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裴燕 《广东建材》2006,(5):104-105
从人居环境应具有环境、生态与节能效益的观念出发,简要地指出了当前住宅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说明了住宅设计必须具有环境、生态和节能意识,只有注重环境、生态和节能效益,才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才能与健康建筑、绿色建筑和建筑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住宅设计应有环境、生态和节能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人居环境应具有环境、生态与节能效益的观念出发,简要地指出了当前住宅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说明了住宅设计必须具有环境、生态节能意识,只有注重环境、生态和节能效益,才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才能与健康建筑,绿色建筑和建筑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在追求城市建设的同时往往却忽略了区域人居环境的改善,从而损害了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非典”的爆发更是引发了人类关于居住健康的深层次思考:我们的房地产住宅开发如何真正与人居环境建设相融合?这就需要我们的住宅开发建设有一个升华.即从节资、节能阶段、注重生态阶段到环境量化阶段。  相似文献   

4.
钱锋 《南方建筑》2011,(5):25-26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基础,通过整合目前已有的科研基地而形成。实验室建设以城乡和谐发展与资源高效利用为导向,以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为研究对象,研究方向紧紧围绕三大方向即城镇密集区发展预测和动态监控技术、城市建筑群生态化模拟集成技术以及既有建筑/历史建筑诊断与生态改建技术,开展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集群研究,提高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能力,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5.
以北方乡土民居为例,分析其传统生态设计手法.从创建生态人居环境的角度出发,谈论现代人居环境设计面临的问题及生态设计在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从而使人居环境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并走向舒适、经济、节能、环保的生态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生态住宅与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生态住宅的理念内涵、环境规划和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深化生态住宅的设计理念与内涵,科学的环境规划,符合区域性特色的生态住宅评估体系,对发展生态住宅,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竞赛信息     
《新建筑》2006,(3):124-125
全国节能省地型住宅设计竞赛,WA五合竞赛,2006普利策建筑奖揭晓,2006年世界人居奖,第二届亚洲人居环境暨城市建筑国际设计大赛揭晓,马岩松在大多伦多地区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中胜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住宅产业化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低碳、绿色安全工程,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住宅建设发展的趋势。为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大力推进我国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进程,作为2011中国混凝土周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  相似文献   

9.
《住宅科技》2008,28(5):F0003-F0003
上海绿色生态建筑与人居环境科技推广中心(SGC)受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的领导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的指导,是上海绿色节能生态环保科技成果集成推广应用的非营利性科技推广服务的非企业社团组织。 中心主要任务:推动上海绿色生态建筑和人居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集成推广应用,开展生态节能环保科技示范工程的四新技术集成开发应用,承接有关“四节—环保”科技课题研究,开展国际节能环保科技合作,为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产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不断提高上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健康住宅     
李成 《南方建筑》2003,(3):85-86
该从健康型人居环境及健康型住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出发,提出健康建筑体系应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模式,最后提出建筑师在推广健康型住宅中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体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生态节能系统与体育建筑的特征,分析体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手法与技术手段,并结合具体实例,对体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进行初步探讨,从而促使体育建筑向环保型和生态型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玉勃  董明皓 《山西建筑》2006,32(18):38-39
解释了环境的概念及内容,分析了景观与环境的关系,介绍了景观设计的要求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必要性,提出了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探讨了人居环境规划的内容及应注重的因素,对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住宅设计的节能新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节能型生态住宅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对环保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将建筑学适应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现实意义,从节能新技术的实践中,可以了解生态住宅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赖特建筑创作中的节能策略及其设计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鑫 《新建筑》2006,(3):86-88
分析了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的建筑设计节能策略,提出在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应重视对建筑设计过程中大尺度节能设计措施的应用,采用系统化、层级化的节能设计措施,改变当前建筑节能的“末端治理”状况,以取得切实有效的节能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5.
被动式建筑节能,是通过利用自然气候资源的生态建筑设计原理,赋予建筑本身节能自然特性而实现的建筑节能,因而更为绿色环保,更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筑节能积极倡导的方向。本文就夏热冬暖地区被动式建筑节能,从设计原理、应用技术、设计实践及节能效应进行分析总结,提供相关的设计实践经验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陈贞妍 《城市建筑》2014,(27):175-175
我国各地的传统民居都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观。本文以徽州民居为例,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聚落选址、规划、单体设计中采用了多种节能措施,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观。  相似文献   

17.
孙凤明  田亮  郭晓英 《工业建筑》2013,43(5):153-156
时代的发展加之广大群众的要求所趋,建筑设计者们对小型城市的小区设计日渐重视。结合项目设计实例,围绕小型城市住宅绿色节能这个主题,通过设计理念,总平面布局,环境景观设计,建筑新技术设计,卫生环保设计以及一些细部等方面的设计,从而实现绿色、健康、节能、生态的高品质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8.
适宜的人居环境对促进社会经济 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 社会、经济、生态和自然环境四个方面构建 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评价系统,以大连市内 四区为例,运用熵值法,SPSS,ArcGIS软件 等工具,对研究区的人居环境适宜度进行评 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内四区的人居环境适宜 度差异明显。中山区综合、社会、经济以及生 态环境适宜度评价值均最高;西岗区自然环 境适宜度评价值最高;沙河口区各项评价值 排名均靠前,相反甘井子区的各项评价值均 靠后,不具有比较优势。概括分析了各行政 区存在的问题与优势,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 需对这些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郑必福 《山西建筑》2007,33(32):43-44
指出了建筑节能和居住环境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筑设计及细部构造处理等技术来进行建筑节能的必要性,阐述了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及可持续建筑的定义,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周逸  胡庆刚 《山西建筑》2010,36(32):264-265
阐述了我国的建筑节能现状,探讨了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节能措施的必要性,并归纳了住宅设计时墙体、窗户、地板和屋顶等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