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十六团良繁场是农四师玉米制种繁育基地,制种玉米单产可达500kg/667m2,其中高产条田单产突破600kg/667m2,现将其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选地选择中高肥力田块是制种玉米获得高产的基础,制种田应选择地势较高且平坦、排灌方便、肥力较好的地块。  相似文献   

2.
高芥酸甘蓝型杂交油菜 绵油31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绵油3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有甘蓝型油菜高芥酸隐性核不育系绵703AB-2作母本,以优质高芥酸隐性核不育恢复系绵恢957-204作父本,组配而成的工业用高芥酸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登记编号为GPD油菜(2019)510008。该品种广适、高产、高油、高芥酸、抗性好,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冬油菜区秋季种植。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制种产量从80kg/667m2提高到现在的130kg/667m2,产量大幅提高,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农户收入逐年提高。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黄籽双低两系杂交油菜油研10号2004年在251 hm2(3 372 kg/667 m2)面积上实现了平均单产62.3 kg/667 m2的制种产量,其中15.3 hm2(229.5 kg/667 m2)连片平均单产达88.8kg/667 m2,高产农户平均单产高达170~190 kg/667m2;高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母本结实率高,有效角率达72%~87%,平均角粒数达18.4~19.8粒,结实系数迭13.4~17.4.对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改良母本,提高母本的自然结实率;选择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地势开阔向阳、风向条件好的制种隔离区制种;增施复合肥,调节制种亲本对营养元素的均衡需要.  相似文献   

4.
代文东  黄泽素  曾兵  唐容  李德珍 《种子》2012,31(1):122-124,126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黔油22号制种产量与栽培因素(N、P、K、密度)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制种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黔油22号高产制种优化方案分析,获得黔油22号在贵州省遵义县制种产量达到6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纯N(X1)=15.37~19.13 kg/667 m2、P2 05(X2)=13.81~15.08 kg/667 m2、K20(X3)=15.82 ~ 20.19 kg/667 m2、母本移栽密度(X4)=10 334~ 11 220株/667 m2.  相似文献   

5.
赵军  杨珍  张德  何增国  殷稳娜 《中国种业》2024,(5):79-82,87
为了探究制种玉米母本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为武威市及河西走廊地区制种玉米密植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制种玉米品种英德 77 和中晚熟品种郑单 958 的母本 LH501、郑 58 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 4000 株 /667m2、5000 株 /667m2、6000 株 /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和 5000 株 /667m2、6000 株/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9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 2 个不同熟期制种玉米品种的母本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母本 LH501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测产面积穗重、产量均随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时的产量最高,达 393.20kg/667m2。制种母本郑 58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单穗粒重、百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测产面积穗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 8000 株/667m 2 时的产量最高,达 568.71kg/667m2。因此,2 个参试制种玉米品种母本的最佳种植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相似文献   

6.
开农1760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开农30为母本、开选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高油酸、多抗的小果型花生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小粒花生品种区域试验,荚果产量355.17kg/667m2、籽仁产量265.45kg/667m2,分别比对照远杂9102增产10.16%和7.46%;百果重156.95g,百仁重68.9g,出仁率74.7%;油酸含量76.4%;高抗褐斑病和颈腐病、中抗黑斑病,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新疆玉米密植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玉米制种基地的西移,新疆玉米制种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种基地.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光照充沛,雨量稀少,人工灌溉,田块集中,病虫害轻,有着玉米大田生产与制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兵团农四师集高密度种植、化学控制、地膜覆盖、精量点播等关键技术为一体.探索形成了玉米密植高产制种技术体系,2007年在伊犁兵团62团制种0.99hm2,取得平均667m2单产767.45kg、最高单产862.75kg的全国玉米制种高产纪录.现将其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采用适宜的密肥措施,是青贮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之一。通过研究不同的密肥组合,探讨了青贮玉米庆红509适宜的种植密度及一次性施肥量,以寻找最佳的密肥组合模式。结果表明:密度因素对玉米植株性状和果穗性状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秃尖长在增加,穗长、穗粗、行粒数在减小;玉米生物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开始下降;在所有密度和施肥量的组合中,以密度67500株/hm2,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60kg/667m2得到的青贮玉米生物产量最高,但从产投比看,产投比最高的是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40kg/667m2,结合密度因素,产生最佳经济效益的组合是密度为67500株/hm2,施一次性缓控释肥40kg/667m2。  相似文献   

9.
中晚熟玉米品种晋单80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T14-3B为母本,以X19-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种植密度一般为52500株/hm2,一般产量为9000~12000 kg/hm2,高产示范中最高产量达14578 kg/hm2。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旱耐瘠、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嘉丰优2号是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与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以嘉禾212A为母本、P025为父本选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偏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1022.2kg/667m2,刷新江西水稻单产记录)、优质(米质二等)、中抗稻瘟病、抗倒(茎秆粗壮)等优势。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70012,2017-2020年先后通过了江西省、福建省、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的引种备案,2022年通过广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22192号,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中、晚稻种植。介绍了嘉丰优2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荃科玉900是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以自育系Q900为母本、自交系Q69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于2020年5月通过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玉20201001”。荃科玉900具有高产、稳产、株型紧凑、抗倒和抗锈病等优点。该品种于2017-2019年连续3年参加神农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产量均居参试品种小组第1位,平均产量9103.5kg/hm2(606.9kg/667m2),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平均增产7.5%,增产点率100%。  相似文献   

12.
玉米制种去雄及人工辅助授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振强  唐应华 《种子》1997,(3):76-77
在多年的玉米制种实践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套玉米制种高产栽培技术。不仅保证了种子质量,种子纯度不低于98%,而且使春玉米制种667m~2平均产量达到250kg以上,夏玉米制种667m~2平均产量达到200kg以上,高产典型达300kg以上。总结历年经验.我们以为玉米去雄工作及人工辅助授粉是玉米制种优质高产的关键所在。 1 玉米去雄 1.1 玉米去雄工作的要求 尽早、及时、彻底、干净的八字方针是对玉米去雄工作的基本要求。尽早:其涵意就是超前去雄,即当母  相似文献   

13.
从滴灌制种玉米制种田的土壤准备、隔离区的设置、种子的处理、播种密度、父母本的配置、化学调控、水肥的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滴灌制种玉米产量600 kg/667 m2高产栽培技术,为广大滴灌制种玉米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陶田力 《种子》1995,(1):59-60
杂交水稻高产制种(667m2)产200kg以上)和超高产制种(667m2300kg以上),其主要量化指标是:每667m2父本有效穗7.5~8万.颖花800万以上;母本有效穗20~22万,颖花2000万以上;父本结实率80%左右,667m2产125~150公斤;母本异交结实率50%~55%.超高产制种的母本结实65%~70%;千粒重:汕优、金优系列组合25,威优系列组合28g以上。同时要求纯度、净度、发芽、水分达国家一级种子标准,且谷色金黄,商品外观品质好。其栽培要点是;1培育多蘖壮秧1.1用种量与秧田面积:父本每667m2制种田用种0.5~0.6kg,母本3.5~4kg。父本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茶园中使用三种有机肥料及5个梯度施肥用量对比试验,测定茶叶春梢内含物质变化。结果表明,EM生物有机肥的最佳施肥量为200 kg/667 m2,酵素菌生物有机肥的最佳施肥量为300 kg/667 m2,油枯肥的最佳施肥量为200 kg/667 m2;当施肥量为150 kg/667 m2、200 kg/667 m2、250 kg/667 m2时,最佳肥料均为EM生物有机肥;当施肥量为300 kg/667 m2时,最佳肥料为酵素菌生物有机肥。在所有处理下,除油枯肥150 kg/667 m2处理,酚氨比略高于8,其余处理酚氨比都低于8,适宜加工绿茶。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农科糯336的特性及增产潜力,2019—2021年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在全省开展了鲜食玉米农科糯336引进试验示范和产业培育。结果表明,在贵州500~1 200 m寡日照海拔地区鲜食玉米农科糯336最佳播种时间为2月5日—4月13日;最佳种植密度为3 200~3 400株/667 m2;最佳施肥模式为基肥施用农家肥1 500 kg/667 m2,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 kg/667 m2,一次性施用发酵有机肥400 kg/667 m2;最佳播种方式为漂浮育苗,其次为托盘育苗、营养球育苗和直播;最佳复合种植模式为鲜食玉米+水稻/籽粒玉米+蔬菜;在1 000 m海拔以下地区能稳定实现一年两季连作,并于2021年在750 m海拔地区贵州余庆成功实现了一年三季连作;在产业发展方面在全省3个地区兴义、播州和福泉已具雏形,2021年在福泉连片种植,平均产量达1 302 kg/667 m2,平均产值达3 124.8元/667 m2,比种植籽粒玉米产值高1 60...  相似文献   

17.
豫玉 2 9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培育的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 ,具有丰产性好、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粮饲兼用等特点。 1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0 0 0年在甘肃省酒泉市制种 ,平均亩产 377kg。现将豫玉 2 9号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 选育自身产量高的亲本自交系是高产制种的基础豫玉 2 9号的选育是在分析我国玉米种质基础和现有优良自交系优缺点的基础上 ,选用 8112作母本和国外杂交种 78599杂交 ,再用 8112回交 ,经连续自交 ,选育出了母本自交系 950 1;父本 834 0选 4 - 1是用34 0作母本 ,用美国杂交种杂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8.
李朝霞  代洪江  廖雪红  代杨  焦琼 《种子》2016,(7):121-124
由于泸香8258与Ⅱ优系列、中优系列相比制种难度系数较大,2009-2010年在湖南常德等地制种平均单产仅45~60 kg/667 m2,且制种成本高,2011年经贵州梵净山种业引进到合水制种基地,平均单产从最初的128 kg/667 m2上升到现在的178 kg/667m2,高产田单产达225 kg/667m2,这说明泸香8258在铜仁市生态气候条件下,制种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9.
玉米杂交种中单909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单909玉米杂交种于2011年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11011,选育单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为以郑58为母本、HD586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中单909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101d,比郑单958晚1d。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667m2产630.5kg,比对照增产5.1%。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667m2产581.9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7%。栽培技术要点:(1)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2)适宜播种期6月上中旬;(3)每667m2适宜密度4500~5000株;(4)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收获。为了加速其推广速度,其高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以甘肃省区域制种为例)。  相似文献   

20.
路辉  倪迎春 《种子科技》2002,20(6):362-363
我场是江苏大华种业制种玉米繁育基地。经过二十多年玉米制种实践 ,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制种技术 ,亩产由原来的 15 0 kg逐步上升到 35 0 kg左右 ,其中高产品种高产田块亩产突破 5 0 0 kg。总结多年来制种的成功经验 ,主要应把握十项关键技术。1 选择中高肥力田块制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制种田选择地势较高且平坦 ,排灌方便 ,肥力较好的脱盐旱作茬口 ,能做到一水全苗 ,快发稳长 ,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2 确保隔离区是保证纯度的前提不同品种制种空间隔离距离不得少于 5 0 0 m,隔离区内更不能种植其它玉米 ,以防异品种间串粉混杂。3 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