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探讨miR-144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生长与转移的影响。方法标本取自2017年1月3日至2017年12月6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进行手术的30例宫颈癌患者,采用q-PCR法检测不同级别的宫颈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的miR-144的基因表达量;分析miR-144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转染miR-144模拟物,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转染miR-144模拟物后的生长活性变化。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miR-144模拟物后对Hel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宫颈癌组织miR-144表达水平为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miR-144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关,且转染miR-144模拟物48和72 h后,HeLa细胞的生长速率显著降低。miR144-mimics组迁移性和侵袭性HeLa细胞数量为著低于miR144-con组。结论 miR-144可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 1 983至 1 997年收治的≤ 3 5岁宫颈癌 1 42例病理检查资料 ,非随机选择 1 995年收治的>3 5岁宫颈癌 3 1 8例作为对照。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临床病理差异 ,Log 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年轻组Ⅰb+Ⅱa 期病例占 66% ,期别属偏早期。年轻组的临床病理表现为瘤体大、非鳞癌比例高 ,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其他高危因素 ,如病理分级、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累及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年轻组各期 5年生存率均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年轻妇女宫颈癌除了有瘤体大、非鳞癌比例高的特点外 ,无其他预后不良的病理特征。与对照组相比 ,年轻组 5年生存率无明显下降 ,年轻不是宫颈癌预后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617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过表达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等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miR-617表达。宫颈癌SiHa细胞中转染miR-617模拟物使其过表达,采用CCK-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靶基因C-末端结合蛋白1(Ct B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617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下调,过表达miR-617可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促进SiHa细胞凋亡,抑制SiHa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抑制细胞的迁移,过表达miR-617可降低CtBP1蛋白表达。结论:miR-617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下调,可抑制SiHa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克隆形成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tBP1蛋白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老年病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3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及癌旁组织HMGB1蛋白表达情况。对比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宫颈癌组织中HMGB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 0.05);临床ⅡA期、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肌层浸润深度1/2的患者的癌组织中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临床ⅠB1期~ⅠB2期、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患者、肌层浸润深度≤1/2的患者(P 0.05);HMGB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与HMGB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存活率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HMGB1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且HMGB1阳性表达者预后不良发生风险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期宫颈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以指导早期宫颈癌的治疗并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80例早期宫颈癌(ⅠA2~ⅡB)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于大连市妇产医院初治手术治疗,术式为经腹或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根据术后是否存在高危因素,进行辅助放疗或联合放化疗。采用单因素分析研究LVSI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一步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与LVSI关系显著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其独立的危险因素。绘制生存曲线,确定LVSI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LVSI与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年龄、宫旁受累、病灶大小、FIGO分期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LVSI是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②LVSI阳性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74%,总生存率为80%;LVSI阴性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为93%(P<0.05)。结论:LVSI阳性一定程度上能更早地提示淋巴结转移的潜在风险,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能显著降低早期宫颈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LVSI阳性早期宫颈癌患者可能浸润深度更深、分化程度更差,但需更多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
影响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01-01-2006-12-30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且资料完整的88例接受了首次同步放化疗的ⅡB~Ⅳ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与同期收治的70例行非同步放化疗的ⅡB~Ⅳ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同步放化疗组的累积生存率: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9.77%、63.91%、50.03%,中位生存期56个月;非同步放化疗组的累积生存率: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00%、47.36%、29.09%,中位生存期(3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非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复发率(15.71%)高于同步放化疗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3)顺铂(DDP)增敏化疗的次数、DDP总剂量/总治疗时间比值、外照射放疗(EBRT)总剂量/总治疗时间(OTT)比值是影响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因素.(4)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的病理类型(P<0.1)、DDP总剂量/总治疗时间比值(P<0.05)、EBRT总剂量/OTT比值(P<0.1)是决定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同步放化疗能改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而肿瘤的病理类型、DDP总剂量/总治疗时间比值和EBRT总剂量/OTT比值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335调控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OCK1)对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选取人正常宫颈细胞系Ect1/E6E7、宫颈癌细胞系SiHa,分别转染miR-335 mimic、miR-335inhibitor、control mimic及control inhibitor,采用RT-PCR检测miR-335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OCK1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与Ect1/E6E7细胞相比较,在SiHa中miR-335表达显著降低,ROCK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转染miR-335mimic后SiHa细胞中miR-335表达显著增高,ROCK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转染miR-335 inhibitor后SiHa细胞中miR-335表达显著降低,ROCK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转染miR-335mimic后SiH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显著降低,而转染miR-335 inhibitor后则显著增高(P0.05)。与转染control mimic相比,共转染miR-335 mimic与野生型ROCK1-WT可使SiHa荧光素酶活性及ROCK1 mRNA明显降低(P0.05)。结论 miR-335可抑制宫颈癌细胞侵袭及迁移,可能通过调控ROCK1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然杀伤(NK)细胞是宿主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在清除逆流的内膜细胞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其功能的缺陷是可能导致逆流的内膜细胞存活和异位种植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研究NK细胞功能受损的原因,对探求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免疫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然杀伤(NK)细胞是宿主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在清除逆流的内膜细胞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其功能的缺陷是可能导致逆流的内膜细胞存活和异位种植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研究NK细胞功能受损的原因,对探求子宫内膜异位症(EMe)的免疫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稳定表达对人宫颈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表达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m23-H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m23-H1转染入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G418稳定筛选,用Western印迹法、免疫组化法鉴定转染前后细胞中nm23-H1基因的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在宫颈鳞癌组织中,nm23-H1基因阳性表达率随FIGO临床分期的升高有下降趋势,Ⅲ期nm23-H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Ⅱ期,Ⅱ期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I期(P<0.01);分化程度高的组织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分化程度低的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其原发灶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宫颈腺癌组织中nm23-H1基因阳性表达率与FIGO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在pcDNA3.1-nm23-H1转染组中,Si-Ha、HeLa细胞nm23-H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未转染组和空载体对照组未见nm23-H1高表达。MTT法所绘生长曲线显示,SiHa-nm23(转染组)细胞与SiHa-3.1(空载体组)、SiHa(空白组)细胞比较,生长速度明显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eLa(空白组)、HeLa-nm23(转染组)、HeLa-3.1(空载体组)三组细胞生长速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nm23-H1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判断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标志物,而nm23-H1基因对不同宫颈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癌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宫颈癌的术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57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PNI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57例患者中PNI阳性者65例,阳性率14.2%,PNI与肿瘤分期、肿块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ymph-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相关;且合并的这些高危因素越多,PNI的发生率越高。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分期、肿块大小、LVSI是PNI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NI阳性患者接受辅助治疗比例远高于阴性患者(92.3% vs 64.3%,P0.001)。生存分析提示PNI是影响宫颈癌复发和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PNI与宫颈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是宫颈癌不良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可用于指导宫颈癌的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中细胞凋亡指数与放射治疗临床效果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细胞凋亡指数与放射治疗(放疗)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对35例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1周后[用肿瘤剂量(DT)900-1000cGy],取标本,采用原位DNA末端终止法和免疫组化法(IHCA)分别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结果:放疗前和放疗第1周后AI分别为1.21%±0.78%、29.8%±8.4%,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I与bcl-2/bax的表达及与患者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RT前基础细胞凋亡指数(BAI)≥1.21%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BAI<1.21%者(P<0.01)。结论:AI和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检测BAI可预测患者对RT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为预防复发,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8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1995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有病理诊断、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宫颈癌患者42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术后复发23例,401例无复发.对有、无复发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阳性、术后放疗、术后化疗是影响宫颈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阳性、术后化疗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阳性是影响宫颈癌手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术后辅助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微小RNA-10b(microRNA-10b,miR-10b)对滋养细胞肿瘤细胞系JEG-3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成熟型人miR-10b,以脂质体包裹miR-10b并转染JEG-3细胞为miR-10b转染组,无关序列转染组及空白转染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RT-PCR检测各组miR-10b的表达.应用Transwell chamber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的差别.结果:RT-PCR结果提示miR-10b转染组miR-10b的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 chamber法检测miR-10b转染组细胞的侵袭率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的侵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0b能显著上调JEG-3细胞的侵袭力,有望作为滋养细胞疾病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细胞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一种自我稳恒的生理机制,主要用于降解和回收利用细胞内受损的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由此参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态。研究发现,自噬功能异常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依据癌细胞类型、所处微环境和自噬强度的差异,自噬既是宫颈癌治疗的分子基础,也是宫颈癌细胞耐药和放疗拮抗的原因。深入探索自噬在宫颈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可望为以自噬为靶标的宫颈癌生物治疗研究和药物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日本长崎大学医学部妇产科山边彻教授,应中国抗癌协会子宫颈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和全国宫颈癌第三次学术交流会的邀请,于1986年6月5日来南昌讲学,现就早期宫颈癌的查治动向、外阴癌前病变的病理和临床等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186与EGFR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RT-PCR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30例宫颈癌组织与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iR-186与EGFR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增殖侵袭实验检测SiHa和HeLa细胞增殖与侵袭;双荧光素酶实验明确EGFR的3'-非翻译区(3'-UTR)是否为miR-186的直接靶点。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宫颈癌组织中miR-186呈低表达,EGFR呈高表达,两者均与宫颈癌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密切相关。宫颈癌组织中miR-186表达与EGFR表达均呈负相关(EGFR mRNA:R~2=0.865,P0.001;EGFR蛋白:R~2=0.832,P0.001)。上调miR-186表达能抑制SiHa和HeLa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双荧光素酶实验明确miR-186靶定了EGFR的3'UTR并影响了EGFR的蛋白表达。EGFR过表达逆转了miR-186抑制的细胞增殖和侵袭。结论:miR-186通过靶定EGFR的3'-UTR抑制EGFR表达进而抑制宫颈癌SiHa和HeLa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相似文献   

18.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酸蛋白,可以自身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末端重复序列,维持端粒的长度。端粒酶的激活与细胞增殖和癌变关系密切,其活性受到多种因素调控,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可能是其激活的关键性限速步骤。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端粒酶活性不同程度地升高,hTERT mRNA表达上调,并与高危型HPV感染、抑癌基因p53失活密切相关。端粒酶激活是高危型HPV感染后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关键性步骤,端粒酶及其催化亚单位有可能成为宫颈癌筛查的一种重要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酸蛋白,可以自身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末端重复序列,维持端粒的长度。端粒酶的激活与细胞增殖和癌变关系密切,其活性受到多种因素调控,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可能是其激活的关键性限速步骤。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端粒酶活性不同程度地升高,hTERTmRNA表达上调,并与高危型HPV感染、抑癌基因p53失活密切相关。端粒酶激活是高危型HPV感染后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关键性步骤,端粒酶及其催化亚单位有可能成为宫颈癌筛查的一种重要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子痫前期相关微小RNA-18a(micro RNA-18a,mi R-18a)对人正常滋养细胞(HTR8)浸润功能的影响,探讨mi R-18a与子痫前期疾病的相关性及其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i R-18a前体分子分组转染HTR8细胞,并分为三组:pre-mi RNA阴性对照组(NC)、mi R-18a过表达组和mi R-18a抑制组;反转录PCR检测转染后各组中mi R-18a m RNA的表达水平;侵袭小室实验(Transwell)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浸润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与NC组(0.407±0.019)比较,mi R-18a过表达组抑制效果显著(0.884±0.061;0.161±0.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66.67±3.05)比较,抑制mi R-18a的表达可明显降低细胞的浸润能力(29.631±3.112,P0.05)。结论 mi R-18a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正常滋养细胞的浸润功能,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