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认为,“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也就是说,要治好病,除了用药要对证以外,服药方法恰当与否,对疗效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而服药时间的选择,正是“服之得法”的重要方面。中医对服药时间的选择主要参照与饮食的关系,以及根据人体固有的自身节律择时服药。  相似文献   

2.
患者服药不当将会影响疗效或产生毒副作用。1 肠溶片不可嚼碎服用小孩服用药片困难 ,家长常将药片碾碎 ,或让患儿嚼碎服用 ,这种方法对肠溶片则不适用。因为许多药物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 ,易分解失效或对胃黏膜有刺激 ;有的药物只在肠道内吸收 ,为了妥善解决 ,就将这些药物制成肠溶片。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减少毒副作用 ,肠溶片应整片吞服。目前临床常用的有 :红霉素肠溶片、呋喃旦丁、多酶片等。2 胶囊不可打开服用药物用胶囊的目的有三 :一是矫正药物不良口味 ;二是方便药物在肠内溶解吸收 ,保证药物效力充分发挥 ;三是使药品整洁美观 ,增强战胜疾病信心 ,如果药粉倒出来口服 ,将会影响疗效 ,产生副作用。为了患者健康 ,应将药粉连同胶囊一起吞服。3 不要直接用药瓶服药中西药有水剂、糖浆、酒剂等瓶装药品 ,若打开瓶盖直接服药 ,既不科学 ,也不卫生。用药瓶直接服药 ,剂量掌握不准确 ,药品剂量少了不起作用 ,药品剂量多了产生不良反应 ,甚至中毒。尤其是儿童、老年人 ,用药瓶直接服药则更危险。用药瓶直接服药 ,会使细菌带入瓶内 ,使药液变质。正确的服用方法是按医嘱或瓶签上的说明剂量 ,将药倒出服用。4 注射用针剂不可口服...  相似文献   

3.
正有些人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喜欢把药液分成几次服,当天喝不完留到次日再服,或煎好后留到次日服。从治病效果与卫生角度来看,这样做很不好。中药含有蛋白质、糖类、淀粉、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液中。一般服用方法是将两次(一剂药按常规煎两次)药液混合均匀后,再分数次在1日内服完,以确保药效前后一致。如果隔夜服用,或存放过久再服用,药液中的酶便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  相似文献   

4.
中药汤剂的服用有分服、顿服、过服等不同方法,如自选用这些服药法,直接影响着疗效.清代名医徐灵胎说过:"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除无之功,仅而有害."此意思是说方虽对症,若服用方法不恰当,不但无效甚至有害.说明服药方法从很早就已讲究了.  相似文献   

5.
汤剂,古称汤液,是中药最为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也最为广泛。它能够充分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并具有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等几大特点。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就曾讲:“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就指出了正  相似文献   

6.
收集我院十二个病区某日中所有医嘱发现,在给药方法、医嘱书写和药物配伍上都存在一些值得商讨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一阐述。 一、口服药的服用时间间隔和服用时间 为使药物服用后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产生副作用,必须注意服药的时间和次数,大多数药物是每日服3次,体内消除快的药物可每日4次给药,体内消除慢的药物可每日2次(甚至1次)给药。我院口服给药情况是遵循了这一原则,但每日3次的给药时间除了儿科病区是上午8  相似文献   

7.
FDA批准猪胰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片(Viokace)用于治疗慢性胰腺炎或胰腺切除引起的胰腺外分泌不足。服药前应先告诉医师有无对猪产品过敏、痛风、吞咽片剂困难、计划妊娠或哺乳等情况,以及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严格按医生吩咐服用,可与食物同服,一次不能服2剂,不能咬碎,应与质子泵抑制剂同服,以减少胃酸,防止药物破坏。最常见副作用包括:胆囊和胆管结石,肛门瘙痒。如果吞咽不完全可刺激口腔,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及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8.
落枕方     
《家庭医药》2008,(1):I0022
荐方1.葛根舒颈汤方药:葛根30克,菊花15克,生白芍24克,柴胡12克,生甘草9克。用法:水煎取药液,加红糖30克调服,一次服下,服药后卧床休息1小时出微汗。每日1剂,一般服药2~4次即愈。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1990年11月遇见1例中药清热利水剂致低血钾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男,17岁。因系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而持续服用蒲公英、木通、竹叶等清热利水药两个月,每日一剂,约服50多剂,以图促使HBsAg阴转。服药一个  相似文献   

10.
高君、山西冀宁道署工作人员、在民国初年患温病半月。潮热神昏、日夜谵语、口臭、舌胎黄黑干燥、渴而腹满、不痛不拒按、十日不大便、身卧不能转侧,病势危极。就诊于予、予曰:胃家津液已竭,用乌梅三十枚,白糖二两,服后安卧一夜,次早大便下半干屎少许,热退进食而愈,昔人谓舌有胎忌服乌梅,胃热初起不宜乌梅收剂也。此病舌胎黄黑且干,又病潮热,腹满,十日不大便而用乌梅者、此时之胃热全因胃液干枯,故重用乌梅从  相似文献   

11.
刘延东 《健康管理》2013,(12):48-49
细心的人常常会发现,许多古装剧中的人物十分喜欢服用一种万能的"神药"阿胶。作为与人参、鹿茸齐名的滋补三宝,阿胶含有多种胶原及微量元素,适用于贫血病人、肿瘤患者及身体虚弱之人,尤其适合女性进补,因而很多人认为阿胶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久服轻身益气之功效。但实际上,滥用阿胶会出现种种副作用,如消化不良、火气亢盛等。因此,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服用阿胶。  相似文献   

12.
韩平 《健康管理》2012,(1):80-81
偏方1:马尾松针水。取马尾松针60克,煎水服用,每日一剂,日服两次。适用于风热型皮肤瘙痒。偏方2:芥末猪肚。取猪肚400克,芥末20克,香菜10克。先将猪肚洗净煮熟,切成丝,用精盐等调料拌匀,然后和芥末、香菜末一起搅拌,即可食用。每日一次,7天为一疗程。适用于风寒型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1972年以来,对20例急性阑尾炎采用柴胡地榆汤治疗,疗效较好。其中17例痊愈,3例在用药数天后无效行阑尾切除。术中发现两例有粪石;一例为包囊性脓肿,阑尾呈坏疽型。17例痊愈患者中,1例服药4剂即愈,服药最多者1例共服25剂痊愈,其余平均服8—14剂痊愈。平均住院6.3天。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39a,就诊时自诉,1mo前,饭后感觉胃胀不适,自行饭后服用4~6片胃舒平,近1wk,服用量增至250片/d,且感到服后极为舒服,有欣快感,无法停服。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因担心长期大量服用后产生副作用而前来就诊。查:p80次/min,BP16/1ukPa,其它无异常,无胃溃疡症状。患者86年7月因胃溃疡穿孔而行胃切除术,10年间,感觉良好。患者之母生前嗜好生食土墙下的干土,时间长达15余年。建议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但遭拒绝。因胃舒乎中颠茄浸膏易吸收,即嘱服药期间注意观察阿托品样的副作用,若有不适感觉即停服。讨论:患者…  相似文献   

15.
一忌时间错位。对服药时间.不少人仅理解为白天,而忽视了夜间,如一日2次,应每隔12小时服1次;一日3次,应每隔8小时服1次。可不少人却在进三餐饭后服用,这样白天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过高,而夜间则较低,显然  相似文献   

16.
美达明(Medamine)是一种驱虫药,可治疗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类圆线虫病及钩虫病。该药是作用于性成熟期和幼虫期的蠕虫,在复合性感染时有效。成人和儿童均可每天10mg/kg,分3次饭后服下,连续服3天。服药后不需服泻剂,不要求特定饮食。美达明使用简便而有效,可用于集体治疗。等经临床实践提出,美达明治疗蛲虫病只需服用1天,2周后进行第2疗程。本研究目的在于确定此疗法的疗效。在一个学龄前儿童机构内的39例蛲虫  相似文献   

17.
成分:氨酰心安50mg,硝苯啶缓解剂20mg。功能:既是钙拮抗剂,又是心选择的、亲水的β-受体阻滞剂。适应症:本品适用于单用钙通道阻滞剂或β-阻滞剂效果不佳的高血压患者。禁忌症:2度或3度心脏阻滞;心源性休克或明显的心力衰竭。服用其它具有心抑制作用的制剂(如异搏定)的患者不能使用本品。妊娠或哺乳妇女不能服用。用法用量:成人,一天一粒。必要时,一天2次,一次一粒。服其它降压药(除氯压定外)的患者可改服本品。老年患者,每天不得超过一粒。不推荐儿童使用本品。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 2岁,因患十二指肠溃疡,服用健胃愈疡片(批号:0 0 0 70 1) ,4片,tid。首次服药后2h ,即出现全身密集性、针尖样大小、高出皮肤、压之退色的红色皮疹,并感奇痒;立即口服氯雷代定(克敏能) 10mgqd ;泼尼松10mgtid ;并停服健胃愈疡片。2d后皮疹开始消退,5d后痊愈,并有糠皮样脱屑,无色素沉着。该患者不相信健胃愈疡片可致皮疹,在痊愈后再次服用该药4片,2h左右又迅速出现皮疹,症状同前,继续上述治疗,约1周痊愈。患者无药物过敏史,也未服用其他药物,而且有激发试验,故应为健胃愈疡片引起的药疹。健胃愈疡片系纯中药制剂,由柴胡、党参、白…  相似文献   

19.
牛黄解毒片成瘾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患者因患“慢性扁桃体炎”口服牛黄解毒片4片/d,分2次服,服后咽痛减轻。为了使病症治愈,即自购药物,长期服用。当连续服药1年后  相似文献   

20.
颠茄酊为胆碱能神经阻滞剂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痉孪性疼痛,副作用轻微,由服药引起精神障碍文献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收治3例因服颠茄酊致精神障碍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例均匀为男性,年龄20~35岁,平均25.5岁。3例因胃炎、胃溃疡、肠道痉孪致腹痛,一次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