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7年组成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作为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外联合科考活动,在近代科学史特别是中外科学交流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中外双方谈判“十九条”合作协议的背后,不仅包含着科学无国界与科学家有祖国的理与利矛盾,交织着如何借中外合作以推进中国科学进步同时又无损国家主权的利与权难题,也充满着富有戏剧性的冲突与博弈。透过对戏剧性谈判过程的回顾与解读,辨析了近代中外科学合作中的矛盾与利益,以及双方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2.
新型节水灌溉自控器(仪)中试与转化项目对于节水灌溉来讲是高科技产品的应用推广,对于项目组来讲是由科研向产业化的转型.这是项目组面临的两个难题.为了解决以上两项难题,项目组改变了原来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销售的方案,积极寻求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企业进行合作,大大加快了产品中试转化和产业化的步伐,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李约瑟难题究竟问什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从李约琴难题的两个重要表述的翻译问题入手,在考究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总体评价和分析他的“近代科学”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对难题中两个问题的原始含议作了较说细的讨论,并由此探讨了难题的深层结构。文章认为,在难题中,前一问题包含中国科学理论比较落后;后一问题中的“近代科学”指称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本特征的理论科学,对这一点的忽视,是目前在难题的理解、转述和求解中存在误区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最后对难  相似文献   

4.
模态解释:量子力学的新图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难题”是量子力学中的核心困惑之一。本文所介绍分析的量子力学的模态解释,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量子力学做出了解释,它不仅是对“测量难题”认识的最新发展,也是对物理学哲学最新发展主题的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5.
疫苗是人类抵御疾病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疫苗接种具有风险与收益相互交融、免疫效果有限性等技术特征,加之人们的社会行为选择,会引发疫苗犹豫、分配公正和可持续性等伦理难题,从而影响到其善目的的有效实现。解决这些难题,需要从多个层面重构公众的疫苗认知,确立多样化的公正分配原则,并且不断强化人们对于持续接种疫苗的道德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消解疫苗接种伦理难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李约瑟为什么会研究中国科技史,一直以来国内外学界流行的解读为:鲁桂珍是直接的诱因。笔者通过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科学的社会研究兴起的考察,认为,李约瑟之研究中国科技史,有深刻的时代背景。自1931年以后英国科学界开展的科学的社会关系的调查和研究,应该是主要动因之一,而四十年代李约瑟来到中国主持中英科学合作馆,则最终促成了他转向中国科技史研究。李约瑟难题第一部分是李约瑟站在西方科学立场上提出的,它极有可能形成于1937年科学及其社会关系委员会初成期间,难题本身推动了他对中国的追踪;第二部分则是他站在中国古代科技的立场,在二战期间深入了解中国的科学与社会后提出。至迟在1945年,他已对难题的答案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文章综述了对这个问题的几种著名的解释,并对金观涛、樊洪业和刘青峰的观点提出了疑问。进一步指出,李约瑟难题涉及到复杂的历史事件,而历史具有不可逆性;科学事业是一个社会性事业,甚至是全人类的事业。在这种情况下,要解释李约瑟难题I,就要引入关于社会系统的分类学理论。文章引入文化人类学中基于常识和逻辑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以及波普尔关于自主的世界Ⅲ的思想,对李约瑟难题I进行尝试性解释。基本结论是:我们将不得不承认一个“得天独厚的希腊”。  相似文献   

8.
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高校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合作学习与合作学习模式的介绍,探索了合作学习方式的基本方法,合作学习的作用以及它的效果分析。同时介绍了一个成功的合作学习教学实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遥感找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直接找矿和深部找矿是目前遥感找矿的两大科学难题,探讨了解决这两大科学难题的主要途径:一是开发新型遥感探测技术与先进的图像处理方法;二是促进多学科交叉与集成。同时,本文还从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阐述了遥感找矿面临的新机遇。最后,强调了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再创遥感找矿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1):48-48
“十五”期间,湖南大学电动汽车课题组承担了中德国际科技合作重大项目“电动汽车多能源总成智能控制器的研发”和湖南省“十五”科技计划重大专项“混合动力轻型越野车控制系统的研制”等课题。课题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电动汽车智能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解决相应的电动汽车能源分配、启动电机智能控制、车载电池的预估与能量回收、电子节气门自适应控制、电动汽车的动态建模与智能仿真等技术难题,自主开发了电动汽车多能源总成智能控制系统硬件平台,为长丰等汽车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