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氟醚于1968年由Virtue等首先用于临床麻醉。经十几年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证实是一种安全的吸入麻醉药。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报告。但此种新型麻醉剂在野战外科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我们自1986年5月至10月,应用安氟醚与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于一线医院战伤手术11例,现将初步体会小结于下:  相似文献   

2.
静吸复合控制性降压具有快速安全、可控性强、血压恢复快、无反跳性高血压等优点。本研究探讨丙泊酚一异氟醚静吸复合控制性降压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徐强  贾保林 《武警医学》2005,16(2):149-149
恶性肿瘤属高黏综合征[1] ,血浆黏度的增高主要是由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增高所致 ,而纤维蛋白原增高又将促使红细胞聚集性增强 ,进而造成全血黏度增高。临床上各种原因均可影响其血液流变学变化[2 ] 。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 ,基层常采用连硬麻醉 ,应激反应强。临床表现为患者烦躁、肢动、血压升高、心率明显增快 ,可导致儿茶酚胺释放与血小板凝集[3 ] ,且常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严重影响手术进行。本文主要对比观察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前后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观察。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择期消化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特点。方法:分析在高原实施689例心内直视手术麻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果:本组病例麻醉过程均顺利,麻醉时间48—323min,平均(103.42±36.27)min。所有病人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536例,电击1次复跳102例,电击2次复跳27例;电击2次复跳不成功者给2%利多卡因50—100mg,细颤转变为粗颤后电击复跳者24例。669例术后1~6h内清醒拔管,7例6~12h内拔管,3例瓣膜置换术于第2d拔管。死于鱼精蛋白过敏和急性心律失常各1例,8例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其余病人术后早期均生存,无麻醉死亡。结论:高原地区心内直视手术麻醉的特点是:诱导前应充分面罩吸入纯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气管插管宜选择经口腔插管;控制呼吸时宜高氧流量;麻醉诱导期血压波动大,用药量小,麻醉维持期持续用药优于间断用药;代谢性酸中毒较平原地区难以纠正,所需时间长;围术期必须合理使用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术后宜早期拔管。  相似文献   

5.
《高原医学杂志》2009,(2):23-23
本文旨在探讨高原地区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特点。作者选取689例在体外循环(CPB)条件下实施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心功能(Ⅰ~Ⅲ)级,男232例,女457例;年龄6个月~67岁;体重(3~75)kg。其中室间隔缺损182例,房间隔缺损12例,法洛四联症133例,法洛三联症74例,右室双出口15例,单心室8例,大动脉转位9例,大动脉共干3例,主动脉瓣狭窄8例,肺动脉瓣狭窄5例,三尖瓣关闭不全3例,三尖瓣狭窄6例,二尖瓣狭窄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65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法洛四联症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特点。方法对高原地区89例法洛四联症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麻醉过程均顺利,麻醉时间143~271 min,平均(167.23±33.36)min。7例肌注氯胺酮、东莨菪碱时因哭闹、挣扎导致缺氧危象,约占7.87%。所有患者麻醉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诱导后收缩压下降至20%以下的23例,约占25.84%。56例血红蛋白大于180 g/L,占62.92%,采用等容血液稀释,改变血液粘稠度。15例在建立体外循环时出现右室流出道痉挛,占16.85%。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63例,26例经电击后复跳,其中电击1次者19例,电击2次者5例,电击3次者2例。所有患者主动脉开放后均微泵注入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2∶1混合液,维持血压稳定,其中25例加用硝普钠,13例加用异丙肾上腺素,5例加用肾上腺素,3例加用去甲肾上腺素。77例术后1~6 h清醒拔管,12例6~12 h清醒拔管。3例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例死于鱼精蛋白过敏,1例死于急性心律失常,无一例麻醉死亡。结论高原地区法洛四联症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特点是:防止缺氧危象是围术期处理的重点;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和肺-体循环血管阻力(PVR/SVR)平衡,防止右向左分流是围术期处理的关键;急性等容稀释防止高粘综合征是高原最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2002年12月-2005年3月我院共做心内直视手术10例,由于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护,术后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无1例患者手术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异氟醚麻醉时术中癫痫发作曾由Hymes报告。此例患者麻醉诱导后2小时,双下肢出现进行性,持续性肌阵挛。Hymes认为异氟醚是诱发病人痴痛发作的药物。但Keats对此提出疑问。作者所报告之病例仅用硫喷妥钠,N_2O—O_2—异氟醚麻醉,术后发生肌阵挛和癫痫样发作。 患者女性,69岁,体重79kg,拟在门诊做关节镜检查。既往病史包括:退行性关节病、外源性肥胖、高血压、隔日服用双氢克尿噻治疗。1943年曾在乙醚麻醉下行卵巢切除和阑尾切除术。术前检查包括:血红蛋白14.5g%(9.0mmol/L),血清电解质浓度正常。心电图  相似文献   

9.
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 (CPB)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提倡的心肌保护方法 ,有利于防止术中心肌缺血和术后再灌注损伤 ,但对体外循环和麻醉技术有严格的要求。我院自 1 997年 3月至 1 999年 3月共进行不阻断主动脉、在心脏跳动下行心内直视手术51例。现将这种方法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经验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2 3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2~ 49岁。体重 8~ 88kg。手术种类 :二尖瓣置换 2例 ,Ebstein畸形 2例 ,房间隔缺损 36例 ,室间隔缺损 5例 ,肺动脉瓣狭窄 6例。1 .2 术前用药肌注东莨菪碱 8μg· kg-1及吗啡 0 . 2mg…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术前常规禁食6 h后,给予安定、东莨菪碱行基础麻醉,待入睡后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仙林等静脉注射;后行气管内插管麻醉,控制呼吸频率在(16~20)次/min,调整呼吸参数.再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开胸手术时应加深麻醉.结果除动脉导管未闭外,其余病例均在CPB下完成修补术,手术时间187~624 min,平均(250.67±43.26)min,CPB时间39~312 min,平均(100.23±43.26)min.588例在诱时有12%病人出现血压下降,给予多巴胺1 mg后血压回升,有99例关胸时未见血凝块,给予追加鱼精蛋白30~130 mg后,有61例主动脉开放后电击复律.所有病例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无急性缺氧.结论手术麻醉中必须坚持持续适宜扩容,避免右心负荷过重,纠正酸中毒和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素等综合措施,维持CPB乃至术后的体循环阻力的正常范围和稳定.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小切口不停跳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麻醉。结果:全组早期死亡3例,死亡串1.28%。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42例患者心内畸形矫正后应用正性肌力药。96.17%(226/235)患者术后4h内拔除气管导管。术后无空气栓塞、神经系统并发症或麻醉死亡病例。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异氟醚复合麻醉是小切口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术中应注意彻底排气、加强呼吸道管理和循环功能支持。  相似文献   

12.
于进祥  雷志礼 《武警医学》2005,16(5):368-369
眼眶肿瘤手术是眼眶病领域比较少见而风险较大的手术 ,手术复杂 ,手术时间长短不一 ,对麻醉的要求较高。现将我院 5 0例复杂眼眶肿瘤手术麻醉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选择择期手术患者 5 0例 ,男 2 9例 ,女 2 1例 ,最大年龄 5 6岁 ,最小年龄 5岁 ,ASA分级Ⅰ—Ⅱ级。1.  相似文献   

13.
14.
小剂量芬太尼─羟丁酸钠静吸复合麻醉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武警总医院麻醉科雷志礼(北京100039)关键词芬太尼,羟丁酸钠,安氟醚,体外循环手术,麻醉自1977年以来,芬太尼已成为心脏手术麻醉的首选药物,但其在心脏手术麻醉时的合适剂量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自1999—07~08,我们经右胸小切口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4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例病人,男女各2例,年龄6~22岁,平均12.6岁。房间隔缺损(ASD)1例,室间隔缺损(VSD)3例(均为膜周部),其中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体会,探讨地级市医院开展心脏直视手术的经验;方法:2008-01~2012-01间收治的500例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脏病患者均在全身麻醉CPB下完成,CPB为中低温(28~32℃),中高流量60~80 mL/(kg·min),心肌保护为4℃(1∶4)冷血(BC)、冷晶体停搏液(CC)和康斯特心肌保护液(HTK液),总量20~30 mL(kg·30 min),其中先心病223例,后天性心脏病277例.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40~17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4~92 min;术后30 d内死亡8例,(1.6%),并发症17例(3.4%),220例随访3~6月均恢复较好.结论 地级市医院开展心脏直视手术,选择病例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体外循环管理,重视心肌保护,强调术后处理,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7.
18.
19.
我院自1986年5月~1990年12月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43例,无一例病人因心肌保护不良而致心脏复跳困难或由此导致手术失败,亦未发现“石头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31例。年龄6~58岁。主动脉阻断时间9~137分钟,平均25.5分钟。治愈40例,死亡3例: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七天死于肺部并发症,2例室缺合并肺高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一天和第五天死于循环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48例低体重(≤10 kg)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液体出入量管理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6月48例低体重先心病婴幼儿的体外循环资料。全部患儿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庥醉,在体外循环辅助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麻醉诱导过程中控制入量,体外循环期间注意保持液体出入量平衡,并注重晶体与胶体及电解质的补充。48例患儿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体外循环中的容量管理,对降低患儿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