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固相萃取HPLC法同时测定食品中乙基麦芽酚和香兰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食品中乙基麦芽酚和香兰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C18(5μm,4.6mm×250mm i.d)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0.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6nm,柱温30℃,进样量20μL。该方法的检出限0.5μg/g-2.0μg/g,测定低限饮料1mg/L,-4mg/L,固态食品为5μg/g-20μg/g,线性范围2.0mg/L~100mg/L,加标回收率97.1%~88.7%,相对标准偏差为4.27%~6.74%(n=9)。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桃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色谱柱:Lichrospher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0:80);柱温: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表明,苦杏仁苷浓度在O.06613—4.23200μg间线性关系良好,R2=1.0000,平均回收率为95.91%(RSD=2.29%)。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Gemini C18(4.6mm×250nm,5μm),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5nm,柱温30℃,进样量20此。结果黄芪甲苷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0.2~8.0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9.35%(RSD=0.7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蜂胶黄芪软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种测定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的快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条件为:Lichrospher C18(250mm×4.6mm,5μm)反相柱,流动相为V(甲醇):V(0.5g/L柠檬酸铵)=20: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5rim。苯甲酸和山梨酸的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5171.56x-572.13和y=5089.85x-10.65,检测范围为0-90mg/L,相关系数为0.9999,回收率达98.3%-100.3%。分离时间从20min缩短至7min。  相似文献   

5.
严妍  郝秀艳  姜波 《轻工设计》2012,(22):70-70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维C银翘片中甘草酸的含量。通过采用AgilentZorbaxSBC18柱(4.6mm×250mm),以甲醇-0.1mol/L醋酸铵溶液一冰醋酸(60:40:1)为流动相,流速4.0ml/min,柱温45℃,检测波长245nm。发现甘草酸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7.241-49.538μg/ml(r=O.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9%,RSD=I.78。证明了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种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β- 苯乙醇的方法。采用反相C18 色谱柱Synergi Hrdro-RP C18(4.6mm × 250mm,4μm),以甲醇- 水为流动相(50:50,V/V),流速1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对黄酒中的β- 苯乙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5.00~30.00mg/L 添加量范围内,回收率水平在99.5%~99.8%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6% (n = 6),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线性范围为0.5~50mg/L(r = 0.9999),测定结果与标准气相色谱方法基本相同。所建立的方法可以作为黄酒中β- 苯乙醇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涂膜剂中丙酸氯倍他索和水杨酸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色谱分离。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流动相4:0.05mol/L磷酸二氢钾(用80%磷酸溶液调节pH2.6),B:甲醇;流速:1.0mL/mim检测波长:240nm;柱温:室温。结果丙酸氯倍他索、水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在0.2512-10.048μg/mL(r=0.9999)和10.23~122.76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RSD=0.7%(n=6)和96.8%,RSD=0.3%(n=6)。结论该法简单,灵敏,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涂膜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紫苏子和白苏子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分离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法(RP-HPLC-PAD)对紫苏子、白苏子中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进行了分离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7:13),检测波长210nm,流速0.8mL/min,柱温28℃。熊果酸进样量在0.10~4.0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为1.6%;齐墩果酸进样量在0.05~2.0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RSD为1.2%。6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紫苏子和白苏子中2种三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钛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柠檬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倩倩  姜子涛  李荣  谭津 《中国酿造》2012,31(7):151-155
建立了钛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酸味剂柠檬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色谱条件:分离柱为Titania Sachtopore-RP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60∶40 (v/v)、流动相中含磷酸盐3mmol/L,流速0.SmL/min,柱温60℃,检测波长210nm.线性范围为0.02mg/mL~8.0mg/mL,检出限2.4μg/mL (3σ),回收率为92.79%~99.30%,RSD (n=8) <0.72%.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可满足饮料中柠檬酸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
梁敏 《福建轻纺》2009,(7):44-45
样品用提取液提取,经C18小柱富集、净化后,进行HPLC分离、检测。所使用的色谱柱为UllimatexB—C18,紫外检测波长分别为271nm(叶酸),365nm(VB12),流动相为1g/L辛烷磺酸钠\甲醇,梯度洗脱。该方法回收率为96.7%-97.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2.4%(n=6),线性范围为0.25μg/m-25μg/m,r=0.9999,叶酸检出限为0.1mg/kg,VB12检出限为0.2mg/kg。  相似文献   

11.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存在于黄酒中的致癌物质。本文采用气质联用法检测了广东市场上42种黄酒样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28个样品中EC含量超过30μg/kg唱,占66.67%,其中7个样品中EC含量超过了100μg/kg(日本清酒中EC的限量标准),最高的高达1210μg/kg。研究了脲酶对黄酒处理的效果,结果发现,一定条件下添加脲酶能够去除酒里的尿素,破坏产生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途径,从而控制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不再剧增。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得出脲酶最佳的处理条件为酶浓度150mg/L、处理温度为25℃,pH值为3.5,处理时间10d。该条件下进行处理,可使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降低45.83%。  相似文献   

12.
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液萃取和基质固相分散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对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共检测发酵食品437批次,其中EC阳性样品343批次,阳性率为78.49%,阳性率最高的是果酒100%,其次是酱油98.17%、醋86.67%和黄酒78.38%,最低的是啤酒,为未检出。饮料酒中EC平均值最高的是黄酒90.4μg/L,其次为保健酒62.9μg/L,最低为葡萄酒,为7.6μg/L,调味品中酱油和醋EC平均值分别为84.1μg/kg和76.2μg/kg,焙烤食品中面包EC平均值24.3μg/kg。研究结果表明,黄酒、酱油和醋中EC的阳性率、平均值相对较高,在今后的研究和监测中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产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残留量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调查60份江西省内生产的黄酒产品中氨基甲酸乙酯(EC)残留量。酒样添加d5-EC同位素内标,经硅藻土层析住吸附,乙醚洗脱,用GC-MS测定,内标法定量。色谱柱为DB-INNOWAX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加标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107.5%,相对标准偏差为1.33%(n=2),黄酒中EC的污染水平中,EC的中位数为24.4μg/kg,均值为35.0μg/kg,检出率为70%,含量值范围为6.0~123.7μg/L。通过此次调查江西产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残留量,将为我国制定国家标准和对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污染水平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检测红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并进一步优化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最佳检测条件为吸附时间10 min、正己烷作为淋洗溶剂、乙酸乙酯与乙醚(5∶95,V/V)作为洗脱溶剂,荧光反应时间5 min。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对氨基甲酸乙酯进行检测,在50~200 μg/L范围内时,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5%~92.8%,精密度实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6.9%,检出限为5 μg/L,说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易于掌握,可用于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我国干红葡萄酒(77款)和干白葡萄酒(17款)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情况,并探讨了酿酒工艺(果胶酶、酵母、乳酸菌和发酵温度等)对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干红葡萄酒中EC含量范围在7.00~26.80μg/L,平均浓度为17.90μg/L;干白葡萄酒中EC含量范围在6.40~21.58μg/L,平均浓度为11.35μg/L。葡萄酒酿造过程中EC的生成主要受酵母菌和乳酸菌种类的影响,酒精发酵温度的降低和果胶酶的使用有助于减少葡萄酒中EC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reverse phase HPL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β‐phenylethanol in Chinese rice wine. The β‐phenylethanol was separated using a Synergi Hydro‐RP C18 (4.6 mm × 250 mm, 4 μm) column, CH3OH:H2O (50:50, v/v) as the mobile phase, and a diode array detector set at 210 n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5.00?30.00 mg/L of β‐phenylethanol was fortified,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between 99.5% and 99.8%, the RSD was 0.6% (n = 6), and the limit of determination was 0.05 mg/L. 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over a range of 0.5 mg/L to 50 mg/L (R = 0.9999). The results of this method were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The developed method is suitable to determine the β‐phenylethanol content in Chinese rice wine.  相似文献   

17.
建立固相萃取(SP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酒中氨基甲酸乙酯。试样经硅藻土固相萃取柱净化,乙酸乙酯/乙醚洗脱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利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及外标法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氨基甲酸乙酯在10—12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检测限为1.6μg/kg,定量限为3.0μg/kg,加标回收率在81.0%—97.4%之间,RSD为2.6%—5.5%(n=6)。应用此方法,对市场销售的各种酒进行了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在5.8—93.6μg/kg之间。此方法可靠、便捷,净化效果好,灵敏度、准确度均满足检测要求,可作为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甘肃省市场上流通的部分酒类产品的氨基甲酸乙酯(EC)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4.55%~90.93%,相对标准偏差(RSD)<3%,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良好。对甘肃省152份酒类样品的测定结果显示,EC检出率为70%,其中白酒最高,其次为黄酒,葡萄酒最低,含量分别为34.93 μg/kg、20.24 μg/kg、9.88 μg/kg。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多维气相/气质联用(MDGC/GCMS)法测定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采用硅藻土固相萃取柱对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进行提取净化,利用MDGC/GCMS对葡萄酒中EC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葡萄酒中EC与干扰物均得到很好分离,EC在0~1 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检出限(S/N=3)为1.0 μg/L,加标回收率为82.97%~86.8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9%;方法的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RSD分别为2.42%和2.88%。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适用于葡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建立黄酒发酵醪液(固液混合物)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并测定绍兴某黄酒厂发酵醪液的生物胺含量。结果显示,8种生物胺的检出限为0.187μg/L^0.35μg/L,定量限为0.323μg/L^1.06μg/L,且在0.5μg/L^2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8种生物胺在黄酒发酵醪液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5.31%~105.22%,相对标准偏差在3.21%~9.87%,均小于10%,符合国家标准中残留检测要求。在黄酒发酵醪液中,8种生物胺均能检出,总生物胺的范围是151.02 mg/L^181.48 mg/L,其中腐胺和酪胺是主要的生物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