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产生的重要β内酶是怎样命名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答 :革兰阴性菌产生的 β内酰酶酶种类繁多。Bush ,Jacob ,Medeiros依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将其分为 1,2 ,3,4组 ,许多专著已有介绍。组内各种酶的命名没有一定规律 ,多数是依首先发现的菌种 ,所耐的药物 ,或首先发现的患者名 ,地名 ,甚至医院名而命名的。ESBLs属Bush分类的 2be ,如今已有 15 0种以上 ,绝大多数为TEM酶。此酶在 6 0年代初发现于大肠埃希菌 ,感染者是希腊一名为Temoniera的患者 ,依字头将此酶名为TEM酶。此酶因基因变异 ,发生氨基酸的替代 ,出现不同的种 ,如TEM 2 ,TEM 3,TEM 10等 ,依发现前后而排序 ,现已排到 90以…  相似文献   

2.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近年来发现的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本文从ESBLs的类型和作用,产ESBLs细菌的种类,临床检测,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与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关系诸方面进行了综述,对理解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正确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以及控制医院产ESBLs细菌引起的暴发感染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543株细菌β—内酰胺酶检测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为了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细菌对β-内酰胺的产生情况,为合理地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控制和减少医院内的耐药菌株,作者采用纸片法对1543株细菌进行了测试,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1543株细菌分别来自各种分泌物(228份)痰液(504)前列腺液(18)血液(216)腹水(18)尿液(402)粪便(38)骨髓(30)胸水(61)脑脊液(12)各种引流液(6)共计1478份(其中65份标本为复合感染)1.2细菌类别受试菌中葡萄球菌(ed株)微球菌(7)…  相似文献   

4.
肠杆菌科产CTX-M酶细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肠杆菌科产CTX-M酶细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琼脂2倍稀释法测定8种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用针对SHV、TEM、CTX-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确定p内酰胺酶基因型;对扩增的CTX-M基因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16株产CTX—M酶菌中有15株产2种或2种以上β内酰胺酶。产CTX—M酶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一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81.3%、75.0%、31.3%和31.3%。结论 产CTX-M酶菌株绝大多数产多种β内酰胺酶,其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水平高于不产CTX—M型ESBI—S株,耐药表型呈多样性,临床中不推荐使用头孢他啶治疗产CTX-M酶菌株感染。  相似文献   

5.
2-巯基丙酸协同试验检测细菌金属β内酰胺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采用 2 巯基丙酸 (2 mercaptopropionicacid ,2 MPA)和头孢他啶 (CAZ)双纸片琼脂扩散协同试验检测细菌金属β内酰胺酶 ,并与EDTA协同试验进行比较。一、材料与方法1.菌株来源 :185株菌株均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 ,质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ATCC2 5 92 2 ,产IMP 1绿脓假单胞菌 ,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及高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2 .主要试剂 :2 MPA购自Sigma公司 ,培养基及CAZ纸片(30 μg/片 )系梅里埃公司产品 ,EDTA纸片含 2 0mmol/L的EDTA溶液 2 0 μl,2 MPA纸片含 2 MPA 3μl。3.金属 β内酰胺酶检测 :将…  相似文献   

6.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近年来发现的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本文从ESBLs的类型和作用、产ESBLs细菌的种类、临床检测、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与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关系诸方面进行了综述。对理解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正确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以及控制医院产ESBLs 细菌引起的暴发感染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维法检测β内酰胺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目的 探讨影响三维法检测 β内酰胺酶结果的各种因素。方法 采用琼脂和肉汤两种不同增菌法及冻融和超声两种不同裂解菌体方法制备酶粗提液 ,以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泊肟、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和头孢西丁为底物 ,克拉维酸、邻氯西林、EDTA为酶抑制剂 ,用三维试验法检测 β内酰胺酶。 结果 琼脂增菌与肉汤增菌的结果一致 ,-10~ -18℃ ,冻融5~ 9次与超声法对菌体的裂解效果无差别。菌量 <10 11CFU/ml ,冻溶液为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无菌蒸馏水 ,冻融 1~ 3次残余菌量 >10 6 CFU/ml,水解底物、沟槽与抗生素纸片间的距离 >10mm ,抑制剂浓度 <10mmol/L ,加样量 <2 0 μl时 ,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大。菌龄 2 4~ 96h、冻融温度 -10~ -80℃、抑制剂与粗提酶液作用时间 0~ 90min、贴抗生素纸片与加酶液时间 5~ 90min、粗提酶液保存条件 4℃、-2 0℃、-3 5℃、-80℃等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结论 三维试验法是检测质粒介导 β内酰胺酶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检测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 β 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使用 ,耐药菌株迅速增加 ,尤其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ESBLs)细菌引起的耐药问题更为严重。为了解本院ESBLs细菌的检出及耐药情况 ,我们对从住院患者的细菌送检标本中分离得到的 15 2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ESBLs检测 ,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6月从本院住院患者临床细菌标本中分离的菌株 ,其中大肠埃希菌 10 6株 ,肺炎克雷伯菌 4 6株。分离的菌株在半固体琼脂中保存。1.2 菌株鉴定 用ATB细菌分析系统 (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发生率及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天地人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菌株,纸片协同试验初筛,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并对ESBLs阳性菌株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ESBLs总阳性率为24.2%,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最高(25.6%),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产ESBLs的菌株对亚胺培南都敏感.结论检测ESBLs能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防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0.
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调查及耐药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监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本院2002年3月-2002年10月各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115株及肺炎克雷伯菌49株,用双纸片法初筛和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琼脂扩散法作药敏实验。结果:总检测菌株164株,共检出ESBLs阳性株50株,总阳性率为30.5%,其中大肠埃希菌为29.6%,肺炎克雷伯菌为32.7%,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未发现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以及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结论:本组中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高达30.5%,且阳性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严重,医生应重视ESBLs的检测报告,在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ESBLs菌株在医院内的扩散。  相似文献   

1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初筛试验和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阳性菌株。结果196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产ESBLs菌89株(45.4%);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茵和变形杆菌在ESBLs阳性菌株中的构成比依次为46.1%、50.6%和1.1%,产酶率则分别为43.6%、51.1%和16.7%。89株产ESBLs菌的来源构成比为痰48.3%、尿29.2%、分泌物12.3%、血液7.9%。结论ESBLs的产生是肠杆菌科细菌对p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临床实验室应加强检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β内酰胺酶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产生 β内酰胺酶是革兰阴性杆菌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最重要机制。β内酰胺酶可水解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 ,使其丧失抗菌活性。β内酰胺酶在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前就已经存在。 2 0世纪 60年代 ,希腊一株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中发现了第一个质粒介导的 β 内酰胺酶 (TEM 1 )。随后TEM 1蔓延到世界各地 ,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和淋球菌等多种细菌中均检测出了TEM 1。此后 2 0年中 ,人类研制了许多耐 β内酰胺酶的新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但每种新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不久 ,细菌就会产生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13.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近年来 ,临床上三代头孢菌素等超广谱 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广泛使用 ,使得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检出率逐年上升 ,给临床治疗造成很大困难。为了更好地控制产ESBLs菌的传播、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我们对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6月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产ESBLs情况及耐药性进行了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 菌株来源 :收集本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6月住院及门诊病人的尿、痰、血、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的菌株 :大肠埃希菌 2 4 6株、肺炎克雷伯菌 4 6株、产酸克雷伯菌 12株 ,共30 4株。2 …  相似文献   

14.
绍兴地区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Ab)是医院内感染相关的最常见细菌之一,近年来,该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渐上升。为了解我院Ab临床分离株中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存在状况,我们进行了相关基因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丁波  严明生  刘家瑞 《华西医学》2004,19(3):398-399
目的 :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细菌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 :ESBLs菌的检测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纸片确认试验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别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和K -B法进行。结果 :在 4 8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 ,产ESBLs菌占 2 8 13% (135 / 4 80 ) ,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阳性率分别为 2 4 89%和 35 34% ,产ESBLs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 (P <0 .0 1) ,本文尚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结论 :临床实验室细菌鉴定应常规进行ESBLs检测 ,将有助于控制产ESBLs细菌的传播和流行 ,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s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痢疾杆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男 ,1岁半。腹泻 1周 ,发热 3d ,患儿初泻黄色稀水样便 ,每日 5~ 6次 ,至第四日开始发热 (体温最高 39℃ )并转为脓血便 ,每日 7~ 8次 ,伴里急后重。在我院儿科门诊以急性细菌性痢疾 ,给予静点头孢曲松 3次治疗无效。以急性细菌性痢疾 (普通型 )诊断 ,于 2 0 0 1年 7月 2 7日收入我院儿科病房。便常规 :WBC 10 0 /HP ,RBC 80 /HP。血常规 :WBC17.3× 10 9/L ,Hb 133g/L。WBC分类 :N 0 .4 6 ,L 0 .4 1,M 0 13。患儿住院后 ,继续给予静点头孢曲松 0 .5gBid、生理盐水 30 0ml清洁洗肠、庆大霉素 6万U…  相似文献   

17.
苏州地区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情况.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对135株Hi临床分离株用K—B法作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显色法进行β内酰胺酶测定.PCR法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TEM、ROB测定。结果本地区儿童感染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7.8%,所有耐药株均产β内酰胺酶,未发现β内酰胺酶阴性耐氨苄西林Hi(BLNAR)菌株。β内酰胺酶基因TEM的检出率为27.4%(10.4%氨苄西林敏感株也检出TEM基因),ROB为0.7%(该ROB型株同时携带TEM基因),发现1株非TEM非ROB型产β内酰胺酶Hi。结论本地区儿童感染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其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β内酰胺酶,且以TEM型为主.携带TEM基因的氨苄西林敏感株的出现.是否预示新一轮氡苄西林耐药株的产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李华  吴鸿范  单志英  葛庚芝 《临床荟萃》2001,16(11):524-525
近年来 ,随着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使细菌极易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 s)。此酶能导致细菌对大多数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抗生素耐药。目前 ,产 ESBL s细菌在标本中的分离率有增加趋势 ,由其引起的医院暴发感染也时有报道 ,这给临床感染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难题。因此 ,了解产 ESBL s菌的流行 ,建立一套完善的检测方法及有效地控制 ,由产 ESBL s菌株引起的感染是十分必要的。1  ESBL s的产生、发展及其分类1983年 ,德国报道了世界上首例对广谱头孢菌素耐药的临床分离株…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6月~12月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用EDTA双纸片增效试验筛选分离的耐药细菌中的产金属β-内酰胺酶株,增效试验阳性菌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扩增并通过对阳性扩增产物测序来确证金属酶基因型.结果 16株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耐药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10株,鲍曼不动杆菌4株,大肠埃希菌2株.双纸片增效试验阳性6株,PCR扩增阳性3株,1株VIM-2型和2株IMP-4型.结论 临床已出现产VIM-2型和IMP-4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及院内感染的管理控制,防止耐药菌株播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