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我国小麦秸秆存在严重浪费和污染环境的现状,该实验采用球毛壳菌CGMCC 6882对小麦秸秆进行发酵,生产一种新型胞外多糖,并对多糖结构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球毛壳菌CGMCC 6882以小麦秸秆为碳源发酵所得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和摩尔比为鼠李糖:氨基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果糖:葡萄糖醛酸=21.46...  相似文献   

2.
采用组织贴片培养分离法,分别从八角果、叶、枝等健康组织中分离纯化获得24、32和23株内生真菌。分别采用总抗氧化性能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对79株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从八角果实和枝条中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BGEF11和BJEF13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总抗氧化性能分别达147.11 EeEe 11.87(μg Vc/mL)和148.16 EeEe 13.11(μg Vc/mL),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4.84%和93.58%。经形态学鉴定,BGEF11和BJEF13均为球毛壳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球毛壳霉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处理筛选出一株高产木聚糖酶菌株.[方法]实验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球毛壳霉(Chaetomium globosum AS3.3601)原生质体,分析不同酶浓度、酶解温度和时间对原生质体生成率和再生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紫外线诱变剂量,经初筛和复筛后,DNS法测定木聚糖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结合原生质体的生成率和再生率确定其最佳制备条件为酶浓度1.5%,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4h,在紫外照射时间60s下处理过的原生质体,木聚糖酶活性可达到9980IU/mL.[结论]获得的诱变菌株YZ-8比原始菌株提高了92.6%,此菌株经多次传代,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4.
紫外诱变球毛壳霉选育木聚糖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木聚糖酶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为获得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木聚糖酶高产菌株,以木聚糖酶的酶活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线诱变的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紫外线照射时间,通过含木聚糖的初筛培养基对紫外诱变后的菌株进行初筛,然后采用DNS法测定木聚糖酶活性对诱变菌株进行复筛.将筛选出的木聚糖酶活力最高的诱变菌株进行传代培养,测定其酶活,探讨其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紫外灯功率20W,照射距离30cm,照射时间120s,球毛壳霉致死率为92.35%.在此条件下进行菌株的紫外诱变获得高产木聚糖酶的正突变株15株,其中1株高产菌株Z30 - 56的酶活为9850IU/mL,比出发菌株提高53.7%,并且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5.
虎杖内生菌转化虎杖苷和转化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虎杖内生真菌对虎杖苷转化及转化产物抗氧化活性。采用薄层层析法筛选转化虎杖苷的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5.8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制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生物转化产物;以VC、BHT、虎杖苷及5种虎杖苷衍生物为对照,对转化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生物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经筛选发现其中l株内生真菌J3能转化虎杖苷形成转化产物。内生真菌J3 ITS-5.8S r DNA序列全长573bp,Gen Bank登录号KM 434883,确定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转化产物A-2在体外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能力,且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高于底物虎杖苷,A-1在体外无清除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能力。虎杖内生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能对虎杖苷进行生物转化,形成具抗氧化活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细丽毛壳菌发酵过程中菌体絮凝对发酵产酶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低频超声场对细丽毛壳菌的发酵过程进行处理,通过实验确定低频超声场的作用时间、频率等因素对菌体生长以及产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频超声处理的时间为20s/20min,超声频率为20k Hz,超声功率为300W的条件下,菌体絮凝现象得到显著缓解。同时,葡聚糖酶酶活从102.9U/m L提高至193.4U/m L,提高了87.9%。低频超声场处理有利于提高细丽毛壳菌发酵过程中的生理活性及产酶效率。   相似文献   

7.
对八角内生真菌Chaetomium globosum BJEF13产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在筛选确定基础培养基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了培养基组成及摇瓶发酵条件对菌株发酵液抗氧化活性、菌株生长的影响。基础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察氏培养基、马丁培养基、豆芽汁蔗糖培养基等4种常用真菌培养基中,察氏培养基优于其他3种。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以4%葡萄糖、0.4%的蛋白胨、0.1%K_2HPO_4、0.05%KCl、0.05%MgSO_4和0.001%FeSO_4作为摇瓶发酵培养基时,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100 mL/250 mL,在初始pH为7.5、28℃、150 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7 d,该菌株的生长和培养液的抗氧化活性可以达到较好的水平,其生物量平均干重达0.682 6 g/100 mL,5倍稀释的乙酸乙酯萃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57.51%。  相似文献   

8.
苦荞黄酮的抗脂质过氧化和红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苦荞总黄酮的体外抗脂质过氧化和红细胞保护作用,分析其抗氧化的主要成分。方法:将苦荞总黄酮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分离,氯仿-甲醇-水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得到18个Rf值不同部位;DPPH活性示踪,得到2个活性较强部位(Fr4、Fr9);采用大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红细胞溶血模型比较苦荞总黄酮、Fr4、Fr9、槲皮素及芦丁的抗氧化效应;用薄层色谱分析Fr4、Fr9的化学组成。结果:苦荞总黄酮、Fr4、Fr9、槲皮素及芦丁DPPH抑制率(IR)分别为53.13%、66.15%、68.55%、71.99%、63.08%;抑制大鼠肝脏自发性脂质过氧化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7.78、16.05、14.28、8.74和7.4mg/mL;抑制H2O2诱导大鼠肝脂质过氧化IC50分别为:0.37、3.60、0.07、0.07和0.41mg/mL;抑制H2O2诱导大鼠红细胞溶血IC50分别为:13.00、0.48、0.20、0.08和4.10mg/mL。Fr4、Fr9均含有槲皮素,另有3个组分待定。结论:槲皮素是苦荞总黄酮在体外表现抗脂质过氧化和红细胞保护作用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生防真菌角毛壳菌(Chaetomium cupreum)菌丝体时期的基因文库为基础,筛选得到编码木聚糖酶基因的片段,经拼接及RT-PCR扩增得到全长690bp的编码β-1,4-木聚糖酶基因序列,利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可在毕赤酵母分泌表达系统中表达的木聚糖酶重组载体,并转化毕赤酵母得到重组子。在毕赤酵母醇氧化酶AOX1基因启动子的作用下,重组蛋白得到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分泌到培养基中,分子质量约为19.4 ku;以水溶性壳聚糖为底物测得酶活为2.72 U/mL。SDS及金属离子Mn2+对酶活性具有较强的激活作用;转化子经10代传代培养后酶活性稳定。通过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对木聚糖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并与游离酶的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pH范围与游离酶相比向酸性方向偏移;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酸碱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可逆溶解性聚合物EudragitL-100对球毛壳菌木聚糖酶进行了吸附固定化。在1.0%EudragitL-100浓度时获得10.6IU/mg载体的固定化酶活和88.47%的酶活回收。酶固定化后最适温度不变,最适pH向碱性方向移动了一个pH单位。固定化酶热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显著提高,循环利用6次仍保留65%初始酶活。木聚糖水解产物测定表明,在同酶用量的条件下固定化后总还原糖产量明显高于游离酶,二者水解产物均以低聚糖为主,酶固定化后水解产物木二糖含量显著高于游离酶,成为主要的产物。木聚糖酶固定化后各方面特性明显优于游离酶,在低聚糖生产中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菲尔杜德’红树莓多酚粗提液和纯 化液的组成成分,同时采用3 个体外抗脂质过氧化指标研究了其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组分分析结果表明红树莓多酚 中可能含有黄酮类、花色苷、糖苷类物质,初步鉴定出红树莓多酚中含有原花青素B2、芦丁、水杨酸和鞣花酸4 种 酚类物质,且红树莓多酚粗提液和纯化液中多酚组成具有差异性。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一定质量浓度范 围内,红树莓多酚粗提液和纯化液对Fe2+诱导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H2O2诱导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和大鼠肝组织 匀浆自发脂质过氧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红树莓多酚粗提液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强于纯化液。红 树莓多酚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和途径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杜仲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杜仲叶粗提物被XDA-8 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依次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得到4 种分离纯化产物,测定了4 种产物对·OH、O2·及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同时测定了各产物中多酚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4 种产物均具有良好的清除·OH、O2·及DPPH 自由基能力,且对各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量效关系;产物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和多酚成分有关,且多酚类物质起主导作用;收集不同乙醇体积分数的洗脱液可以得到不同成分含量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杜仲雄花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确定杜仲雄花镇静催眠活性部位并分析其有效作用剂量。方法:观察不同剂量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直接镇静催眠作用、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和抗惊厥作用。结果:杜仲雄花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小鼠睡眠率,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率,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惊厥小鼠数,延长惊厥潜伏期。结论:杜仲雄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是杜仲雄花镇静催眠活性的有效组分。  相似文献   

14.
杜仲翅果油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志钢  李先辉  张永康 《食品科学》2011,32(17):133-136
目的:研究杜仲翅果油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三氯乙酸法测定杜仲翅果油的还原能力, Fenton反应体系测定杜仲翅果油的羟自由基( ·OH)清除率,NBT光化还原法测定杜仲翅果油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清除率,红细胞氧化溶血法反映杜仲翅果油的细胞膜保护作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匀浆丙二醛(MDA)相对含量以反映杜仲翅果油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并与VC进行比较。结果:杜仲翅果油表现为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具有显著的清除O2- ·和 ·OH能力;能抑制小鼠肝组织MDA的生成,减少红细胞氧化溶血和肝组织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且成量效关系,质量浓度为9mg/mL时作用最强。结论: 杜仲翅果油具有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制备5 种不同质量浓度的杜仲水提液添加到MRS培养基中对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05进行培养,旨在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杜仲水提液对L. acidophilus CICC6005增殖情况及对发酵过程中胞外和胞内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对其蛋白组分进行分析。发酵所得胞外和胞内蛋白分别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和试剂盒法获得,采用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分离技术对胞外和胞内蛋白分离纯化,用二喹啉甲酸法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别测得各组分蛋白的含量及分子质量。结果显示:当培养基中添加的杜仲水提液质量浓度为0.125 0 g/mL时,对菌体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菌体生物量最大(4.38×108 CFU/mL),同时在此质量浓度时菌体胞外和胞内蛋白含量也达到最大值;胞外和胞内蛋白经过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分离后均得到2 个明显的蛋白峰,胞外蛋白两组分分子质量分别为67、31 ku,胞内蛋白两组分分子质量分别为57、17 ku。综上,添加适宜质量浓度的杜仲水提液对L. acidophilus CICC6005的增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对其发酵产物组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张强  苏印泉  张京芳 《食品科学》2011,32(13):23-27
为研究杜仲叶抗氧化成分,深入开发杜仲叶资源,测定杜仲叶水提取物及其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和萃余相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羟自由基清除活性、抗氧化活性、金属离子络合力和还原力,并与抗氧化剂BHT、VE以及VC的抗氧化活性比较;同时测定杜仲叶萃取物中的总酚含量。结果发现: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萃取物总酚含量远大于水提取物,含量依次为465.1mg/g和286.4mg/g。二者在亚油酸乳浊液中抗氧化活性高于VE,接近BHT;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接近VC,显著高于BHT;正丁醇萃取物对羟自由基清除活性接近VE;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三价铁离子还原力高于BHT和VC;但是所有样品对二价铁离子络合力均较低。此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可以富集杜仲叶抗氧化成分,杜仲叶提取物具有发展为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杜仲叶超临界法提取液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富集和纯化,得到树脂富集杜仲叶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对4 种大孔吸附树脂NKA-2、X-5、D101、AB-8 的吸附和解吸能力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AB-8 树脂的吸附率和解吸率都最高,最佳吸附洗脱工艺为上样液黄酮质量浓度193.92mg/mL、pH2、吸附流速2.6mL/min、洗脱流速1.6mL/min、解吸剂80%乙醇用量30mL。所得洗脱液中黄酮质量分数从纯化前的10.2%可增加到纯化后的42.6% 以上。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优化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月桂酰基谷氨酸钠(lauroyl glutamate sodium, LGS)辅助微波萃取杜仲叶总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比较不同提取工艺得到的提取物(水提物、LGS水提物、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对酪氨酸酶的作用。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以总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杜仲叶LGS辅助微波萃取总多酚进行工艺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对不同工艺得到的提取物进行活性成分对比分析,并对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对酪氨酸酶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杜仲叶LGS辅助微波萃取的最佳工艺为:LGS浓度2.4×10-2 mol/L,料液比1:27(g/mL),静置时间78 min,微波功率 200 W,微波时间2.6 min,提取2次,得到的LGS提取液总多酚得率为(60.20±0.65 mg/g),显著优于水提液(45.75±0.38 mg/g,P<0.05),更接近醇提液(76.62±0.52 mg/g)。杜仲叶多酚特征成分绿原酸在提取物中的含量为醇提液13.18±0.33 mg/g) > LGS水提液(12.40±0.24 mg/g) > 水提液11.18±0.27 mg/g),与总多酚提取得率一致。三种提取物对DPPH?、ABTS?、?OH、PTIO?的清除率无显著差异(P > 0.05),均随其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强。三种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促进作用表现为醇提物> LGS水提物>水提物,与总多酚/绿原酸提取得率保持一致。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绿原酸能增强酪氨酸酶与左旋多巴的结合力,改变左旋多巴与酪氨酸酶的结合位点,从而推动左旋多巴氧化进程。结论 所选取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LGS辅助微波提取可提高杜仲叶总多酚得率,得到的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可提高酪氨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食品基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浓度)和加工条件(温度和pH)对双乙酸钠(sodium diacetate,SDA)抑菌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SDA与杜仲叶提取物(Eucommia ulmoides leaves extract,EULE)的联合抑菌作用.通过Modified Gompertz动力学方程拟合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