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颈动脉体瘤属于比较少见的化学感受体肿瘤,部位特殊,诊断治疗困难,临床医生一般均感经验不足。本文介绍我院1977~1986年5例诊治体会,以资交流。临床资料 1、病例:男4例,女1例。年龄38~53岁。右侧1例,左侧4例。肿瘤最小4×3×2.5厘米,最大7×6×4.5厘米,均为良性。病期最短3年,最长12年。 2、诊断依据:术前5例颈动脉造影显示典型的颈动脉分叉占位性改变。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颈动脉体瘤(图1)。 3、手术方式:(1)保留颈总、颈内动脉,颈动脉体瘤完整剥离术3例。(2)颈动  相似文献   

2.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抗癌药治疗乳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2年以来对18例乳腺癌行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后实施根治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2岁(35~71岁);病灶大小5~11.5cm,均有皮肤浸润,其中6例与胸壁固定;均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2例有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术者均经针吸细胞学检查确诊。1.2方法取病变同侧上腹部旁正中切口,长约5cm,在腹直肌后方找到腹壁上动脉,游离1.5~2cm,远端结扎,近侧置一牵引线。在结扎线近侧呈鱼口状剪开动脉前壁,此时助手提拉牵引线止血,术者迅速插入硬膜外导管12~15crn,经导管注入亚甲蓝2~4ml,根据…  相似文献   

3.
颅外颈动脉动脉瘤临床少见,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后果。天津市肿瘤医院头颈科1986~1997年间共收治本病8例。本文重点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 1 一般资料 本组颅外颈动脉动脉瘤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19—58岁,病期1月—1.5年,左侧3例,右侧5例。8例中发生自颈内动脉3例,颈总动脉4例,颈动脉分岐部1例。8例中3例因动脉瘤破裂(均发生自颈总动脉)而来诊。全部8例中7例术前临床均考虑本病。其中6例经数字减影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因出血和肿瘤双重因素影响致使临床处理较为困难。以往多行急诊肝切除治疗 ,但存在着较高的病死率。我们于 2 0 0 1年 7月~ 2 0 0 3年12月对 16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急诊介入栓塞止血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 3 5~ 61岁 ,平均年龄 5 5 . 4岁。其中有明确肝癌病史 2例。临床表现均有较剧烈疼痛伴腹膜刺激征 ,其中 9例失血性休克 ,16例均行腹腔穿刺证实腹腔内出血 ,患者经B超、CT或MRI检查提示肝癌破裂出血。肝癌直径 4 9~ 13 7cm ,…  相似文献   

5.
1988年1月至1993年12月对手术中未能切除的胰头癌17例,在行姑息手术的同时,采用经胃网膜右动脉插双孔管至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肝固有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的方法,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性12例,女性5例,男女之比为24:1;年龄36~64岁,平均54.2岁。1.2姑息术式17例胰头癌病人均行胆总管空肠Roux-Y型吻合加胃空肠吻合并行胃网膜右动脉逆行插双孔管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至肝固有动脉。1.3插管方法与此疗在探查确定胰头痛不能切除后,在胃幽门窦大弯测距幽门8~10cm处分离网膜有动脉5~7cm,切断后将其远端结扎。将充满10…  相似文献   

6.
对晚期贲门癌病人 , 尤其是已出现梗阻症状者 , 探查证实肿瘤又不能切除的情况下 , 如何能给下一步治疗创造机会 , 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课题 . 我院自 1992年 2月至 1999年 3月 7年间 , 对 21例不能切除的晚期贲门癌病人采用食管 - 胃底 (体 )端侧吻合辅以术后动脉灌注化疗 , 收到了满意疗效 .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 1992年 2月至 1999年 3月进入本组治疗的 21例贲门癌病人均经 X线钡餐造影检查和胃镜病理活检确诊 . 其中男 16例 , 女 5例 , 年龄在 48~ 72岁 , 中位年龄 62岁 , 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开胸探查 , 探查证实肿瘤均不能切除 , 其中胃左动脉不能处理者 9例 , 侵犯周围器官者 7例 , 两者兼有者 3例 , 其它 2例 , 1例病变广泛家属不同意行全胃切除 , 1例也因病变广泛但曾行小肠手术 , 而不能行全胃切除 .  相似文献   

7.
经皮穿刺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是治疗肝癌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 ,在临床非手术治疗肝癌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 37例 ,男性 2 5例 ,女性 12例 ,年龄 39~ 65岁 ,平均 5 3.5岁。其中原发性肝癌 35例 ,继发性肝癌 2例。1.2 治疗方法采用X线电视监视下经右侧腹股沟皮肤穿刺股动脉插入导管 ,成功后注入化疗药物或栓塞剂碘油至肝固有动脉。所用化疗药物有 :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顺铂、氟脲嘧啶、长春新碱等。1.3 治疗效果治疗后甲胎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 3例转阴 ,B超及CT显示瘤体…  相似文献   

8.
杨再富  徐朝宁 《癌症》1992,11(3):252-252
1985年5月至1991年7月,我院对经B超、CT、细针肝穿刺活检诊断肝细胞癌(HCC)已失去手术机会和不接受手术治疗者,从肝动脉(HA)内灌入抗癌药物局部化疗17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7例全部男性,年龄12—55岁,平均49岁。13例门诊病人,4例住院患者。广泛弥漫型病变10例;局灶结节型病变7例(病灶位于左肝2例、右肝3例、尾状叶1例、左右肝各1个病灶1例。病灶直径最大  相似文献   

9.
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腹膜后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简称腹膜后肿瘤 )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 0 .0 7%~0 .2 % ,且以恶性肿瘤居多 ,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但常常因肿瘤体积较大 ,且多与腹膜后重要脏器及大血管粘连 ,使手术切除比较困难 [1 ] 。我院自2 0 0 0年以来 ,对 15例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与外科手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5例 ,男性 12例 ,女性 3例。年龄 4 5岁~ 76岁 ,平均年龄 6 0 .5岁。临床主要症状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 ,部分患者表现为排尿困难、乏力、体…  相似文献   

10.
动脉灌注治疗晚期十二指肠癌聂学诚宋霆婷黄建国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92年6月~1994年10月收治的6例十二指肠癌患者,因病期较晚已无法手术,采用动脉灌注治疗,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2岁~61岁,平均4...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手术(子宫动脉尿管支保存法)治疗子宫颈癌142例。该组病例占同期收治的宫颈癌2115例的6.7%。临床分期:0期14例,Ia期9例,Ⅰb期66例,Ⅱa期6例,Ⅱb期47例。病理类型:鳞癌101例,腺癌24例(其中透明细胞型8例),鳞腺癌6例,原位癌10例,恶性腺瘤1例。本术式的特点是保留了子宫动脉尿管支,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了膀胱麻痹等并发症.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率,术后未发生输尿管阴道瘘。对随访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处理(14例0期病例未统计在内),五年生存率为89.98%±3.47%,其中Ⅰ期五年生存率为91.72%±4.05%,Ⅱ期五年生存率为87.45%±6.12%。  相似文献   

12.
双介入疗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肺癌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5年 1月至 1997年 12月 ,我院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bronchialarteryinfusion ,BAI)联合经皮肺穿碘油标记无水乙醇混悬液瘤内注射 (percutaneousintratumoralcoholinjection ,PAI)治疗了 18例不能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8例均为肿块类肺癌 ,年龄 38~ 72岁 ,经活检细胞学证实 13例为肺癌 ,其中周围型 11例 (鳞癌 6例 ,腺癌 4例 ,未分化癌 1例 ) ,中央型 2例 ;另 5例为肝癌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双肺多发转移。 18例患者共有32个肿…  相似文献   

13.
在泌尿系统中,膀胱为尿路上皮肿瘤最常发生的部位。绝大多数膀胱癌的组织学为单纯或混合移行细胞型(90%~95%),7%为鳞状细胞型,约2%是腺癌,未分化癌<1%。根据分期的不同,膀胱癌的治疗有经尿道电切、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膀胱内灌注化疗及全身化疗等多种方法。我们将双侧药盒导管植入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吉西他滨治疗膀胱癌16例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5日~2005年4月31日共行双药盒导管系统经动脉灌注吉西他滨治疗膀胱癌16例,男15例,女1例。年龄56~83岁,中位年龄71岁。其中11例经1~3次电切术后复发,5例未经电切等治疗。均经膀…  相似文献   

14.
食管及肺双原发癌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胸外科1998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诊治食管、肺双原发癌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2~68岁,平均58岁。按照Mar-tini提出的同时性和异时性多原发性癌肿诊断标准,同时性食管、肺双原发癌2例,异时性食管、肺双原发癌4例。  相似文献   

15.
自1995年12月~1996年12月,我们收治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34例,对其中20例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加压法栓塞化疗,14例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作对照,结果前者在肝功能恢复,随访半年生存率和一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后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年12月~1996年12月住院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34例,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等)测定,其中男性28例、女性6例,年龄32岁~69岁.随机分成两组,A组20例,肿瘤直径,<5cm4例,5~10cm10例,>10cm6例,其中包括门静脉主干有癌栓者6例;B组14例,肿瘤直径<5cm2例,5~10cm7例,>10cm5例,其中门静脉主干有癌栓患者4例.1.2 治疗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插管,导管经腹腔动脉进入肝动脉,先行肝动脉造影,了解肿瘤大小,位置,类型及供血情况,再将导管进一步送至靠近肿瘤的供血动脉;如果影像学曾提示有门静脉主干癌栓者,可再经肠系膜上动脉推注造影剂,了解门静脉癌栓及逆肝血流情况,在门静脉供血不少于正常的1/3的情况下,才考虑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根据肿瘤大小,侵犯范围决定超液化碘油的用量(10~20ml),将超液化碘油与MMC12~20mg,5—FU1000mg混合成乳剂备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广泛开展,有关报道也日渐增多。尤其是治疗方法学的探讨性研究,不乏经验借鉴。本文介绍在治疗中的几点体会。1 材料和方法本组70例中男64例,女6例。年龄33~67岁,平均50岁。全部病例均通过甲胎蛋白测定,B超、CT和血管造影及手术活检,肝穿病理学检查等不同方法证实。根据1977年全国肝癌会议拟定的标准,70例中Ⅰ期5例,Ⅱ期65例。主要用药为阿霉素10~40mg,丝裂霉素10~20mg,5-Fu 1~1.5g,磺笨酯10ml,明胶海绵1/2~1块剪成1~2mm碎块等。其  相似文献   

17.
肝动脉化疗栓塞目前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但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1],本院自1997年10月以来采取中草制剂爱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取得较好疗效。现就随访达1年以上的67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年8月-2000年10月收治的46例乳房肿块切除病例,探讨乳房肿块切除的手术进路问题。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6例均为女性,乳房肿块大小0.5-5.0cm,肿块数目1-3个,或呈片状、结节状不等,肿块距乳头0.5-8.0cm,均经乳晕切口切除。  相似文献   

19.
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肿瘤: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肿瘤(附10例报告)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524001)洪伟平,袁子彦,李普云,梁立华,庄骏,许志坚我院自1990年6月~1992年10月,用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肿瘤共10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性7...  相似文献   

20.
我院 1990年 6月~ 1999年 6月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418例 ,其中术后有胸胃功能性梗阻者 32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2例病人中 ,男 2 1例 ,女 11例。年龄 49~ 76岁 ,平均5 8 3岁。均采取肿瘤整块切除加淋巴结清除根治术 ,其中 2 5例食管癌 ,胸膜顶吻合 17例 ,颈部吻合 8例 ;7例贲门癌均为主动脉弓下吻合。除颈部吻合者外均采用胸胃“衣领式”包埋吻合口。1.2 症状与体征本组 32例术后表现为心慌 2 6例 ,胸痛 2 9例 ,呕吐 32例 ,呃逆 17例。 2 9例症状出现在进食 1~ 4天 ,3例出现在进食 1周以后。1.3 辅助检查患者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