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稻-冬草莓"轮作模式最佳种植期.[方法]根据双流县气象局1971 ~ 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滑移气候相似距及数理统计方法,对"早稻-冬草莓"轮作模式最佳种植期进行分析.[结果]冬草莓最佳种植期在8月1日~翌年3月31日,其小苗移栽最早在7月中旬,最晚在8月中旬,最佳移栽时期平均在8月19日.早稻移栽时间平均为3月26日,拟收获期平均为7月26日.[结论]从气象角度研究了"早稻-冬草莓"轮作模式最佳种植期,为双流县推广该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光、温、水、土地的生态效益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晨  王中梅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6):42-43,58
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加水稻产量,促进农民增收,无为市近年来大力推广水稻"一种两收"即"再生稻"种植模式.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无为市实际种植情况,该文对水稻"一种两收"生产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及播种、大田管理、病虫草害防治以及再生季种植管理等,同时针对发展水稻"一种两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促进水稻"一种两收"种植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县近10年来,晚稻主栽品种一直是八九十年代的"汕优85"、"协优46"和"协优914"等,品种退化严重,已无增产潜能."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组合(超级稻),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是一个理想的晚稻组合.随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模式的改变,我县平原地区单季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经作、单季稻种植模式.我县地处东南沿海,台风频繁发生,对单季稻生产影响极大.因此,探讨"两优培九"在平原地区的最佳播期,对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峰"葡萄是金华婺东葡萄良种场从"藤稔"芽变中选育的优质欧美杂交种,1999年平湖市双龙葡萄园艺场引进试种,经3年种植,"金峰"葡萄以其丰产性、抗逆性强及果品质优在同时种植的5个欧美杂交品种中脱颖而出.2001年种植面积为20亩,2002年作为主栽品种面积扩大到85亩,主要采用避雨和大棚促成栽培两种模式.2002年平均亩产量为1250kg,亩产值达13000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四个方面例证了"四新"在行唐谷子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下,谷子种植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脱贫路上新的种植模式值得借鉴,新型职业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6.
广平县东张孟乡南张村农民近年将冬瓜间套在小麦、玉米种植当中,创造出了"小麦--冬瓜--玉米"模式,平均公顷产小麦4500公斤、冬瓜6.75万公斤、玉米4500公斤,是小麦、玉米种植效益的3倍多,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7.
方勇  何美仙 《河南农业》2011,(22):36+38
如何实现教学、求知、做事和技能的无缝对接是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针时高职院校种植类专业实践存在的季节变化性、实践场所的开放性、作物生长的渐进性特点,介绍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滚动上升式"技能培养模式的内涵、做法和效果,以期为探索种植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麦//玉//豆"套作模式,在间中发展推广已经有30多年,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形成了适合不同时代的模式特点。本文要谈的该种植模式为"五0:七0"套作模式,其特点为:省工、高产、适宜于小型机械化。笔者系统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套作模式中小麦、玉米、大豆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秦小军  罗昀 《农业科技通讯》2007,(10):102-102,105
"前薯后菜"种植模式是宁夏引黄灌区的一种前茬种植早熟马铃薯,后茬复种大白菜的新型栽培模式。该模式有效的将设施与露地蔬菜种植结合起来,经过试  相似文献   

10.
在项目核心示范区进行了连片24hm2的"烤烟-晚粳"种植模式示范,结果表明:该种植模式增产明显,比"早籼-晚粳"增产3168kg/hm2,比"烤烟-晚籼"增产1054.5kg/hm2;经济效益高,比传统双季稻合计增加纯收入33795元/hm2,"烤烟-晚粳"种植模式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分析了"荷兰豆-甘薯"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阐述了荷兰豆成驹30和甘薯高系14的主要特征特性,并介绍了"荷兰豆-甘薯"栽培模式的主要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增加农业经济收入,探索粮改饲种植结构调整和种养结合农牧业发展新途径,在鄂东丘陵开展"小麦-玉米-玉米"一年三收种植新模式同"水稻-小麦"和"水稻-油菜"2种传统模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玉米"模式较当地传统的"水稻-小麦"和"水稻-油菜"总产值分别提高48.3%和45.3%,纯收入分别提高42.66%和32.11%."小麦-玉米-玉米"一年三收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有效扩大了复种指数,有利于农业种植模式优化调整,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稳粮增效"种植模式1999年被列入杭州市丰收计划,2000年推广面积达2.2万亩,平均亩净收入达1800元.  相似文献   

14.
为了配合"寒青雪韭王"示范推广工作,解决北方冬季寒冷气候条件下韭菜正常生长受影响,探索"寒青雪韭王"丰产高效栽培模式,为农民种植"寒青雪韭王"获得高产高效益提供技术支持,2007~2008年我们进行了"寒青雪韭王"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在江南湿热地区推广种植油用牡丹,采用避雨栽培地区模式对"凤丹白"品种进行试种,采收种子并进行籽油提取和指标测定,比较其与正常露地栽培指标异同.[方法]在杭州海涂围垦地区采用全年避雨栽培"凤丹白"品种的油用牡丹,收获种子后亚临界萃取法获得籽油,测试该种植模式下含油量、主要特征指标、主要脂肪酸含量、主要理化性质等的数据,通过与露天栽培下的该品种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明确保护地种植下油用牡丹的籽油品质.[结果]避雨栽培下,"凤丹白"长势良好,籽油综合品质与露地产籽油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研究可为今后在江南湿热地区推广种植油用牡丹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l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万元田"是指在一个生产年度,每667m2产值达万元即为"万元田"(园).桂林市1998年、1999年连续已实施了两年,笔者就两年来,经济效益较好的几个"万元田"(园)种植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蜜天下"甜瓜是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培育的优良品种,在我镇种植已有7年.从家家富工程开始种植大棚甜瓜以来,"蜜天下"甜瓜在各种甜瓜品种中逐渐脱颖而出,其特点肉极厚,籽室小,肉质细嫩多汁,口感鲜美,糖度达14%~ 17%,在消费者中已形成良好的口碑,成为我镇厚皮甜瓜中的当家品种;并在我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模式,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镇农技中心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和技术服务指导,始终把优质、安全、卫生放在首位,逐渐形成并制定了本镇 "蜜天下"甜瓜大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以提高我镇种植户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提升产品的质量.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旱粮生产的重点县之一.过去,全县的旱地均是种植"马铃薯-甘薯",以两熟制为主,因此经济收益较低.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了"春马铃薯/鲜食春玉米-秋马铃薯/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0.
小麦、花生、玉米复合群体"三八"模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品种更新、技术进步,农技人员在传统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出沟播小麦套种地膜花生复种夏玉米复合群体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小麦花生玉米三作单产均可达到400kg以上水平,群众俗称"三八"模式。该模式集中体现了旱作农业单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塑造了理想的复合群体,充分利用有限的光、热、水、土资源,提高了单位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