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添加低压静电场对红虾微冻贮藏保鲜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以舟山海捕红虾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0~25 d 内-3 ℃普通微冻及电场微冻条件下虾肉的各项指标,包括持水力(water-holding capacity,WHC)、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盐溶性蛋白(salt soluble protein,SSP)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总巯基含量、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等,并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电泳探究红虾蛋白构象变化,比较分析有无低压静电场添加时舟山红虾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5 d 贮藏期内,-3 ℃普通微冻组样品的持水力大幅下降,TVB-N 值和TBA 值分别高达32.39 mg∕100 g 和1.03 mg∕kg,TVC 增加至7.98 lg(CFU∕g),蛋白质变性程度高,已处于不可食用状态;相较之下,-3 ℃电场微冻组样品的持水力高达82.82%,TVB-N、TBA 值和TVC 均远低于对照组产品,肌原纤维蛋白受破坏程度低,虾肉仍能食用。综上说明,低压静电场与微冻技术叠加应用能够更长时间保持舟山海捕红虾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小黄鱼为原料,采用-4.3℃的微冻保鲜和三种不同的低温冷冻处理(-80℃低温冰箱速冻至-18℃、-80℃低温冰箱速冻至-60℃、液氮速冻至-60℃,然后均于-18℃条件下贮藏),研究了小黄鱼的p H值、TVBN值、Ca2+-ATPase活性、TBA值、感官评分、总巯基和盐溶性蛋白含量在一个月内的变化,探究不同的预冻处理对小黄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四组样品的p H值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微冻组随后表现出回升的趋势,TVBN和TBA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在第30 d时,四组样品的TVBN值分别达到14.26 mg/100 g、7.11 mg/100 g、6.13 mg/100 g、5.53 mg/100 g;盐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17.68 mg/g、28.36 mg/g、30.01 mg/g、32.33 mg/g;四组样品的Ca2+-ATPase活性、总巯基含量、感官评分也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这表明不同的预冻条件对小黄鱼贮藏过程中的品质以及风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低压静电场对舟山竹节虾保鲜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以舟山竹节虾为研究对象,以-4℃微冻贮藏的竹节虾为对照组,以静电场(3000 V、50 Hz)-4℃微冻贮藏的竹节虾为实验组,进行对照试验。通过对0~28 d内竹节虾冰点、pH、汁液流失率、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菌落总数(TVC)、硫代巴比妥酸值(TBA)、质构分析(TPA)等理化指标的测定与组织微观结构分析,探明低压静电场对舟山竹节虾贮藏保鲜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经电场处理的对照组竹节虾贮藏至28 d时,pH波动明显,汁液损失严重,TVB-N值达到30.42 mg/100 g,TVC值增长到了7.06 lg(CFU/g),TBA值高达0.82 mg/kg,肌肉纤维之间产生了明显断裂和无规律扩散,此时竹节虾处于不可食用状态;而经过电场处理的实验组竹节虾品质较好,pH波动范围≤ 0.04,竹节虾汁液流失率仅为5.01%,TVB-N、TVC值远低于对照组,脂肪氧化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硬度和弹性下降缓慢,经H&E染色亦发现微观肌间结构完整,缝隙数量很少,无明显冰晶,竹节虾处于可食状态。实验结果表明低压静电场的添加可以有效延缓竹节虾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该项技术成果对改变传统水产品的保鲜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主要对比研究添加电场微冻和普通微冻条件下三疣梭子蟹的贮藏品质变化情况。贮藏过程中对各项与品质相关的指标进行测定,包括与蛋白相关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SDS-PAGE电泳,与脂肪氧化相关的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与微生物生长相关的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以及梭子蟹肌肉组织微观结构观察,对比两种贮藏方式下品质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普通微冻组的蛋白质聚集较明显,TVB-N值上升较快。电场微冻组肌肉组织微观结构破坏程度较小。在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场微冻比普通微冻具有更好的延长三疣梭子蟹货架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微冻条件下牛肉的最佳贮藏和易切温度,以新鲜牛肉为材料,设置了-1℃、-3℃、-5℃三个微冻保存条件,通过测定菌落总数、T-VBN值(挥发性盐基氮)、剪切力、色差和感官评价来评定牛肉的新鲜度和易切程度。结果表明:-5℃的牛肉在保存14d后仍处于二级鲜度范围内,具有可食用价值,但-3℃的牛肉剪切力较小,食用前易处理。  相似文献   

6.
低压静电场处理对带鱼微冻贮藏期间品质变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压静电场技术(Low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LVEF)对带鱼微冻贮藏保鲜过程中品质变化影响,本文以新鲜舟山带鱼为实验原料,由冷冻曲线法得其冰点后予以分组。其中,实验组在-4 ℃条件下进行低压静电场(3000 V、50 Hz)处理,以未做电场处理样品为对照组。期间,分别进行两组样品的pH、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菌落总数(TVC)与K值测定,结合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与扫描电镜(SEM)分析,综合评价LVEF协同微冻对带鱼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样品在第21 d时的TVB-N值为29.81 mg/100 g,接近不可食状态;第28 d时的TBA值为1.78 mg MDA/100 g,TVC值超过腐败限值,K值增至88.71%,背肌肌肉纤维变形收缩,产生严重扭曲折叠,鱼体腐败严重;而处理组样品在第28 d时的TVB-N、TBA与TVC值均低于对照组,pH变化幅度不明显,K值为63.17%,细胞间结构完整大小均匀,仅有轻微组织损伤,保鲜效果好。因此,LVEF技术能有效缓解带鱼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与对照组相比,其可延长微冻带鱼货架期7 d。  相似文献   

7.
以微生物、理化和感官为指标,对大菱鲆在-2℃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菱鲆在-2℃贮藏时其货架期可达到20 d。货架期终点时菌落总数为5.99 ln(CFU/g),pH值为6.88,TVB-N值为37.08 mg N/100 g,TBA值为1.81 mg MDA/kg。硬度、弹性和色差b*值与贮藏时间呈显著负相关。电子鼻LA分析结果与贮藏期鱼肉品质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超低温条件下的小黄鱼品质变化,该实验通过冻结曲线、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持水力、Ca2+-ATPase(Ca2+-腺苷三磷酸酶)活性含量、羰基含量、总巯基含量以及冰晶形态等指标,综合表征-18、-25和-45℃等3种冻藏温度对小黄鱼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8、-25和-45℃组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区域时间分别为230、95和60 min,超低温(-45℃)组用时最短;且-45℃冻藏下小黄鱼组织中的冰晶面积和直径比其他两组小、分布更均匀,150 d时,肌肉组织间隙均增大,而-18和-25℃两组间隙远大于-45℃组;冻藏200 d,-45℃组的小黄鱼TVB-N含量与羰基含量最小,分别为7.96 mg/100 g与30.60 nmol/mg prot;持水力、总巯基含量与Ca2+-ATPase活性含量最高,分别为74.62%、0.36 mmol/g prot与4.78μmol/mg,显著优于-18和-25℃组(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温度下的小黄鱼品质均变化,但超低温(-45℃)下的小黄鱼品质变化最缓。因此,超低温冻藏对长期贮藏小黄鱼的品质劣变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9.
尹磊  谢晶  张宁  雷志芳  李志鹏 《食品科学》2015,36(22):227-231
为了探究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小黄鱼的货架期,研究冷藏(4 ℃)、微冻(-3 ℃)和冻藏(-18 ℃)3 种贮藏温度对小黄鱼品质变化的影响。从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值、K值、肌动球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等进行研究。综合微生物和各理化指标的实验结果,表明小黄鱼冷藏组、微冻组的货架期分别为8 d和20 d,冻藏组在实验终点(50 d)并未腐败变质。  相似文献   

10.
以毛蚶为研究对象,在-3℃微冻条件下采用气调方式进行毛蚶的保鲜实验,探讨其在保鲜过程中pH值、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Ca2+-ATP酶活性、游离脂肪酸及细菌总数的变化,以期找到较好的保鲜方法。结果表明:在微冻-3℃时采用60%N2:40%CO2并配合生物保鲜剂对毛蚶的保鲜效果最佳,毛蚶在保藏期间未超过鲜度耐受限达25d之久,比空白组延长15d。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不同解冻方式对小黄鱼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5种不同的解冻方式(静水解冻、流水解冻、微波解冻、低温空气解冻、超声波解冻)对普通冻结和液体浸渍快速冻结处理的小黄鱼进行解冻,对解冻时间、色泽、质构、丙二醛含量、总巯基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并测定解冻后鱼肉的硬度、咀嚼性等质构指标。结果表明:5种解冻方式中微波解冻速率最快,低温空气解冻速率最慢。对于快速冻结和普通冻结处理的小黄鱼,超声波解冻能够有效维持解冻后鱼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子鼻获取不同保藏条件和时间的小黄鱼的气味信息,通过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并结合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和三甲胺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建立一种利用电子鼻技术判别小黄鱼新鲜度的方法。结果表明,无论冷冻、冰鲜还是常温保藏,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强度逐渐增大。不同保藏条件气味变化呈现一定趋势,即冰鲜和常温保藏时气味响应强度增大,区分明显;且电子鼻分析结果与理化指标结果基本一致。因此电子鼻技术可以用来检测不同新鲜度的小黄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浸泡前处理对冻藏期大黄鱼脂质氧化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时期大黄鱼为原料,添加0.06%维生素E (vitamin E, VE)、0.06%海藻糖(trehalose, TRE)和0%、0.02%、0.04%、0.06%、0.08%的复配抗氧化剂(维生素E:海藻糖=1:1, V:V), VE为阳性对照,测定并评价大黄鱼油理化性质、色差、丙二醛、抗氧化活性。结果 抗氧化剂对不同贮藏期鱼油氧化性影响较大,其中复配抗氧化效果优于VE或TRE氧化性,贮藏期120d鱼油在0.06%复配抗氧化剂中酸价值为(1.99±0.09)mg/g,过氧化值为(22.47±0.47)meq/kg,丙二醛含量值为(0.49±0.04) mmol/mL。添加0.06%复配抗氧化剂能降低鱼油抗氧化性,减少鱼油氧化变质。7种不同比例抗氧化剂效果依次为:0.06%复配抗氧化剂>0.08%复配抗氧化剂>0.06%VE>0.04%复配抗氧化剂>0.02%复配抗氧化剂>0.06%TRE>0%复配抗氧化剂。结论 总体而言, 0.06%复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相对更优,有良好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液氮冻结对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方法 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傅里叶红外法、圆二色光谱法、激光拉曼光谱法等分析, 探究液氮冻结对大黄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变化。结果 冻结后大黄鱼肉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上升, 巯基含量下降, 蛋白质二、三级结构在冻结下发生改变, α-螺旋的含量被下降, 转化为β-折叠和无规卷曲, 影响肽链结合的紧密性。结论 蛋白结构的变化影响大黄鱼肉中肌原纤维蛋白的二、三级结构, 进而影响鱼肉的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17.
实验对以黄花鱼为主要原料制作黄花鱼露的工艺和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工业生产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确定了以水解黄花鱼为基料制备复合风味料的较优配方:盐6%、洋葱粉4%、姜粉2%、白砂糖4%、黄酒3%、味精1%、胡椒1%,该产品具有色泽好、海鲜风味浓郁、营养价值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两种养殖模式下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流变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新鲜大黄鱼为对象,通过小振幅及大振幅振荡剪切流变学方法,深入探讨2种养殖模式(通框网箱和深海围网)下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的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在温度扫描过程中,弹性模量(G′)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逐渐地增大,在45~55℃的凝胶弱化阶段也并未下降,只减缓上升速率,而在后期的凝胶强化阶段,深海围网养殖模式的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G′远大于通框养殖模式下的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而在动态应变扫描、频率扫描粘度测试中同样可以看出深海围网养殖模式的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的G′值偏高。大振幅振荡剪切测试表明,深海围网养殖模式的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的网络结构更紧密,剪切一周期所消耗的能量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东海区市售大黄鱼鲞的品质,并探究不同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东海区30份市售大黄鱼鲞样本,测定品质相关理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30份大黄鱼鲞的水分含量为51.59%~79.50%,盐分为0.38%~14.47%,硫代巴比妥酸为0.79~8.18 mg丙二醛/kg,pH为6.41~7.07,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为9.17~45.29 mg/100 g,其中83.3%的样本水分含量超过60%,16.7%的样本盐分超过10%,33.3%的样本脂肪氧化水平超过推荐限值,1个样本的TVB-N含量超标。市售大黄鱼鲞生物胺总量为4.39~82.28 mg/kg,其中尸胺的检出率为80%,是导致生物胺总量上升的主要生物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TVB-N和腐胺作为新鲜度指标、盐分和水分含量作为鱼肉成分指标对大黄鱼鲞的品质评价具有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黄鱼鲞盐分与水分含量、盐分与pH、TVB-N含量与腐胺、尸胺、酪胺、总生物胺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市售大黄鱼鲞以高水分产品为主,存在盐分高、脂肪氧化程度高、新鲜度差和生物胺含量高等问题,为大黄鱼鲞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is work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orage periods (0 day, 90 days, 120 days) on the quality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oil. The lipomics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oil was quantitatively detected by GC-MS, the content of triglyceride in large yellow croaker oil reached 52.56% at 0 day. With the extension of storage time, the content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oil components decreased gradually. Differential lipid histogram clearly indicates that the extension of the storage period will affect the change of fish oil, due to the rise in the temperature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oil; the color of the hot map is bright from the dark. Additionally,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volatile components were measured. At 120 days, the decomposition rate of lipid molecular in large yellow croaker oil is increased by oxidation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its oxidised metabolite produced small substance such as aldehydes, ketones, alcohols, and acids. During storage, the waxy, fat, and floral flavour in the oil aroma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oil decreased gradually, while the yeast flavour and oil flavour increased gradually. These results provide insights for the study of lipid transformation and quality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oil during different stor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