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塔里木河综合整治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环境建设为主要治理目的。塔里木河干流河道主要存在干流河道水资源无效损耗,泥沙淤积及河势摆动,下游河道长期干涸、生态恶化等问题,洪水漫溢、引水无度是河道上中游最重要的耗水因素,也是塔里木河综合治理的关键;结合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整治的主要目的和整治方案,干流河道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应是控制和封堵分水口、局部建设输水堤防工程,前者可作为后者实施的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归并、控制和封堵引水口;结合塔里木河干流地形条件和过水能力,在沙雅二牧场以下河段,特别是沙雅二牧场至新其满、乌斯满至阿其克等重要河段进行堤防建设,局部河段进行必要的疏浚工程,是塔里木河治理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整治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河综合整治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环境建设为主要治理目的。塔里木河干流河道主要存在干流河道水资源无效损耗,泥沙淤积及河势摆动,下游河道长期干涸、生态恶化等问题,洪水浸溢、引水无度是河道上中游最重要的耗水因素,也是塔里木河综合治理的关键;结合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整治的主要目的和整治方案,干流河道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应是控制和封堵分水口、局部建设输水堤防工程,前者可作为后者实施的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归并、控制和封堵引水口;结合塔里木河干流地形条件和过水能力,在沙雅二牧场以下河段,特别是沙雅二牧场至新其满、乌斯满至阿其克等重要河段进行堤防建设,局部河段进行必要的疏浚工程,是塔里木河治理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分析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来水来沙特性及遥感地形资料的基础上,对干流河道的河床演变、输水输沙特性与河道冲淤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干流河道河型及划分标准、河道稳定性指标、断面水力几何形态及近期河势摆动范围等,建立了干流河道的挟沙能力公式,揭示了塔里木河干流河床演变的基本规律;通过深入分析干流河道的断面形态与输水输沙特征,考虑干流河道基础资料短缺和水量损失(洪水漫溢、引水跑水、渗漏蒸发)严重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干流河道不同形态(枯水、平滩、漫滩)河槽的输水输沙计算模式,开发了干流河道一维泥沙数学模型,论述了干流河道的冲淤特点。  相似文献   

4.
根据河流动力学理论和黑龙江干流的河道特点、河床地质条件,提出了黑龙江干流防护工程整治线及适应黑龙江干流河道特点的防护工程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分析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来水来沙特性及遥感地形资料的基础上,对干流河道的河床演变、输水输沙特性与河道冲淤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干流河道河型及划分标准、河道稳定性指标、断面水力几何形态及近期河势摆动范围等,建立了干流河道的挟沙能力公式,揭示了塔里木河干流河床演变的基本规律;通过深入分析干流河道的断面形态与输水输沙特征,考虑干流河道基础资料短缺和水量损失(洪水漫溢、引水跑水、渗漏蒸发)严重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干流河道不同形态(枯水、平滩、漫滩)河槽的输水输沙计算模式,开发了干流河道-维泥沙数学模型,论述了干流河道的冲淤特点。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干流河床演变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建  侍克斌  岳春芳 《人民黄河》2005,27(9):15-16,20
通过分析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条件、人类活动情况、干流河道演变及河床形态特点,认为影响干流河床演变的因素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水文、气候条件和地质、地貌条件;人为因素包括流域开发、平原水库及引水口及桥渡工程。自然因素与流域特征之间以及河道特征与流域特征之间均存在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哲  王军 《陕西水利》2014,(1):57-58
本文在分析塔里木河干流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按照保障防洪安全、维护河势稳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思路,制定防护工程方案,提出符合干流河道特点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对未来解决塔里木河干流防洪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河型及其成因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分析塔里木河水沙条件、遥感地形河势资料 ,作者深入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河型及其成因 ,指出和论证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存在着游荡型、弯曲型和过渡型三种河型 ,阿拉尔至沙雅县鹿场附近河段 (新其满河段以上河道 )为游荡型河道 ,新其满下游的曲毛格金至恰拉水文站 (新其满河段以下河道 )为弯曲型河道 ,恰拉以下属于不规则的弯曲型 (微弯 )河段 ,沙雅县鹿场至曲毛格金河段 (新其满河段 )属于过渡性河段 ;河道边界条件和来水来沙条件仍是决定塔里木河河型的主要因素 ,其中由塔里木河两岸密灌林和胡杨林形成的密疏植被边界条件在形成干流不同河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河干流的河床演变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延贵  胡春宏  周文浩  朱毕生 《水利学报》2003,34(12):0027-0033
通过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水沙资料和地形资料的对比分析,进行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水力几何形态、河相关系、河道稳定性和河势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指出新其满河段以上(阿拉尔至沙雅县鹿场附近河段)河势相对不稳定,属游荡型河段;新其满河段以下(新其满下游的曲毛格金至恰拉水文站)河道相对稳定,属弯曲型河段;新其满河段(沙雅县鹿场至曲毛格金)介于二者之间,属过渡性河段。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在历史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时间内河道除局部河势变化较大外,整体上河道仍相对稳定,1998年河势的变化范围在1978年河势活动(或滩软)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河流域地处新疆南部,自1950年代以来,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出现断流甚至干涸情况。然而在汛期由于塔里木河径流特征经常导致爆发性洪水灾害,尤其在河道干流段灾害更为严重。本文通过对塔里木河干流洪水灾害成因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希望能为塔里木河干流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伊洛河夹滩地区对伊洛河入黄洪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洛河河道两岸堤防的存在使夹滩地区的滞洪作用不同于天然滞洪区,它不仅对人黄洪水起滞洪削峰作用,而且对洪水总量还略有削减。不 同时期堤防的建设标准及河道条件不同,夹滩地区的滞洪作用也不同。经过1935、1937、1954、1958、1982年实测洪水资料的分析知,夹滩地区对入黄洪水的滞洪作用与洪水量经大小、洪水过程胖瘦、堤防决溢程度等因素有关,在现状堤防条件下,如何再发生1954、1958年量级的洪水,在确保洛洛北大堤安全的情况下,有计划地使用夹滩及南岸滞洪共滞洪,则夹滩地区对入黄洪水的削峰率可达20%~25%。但夹滩地区的容量有限,因此对洪水总量的滞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2.
关于汾河断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汾河的古代历史谈起,阐述了汾河历史上曾经水量盈高,30年代起,汾 了定量观测资料。从掌握的实测资料看,汾河最早出现断流的时间为1958年,但没有出现过全河性的断流,断流最严重的河段在中游的义堂水站,1958-1994年37a中,该站有29a发生过断流现象。汾河断流除使沿河取用水陷入困境外,给水环境、防汛也带来严重。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直河段长度公式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弯道环流理论,将环流强度衰减到0.1%作为判断上游弯道工程送溜作用消失的标准,根据环流表面流速沿程衰减公式计算出上下游相邻对应弯道工程之间的直河段长度。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整治流量下弯道工程下游的直河段长度相当于整治河宽的1.2倍,明显小于目前许多河段治导线的直河段长度,只有通过工程措施改变上述状况,才能有效控制河势。  相似文献   

14.
黄河、辽河两条河流都具有多沙冲积性、宽浅散乱的游荡型河段、局部河段呈地上河以及洪水暴涨暴落和防洪任务重等共性,整治目的也基本相同,因此采取的整治方案、整治措施也具有类似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北洛河水沙、黄河小北干流淤积分布、两河水沙遭遇情况进行分析,对改道后北洛河水沙对黄渭洛河汇流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了北洛河改道直接入黄后,一般情况下对黄渭洛河汇流区不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对窟野河河流各级阶地基座顶面高差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各级阶地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的幅度变化在沿河方向上分段具有开口向下,对称轴铅直的二次抛物线特性,其性质、幅度和中心位置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各次抬升幅度的区域差别随时间呈阻尼式减小。同时,新构造运动的区域差异与流域现代土壤侵蚀强度的区域分异基本吻合,即抬升幅度大的地区土壤侵蚀强度亦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回顾山西省治河历程和经验,就如何规范建设项目管理、河道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设性建议,即:推动和促进工程建设与依法治水协调发展;建立管理机制,全面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统筹规划,全面推动河道工作向法制化转轨;抓好水政监察队伍的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18.
围绕"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珠江"的总体思路,通过分析珠江流域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论述了"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珠江"的指导思想及内涵,阐明了"建设绿色珠江"的总体目标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重点依托两大抓手,通过三大途径,完成四大任务,逐步建设"洪涝无恙、供水安全、山清水秀、管理无虞"的珠江.  相似文献   

19.
桑干河河道特征及水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干河是我省的第二大河流,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的洪水,给沿河两岸人民造成了很大的灾害。从建国以来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河道治理规划,目前河道行洪标准不足5年一遇。本文通过对桑干河逆州段河道特征及水文进行分析研究,为将来进行系统的河道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