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昭  张钢  赵俊杰  张灏  蔺奕存 《电气技术》2021,22(10):11-16
针对电价序列具有非线性强、波动性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改进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短期电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VMD将原始电价数据分解为多个子序列,然后采取LSSVM模型分别对子序列进行预测.对于LSSVM预测模型的最优参数选择问题,利用改进的PSO优化LSSVM模型的参数,能够很好地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最后集成各子序列预测结果,获得最终电价预测值.为了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以美国PJM市场电价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并与其他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很好地对短期电价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力负荷序列波动性和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排列熵和改进金豺算法优化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重构原始负荷序列,再采用排列熵理论对分解后的子序列进行熵值重组;然后,利用改进金豺算法对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并对每个子序列建立预测模型;最后,组合各模型结果得到最终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预测精度更高,与真实值拟合度更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光伏发电功率随机性强、波动性大且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白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和多策略改进白鲸优化算法(MBWO)优化加权核极限学习机(WKELM)预测模型。首先,根据Pearson分析确定对光伏发电功率相关性较高的气象因素,并利用Kmeans++对历史数据进行聚类得到不同天气类型的相似日集。其次,利用ICEEMDAN将原始光伏功率分解为不同频率的子序列以降低其波动性。然后,对各子序列构建WKELM预测模型,并利用MBWO优化模型的核参数和正则化系数。最后,将各子序列的预测值相加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以国内江苏某光伏电站真实数据为例对该模型及其他模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此处所提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张旭  张宏立  王聪 《电测与仪表》2020,57(22):33-39
为提高风速时间序列预测精度,基于风速时间序列的随机性和波动性,提出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和正交粒子群算法(Orthogon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OPSO)优化Chebyshev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混合风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CEEMD-OPSO-Chebyshev)。利用CEEMD将原始风速时间序列分解成有限个固有模态分量,避免了传统的分解信号重建中冗余噪声残留问题。同时引入排列熵分析各分量内在特性进行聚类,提出基于OPSO优化算法的Chebyshev神经网络风速预测模型,利用OPSO优化预测网络权值,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通过对实际采样的风电场风速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可得所提出的混合预测模型与传统预测模型相比能得到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用户侧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啁啾模态分解(adaptive chirp mode decomposition, ACMD)和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SSA)优化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的短期负荷组合预测方法。针对短期电力负荷存在波动性强和非平稳性的问题,采用ACMD将短期负荷时间序列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的子分量,使用BiLSTM分别对各子分量进行预测。同时,为克服BiLSTM参数取值不同导致预测结果不稳定的问题,使用SSA优化BiLSTM模型的超参数。最后将各子分量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通过具体算例,分别与单一预测模型和多种组合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价序列具有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SSA)和改进布谷鸟算法(ICS)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的短期电价预测模型。采用奇异谱分析提取电价序列中的趋势成分和振荡成分,进行准周期信号分量重建,并对重建序列进行ELM建模预测。针对ELM预测模型中的参数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改进布谷鸟算法优化预测模型的参数。最后将所有预测序列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电价预测值。以澳大利亚某电力市场电价数据为例进行分析,通过与其他几种预测模型相比,表明SSA-ICS-ELM模型能有效提高电价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精确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生产优化调度和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一环。为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小波包回声状态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多分辨率小波包分解方法对负荷数据进行分解和重构,建立小波包回声状态网预测模型;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预测模型储备池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针对短期电力负荷动态时间序列数据,与BP、Elman、传统ESN等网络相比,PSO-WPESN网络的预测精度、稳定性和泛化能力都得到明显增强,尤其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输出矩阵过大造成ESN存在病态解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神经网络算法在电价变化剧烈的情况下,精度较低并且所耗费的时间较长,难以满足电力市场发展的需求。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声状态网络(ESN)的短期电价预测方法。所提方法介绍了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预测原理,提出了电力市场短期电价的预测机制,包括参数选取、采样数据预处理和ESN训练及预测过程;并分别采用回声状态网络和反向传播算法(BP)神经网络进行短期电价预测。经过仿真验证,所提出的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电价预测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光伏发电功率存在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强、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改进松鼠觅食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improved squirrel search algorithm optimization 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ISSA-KELM)的预测模型。首先,利用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将光伏发电功率数据进行聚类,得到不同天气类型下的相似日样本。其次,利用VMD对原始光伏发电功率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得到若干个规律性较强的子序列。然后,对不同子序列构建KELM预测模型,并使用ISSA优化KELM的核参数和正则化系数。最后,将不同子序列的预测值进行重构,得到最终预测结果。结合实际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VMD-ISSA-KELM模型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均能得到满意的预测精度,且明显优于其他模型,验证了其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电网技术》2021,45(3):855-862,中插2-中插3
为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ensembleempiricalmode decomposition,CEEMD)、缎蓝园丁鸟优化算法(satinbower birdoptimizationalgorithm,SBO)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eastsquaressupportvectorregression,LSSVR)模型的超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针对风电序列的随机波动性,采用CEEMD对风电功率序列进行分解,将分解得到的不同特征尺度的各分量作为LSSVR模型的训练输入量。引入SBO算法对LSSVR的正则化参数与核函数宽度进行优化,建立各分量的预测模型,将各分量的预测输出值叠加得到最终的风电功率预测值。所提CEEMD-SBO-LSSVR组合预测方法不仅有效降低了预测的复杂度,而且保证原始风电序列经模态分解处理后具有小的重构误差。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modedecomposition,VMD)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recurrentunit, GRU)相结合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使用VMD算法对风电功率序列进行分解,并根据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 PE)的大小来确定序列分解的最佳模态数。然后将分解后得到的子序列分量与关键气象变量数据结合构成模型输入特征。使用GRU网络对各个子序列分量分别进行预测,并将各个子序列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重构得到风电功率预测结果。最后采用贝叶斯优化方法对各个子序列预测模型的网络初始超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某风电场的风电数据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并与其他6种模型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优化的VMD-GRU预测模型明显优于其他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能够有效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精确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生产优化调度和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一环。为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小波包回声状态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多分辨率分析小波包分解理论对负荷数据进行分解和重构,建立小波包回声状态网预测模型;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预测模型储备池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针对短期电力负荷动态时间序列数据,与BP、Elman、传统ESN等网络相比,PSO-WPESN网络的预测精度、稳定性和泛化能力都得到明显增强,尤其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输出矩阵过大造成ESN存在病态解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光伏功率时间序列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高度的随机性和波动性。针对光伏功率时间序列可预测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modal decomposition,VMD)、深度回声状态网络(deepechostate network,DESN)和稀疏高斯混合过程专家模型(mixtureof sparse gaussian process experts model,MSGP)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采用VMD将光伏功率时间序列分解为不同的模态,降低数据的非平稳性;为提高模型在超短尺度时序的预测能力,对各模态分别建立DESN预测模型,将各模态预测结果进行求和重构;为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对误差的特性进行分析,采用MSGP对预测误差进行补偿;最后将误差的预测值与原功率的预测值相叠加作为最终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光伏功率时序预测中的效果比传统预测模型更好,有效提高了超短期光伏功率时间序列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高精度的短期风速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和多分位鲁棒极限学习机的短期风速预测方法。在信号处理阶段,利用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技术将原始风速序列分解为若干子模式以降低其不稳定性。然后采用混合粒子群算法对每一个子模式进行特征提取,接着利用多分位鲁棒极限学习机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并利用混合粒子群算法进行参数优化,最后对每个子模式的预测值进行聚合计算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使用混合粒子群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型参数优化后,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同时基于时变滤波法的经验模态分解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童宇轩  金超  李灿 《江苏电器》2023,(11):26-32
针对风电功率存在间歇性、非线性和波动性而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遵循“序列分解-网络预测-序列重构”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针对风电场集群中的不同风电机组出力特性曲线,使用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聚类算法(ISODATA)聚类得到典型出力曲线;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算法对聚类得到的原始风电序列数据进行模态分解,减少数据波动所带来的预测误差;建立各模态分量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预测模型,并使用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网络参数,再将各模态分量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风电功率的最终预测结果。算例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相比其他对比模型更高,且有着更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样本熵(SE)和深度信念网络(DBN)的短期负荷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CEEMDAN-样本熵将原始负荷序列分解为多个特征互异的子序列,计算各子序列的样本熵,将熵值相近的子序列重组得到新序列,降低了原始非平稳序列对预测精度造成的影响并减小计算规模;随后综合考虑各新序列的周期特性和影响因素对每个新序列分别构建不同的DBN预测模型,利用DBN预测模型克服了浅层神经网络特征提取不充分及初始参数难确定的问题;最后将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朱坤  付青 《电源技术》2023,(1):103-107
光伏功率预测对电网调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光伏功率数据具有较强波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Kmeans)和蚁狮优化(ant lion optimization, ALO)算法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LSTM)的光伏功率组合预测模型。对光伏功率数据进行EEMD分解,得到相应的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和残差项;引入Kmeans聚类对分解后的序列重构,降低序列复杂度和分量数量;将重构后的子序列输入经ALO优化的LSTM模型进行预测,并将各序列预测结果简单加和作为最终预测值。与目前应用较广泛的EEMD-LSTM模型对比,表明EEMD-Kmeans-LSTM和EEMD-Kmeans-ALO-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原始风速信号具有的间歇波动性特征给风电场的功率预测带来了挑战,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法将原始风速信号分解为频域稳定的子序列,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精度,避免了传统经验模态分解(EMD)存在的模态混叠现象。提出一种改进型果蝇优化算法(FOA),将风速子序列重构参数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参数作为优化目标建立风速预测模型,扩大了参数搜索范围,提高了优化收敛速度;通过风速-风功率转化关系可以求得风电场的功率值。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相比于EMD和LS-SVM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非参数GARCH的时间序列模型在日前电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市场中电价序列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周期性和随机性,以致经常出现价格尖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价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非参数GARCH(generalized auto 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模型的时间序列模型对日前电价进行预测。利用小波变换将历史电价序列分解重构概貌序列和细节序列,分别建立累积式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进行预测,采用非参数GARCH模型对电价序列预测残差的随机波动率进行建模,从而提高对价格波动性的预测能力和ARIMA模型的预测精度。将该模型应用于美国宾夕法尼亚—新泽西—马里兰(Pennsylvania-New Jersey-Maryland,PJM)电力市场的日前电价预测。算例结果表明,非参数GARCH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电价序列剧烈波动的特性,该模型能够提高电价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刘达    雷自强    孙堃 《陕西电力》2020,(4):77-83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精准的短期电价预测可以保障电网优化调度和安全稳定运行,但实时电价具有非平稳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加大了预测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WPD)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短期实时电价预测方法。将实时电价序列分解,得到最高频细节部分和低频趋势部分,剔除波动性高、无效信息多的高频细节部分,再采用LSTM网络对有效信息最多、更能体现电价序列的趋势部分进行实时电价预测。使用所提方法对美国PJM市场某地区实时电价数据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电价预测方和传统的LSTM网络电价预测方法具有更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