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0 前言 众所周知,水泥的检验时间较长,企业很难做到将水泥的所有技术指标经检验合格后才出厂,尤其是28 d强度指标,其检验结果必将远远滞后于出厂时间,基于这一特殊情况,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明确了水泥是质量确认合格而非检验合格的出厂规则.另外,根据2011年《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规定以及2011版《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现场核查要求,水泥企业必须建立出厂水泥质量合格确认制度,制定严于现行标准要求的内控指标,加强水泥生产的过程管理,保证出厂水泥的实物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泽群 《水泥》2015,(11):59
<正>0引言《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中第二十九条规定,由于出厂水泥和水泥熟料检验结果滞后,企业必须建立出厂水泥和水泥熟料质量合格确认制度,经确认合格后方可出厂。我公司把有效的执行质量传递信息制度、运用出磨水泥Ca O回归法控制水泥混合材掺量、建立出厂水泥质量确认点检表、积累岩相分析数据、水泥颗粒分布及磨机管理系统数据,作为水泥质量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水泥发运系统自动化程度有了大幅提高,但目前出厂水泥管理及其质量指标的确认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出磨水泥须经均化处理,岀磨检验结果与指定编号出厂水泥质量指标难以对应,可追溯性差;或水泥出厂装车同编号/批次水泥取样后难以及时直接检验、该编号出厂水泥质量合格确认无直接检验结果的证据,导致出厂确认等工作流于形式及较难发挥其作用,也易致使产品岀厂程序或手续与有关法规标准相冲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合欧美水泥标准有关交货验收方面的条款规定,提出了可适应现代水泥厂发运要求,做到岀厂水泥确认与水泥发运同步,并依据快速检测比表面积、细度、CaO等技术指标直接确认出厂水泥质量的技术方案;探讨了若干项评价出厂水泥均化效果的指示性指标与应降低出厂水泥CV值;以及通过出厂水泥比表面积等快速检测值建立预测水泥强度的数学模型;建议《水泥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月平均28d抗压强度控制值修改为不应低于"等级最低强度值+2MPa",推行出厂水泥质量承诺制等。  相似文献   

4.
徐芳 《中国水泥》2014,(3):90-91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要求水泥企业必须建立出厂水泥质量合格确认制度,但在对多家水泥企业审核过程中发现多数企业建立的出厂水泥质量确认制度不够全面,本文初步探讨了出厂水泥质量确认制度的内容和建立过程,供水泥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和相关的专业人士探讨。  相似文献   

5.
《水泥》1981,(10)
国务院批转建材部、国家经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小水泥企业产品质量报告的通知国发[1981]125号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建材部、国家经委、农业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总局《关于进一步整顿小水泥企业产品质量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望认真研究执行。水泥是国家建设和城乡人民住宅建设的主要材料,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当前,有些小水泥企业产品质量不高,应该引起重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认真进行整顿,努力提高小水泥企业的产品质量。要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保证出厂水泥质量合格,绝不允许有不经检验和不合格的产品出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日  相似文献   

6.
0前言按照《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及《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规定,出厂水泥的各项技术指标均应建立相应的合格确认制度,并形成书面文件。无论以出磨水泥或出厂水泥进行确认,其强度指标都必须根据出厂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分别建立早期强度与实物水泥3d和28d强度的关系式。因此如何准确快速建立并验证出厂水泥强度预测关系式,提高出厂水泥的质量管理水平就显得非常重  相似文献   

7.
朱小泉 《水泥》2014,(9):28-29
<正>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要求,水泥在运输与贮存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但没有规定水泥的保质期。在《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中提到,袋装水泥在确认或检验合格后存放1个月以上,应重新取样检验,确认符合标准规定后方能重新出厂。《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袋装水泥储运时间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超过6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水泥没有明确保质期,最主要还是考虑到水泥贮放条件对水  相似文献   

8.
阎培渝 《水泥》2018,(9):14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水泥存在强度不合格的风险,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的质量检验与报告流程不能杜绝这种风险。建议在标准中增加14 d强度检验指标,同时增加水泥的最大比表面积指标,作为出厂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
张大慧 《水泥》1990,(10):34-36
一般,水泥胶砂强度的检验结果准确与否,是以与国家水泥质量检验中心的平行试验结果对比的相对误差的大小来评定的(以中心结果为真值)。该误差越大,准确度越差;误差方向为正,说明检验结果有“虚假”成分,应及时纠正,否则将不利于水泥质量的仲裁,造成不合格水泥出厂。通常,误差控制在-2.0~-3.0%最为理想;负得太多也不好,造成标号的无端浪费,显然没有必要。水泥胶砂强度的检验误  相似文献   

10.
安彦光  武振平  范诚 《水泥》2018,(Z1):104
在水泥生产、产品出厂确认时,通过统计技术应用分析并经验证,采用即时检出结果的项目数据可以对所有结果滞后项目进行质量调控与出厂产品合格性确认  相似文献   

11.
戚爱荣  梁大海 《水泥》2014,(4):20-21
<正>0引言由于水泥库存的限制及用户对水泥的急切需要,再加上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的早强、快硬等特点,不能等待28d强度指标检验完成才出厂。为了进行出厂水泥确认,根据多年生产数据和生产实践,我们发现水泥强度的发展规律与6h强度和凝结时间差关系密切,即依据已检验得出的6h强度值、初凝与终凝时间差,运用二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预测水泥1d、3d和28d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信息化要求.提高质检中心业务效率.科学规范实验室管理制度,更好地宣传自己、服务社会.体现质检中心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农业部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沙)于2005年开始根据自身需求.按照中心质量手册规范要求建立了水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检验数据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在当前质检机构信息化建设的高峰时期.该系统适用于各级水泥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军龙 《水泥》2012,(7):50-51
出厂水泥质量检验工作,是水泥企业化验室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对产品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内控标准及供需双方合同规定的标准而进行的一系列确认、验证行为。而对出厂水泥编号的策划,是进行出厂水泥质量检验工作的前提条件。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水泥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以及在部分水泥企业审核时发现的问题,认为水泥企业对出厂水泥编号的策划普遍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在与水泥企业水泥强度比对试验中,总有一些企业强度出现超差现象,影响了出厂水泥的质量及企业经济效益。为提高水泥强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真实反映出厂水泥的质量,本文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影响水泥强度检验准确性的各项因素,并对如何尽量减少和消除这些影响,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0引言强度是水泥企业熟料及水泥重要的物理检测项目之一,也是衡量其质量好坏的关键性指标,强度检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对熟料质量好坏予以评判、为下一道工序调配、管控,廉价替代材料的加入提供依据、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验证产品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为合格水泥出厂提供保障;其次,可以为用户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曾自扬 《川化》2005,(2):40-43
产品质量检验监督是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在人类出现“以物易物”的物资交换时,就有了物资的质量检验。泰勒管理制度出现以后,质量监督检验就开始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专业管理而独立地行使职权。产品必须经过检验合格才能出厂,它是工业生产的一个历史性进步,最大的功劳就是保护了用户的利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能否向社会提供优质、安全、价廉、物美的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是关系企业生存的大事,所以,企业产品质量检验监督是企业一项极其重要的专业管理。  相似文献   

17.
冯世芳 《涂料工业》2002,32(11):44-45
1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考核合格符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 ,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任务。凡考核合格的检验机构 ,应在其发出的考核合格范围内的检验报告上及有关工作文件上使用统一的考核合格符号。印有考核合格符号的检验报告 ,具有法律效力 ,可作为判定产品质量的依据。考核合格符号由CAL三个英文字母形成的图形和检验机构考核合格证书编号两部分组成。CAL是“中国考核合格检验实验室”相应英文单词 (ChinaAc creditedLa…  相似文献   

18.
自从去年开展第一个“质量月”活动以来,各水泥企业大打了一场质量进攻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广大职工认真学习毛主席、周总理、华主席关于质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入揭批“四人帮”破坏工业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罪行,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大抓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强了质量管理,许多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广泛开展以质量为中心的劳动竞赛,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更好地完成;产品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四十九个大中型企业中,出厂水泥全部合格的企业由1977年的27个上升到1978年的四十二个,水泥熟料平均标号1978年比1977年提高了三十一号。小型水泥企业的产品质量也有了提高,据统计,1977年全国县以上的小水泥企业出厂水泥全部合格的只有三十七个,而在去年“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配合水泥新标准的有效实施,加强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企业内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出厂水泥产品质量,国家经贸委2002年1月14日发布了《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办  相似文献   

20.
方舒 《化工质量》2004,(2):43-43
质量检验就是借助于某种手段或方法测定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同既定的质量标准作比较,从而对这项产品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在工厂的生产活动中,质量检验包括进厂检验、工序检验和出厂检验三种。进厂检验指的是对兄弟企业供应的原材料、零部件、元件的验收;工序检验是生产过程中各工序间产品交接时所进行的检验;对最后一道工序出来的产品检验叫最终检验。经过最终检验的产品即可出厂,送到用户手里,所以也叫出厂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