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白世贞  谢爽 《控制与决策》2018,33(11):2104-2112
考虑到生鲜电商平台销售过程中保鲜努力水平和促销努力水平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构建保鲜努力水平和促销努力水平共同影响下的消费者需求函数,研究由单一生鲜供应商和单一生鲜电商平台构成的二级生鲜电商供应链协调问题.根据模型比较不同决策模式下的生鲜产品最优定价、最优保鲜努力水平、最优促销努力水平和生鲜电商供应链成员收益等,发现合作能够提升供应链成员的收益,因此构建“收益共享-成本共担”的混合契约协调供应链,并讨论混合契约实施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契约对生鲜电商平台保鲜努力水平和促销努力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努力水平弹性系数对于努力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努力水平弹性系数的增加,成员收益也在不断增加,当超过最优值后,弹性系数的提升会造成成员收益受损.最后采用算例验证混合契约对于生鲜电商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由一个供应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生鲜供应链,在分散式决策与集中式决策下的最优保鲜努力水平.考虑两类成本共担契约方式:一类为零售商单独提供成本共担契约的方式,另一类为供应商与零售商二者博弈制定成本共担契约的方式;同时,比较两类成本共担契约对供应链整体保鲜努力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本共担契约对生鲜供应链整体生鲜水平的提高非常有益,且有利于提高供应商、零售商及供应链整体的利润,其中供应商与零售商二者博弈制定成本共担契约的方式最为有效.另外,保鲜成本与消费者生鲜敏感程度分别对供应链的发展起着消极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结合电商平台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构建了电商平台主导、制造商跟随的两级电商供应链博弈模型,分别研究了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下的产品定价、服务水平和推广水平,分析了佣金率对最优决策和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并设计了"推广成本分摊"策略.结果表明:当佣金率较低时,集中决策下的产品定价和服务水平、推广水平高于分散决策下的最优决策;当...  相似文献   

4.
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线上销售导致的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质疑,而不同销售模式会影响制造商的区块链应用决策.基于此,分别在转销和代销模式下,构建制造商未应用/应用区块链的4种电商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消费者质疑下的制造商销售模式选择及区块链应用策略,以及区块链应用对环境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商平台拓展市场能力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均有利于减弱因消费者质疑以及区块链应用成本增加导致的消极影响.制造商与电商平台仅在佣金率适中时同时倾向代销模式,且消费者质疑与区块链应用成本的增加均会使得双方共同偏好代销模式的可能性变小.只有当区块链应用成本较小或消费者质疑程度较高时,制造商与电商平台才能从区块链应用中获益,并且转销模式下双方获益的阈值区间始终更大.即使制造商应用区块链能够提高产品绿色设计水平及其利润,也不一定能起到减弱产品环境总影响以及增加社会福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梁喜  蒋琼 《控制与决策》2019,34(7):1501-1513
根据现有的不同电商销售平台模式,将制造商双渠道销售模式划分为自营模式、平台模式和混合模式.分析在制造商主导的双渠道供应链中,3种不同渠道模式下价格竞争系数和佣金比例系数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以及制造商的最优定价决策与渠道选择问题.通过模型和数值分析发现,在平台模式和混合模式中,当制造商保证佣金比例系数在一定范围内,制造商利润随佣金比例系数的增加而减少,传统零售商、网络零售商和供应链总利润随佣金比例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在3种渠道模式中,混合模式对传统零售商和制造商利润增加更有利,平台模式对网络零售商和供应链总利润增加更有利.  相似文献   

6.
曹裕  李业梅  吴堪 《控制与决策》2018,33(8):1461-1470
研究二级生鲜供应链中零售商面向供应商的货源选择问题,设置两类供应商,即付出保鲜努力的供应商和普通供应商.对于消费者,部分为生鲜敏感型,其愿意为经过保鲜努力的生鲜品支付溢价,拒绝购买未做出保鲜努力的生鲜品.假设零售商存在4种货源策略:单一低成本、双渠道、单一高成本及高成本货源大众市场策略,进而研究不同情形下的最优货源策略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以消费者为策略目标的生鲜促进努力结果不显著且存在产生反效应的风险, 而增加处罚力度则永远不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直播电商作为电商市场的新趋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鉴于此,研究一个品牌服务提供商、一个主播和一个直播服务平台所组成的直播电商服务供应链质量努力策略问题.考虑主播不签约和主播签约两种情形,分别构建直播电商服务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函数,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运用博弈理论优化得到两种情形下直播电商服务供应链成员最优质量努力策略和利润.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主播佣金比例和直播服务平台抽成比例对服务供应链最优策略和最优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情形下主播服务质量努力随主播佣金比例的增加而增大,随直播服务平台抽成比例的增加而减少,而直播服务平台质量努力均随主播佣金比例和直播服务平台抽成比例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商平台销售渠道背景下制造商的销售模式选择问题,在一个绿色产品制造商和一个平台商组成的供应链中,考虑产品绿色度,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建立不同决策模型,研究制造商引入电商平台渠道的条件、最优销售模式和产品绿色度。研究发现:制造商不引入电商平台渠道,只通过自建网络直销渠道销售绿色产品时,产品绿色度最低;引入电商平台渠道可以激励制造商提升产品绿色度。代销模式下,产品绿色度最高,制造商的利润也最多;消费者对产品绿色度敏感程度的增强会促使制造商提升产品绿色度,但绿色投资成本的增加会降低制造商生产绿色产品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商家在进入大型电商平台面临的销售方式选择和物流服务策略问题,提出三种运营模式:a)转售模式,标记为A;b)代理+无平台物流模式,标记为B;c)代理+平台物流模式,标记为C。以一个电商平台和一个商家组成的分析框架为研究对象,构建两者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比较三种模式下的均衡结果,并结合企业的不同权力结构,发现当平台拥有绝对权力时,C模式对平台最优。当物流服务敏感系数和市场规模都较大时,B模式对拥有绝对权力的商家最优。此外,如果两者都没有绝对权力,只有当商家首先决定物流服务策略,然后平台决定销售方式时,B模式对双方最优;否则,A模式最优。本研究可为平台和商家运营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0.
考虑在线旅行社(OTA)和旅游运营商(TO)通过佣金模式合作共创的旅游O2O供应链,研究两种佣金谈判模式下OTA和TO的最优定价与服务策略:FU模式,OTA与TO的佣金谈判基准为线下销售价格,且线下销售价格是TO的私有信息;N模式,OTA与TO的佣金谈判基准为线上销售价格,且线上销售价格是公共信息.分析线上渠道市场份额和谈判能力的影响,探讨TO和OTA的佣金谈判模式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在N模式下线上渠道市场份额越高越有利于OTA,在FU模式下过高或过低的线上渠道市场份额不利于OTA.而且,过强或过弱的谈判能力不利于OTA,但过高或过低的线上渠道市场份额或越强的TO谈判能力都对TO和整个旅游O2O供应链有利.对OTA、TO和整个旅游O2O供应链而言,N模式是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11.
徒君  黄敏  赵世杰 《控制与决策》2017,32(6):1057-1062
针对由电商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考虑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公平关切,分别假设产品价格外生与内生,研究物流服务契约的设计问题.结果表明:价格外生下公平关切提高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物流服务努力程度和产品期望需求;价格内生下公平关切的影响则相反;无论价格外生或内生,公平关切均降低了电商的期望利润与供应链表现.  相似文献   

12.
王傅强  李逵  陈晓红 《控制与决策》2020,35(7):1689-1696
基于有限产能供应商既供应高技术原材料给自有制造商又供应给下游制造商的供应链结构,研究在供应受限和需求不确定情况下供应商的渠道分布策略和制造商的最优订购以及高低技术选择策略.结果表明:1)供应商的高技术材料生产能力充足时,供应商采用双渠道分布策略,制造商高技术材料的订购数量随供应商生产能力减少而减少,且当低技术需求低于一定临界值时,制造商选择高技术;2)当中等较短缺时,供应商仍为双渠道策略,不同于充足情况的是供应商先满足制造商的订购数量,再将剩余的生产能力用于自有生产,供应受限降低制造商的订购数量和利润;3)短缺时,当制造商的销售价格大于供应商的销售价格时,供应商采用只供应制造商策略,当满足低技术需求小于临界值时,制造商则采用高技术策略,反之,当供应商的销售价格大于制造商的销售价格时,供应商采用垄断策略,制造商只能选择低技术策略.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所得结论对供应受限和需求不确定下供应商和制造商的运营实践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赊销交易中,若零售商的 销售能力是私人信息,则供应商的赊销风险将增加.为给供应商提供甄别零售商销售能力的方法和 依据以控制赊销风险,运用激励理论构建激励模型并求解得到激励契约,将其与对称信息下赊销交易 和不对称信息下现金交易中的激励契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激励契约能够甄别零售商的能力,不对称 信息下的产品交易量均向下扭曲,赊销交易能够减轻产品交易量的扭曲程度和降低甄别成本.最后 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以制造商、零售商和销售代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为背景,分析销售代理的协同激励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应用委托代理理论,针对协同激励和传统激励两种情形设计相应的契约,并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协同激励时,制造商收益增加,零售商收益减少,整个供应链系统收益增加.同时可以发现,制造商给予零售商的分成系数和零售商给予销售代理的佣金均减少,底薪的变化则由销售代理的风险规避系数而定.  相似文献   

15.
向小东  李翀 《控制与决策》2019,34(8):1776-1788
低碳环境下,研究供应商、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联合减排及宣传促销微分博弈问题.首先,通过两次成本加成,考虑产品需求受产品减排量、零售商宣传促销努力及产品零售价格的综合影响,得到供应链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情形下的动态均衡策略及减排量的最优轨迹.然后,通过数值算例及灵敏度分析比较两种情形下的结果,研究发现:无论分散决策还是集中决策,减排量,产品批发价,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努力水平都随时间逐渐增加至某一稳定值,但集中决策的稳定值大于分散决策相应的稳定值;随着供应商、制造商各自的减排努力对产品减排率的影响系数及零售商的宣传促销努力对产品需求的影响系数的增大,减排量、产品批发价、供应链成员努力水平、供应链成员利润、供应链总利润都会增加;集中决策的供应链总利润总是大于分散决策的供应链总利润.最后,对集中决策总利润用多人联盟博弈的多目标决策合作博弈方法进行分配,实现了供应链系统整体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电商平台自营商品和零售商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已非常普遍。拥有自建物流体系的电商平台不仅为电子零售商提供线上市场和物流服务,同时还建立线上自营店与电子零售商竞争市场,这种处于相互合作竞争关系下双方的物流服务决策行为值得研究。因此,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电商平台与电子零售商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不同情况下双方的最优物流服务决策。研究发现:存在一个市场需求和佣金率阈值,对于市场需求小于此阈值,电商平台收取佣金率高于此阈值的商品,电商平台能为电子零售商提供更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和收取更低的物流费用,此时电子零售商会使用电商平台提供的物流服务,双方能实现合作共赢。对于市场需求大于此阈值,或者电商平台收取佣金率低于此阈值的商品,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能为电子零售商提供更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和收取更低的物流费用,此时电子零售商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而电商平台会通过调整佣金率提高自身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