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粮食连续丰收,库存量不断增多,过夏的粮食遭受害虫的侵害逐年上升,害虫防治技术及方法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国家储备库,由于原来的一些化学防治方法不能很好地、有效地防治储粮害虫,因此在黑龙江省急需一种有效地防治储粮害虫的新方法。本文就磷化氢环流熏蒸系统设备及技术在浅圆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供同行在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粮食连续丰收,库存量不断增多,过夏的粮食遭受害虫的侵害逐年上升,害虫防治技术及方法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国家储备库,由于原来的一些化学防治方法不能很好地、有效地防治储粮害虫,因此在黑龙江省急需一种有效地防治储粮害虫的新方法,本文就磷化氢环流熏蒸系统设备及技术在浅圆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供同行在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储粮害虫对粮食及其制品造成的损失以减重、品质劣变为主。目前对储粮害虫防治主要使用熏蒸剂、防护剂等化学防治方法。随着害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不断增强,化学防治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欧美国家已将昆虫生长调节剂引入害虫防控之中,其中包括保幼激素类似物-烯虫酯(methoprene)。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烯虫酯的研发历程、烯虫酯对储粮害虫的防控效果、昆虫的烯虫酯抗性对其防控效果的影响、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作用机理、烯虫酯商业应用前景,以期为今后国内开展烯虫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粮库储粮害虫防治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基层粮库粮食储藏过程中害虫防治存在问题、主要原因与对策、发展趋势,以及在应用新型储粮药剂等非化学防治方面的试验成果和科技贡献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提高行业害虫防治水平,减少化学药剂使用、转变防治观念等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储粮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使其产生严重的抗药性,且污染环境。介绍储藏中的常见虫害及其造成的损失,根据粮食储藏绿色、环保、安全的要求,探讨粮食储藏过程中针对储粮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综述在稻谷储藏中关于昆虫生长调节剂、信息素、微生物源物质、植物及植物提取物等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开拓储粮害虫防治思路,减少或避免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为未来研究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储粮害虫给粮食储物带来严重损失,为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储粮害虫防治方法替代化学防治,本文研究储粮害虫的运动行为。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视频图像逐帧处理,运用匈牙利算法对多个储粮害虫目标轨迹跟踪,并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与余弦相似度方法解决多个储粮害虫在运动过程中目标重叠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37个储粮害虫正常运动视频中达到98.5%的跟踪准确度,在58个含有目标重叠的视频中达到89.7%的准确度。最后计算实时运动行为指标,如行走距离、行走速度、行走方向等,这为分析在热处理、熏蒸、气调等杀虫过程中储粮害虫运动行为,推算其移动范围并依此调整杀虫强度,从而控制成本以达到最好的杀虫效果提供理论支持,为建立高效的储粮害虫防治方案提供一种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7.
粮食在储藏期间极易遭受储粮害虫为害,目前全世界主要采用以磷化氢熏蒸为主的方式防治储粮害虫。但是,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化学杀虫剂,储粮害虫抗药性逐渐增强,害虫防治面临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气调作为替代化学杀虫剂的一种绿色储粮害虫防治方式逐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对气调杀虫的发展历程、杀虫机理、影响因素和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应用气调技术防治储粮害虫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储粮害虫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粮害虫的危害能够引起粮食减产和品质下降。介绍了国内外粮库储粮害虫防治和农户储粮害虫防治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所存在的不足,为从事储粮害虫防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禁止使用“六六六”农药防治储粮害虫后,选择何种最佳药剂和载体材料作防虫线进行了研究试验。防虫线可防止储粮害虫凭爬行能力侵入仓库感染储粮,可避免重复熏蒸、延长储粮无虫期,减少药剂污染,节约保管费用。 通过对比测定分析比较,4种不同药剂喷洒同一载体材料做成的防虫线对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是:防虫磷>敌敌畏>敌百虫>辛硫磷。4种不同载体材料喷洒同种药剂做成防虫线其效果是:锯木屑>砻糠>海绵>麻袋片。 试验证明用锯木屑喷洒防虫磷药液防治储粮害虫效果比较好,而且费用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10.
在储粮害虫综合防治原则指引下,调研梳理了储粮害虫综合防治的几类方法(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磷化氢抗性管理原则、储粮害虫抗性治理效果、综合防治要义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储粮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相关发展技术途径和重点的建议,以期遵从“绿色、生态、经济、高效”理念,重视熏蒸剂与防护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法组合应用,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产后仓储物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有效应对害虫抗药性,减少虫害发生几率,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减轻对化学熏蒸剂的“依赖”,为我国储粮害虫综合防治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储粮害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快速、准确进行储粮害虫检测是高效开展害虫综合防治的前提,也是保障粮食安全储藏的重要措施。本文根据国内外储粮害虫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展情况,介绍了直观检查法、取样检查法、诱集检查法、电子检查法等储粮害虫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展望了储粮害虫检测技术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储粮害虫发生的预测预报研究与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纳米材料在粮食储藏行业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储粮中的害虫防治和抑制霉菌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具有杀虫、抑菌的不同纳米材料,对传统农药和新型农药杀虫效果的增效作用,最后总结生物源介导的合成纳米材料的新技术,为推广纳米材料在储粮中抑制虫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纳米材料可以作为参与储粮虫霉的防治技术,还可以降低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对绿色储粮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参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第四储粮生态区京津地区储粮虫螨的种类及发生情况,以制订害虫防治策略提供依据,分别于2016和2017年对北京、天津地区涉粮相关场所进行了储粮虫螨现场调查。北京地区共采集到3个目、12个科的19种储粮昆虫以及3种螨类,其中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Olivier)、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 (Hübner)最为普遍;天津地区共采集到3个目、13个科的22种储粮昆虫以及4种螨类,其中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Linnaeus)、黑粉虫Tenebrio obscurus Fabricius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座二氧化碳气调储粮示范库于2002年12月在我库成功建成,经过两年多的二氧化碳气调储粮试验表明,在高大平房仓中用浓度70%~35%的 CO_2处理15天对几种储粮害虫的各种虫态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100%,具有同常规磷化氢熏蒸杀虫相同的防治效果,且避免了害虫抗性的产生,符合绿色储粮的需求;二氧化碳气调储粮可适当延长粮食的宜存期,相应延长轮换周期,减少粮食的轮换次数,将为国家节省大量的轮换费用,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产后节粮减损是涉及收获、干燥、农户储存、运输、储藏、加工、销售等粮食产后全链条的系统工程,粮食储存安全是粮食产后安全的非常关键环节。储粮害虫是粮食产后损失的重要生物因子,给粮食安全储藏带来了极大危害风险。本文从储粮害虫感染途径、危害类型、危害方式、危害指标等方面综述了储粮害虫的危害,以期为今后科学地评价储粮害虫危害风险等级、制订储粮害虫危害评价指标体系及制订绿色储粮策略提供参考,为粮食储存安全、节粮减损提供策略支撑。  相似文献   

16.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低温储粮技术的应用能够起到保质保鲜作用,还能抑制虫霉污染,减少化学药剂使用,符合绿色、节能、降损的储粮理念。针对中国低温储粮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介绍低温储粮的几种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探讨几类低温储粮组合技术的实仓效果,归纳低温储粮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和新技术,提出符合不同地域气候特色的低温储粮技术。旨在为中国低温储粮技术的发展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Methyl Bromide and Phosphine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chemical fumigants for insect control in stored grains. Ozone depletion, insect resistance, and residues on grain surface are the problems with the use of chemical fumigants. Zero tolerance for chemical residues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greements require alternative solutions for safe and durable storage. Controlled atmosphere (CA)/modified atmosphere storage (MAS), temperature manipulation, hermetic storage, pressure manipulation (hyperbaric and hypobaric), safe fumigants of botanical derivatives and combinati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have been practiced. Each method had certain merits and limitations restricting direct replacement for the existing chemical methods. This review explores chemical disinfection and physical method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vacuum hermetic fumigation (VH-F). Modern hermetic storage systems utilize ultra-low oxygen and water permeability materials for storage of grains. Depletion of oxygen in the storage systems naturally or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50–100 mm Hg) causes slower metabolic rate and finally cessation of basic metabolism and death of insects in a few days (up to 7 days). The efficacy of VH-F on the lethality of insects depends on vacuum level, stage and type of insects, temperature, CO2 level and exposure time. Suitability of vacuum hermetic storage systems for various agricultural produces as an alternative to chemical fumigation and the future scope of vacuum hermetic fumigation syste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