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双-2-恶唑啉和2-乙基-2-恶唑啉(OXA)对环氧树脂9EPO)的固化反应,用溶剂萃取法考察OXA/EPO,反应温度和加速剂对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指出:固化速度随OXA用量增加而增大,但当OXA/EPO>0.2,OXA量对固化速度的影响逐渐减小,已二酸、三溴酚和对苯二酚对此固化体系有一定的加速作用,其效果取决于固化条件。  相似文献   

2.
以2-氯代丙酸乙酯(2-〔EPN〕Cl),22’-联吡啶(BPY)和氯化亚铜组成过渡金属催化络合引发体系。对其引发苯乙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FRP)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组成对聚合反应及聚合产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合物结构和聚合物分子量及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自由基聚合反应条件下,采用适当的引发剂配比,聚合反应表现出较好的活性聚合反应行为,聚合物分子量与单体转化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而且与理论计算值比较接近,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指数可达12左右。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是一种有效的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3.
N—对位取代苯基马来酰亚胺系列单体的均聚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乙醇为溶剂,系统地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聚合时间对N-对位聚代苯基马来酰亚胺均聚活性的影响。讨论了单体结构与聚合性的关系,得到N-对位取代苯基马亚酰亚胺均聚时聚合活性按苯环上取代基的排列顺序为:-C>-OCH3>-CH3>-H。用AIBN作光引发剂,在外光的照射下,初步确定N-对位取代苯基马亚酰胺可以进行光引发聚合。通过GPS分析,得到N-苯基马来酰胺均聚物相对分子质量达到2400。通过热分析,证明N-苯基马亚酰亚胺聚合物、N-对甲苯马来酰亚胺聚合物都具有300℃以上的初始热分解温度。通过红外、核磁共振的联合测定,证明单体聚合时以打开双键的方式有效地进行聚合。  相似文献   

4.
丙烯腈—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以K2S2O8-NaHSO3为引发剂,PVA为乳化剂对AN-VAc进行乳液共聚,研究了各种因素对AN与VAc共聚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合速率随引发剂、乳化剂及单体比AN/VAc的增加而增加,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共聚物的特性粘度随乳化剂浓度增加而增大,随引发剂AN/VAc值增加及温度升高而降低。较适宜的聚合条件为温度50 ̄60℃,引发剂的质量分散为0.4% ̄1.5%,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4  相似文献   

5.
用IR、DSC等分析方法研究1,4-双(2-恶唑啉)苯或加入己二酸、对苯二酚加速剂对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影响,并对其因化反应和加速剂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发现此固化体系即使加入加速剂仍可作潜伏性高温固化剂。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了2-乙烯-2-恶唑啉(VOX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丁酯三对单体的共聚况聚率,并研究了VOXA与MMA的自由基悬浮共聚合,考察VOXA共聚单体为2%-8%(Wt)时,单体组成、引发剂种类、用量及NaCl等反应条件对共聚转化率,共聚物组成和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丙烯酰胺(AM)及其衍生物在生产实际中易发生自聚的特点,很有必要研究一种阴聚剂来缓解此种现象。为此用沉淀法研究了1,4-对位苯醌、邻苯二胺、1,4-萘醌、吩噻嗪、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五类物质在N2保护条件下,过硫酸铵作引发剂对乙烯酰胺自由基聚合产生的阻聚效应,考察了温度、加量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类物质中吩噻嗪对AM的自由基聚合产生较强的阻聚能力且对产物的分子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以α-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乙基己醇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方法合成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试验中考察了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与阻聚剂的种类及用量对应收率的影响。对反应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法对合成的产物进行结构确定。得出了合成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较好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共混法合成了以三嵌段共聚物SBS为聚合物I,无规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少量)为聚合物Ⅱ的热塑性IPN母体,并使用化学方法对其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SBS存在下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动力学行为,考察了SBS含量、引发剂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求出了在预溶胀SBS的本体聚合体系中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表现竞聚率,并对其共聚反应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聚合条件对苯乙烯-丙酸酸酯共聚物的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链转移剂浓浓度三者之间存在交叉影响,即各因素对分子量的影响随着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出现逆转 。  相似文献   

11.
C60负载iniferter引发丙烯腈光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探讨了球笼烯C60负载的iniferter C60-(SR)n作光引发剂引发丙烯腈的光聚合,考察了光照时间,环境温度,光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对单体转化率,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并就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在C60高分子化中的地位作了一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初步探讨了球笼烯 C60 负载的 iniferter C60 - ( SR) n作光引发剂引发丙烯腈的光聚合 ,考察了光照时间、环境温度、光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对单体转化率、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并就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在 C60 高分子化中的地位作了一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反相乳液共聚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的水溶性阳离子型聚合物—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的共聚物。该聚合体系以煤油为分散介质,以Span-80和OP-10为乳化剂,以过硫酸钠和亚硫酸钠为引发剂。在油相/水相(V/V)为30/70、水相单体浓度为60%、DMDAAC∶AM为1∶1、乳化剂用量为6%、引发剂用量为0.2%、聚合温度为30℃的条件下聚合12小时,聚合物的特性粘数达2.56dl/g。该反相乳液聚合用水溶性引发剂,其聚合机理与典型乳液聚合不完全相似,在乳化剂用量较少时,聚合物的分子量随乳化剂用量增加而增大,当乳化剂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聚合物的分子量随乳化剂用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以二乙二醇二甲醚和三异丁基铝(i-Bu)sAl为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合成中乙烯基型聚丁二烯橡胶,研究了Al/Li与聚合反应速率及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随Al/Li的增加,聚合速率下降,而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影响较小,求得了聚合假一级表观增长速率常数kp,及表观增长活化能Ep。  相似文献   

15.
PDMMC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MC)阳离子型高分子抗静电剂。采有正交实验方法分析讨论了聚合体系单体质量浓度、引发剂用量、聚合体系pH值,对聚合物特性粘数([η])的影响,从中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并对该高分子抗静电剂在丙纶地毯短纤维上应用的抗静电性能进行了实验室评价。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以卤素化合物为第三组分对NdCl3·nTBP/MgCl2-Al(i-Bu)3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卤素化合物的活性顺序为Al2(i-Bu)3Cl3≈ClCH2—CH=CH2>Si(CH3)2Cl2>AlEt2Cl>TiCl4;以Al2(i-Bu)3Cl2或ClCH2-CH=CH2作第三组分,采用Ip-Al-Nd三元陈化,Cl单加或内添加卤素化合物方式,均可以提高催化活性,聚合转化率在Cl/Nd值为1-6的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经IR和13C-NMR测定表明,除St(CH3)2Cl2外,第三组分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及阳离子单体,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V-50)为引发剂,水溶性壳聚糖(CTS)为分散稳定剂,在叔丁醇水溶液中进行分散聚合反应。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水醇体积比、反应温度等条件对聚合产物的特性黏数、单体转化率、分子粒径以及体系表观黏度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FT-IR谱图和1 H NMR谱图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发现:单体质量分数为3.29%~8.32%,水醇体积比在5.5∶4.5~7.5∶2.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06 73%~0.013 45%,反应温度在55~60℃,能得到均匀、流动性好的水分散体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共混法合成了以三嵌段共聚SBS为聚合物I,无供规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为聚合物Ⅱ的热塑性IPN母体,并使用化学方法对其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SBS存在下苯乙烯-甲丙烯酸共聚动力学行为,考察了SBS含量、引发剂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求出了预溶胀SBS的本体聚合系中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表现竞聚率,并对其共聚反应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焦磷酸络锰([Mn(H2P2O7)3]3-)引发体系的作用下,炭黑与丙烯酰胺单体发生接枝聚合,从而得到在水中分散性较好的接枝炭黑.讨论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温度、pH值对接枝聚合反应的接枝率的影响.采用电镜、红外和吸光度等手段对炭黑丙烯酰胺接枝聚合产物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相似文献   

20.
多孔性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在惰性溶剂中进行悬浮聚合,从而制得了内部具有小孔、外形呈蓬松状的粒子。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溶剂种类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所得树脂可吸相当于其自身重量10.2倍的煤油、18.8倍的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