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加入不同量的碳酸钙,制作出4种试验样品,并测定了4种样品的物理指标与常规烟气指标,分析了随碳酸钙添加量的增加,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物理性能与常规烟气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钙添加量增加,定量明显增大,填充值先增加后逐渐降低,抗张强度、耐破强度和松厚度指标均降低,说明碳酸钙添加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片基和产品物理指标有较大影响。从常规烟气指标分析看出,碳酸钙添加量较高时,片基CO、焦油、总粒相物和抽吸口数都较低,CO和焦油释放量的比值变化不大;而随着碳酸钙添加量的增加,再造烟叶抽吸口数、总粒相物、CO、烟气烟碱、焦油、烟气水分都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碳酸钙添加量30%时,常规烟气各指标达到最小值。这一结果表明,可以在保证再造烟叶感官质量和加工性能的前提下,通过适当增加碳酸钙添加量的方法降低再造烟叶CO释放量。  相似文献   

2.
木浆添加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片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添加木浆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片基性能的影响,采用在造纸法抄造过程中添加不同木浆用量的方法,分析了木浆添加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片基物理性能、渗透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浆的添加量从3%增加至15%,片基的抗张指数、撕裂指数、透气度得到明显改善,再造烟叶片基表面的孔隙率逐渐增加,再造烟叶片基内部的纤维结构变得疏松,有利于液体从片基表面渗透到内部,再造烟叶片基的整体吸液性能和渗透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玉米须多酚,添加到熟猪油中,研究玉米须多酚抗油脂氧化的量效关系及与增效剂的协同作用,同时研究不同加工处理对玉米须多酚体外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须多酚抗油脂氧化能力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在5种含有不同添加量的玉米须多酚熟猪油中,添加油重1.10%玉米须多酚的熟猪油抗氧化能力最强。3种增效剂中,维生素C对玉米须多酚抗氧化的增效作用最佳。随pH的升高,玉米须多酚还原力保存率显著降低,在pH 3.0时稳定性最好;玉米须多酚对热敏感,在4℃低温稳定性最好,玉米须多酚抗氧化稳定性随贮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添加K+对玉米须多酚还原力无显著影响,而Fe3+和Cu2+显著降低多酚还原力保存率。  相似文献   

4.
对国产和进口碳酸钙在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填料的用量也进行了优化,探讨了添加碳酸钙对再造烟叶基片填料留着率、抗张强度、松厚度和透气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留着率随着碳酸钙添加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抗张强度、松厚度和透气度随着碳酸钙添加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国产碳酸钙添加量为10%时,进口碳酸钙添加量为6%-10%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对具有不同晶型及粒径分布的进口碳酸钙、硅藻土以及二氧化钛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填料的用量进行了优化,探讨了添加填料对再造烟叶基片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仪以及热重分析比较了不同填料再造烟叶基片留着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土和二氧化钛留着率明显高于碳酸钙,且都能提高再造烟叶基片的厚度和松厚度;碳酸钙和硅藻土在10%的添加比例时基片抗张强度最高,二氧化钛对基片的抗张强度影响不明显;SEM图显示基片表面附着的填料量随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碳酸钙填料分布较分散;热重分析得到的不同再造烟叶的重量残留与填料留着率一致;加填硅藻土和二氧化钛再造烟叶的感官品质优于碳酸钙的。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须、蒲公英为原料,研究玉米须蒲公英复合饮料的配方,并对影响其稳定性的稳定剂进行讨论。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配方为以饮料总质量为基准,玉米须蒲公英汁液质量比6∶4、玉米须蒲公英混合汁添加量30%、柠檬酸添加量0.04%、蜂蜜添加量3%、稳定剂添加量0.25%。该复合饮料色泽淡黄透明,具有明显的玉米须的甘甜和蒲公英的特殊风味,清甜适口。  相似文献   

7.
运用电荷检测的方法研究了浆浓、亚麻浆配比、填料添加量、硫酸铝用量以及阳离子瓜尔胶用量对再造烟叶浆料体系的湿部电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浆浓的再造烟叶浆料体系的阳离子需求量、Zeta电位和电导率分别为:0.1534mmol/L、-8.5mV、0.267mS/cm。浆料体系的阳离子需求量随浆浓的增大而增加,随亚麻浆配比的增加而减少;由于再造烟叶浆料体系呈碱性,硫酸铝对其湿部电荷特性的影响有限;而阳离子瓜尔胶能够显著降低再造烟叶浆料体系的阳离子需求量,瓜尔胶用量为0.4%时,能使浆料体系的阳离子需求量降低42.5%。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电加热卷烟专用再造烟叶(简称再造烟叶)甘油饱和吸附量的吸附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使用化学吸附仪测定了不同类型再造烟叶对甘油的饱和吸附量及在程序升温条件(30~350 ℃)下甘油的脱附量。通过分析甘油在再造烟叶上的吸附量和吸附类型,结合再造烟叶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官能团等表面性质,阐释不同再造烟叶材料的表面性质与甘油饱和吸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再造烟叶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甘油表面的吸附量;此外,再造烟叶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可与甘油形成多重氢键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甘油在再造烟叶表面的吸附量,还能提高甘油在再造烟叶表面的吸附强度。②再造烟叶的含水率越高,其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的量越高,越有利于甘油在再造烟叶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9.
为明析不同档次再造烟叶的质量特性,对国内14个不同档次的再造烟叶样品进行纤维形态、常规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指标、挥发性致香成分和内在感官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再造烟叶档次的提升,对削弱再造烟叶抗张强度、撕裂强度等物理性质的扭结纤维比例均值升高,对提高纤维留着、浆料滤水性能的细小纤维占比均值降低。(2)中高档再造烟叶热水可溶物含量低于低档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1%,低中档造纸法再造烟叶灰分含量均值高于高档再造烟叶产品1%。(3)总糖、还原糖含量均值随再造烟叶档次的提升而逐渐提升,低档再造烟叶总植物碱含量稍高于中高档再造烟叶为1.26%。(4)随着再造烟叶档次的提升,对烟香贡献较大的酮类、醛类、酯类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均值下降,再造烟叶内在感官质量,香气量、香气质、舒适性和浓度提升,木质杂气和刺激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分析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各因素对焦油释放量的影响。主要对再造烟叶生产原料配方(梗叶比)、外纤添加、工艺条件(打浆度、定量、涂布率)、填料、钾盐等因素与烟气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各因素与焦油释放量的关系,并提出降低焦油释放量的关键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综述填料在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包括填料种类、添加工艺以及对再造烟叶产品的影响等。通过分析认为,填料种类的选择及添加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取得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12.
再造烟叶是利用废弃的烟梗、烟叶碎片、烟末等烟草原料,经浸提、浓缩、分离、打浆、磨浆、抄造、烘干、分切等过程,制成性能优良的天然烟叶再造烟叶,用于卷烟填充物,回用于卷烟生产;再造烟叶有稠浆法、辊压法和造纸法三种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介绍新型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量在线检测控制系统的构成、设备结构原理及应用效果,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减少人工取样次数,实现实时在线检测涂布前后扫描架的定量、水分和涂布量,生产运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涂布量的精度可控制在±1.5 g·m-2。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恩施烤烟香型香韵和品质特征,对恩施主产烟区烤烟样品进行感官质量分析。结果显示,恩施烤烟香型为中间香型,程度"尚显著-较显著",植烟区域、海拔和品种间烟叶香型一致性高。恩施烟区属"武陵秦巴生态区-醇甜香型",香韵丰富,15种香韵有14种得到显现;香韵以干草香、正甜香为主,辅以木香,复合清甜香、焦甜香、青香、豆香、坚果香、焦香、辛香、果香、药草香、花香、酒香。香气品质中主要指标香气质、香气量和透发性均处于中等+至较好的水平。植烟区域对香韵差异有显著影响,中海拔烟区香气品质最佳。总的来看,恩施烟区属"武陵秦巴生态区-醇甜香型",香韵丰富,主要香韵是干草香和正甜香;香气品质中等至较好,香气特征稳定,中海拔烟区更能彰显香型特征和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15.
农业废弃物还田对植烟土壤物理性状及根结线虫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烟草根结线虫对烟株的危害,在湖北宣恩开展了稻壳、稻壳+谷糠、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茶枯等农业废弃物还田(用量15 000 kg/hm2)试验,研究农业废弃物还田对植烟土壤物理性状和根结线虫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废弃物还田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植烟土壤物理性状,提高>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和土壤毛管孔隙度,提高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持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农业废弃物还田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效果在23.86%~84.50%,以稻壳+谷糠防控效果最好。土壤物理性状与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表明,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与土壤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总之,采用稻壳+谷糠还田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控制根结线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产区晾晒烟资源多样性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我国晾晒烟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其新的用途,对来源于黄淮、西南、东南、东北、长江中上游等5个产区的93份晾晒烟种质进行了农艺性状调查、化学成分测定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性状变异系数在7.60%~70.17%,其中,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总氯的变异系数最大。烟碱含量在1.20%~8.63%,钾含量在0.91%~4.18%。从58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43对扩增清晰、重复性和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扩增获得多态性条带146个,多态性比例97.99%,Shannon's指数为0.9379,Nei's多样性指数为0.5356。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50处可将93份晾晒烟种质分为3类。东南烟区群体与黄淮烟区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9580,而西南烟区群体与东北烟区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7820。因此,93份晾晒烟种质农艺性状、化学成分以及分子遗传多样性丰富,可为晾晒烟资源新用途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物质基础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成熟度、品种及其互作对烤烟多酚类物质的影响,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烤烟品种K326、豫烟11、云烟87,分别在其未熟、成熟和过熟时采收,研究其对烟叶中的多酚类物质总量、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成熟度、品种及组合间多酚类物质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多酚含量主要受成熟度的影响,其次受品种影响。成熟度、品种及其互作对总酚、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含量变异的贡献率各不同,其中成熟度对总酚、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2.93%、55.83%、48.38%、73.58%,总体以成熟采收时含量最高;品种贡献率分别为32.31%、31.57%、32.97%,16.04%,以K326含量最高;成熟度与品种互作的贡献率分别为14.64%、12.32%、18.29%、9.43%。K326、豫烟11在成熟采收时总酚、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含量较高;云烟87在过熟采收时总酚、绿原酸、芸香苷含量较高,在成熟采收时莨菪亭最高。采取与种植品种相适应的采收标准,是提高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的重要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18.
烤烟新品种中烟300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烟300是以定向改良主栽烤烟品种K326的病毒病抗性为育种目标,以K326为母本、3个抗病毒病烟草种质为父本,经过杂交、复交,连续多代回交,利用与病毒病抗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常规育种定向改良,育成的抗病毒病新品种,于2018年12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试验结果显示,中烟300田间长势长相、主要植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与对照K326无明显差异;工业评价结果显示,中烟300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与对照K326相当;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中烟300对病毒病抗性突出,对TMV免疫、抗CMV和PVY,其他病害抗性与对照K326基本一致。中烟300的培育,既解决了K326主要病毒病抗性差的问题,又保持了K326其他主要性状不变,实现了预期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9.
烟叶生产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推动智慧烟草农业和智慧烟草政务发展,以烟叶生产大数据为基础,构建烟叶生产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烟草农业数据中心。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建立南平烟区烟叶生产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结构采用C/S模式,由基础设施层、技术支持层、数据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和用户层5个层次组成,实现对南平烟区烟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源、多格式数据的存储、管理及分析,能够为南平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提供精准化的数据支持和平台基础。尤其是系统提供了大数据与烟叶生产实际需求结合的烟田精准养分管理模型框架,2016年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偏差为15.64 kg/hm2,模型模拟效果较好。系统实现了GIS基础功能、空间数据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功能,是南平烟草农业数据中心的基础数据管理平台,为南平烟区烟叶生产的现代化发展以及未来面向"互联网+"的应用服务扩展提供了基础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不同成熟度烤烟烘烤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组分转化规律,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对烟叶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及转氨酶活性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烘烤过程中,以谷氨酸等10种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变幅较大;不同成熟度烟叶中谷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变化差异主要集中在变黄后期和定色前期,此时,适熟和过熟烟叶在烘烤中转氨酶活性较高;与尚熟烟叶相比,适熟和过熟烟叶丝氨酸、组氨酸酸、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从烘烤定色期开始,呈现下降的变化,表明烟叶成熟度对游离氨基酸转化为美拉德产物有一定影响。由此,适当提高烟叶成熟度,有助于烟叶游离氨基酸互相转化和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