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88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进行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确定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的部位和程度,并进行相应的鼻内镜手术矫正.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67例,占76.1%:显效14例.占15.9%;无效7例,占8.0%.临床总有效率为92.0%.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由鼻腔鼻窦的异常解剖结构或疾病引起的鼻源性头痛,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准确,去除病灶彻底,治疗效果良好,采取合适对应的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此类头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经鼻内镜治疗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患者53例.根据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确定解剖异常的部位和程度,进行相应的鼻内镜微创手术.结果 53例中,鼻中隔高位偏曲18例;泡状中鼻甲或中鼻甲反向弯曲8例;鼻丘气房过度发育压迫鼻中隔4例;钩突肥大压迫中鼻甲6例:窦口鼻道复合体狭窄10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剖异常7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27例,好转21例,无效5例.结论鼻内镜技术结合高分辨率CT可以提高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诊断率,相应的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此类头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胡国文 《广东医学》2008,29(1):122-123
目的 探讨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患者53例.根据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确定解剖异常的部位和程度,进行相应的鼻内镜微创手术.结果 53例中,鼻中隔高位偏曲18例;泡状中鼻甲或中鼻甲反向弯曲8例;鼻丘气房过度发育压迫鼻中隔4例;钩突肥大压迫中鼻甲6例:窦口鼻道复合体狭窄10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剖异常7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27例,好转21例,无效5例.结论鼻内镜技术结合高分辨率CT可以提高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诊断率,相应的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此类头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微创手术的疗效.方法 鼻源性头痛患者75例,根据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确定解剖异常的部位和程度,进行相应的鼻内镜微创手术.结果 75例中鼻中隔偏曲54例,钩突肥大压迫中鼻甲26例,泡状中鼻甲或中鼻甲反向弯曲15例,鼻丘气房过度发育压迫鼻中隔11例,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解剖异常者47例.在鼻内镜下行相关手术,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37例,好转32例,无效6例.结论 鼻内镜技术结合鼻窦CT检查可以提高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诊断率,相应的鼻内镜微创手术是治疗此类头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王宝莲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85-186,188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62例无鼻内症状的鼻源性头痛的患者进行CT、鼻内镜检查和1%地卡因实验,并分析其解剖学特点,确定具体解剖变异部位,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实行相应的鼻内镜手术。结果鼻部CT结合鼻内镜检查发现62例患有鼻中隔偏曲、中鼻甲反向弯曲、钩突肥大、筛泡过渡气化、鼻腔鼻窦复合体(OMC)狭窄等解剖异常,鼻内镜术后随访6~12月,治愈4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16%。结论对确诊的鼻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修正鼻腔解剖异常,使病因真正地解除,获得满意疗效,提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鼻腔接触性头痛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2月住院48例由于鼻腔结构异常而致黏膜接触头痛患者进行鼻内镜下矫形术,术后进行3~24月的随访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48例患者中治愈32例,好转12例,无效4例.结论 鼻腔结构异常导致黏膜接触所致的鼻源性头痛,保守治疗无效时,可结合鼻内镜检查及CT寻找异常解剖部位,鼻内镜下解除接触点可获得较好效果,合并变态反应因素时可术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刘正先 《中外医疗》2013,32(7):33-34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构异常导致的鼻源性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鼻内镜手术在局麻下治疗48例鼻腔解剖异常、鼻窦所致的鼻源性头痛患者,其中,21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例行中鼻甲部分切除,4例行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术,7例行鼻中隔矫正术并中鼻甲整形术;10例行钩突切除术或(并)筛窦切除术。结果 48例患者中总体治愈率68.8%(33例),好转率20.8%(10例),无效率10.4%(5例)。结论鼻内镜手术适用于复杂鼻腔结构的处理,该法治疗解剖结构异常所致的鼻源性头痛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刘志印  任红波 《重庆医学》2011,40(27):2775-2776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该院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鼻源性头痛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3个月,63例中痊愈54例(85.7%),好转9例(14.3%).6例鼻腔轻度粘连,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鼻源性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非感染性鼻源性头痛的鼻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89例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鼻腔解剖学特点,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3年,总结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经高分辨率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后发现存在有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经鼻内镜手术后头痛缓解,疗效满意。结论: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系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所致,通过鼻内镜手术矫正异常的鼻腔解剖结构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实施鼻内镜鼻窦手术且获得随访的 5 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Ⅰ型治愈率 96 .5 0 % ,Ⅱ型治愈率 88.2 0 % ,Ⅲ型治愈率 5 6 .82 % ,3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疗效与临床分型、手术技巧及术后随诊处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鼻部解剖变异与鼻源性头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鼻部解剖异常与鼻源性头痛的发病关系。方法对215例术前经CT检查和手术证实为鼻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5例鼻部解剖变异的发生率为:鼻丘气房92.1%,Haller气房19.0%,中鼻甲气化40.0%,反常曲线中鼻甲6.5%,钩突异常(增生、偏曲、气化)10.7%,鼻中隔偏曲52.1%,鼻中隔偏曲合并中鼻甲异常17.2%,鼻中隔偏曲合并中鼻甲异常及钩突、筛泡异常11.6%,上颌窦发育不良4.2%。手术矫正变异结构,鼻源性头痛的治愈率达87.1%。结论鼻部解剖变异与鼻源性头痛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治疗鼻源性头痛4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绍欣 《医学综述》2012,18(8):1274-127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对41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及CT诊断后均行鼻中隔矫正手术治疗。结果本组41例鼻中隔偏曲且出现头痛、头昏者进行鼻中隔矫正术,头痛消失或减轻,痊愈率达80.49%,总有效率达95.12%。结论因鼻中隔偏曲而出现鼻源性头痛在鼻内镜下行矫正术,治疗方法较简单、疗效好、对临床有较强的实用性,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腔结构异常所致单纯性鼻源性头痛的病因及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62例无鼻窦炎单纯性鼻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高分辨率CT检查结合鼻内窥镜技术,对鼻腔结构的异常进行分析,明确病因后应用鼻内窥镜微创技术对鼻腔解剖异常的部位进行纠正。结果 62例中治愈46例、有效12例、无效4例。结论 CT结合鼻内镜技术可提高无鼻窦炎患者鼻源性头痛诊断水平,通过鼻内镜微创手术,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使单纯性鼻源性头痛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腔结构异常所致单纯性鼻源性头痛的病因及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62例无鼻窦炎单纯性鼻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高分辨率CT检查结合鼻内窥镜技术,对鼻腔结构的异常进行分析,明确病因后应用鼻内窥镜微创技术对鼻腔解剖异常的部位进行纠正。结果 62例中治愈46例、有效12例、无效4例。结论 CT结合鼻内镜技术可提高无鼻窦炎患者鼻源性头痛诊断水平,通过鼻内镜微创手术,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使单纯性鼻源性头痛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鼻腔结构重塑治疗鼻源性头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重塑鼻腔解剖异常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对28例鼻源性头痛患者术前行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发现鼻腔一个或多个解剖结构异常,内镜下实施矫正重塑。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纠正了解剖结构异常,鼻腔通气恢复正常,头痛症状消失。结论 内镜下矫正重塑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治疗由其导致的鼻源性头痛,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电灼治疗慢性泪囊炎所致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 :临床治疗慢性泪囊炎 78例、88眼 ,随访 3~ 12个月。结果 :高频电灼法近期 (3个月 )治愈率为 72 .7% ,远期 (12个月 )治愈率为 6 1.3%。结论 :高频电灼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患者因眼球钝挫伤引起的前房出血继发青光眼的疗效。方法:观察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1年1月10年间外伤性前房出血引起青光眼的病例176例。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者根据病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经药物治疗后有42例眼压恢复正常范围,治愈率23.9%,经药物治疗无效的136例进行手术治疗,有120例眼压恢复正常,治愈率为89.6%。结论:药物治疗对一部分症状较轻的继发青光眼确实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大部分病情复杂的病例则选用比较灵活的手术方法治疗,可以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川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0):1382-1384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4年7月~2010年6月间实施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并完成随访6个月以上的16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后随访6~37个月,总治愈率为71.0%,总有效率为95%,Ⅰ型、Ⅱ型、Ⅲ型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5.6%、8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多发性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对多发性鼻息肉72例进行综合治疗即行鼻息肉摘除术+筛窦开放术+术后随诊治疗3个月。随访1-6年。结果:治愈51例,复发21例,治愈率为70.8%。结论:此方法能有效地降低鼻息肉的复发率,消除鼻窦炎的症状,如多脓涕、头痛等。疗效比常规单纯鼻息肉摘除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