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腹壁回肠造口,其周围皮肤糜烂,多因回肠突出皮肤表面高度不够。也有些病例,开始时回肠造口高出皮肤2cm,过一段时间,回肠造口往往退缩而贴附于皮肤,使尿液和肠粘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均属于广泛性结肠直肠粘膜病,如果FAP确诊后不予治疗,100%会发生结肠癌、直肠癌[1]。因此,开展根治性、保存功能满意的手术方式来治疗这些疾病非常必要。1992~1998年3月我院采用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PAA)对17例患者进行治疗,术后患者情况良好,既保留了肛门,又较好地保护了排便功能[3]。现将手术的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7例中男14例,女3例,年龄15~59岁,平均28岁。其中家族性结肠息肉病14例,结直肠腺瘤恶变3例。2手术方法及配合2·1物品准备:手术为腹盆腔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回肠远段环形贮袋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慢传输型便秘、7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3例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19例患者均行全结肠切除、回肠远段环形贮袋一直肠吻合术。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9例均手术成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3.5 d,36 d排便。术后随访6个月6 d排便。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顽固性腹泻、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全结肠切除、回肠远段环形贮袋一直肠吻合术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措施,术后排便控制能力满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回肠造口旁皮炎的措施。方法总结2008年3月-2011年10月回肠造口术后造口旁皮炎的预防经验,并与2005年1月-2008年2月间行回肠末端造口术患者造口旁皮炎的发病率进行历史对照。结果试验组20例患者,在造口还纳前,发生造口旁皮炎2例,发生率为10.0%,对照组21例,发生造口旁皮炎9例,发生率为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执行造口手术标准、按操作规程及时更换造口袋、术后及时地排放排泄物可有效预防造口旁皮炎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预防性回肠双腔造口与单腔造口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1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8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腔造口组(43例,单腔造口术)和双腔造口组(43例,双腔造口术)。统计两组Ⅰ、Ⅱ期手术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与转流性结肠炎(DC)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过程中双腔造口组失访3例,最终纳入研究40例。两组Ⅰ期手术时长、Ⅰ期术中出血量、Ⅰ期术后排气时间、Ⅰ期住院时间、Ⅱ期手术距Ⅰ期手术的时间、Ⅱ期术中出血量、两期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Ⅱ期术后6个月内DC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腔造口组Ⅱ期手术时长短于单腔造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Ⅰ期术后3个月内不同程度DC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进行预防性回肠双腔造口与单腔造口均具有可行性,安全性较高,但双腔造口可以更好地降低DC发生,缩短Ⅱ期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肠贮袋炎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后主要的长期并发症。甲硝唑和环丙沙星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但目前这两种抗生素在回肠贮袋炎发作时及发作后对回肠贮袋菌群的作用仍未知。本研究目的是评估两种抗生素清除致病菌以及恢复回肠贮袋正常菌群的情况。方法:在未经治疗的回肠贮袋炎发作初始、使用甲硝唑和环丙沙星治疗期间以及回肠贮袋炎缓解期,对1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粪便菌群加以检测。部分患者经历了不止1次回肠贮袋炎发作。因此,共采集了104份标本。每份标本均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培养并鉴定分离菌株。此外通过贮袋炎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回肠造口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9年9月80例行回肠造口手术的急腹症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回肠造口手术方式为分组因素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比较两组患者回肠造口的手术时间、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造口回缩、行造口还纳的手术时间及造口还纳切除的肠管长度。结果改良组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缩短,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较少,后期行造口还纳时间缩短,可保留更多的回肠组织。结论改良回肠造口对传统回肠造口是一种合理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患有肠道疾病的患者采用回肠造口术治疗以后,通过造口皮肤工具评价回肠造口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9.1-2017.9.1)接受肠道疾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35例,通过造口皮肤工具评价患者在采用回肠造口护理前和后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通过采用造口皮肤工具评价以后,患者在护理后的DET评分要高于护理前的评分,同时通过回肠造口护理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概率降低(P0.05)。结论:患有肠道疾病的患者采用回肠造口术治疗以后,借助造口皮肤工具可有效提升回肠造口护理中应用效果,促使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0.
Miles手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iles手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方法:对85例患手术后采取半卧位或偏向造口一侧,观察造口肠管有无回缩、脱落及其血运情况,定期扩张造口,排便训练,出院后自我护理,合理饮食,适当活动,继续进行排便训练及定时扩张造口。结果:随访6个月-3年,85例中仅出现3例造口周围皮肤糜烂,5例肠管坏死,1例造口狭窄,77例掌握了自我护理方法。结论:上述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Miles术后并发症,提高患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Miles手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平  刘瑶  李连  刘建 《吉林医学》2005,26(5):482-483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常需同时切除肛门,在腹壁上作结肠造口,形成一个永久性人工肛门。美国每年结肠造口在10万人以上。我国中、低位直肠癌发病率相对较高,每年约有10万人要作此类手术,结肠造口的术后护理在国外多由专业造口师承担,但因为目前我国尚没有专业造口师,这些工作仍由护理人员完成。我科2001年1月~2004年6月对直肠癌施行永久性人工肛门共7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高排量回肠造口(high output ileostomy,HOI)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有关HOI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设置为建库至2022年5月。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卡斯尔-渥太华(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统计分析。  结果  共有9项研究纳入,得分均在7分及以上。共纳入1 844例回肠造口患者,其中393例HOI,回肠造口患者的HOI总体发生率为23%(95% CI:0.18~0.28,P < 0.001)。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炎性肠病(OR=16.17,95% CI:7.00~37.38,P < 0.001)、糖尿病(OR=13.69,95% CI:6.42~29.20,P < 0.001)、放化疗(OR=4.50,95% CI:1.29~15.67,P=0.020)、术后出口梗阻(OR=3.77,95% CI:1.57~9.07,P=0.003)为HOI的影响因素。  结论  炎性肠病、糖尿病、放化疗及术后出口梗阻为HOI的影响因素,但现有研究数量较少,多为小样本研究,此外HOI的诊断标准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meta分析结果,因此上述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Miles手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秀 《安徽医学》2010,31(3):274-27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Miles手术后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9年60例行Miles术的直肠癌病例护理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造口缺血1例,造口旁疝1例,造口水肿1例,造口狭窄4例,造口周围皮炎5例。结论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的有效护理,可以明显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结肠损伤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而严重的损伤之一,发生率占非战伤腹部外伤的10%~12%,居腹部外伤的第4位。尽管高效抗生素、结肠造口以及肠外营养支持等方法的采用,使结肠损伤的病死率大大下降,但仍有10%~15%的患者最终死亡。我院普外科近10年来手术治疗结肠损伤77例,对其中损伤结肠切除一期吻合7例及损伤结肠修补28例患者行回肠造口,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63例直肠癌前切除术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术前、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术前情志心理干预、术后造口的观察护理以及造口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预防及处理方法。并通过延伸护理服务、定期跟踪,针对患者不同病因采取相应对策,提供个性化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造口并发症发生,同时保证患者二期手术(闭瘘)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克罗恩病和不确定性结肠炎患者接受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后结果。方法:在1982—2001年期间,1270例患者在西奈山医院接受了重建性结肠直肠切除术:其中溃疡性结肠炎1135例、克罗恩病36例、不确定性结肠炎27例和其他疾病78例。前瞻性收集围手术期资料。将包括35项问题的调查问卷邮寄给功能性贮袋手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以评估贮袋功能。结果:克罗恩病和不确定性结肠炎患者的贮袋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和43%,明显高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2%)(P<0.05)。与此类似,56%克罗恩病患者实施了贮袋切除或贮袋废用手术,而仅10%的不确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回肠膀胱输出道造口术前定位对患者术后造口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作者医院2010-03/2014-02月因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和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治疗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术前由造口治疗师、手术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造口定位,对照组由手术医生在术中进行定位造口。术后随访6个月,对患者的造口情况、生活质量进行记录并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造口并发症、对造口的适应性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回肠术前造口定位可有效减少造口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对造口的适应性,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术中回肠造口预防吻合口漏.方法 回顾2003年~2010年间行直肠癌根治术90例,分别采用双吻合器加回肠造口41例与双吻合器未加回肠造口49例,对比两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 行回肠造口组无吻合口漏发生.未行回肠造口组有3例吻合口漏发生.结论 低位直肠癌回肠造口对预防吻合口漏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预防吻合口漏而行的一种安全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与袢式回肠造口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行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因存在高危吻合口漏风险而需要预防性回肠造口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用经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30例(回肠插管造口组),应用袢式回肠造口31例(袢式回肠造口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吻合口漏、术后吻合口狭窄、术后肠梗阻、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造口并发症[主要包括造口周围皮肤炎症、造口处腹壁切口并发症、腹壁隧道并发症(造口脱垂、造口旁疝)、插管及系膜并发症(造口水肿、造口出血)、高排量造口、造口内肠管扭转]以及Ⅱ期手术情况(主要包括Ⅱ期手术间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袢式回肠造口组比较,回肠插管造口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回肠插管造口组造口周围皮肤炎症、造口处腹壁切口并发症、造口脱垂、造口水肿、造口内肠管扭转等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袢式回肠造口组(均P<0.05);两组患者造口旁疝、造口出血、高排量造口等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肠插管造口组Ⅱ期手术间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袢式回肠造口组(均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或延期愈合、造口处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安全可行,较袢式回肠造口再次回纳具有治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Ⅱ期手术间隔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加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护理。方法:对45例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造口定位、术后造口观察、皮肤护理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结果:45例患者自术后到造口回纳期间出现造口皮肤过敏3人,机械性损伤5人,粪水性皮炎5人,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可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