入认识,发现近年来输血后肝炎是以丙型肝炎为主。我血液中心从1992年开始用酶联法免疫吸咐试验(ELISA),两次检测献血者抗-HCV,进一步提高了血液质量,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1.
对82例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病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M动态变化进行观察,82例患者均检测到抗-HCV抗体,其中51例抗-HCVIgM阳性。抗-HCVIgM出现规律表现为4种类型:(1)持续检出型24例(29.27%);(2)间断检出型8例(9.76%);(3)短暂检出型19例(23.17%);(4)阴性型31例(37.80%)。将82例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抗-HCVIgM出现类型与丙氨酸转氨酶(ALT)、HCVRNA消长情况比较,发现阴性型具有较低的ALT峰值,而其它3型ALT峰值较高(P<0.01)。8例经干扰素治疗的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均有ALT明显异常及HCVRNA、抗-HCVIgM阳性,治疗后1~3个月ALT均转为正常,HCVRNA转为阴性,但其中只有3例伴抗-HCVIgM的阴转,随访1年发现,只有抗,HCVIgM阴转的3例病人得以痊愈,其余5例均在治疗后半年内病情复发。提示治疗中伴有抗-HCVIgM阴转的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6例(男7例,女9例)血清HCV RNA阳性的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对HCVRNA检测及其配偶和子女的HCV感染状况的调查,表明现型肝炎患者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HCVRNA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以精液最高(57.1%,4/7),唾液次之(31.2%,5/16),阴道分泌物最低(22.22%,2/9),家庭成员中,2例(12.50%),配偶感染HCV,16个家庭的子女无一全  相似文献   

13.
有偿供血员,丙型肝炎及肝癌患者HCV基因分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本地区HCV基因亚型的分布情况,作者对采自66例有偿供血员、87例输血后丙型肝炎、15例散发性丙型肝炎和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共177份HCVRNA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了HCV基因亚型分析。结果发现除2例输血后丙肝患者系HCV-Ⅲ感染外,其余被检者均为HCV-Ⅱ感染。此结果表明HCV-Ⅱ是本地区的HCV伏势株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患者乙、丙型肝炎感染的状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乙、丙型肝炎感染状况及感染途径。方法对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用第二代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结果透析患者乙型肝炎感染率53.1%,丙型肝炎感染率69.4%。输血组乙、丙型肝炎感染率大于未输血组;透析程24个月以上者丙型肝炎感染率大于透析12个月以内者(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年限的增加是丙型肝炎感染的主要因素,提示透析程的危险度大于输血危险度。20份血站提供的血制品有3份HCVRNA阳性,20份复用透析器经消毒处理后检测出2份HCVRNA阳性,9例工作人员HCVRNA及HBVDNA均阴性。结论加强透析室的管理及工作人员的防护,减少输血及透析器的复用,对减少透析中乙、丙型肝炎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126例临床病毒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丙型肝炎126例临床病毒血清学分析高志良,姚集鲁,吕凌作者对1992年1~8月本院126例丙型肝炎住院患者,就其临床、生化改变以及抗-HCVHCvRN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1992年1~8月住院肝炎患者,抗...  相似文献   

16.
305例抗HCV阳性肝炎病例分析江苏省南京市钟阜医院赵伟,耿全林我院自1991年5月至1992年10月对3340例门诊及住院的肝炎病人进行了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检测,同时亦进行了乙型及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检出305例抗HCV阳性患者占9.1%...  相似文献   

17.
传染病寄生虫病102输血引起的丙型肝炎的临床转归[英]/TongMJ…NEnglJMed.-1995,332(22).-1463~1466本文旨在研究输血引起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自然发展过程。方法作者研究了从1980年~1994年亨廷顿...  相似文献   

18.
HCV致肝细胞损伤的免疫病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HCV的急性感染易慢性化,大约50%发展为慢性肝炎,至少20%发展成肝硬化。关于HCV感染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存在直接细胞病变与免疫介导损伤两种机制。本研究通过观察HCV感染...  相似文献   

19.
输血后肝炎患者HCV感染及其病毒血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血清学ELISA方法和PCR技术对169例输血后肝炎(PTH)患者病因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TH的主要致病原为HCV(98.22%),其中部分患者(24/169),同时合并有HBV感染,3例PTH患者病因仍不明确,HCV感染所致PTH患者抗HCV检出时间为PTH症状出现后7d~1年,平均为54.62d,HCVRNA在感染早期(6~20d)即可检出,对84例PTH患者1.5年~3年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丙型肝炎慢性化的原因及机制 ,我们对 2 1例血清HCVRNA阳性的急性输血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长期追踪随访 ,除测定肝功能、抗HCV、HCVRNA、HBVM、肝、胆、脾B超外 ,并检测其HCV基因型与丙型肝炎转归的关系。材料与方法自 1998年 3月~ 1999年 6月 ,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CVRNA阳性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 2 1例 ,均有明确的输血史 ,其中 ,男 3例 ,女 18例 ,年龄 2 3~ 3 5岁 ,其它病毒标志物均阴性。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HCV基因分型按参考文献[1] ,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