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冯刚  陈菊红 《计算机工程》2007,33(17):66-68
软件重用技术是解决当前软件危机的唯一手段,该文采用同态重用技术来实现软件开发各阶段的重用,在代码、组件到体系结构的各阶段实现同态重用,提供了一个基于同态重用的开发系统。该开发平台在保持一般开发过程的同时加入了同态重用的功能,提高了软件开发的重用程度,通过网页设计的同态重用实例说明了同态重用开发系统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基于Agent的软件重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软件重用是目前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当前软件重用的特点,针对其不足以及目前软件开发的状况提出了动态软件重用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由可重用软部件完成软件重用活动。为了实现动态软件重用的思想,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基于Agent的软件重用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实
实现动态软件重用中的有效性和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种可重用构件模型——类属构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软件重用是在开发一个新的应用系统时,重复使用以前在别的应用系统开发活动中所建立和使用过的软件资源。这些软件资源不仅包括源代码,还包括软件开发方法、需求规格说明、设计结构、开发工具与支撑环境、测试分析数据和维护信息等。软件重用技术有助于提高软件开发的生产率,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因而它已成为软件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面向对象软件系统开发中的软件重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软件重用是指使用已有的软件成分构造新的软件系统的过程。而面向技术中的数据抽象、封装、继承和独立等特性,为软件重用提供了多种机制及可能。本文概要分析了基于类库的重用,直接重用,进化型重用。面向对象技术给软件重用注入了新的活力,同传统的程序开发相比,面向对象技术为软件重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容错软件开发框架RSDF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重用技术引入到容错软件开发过程的思想框架。它以重用库为核心,将增强的净室模型作为可靠性软件开发的理论基础,在方法和实践上为容错软件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介绍了该框架中重用库模型的结构及其对容错软件开发方法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了缓解软件危机,许多人寄希望于软件重用技术,软件重用被认为是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的关键,本文着重介绍了作者设计开发的一个支持软件重用的一体化软件开发环境SSRE,介绍了SSRE体系结构,各部分功能,主要工作流程以及软件构件的描述形式。利用SSRE,用户能够使用此环境中重用构件库中的软件构件,高效率地开发出高质量的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7.
软件过程的模型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由于软件开发组织不能很好地定义和管理其软件过程,以致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在对传统开发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有效可行的过程模型,即生命周期分阶段、每个阶段进行多次受控迭代、工作流活动有计划进行,并根据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标准对软件过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最后给出了对抽象模型进行重用和剪裁再工程的一般原则,从而能根据不同需求制定合适的开发过程来指导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8.
面向对象技术与重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软件重用机制,以及指出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基于重用的软件开发技术,并讨论了面向对象技术中可重用部件库的开发 。  相似文献   

9.
软件重用技术和开发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德斌  张雪松 《计算机工程》2002,28(3):83-84,116
研究和探讨了基于可重用构件库的软件开发模式,并提出了实施软件重用技术的组织结构框架和管理过程,为软件企业实施软件重用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Agent技术的软件重用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引言软件重用是指利用已有的软件资源(如软件设计文档、源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等)来进行软件系统的开发。有效的软件重用可以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软件系统的质量,降低软件开发成本。因此,几乎所有的软件开发技术都提供了相应机制和设施来支持软件重用,如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软构件技术等等。  相似文献   

11.
Software Process Models and Project Performa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progress in software process research and the role of process improvement in enhancing business outcomes of software projects. We first describe the process view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Next, we review the literature on software process research and discuss some of the leading software process models. The business value of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software industry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e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current challenges in software process research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面向对象的组合软件工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冯玉琳  黄涛 《计算机学报》1996,19(3):237-240,F003
组合软件工程技术是当今软件工程技术发展的主流。本文综述了作者在基于对象的组合软件工程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语义模型、描述语言、设计方法学和支持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PETRI 网在软件过程建模及过程实施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软件过程技术,作为一种保证软件开发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在许多软件企业引起了重视和应用。本文从条件/事件网出发,应用标记PETRI网,并针对其在软件过程中的特点,给出了软件过程和软件过程网合理性的定义,根据工作流领域的结论,可以应用经典PETRI网的工具验证其合理性。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传统的软件过程结构表示成软件过程网的规则。并研究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最后用一个实际软件开发企业中的应用实例详细解释了所提出的理论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软件开发模型存在开发效率不高,不能很好地支持软件重用等缺点。在多个大中型软件项目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模型(ABSD)。ABSD模型把整个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过程划分为体系结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演化等6个子过程,讨论了各个子过程所要完成的工作,给出了ABSD模型在劳动和社会保险领域的一个应用实例。实践表明,采用ABSD模型进行软件项目开发,具有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可移植性强、重用粒度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王典  钟勇  朱政华 《计算机应用》2006,26(7):1500-1502
提出一种使用闭环系统负反馈框图建立软件过程的控制模型的方法。该模型利用软件过程中关键域的度量值及其在不同开发阶段的权重来形式化地描述软件开发中某一时刻的特征,并且通过它与设定的门限值的比较来指导软件过程,保证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刘丹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12):4589-4591
在以标准过程为基础的过程复用中,为解决传统的基于标准过程裁剪中标准过程只有单一抽象层次,造成裁剪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了创建多抽象层次标准过程以满足不同应用需要;对相同功能不同抽象层次的过程采用继承机制简化定义,并根据现有的构件描述框架对不同层次的标准过程给出了不同的描述方案。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对标准过程构件的分层结构与继承机制的描述方案进行了实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企业实施过程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有效改善软件过程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改善软件过程是软件生产和发展软件产业的必由之路。结合目前软件过程工程领域研究现状,研究分析两种软件过程改善的方法: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自顶向下的方法以CMM模型框架为基础,结合其5层结构指导企业软件过程的改善;自底向上的方法根据企业及其具体软件项目的特点,采取“理解”-“评估”-“打包”的软件过程改善过程,“理解”过程目的是建立软件过程基线,“评估”过程是引进过程变更并评估过程变更造成的影响,“打包”过程是评估成功过程变更得到的经验并形成新的过程规范。最后从软件过程改善目标,软件过程基线、软件过程变更评价、软件过程改善方法等方面对上述两种软件过程改善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60年代引入软件工程以来,出现了多种封闭的软件开发方法。提出了区别于传统软件开发方法的一种新方法,即基于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软件开发方法。该方法从分析现有的信息资源入手,逐步构建了所需系统,再将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资源添加到共享平台中,作为以后系统构建的基础。该方法已经应用在北京市西城区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中,实践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敏捷方法是一种面临迅速变化的需求快速开发软件的新开发方法,这种方法以快捷、轻便的思维方式,迅速解决了一些传统软件开发企业的生产效率问题,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介绍了敏捷软件过程与极限编程的主要内容,并以一个债权管理系统的开发为例,展示了其实际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