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冷鲜肉的保鲜,该文主要采取小根蒜与产细菌素乳酸菌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处理的方法,通过测定冷鲜肉处理样品在贮存过程中的微生物、理化指标来进行分析探讨。小根蒜提取物与产细菌素乳酸菌菌液复配比例为1∶5时处理的冷鲜肉样品保鲜结果最好,保鲜效果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舒友菊  施万胜 《科技信息》2010,(30):123-123
本文对过硫酸钾催化降解罗丹明B染料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药剂投加量以及pH值对罗丹明B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在[罗丹明B]=50mg/L的初始情况下,[K2S2O8]=3mmol/L,[Fe(Ⅱ)]=1mmol/L,pH值为中性偏酸范围脱色效果最佳;在这个条件下,反应时间2h后,罗丹明B脱色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3.
芴的电解加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芴为模型化合物来探讨煤电解加氢的适宜操作条件。通过试验确定了芴在 TBABF_4-THF-H_2O 系统中电解加氢制取低沸点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其中Ⅰ=12mA/cm~2,Q=6~8F/mol,[H_2O]=4.4M,[TBABF_4]=0.5M,[Fluorene]=0.2M.结果证明,在上述条件下,芴可以被完全电解加氢,生成沸点低于芴的物质,这为进一步研究煤的电解加氢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检测经乳酸菌混合发酵剂发酵得到的速熟腐乳在成熟过程中的理化指标、感官品质、蛋白质水解度、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分析速熟腐乳的品质和微观结构,并与利民腐乳和王致和腐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速熟腐乳的理化指标、感官品质、蛋白水解度、质构特性、微观结构均与市售腐乳基本相同,证明了利用乳酸菌混合发酵剂生产速熟腐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一类特殊有限p-群的自同构群的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p为奇素数,p5阶群G=〈a0,a1,a2,b0,b1|[a1,a0]=b0,[a2,a0]=b1,a0p=a1p=a2p=b0p=b1p=1〉,推广了群G的定义关系,并给出了其中一些群的自同构群的阶,进而验证了它们是LA-群.  相似文献   

6.
收集青藏高原不同地点的13份样品,通过乳酸菌的生理生化特征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rec A基因分析的方法,对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基因分型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小麦样品中分离的乳酸菌被归为6个属,分别为Lactobacillus、Lactococcus、Streptococcus、Leuconostoc、Pediococcus和Enterococcus;9个种或亚种,即Lb.plantarum(0.017%)、L.garvieae(29.74%)、S.pseudopneumoniae(0.08%)、Ln.mesenteroides subsp.mesenteroides(14.08%)、Ln.lactis(0.008%)、Ln.holzapfelii(52.48%)、P.pentosaceus(3.49%)、E.gallinarum(0.003%)和E.mundtii(0.069%).无论是茎叶还是根系土壤中,都存在数量极多的大肠杆菌和好氧性细菌,大部分小麦样品中都存在数量可观的酵母菌和芽孢杆菌,少数样品中有少量梭菌属存在,而对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则表明青藏地区小麦样品附着乳酸菌类群多样,且大部分附生于小麦茎叶组织,从根系土壤中分离到的乳酸菌数量和类型相对较少.分离的乳酸菌中球型乳酸菌占绝大多数,最多的为Ln.holzapfelii.  相似文献   

7.
从发酵乳制品中杂菌变化、感官品质变化、理化品质变化以及有益乳酸菌活性变化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发酵乳制品变质的微生物学原理及控制研究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8.
非水溶剂法制备纳米硫化铜微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用CuSO4.5 H2O及Na2S.9 H2O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表面活性剂,采用非水溶剂法制备了纳米硫化铜粉体。实验研究了最佳制备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一系列表征。最佳条件为:[Cu2 ]=0.002 3 mol/dm3,[S2-]=0.002 4 mol/dm3,[SDBS]=0.002 3 mol/dm3。硫化铜的平均粒径为30 nm,已达到纳米量级。  相似文献   

9.
配合离子交换法吸附钽(Ⅴ)的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D-301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从草酸水溶液中吸附钽草酸配合物的性能和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NH_4)_2C_2O_4]=0.1267mol/L,[K_2S_2O_8]=0.0236mol/L,[Ta]=7.8×10~(-5)mol/L,pH=2.5~3.5条件下,钽的吸附率有一最大值.测得Freundlish常数k=2.14,吸附速度常数k_(30)°c=2.0×10~(-4)Sec~(-1),吸附活化能Ea=35.3kJ/mol,钽的饱和吸附容量C_(Ta)=168mg/g干树脂.  相似文献   

10.
以香蕉为主要原料,卡拉胶、魔芋胶为复配凝胶剂,通过乳酸发酵等工艺制作香蕉果冻。经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魔芋胶与卡拉胶的配比为3:1,总用胶量为0.8%,20%的香蕉清汁,12%的白砂糖及4%的乳酸菌发酵剂发酵14h,于75℃煮10 min,制作的果冻感官得分为95。优化后的加工工艺可为香蕉果冻休闲食品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