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针对结直肠手术患者的预防结直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HTK选取医院记载的60例结直肠手术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配为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结直肠手术患者30名,对照组结直肠手术患者30名,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观察两组结果差异的显著性.结果:通过两个组别的对比分析,经过回归分析验证模型准确率为84.1%.结论:影响结直肠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诱导因素有:患者体质指数、术前住院时长、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术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根据这些因素以便在后续的结直肠手术临床中可针对性的拟定相应措施,更好地解决结直肠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有效控制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福建省某三甲医院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出院的1489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情况、住院治疗情况和费用情况等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费用主要由药品费、包含卫生材料的其他费用、手术费、检查检验费构成,分别占31.26%、30.12%、14.58%、14.04%。通过多因素分析得到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首要影响因素为住院天数,其次为有无并发症,年龄和付费方式等在不同程度上均对住院费用产生影响(P<0.05)。结论合理缩短住院天数、合理安排检查检验及卫生材料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邓超  吴素华  郭晓东  刘成莹  周智航  何松 《重庆医学》2021,50(6):987-990,995
目的 评价门诊冷圈套器切除术(C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60例门诊结直肠小息肉患者,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行CSP(CSP组),选择同期采用高频电设备进行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住院结直肠小息肉患者(EMR组)进行比较.结果 EMR组和CSP组患者均无出血及穿孔并发症,但CSP组手术平均操作时间及手术治疗费用均少于EMR组(P<0.05).结论 CSP可推广用于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结直肠小息肉的及时处理,并具有节省时间及费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万冰 《基层医学论坛》2016,(34):4797-4798
目的 试论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切除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腔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进行手术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结直肠肿瘤时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可以根治肿瘤,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出院,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比某医院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脑梗死住院患者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前后住院费用差异。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方法分析脑梗死住院患者医改前后性别、患者来源、付费方式和治疗方式的差异;T检验方法分析医改前后脑梗死住院患者各项费用对比差异;分层分析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在医改前后各项费用的差异。结果脑梗死住院患者医改前后例均费用分别为23259元和24442元,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医改前后脑梗死住院患者费用没有差异(P=0.744),医改后脑梗死住院患者例均药费降低(P<0.001)、例均检查费增加(P=0.002)、例均材料费增加(P<0.001)和例均治疗费增加(P<0.001);分层分析不同治疗方式,脑梗死住院患者医改后例均费用内科治疗减少了877元(P=0.0.094),手术治疗增加了21545元(P=0.076),介入治疗增加了12863元(P=0.295),后二者的例均材料费增加了分别为15243元(P=0.037)和16907元(P<0.001)。结论脑梗死住院患者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前后费用没有统计学差异,脑梗死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费用增加归因于材料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6.
王刚  张汝鹏  张凤新  刘伟  王学军  柯彬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48-1249,1253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直肠淋巴瘤的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肿瘤医院和唐山市协和医院1969—2007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83例结直肠淋巴瘤患者的病理资料,比较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83例患者病变部位:回盲部48例(57.8%),升结肠21例(25.3%),横结肠3例(3.6%),降结肠2例(2.4%),乙状结肠5例(6.0%),直肠2例(2.4%),阑尾2例(2.4%)。77例获随访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6.8%、54.5%和47.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Blackledge分期、化疗对生存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lackledge分期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用Blackledge分期能判断结直肠淋巴瘤的预后,根治性手术并辅以化疗是治疗结直肠淋巴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减孔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癌患者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减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术后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用于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4例行腹腔镜开放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 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用于结直肠肿瘤 的治疗,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12月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行结直肠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患者进行手术后,观察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费用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可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结直肠良恶性疾病病灶切除手术中使用吻合器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接诊的106例良性或恶性结直肠疾病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治疗。依据术中切口吻合方法的不同划分为参照组(应用手工吻合)与研究组(应用吻合器吻合),各有53例患者。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吻合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5.66%)低于参照组(2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良恶性疾病病灶切除手术中应用吻合器的效果良好,相比传统手工缝合的吻合质量更高,可缩减手术时间,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手套通路经肛门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例行腹腔镜辅助手套通路经肛门微创手术治疗的直肠肿瘤患者,行肠壁全层或黏膜下肿瘤切除,保证切缘完整,创面连续缝合关闭,分析该术式在直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8例直肠病变均获完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氩离子凝固术在治疗胃结直肠息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于消化内科诊治的5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28例。A组给予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B组行氩离子凝固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A组患者在亚蒂及有蒂息肉切除中治愈率高于B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扁平及浅表隆起息肉治愈率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氩离子凝固术均可治疗胃结直肠息肉,在不同类型息肉治疗中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手术及中药直肠给药法对阑尾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高安市骨伤医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80例,采用计算机程序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小切口手术联合中药直肠给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结肠镜联合腹腔镜在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本院的腹腔镜治疗,观察组接受本院的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种治疗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引流管留置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结肠镜联合腹腔镜应用到结直肠肿瘤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新疆某三甲医院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影响住院费用的关键因素采取控制措施,合理控制住院费用.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子宫肌瘤手术病例381例,采用描述性分析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分布,秩和检验比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寻找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对比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入院的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以及相关表现。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创口小、伤害低、术后患者情况较好、感染率低,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病变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采用ESD治疗的340例单个结直肠病变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引起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340例患者中21例(6. 17%)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明显出血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高于无术中明显出血患者,术中抬举征阴性迟发性出血发生率高于阳性征患者(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明显出血(P=0. 012,OR=4. 536,95%CI 1. 396~14. 744)、抬举征阴性(P=0. 014,OR=3. 571,95%CI 1. 289~9. 895)是结直肠ESD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病变患者ESD抬举征阴性、术中有明显出血时,术后易发生迟发性出血,且术后应至少观察5 d。  相似文献   

18.
马骏 《中外医疗》2022,(3):92-95
目的 探讨临床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时,以胸腔镜肺癌手术展开治疗干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来该院就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45例实施传统开胸术治疗,55例患者实施胸腔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远期疗效及肿瘤复发情况.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直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不同的进食时机对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住院并行结直肠ESD术的患者共145例,采用倾向性匹配分析,根据患者术后进食时间纳入试验组(进食时间≤24 h)及对照组(进食时间>24 h),每...  相似文献   

20.
吴洪俊  李国胜 《医学综述》2022,(6):1240-1244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CRC)患者不确定肺结节(IPN)的随访变化情况与结节良恶性的关系,探讨预测IPN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就诊的228例CRC合并IP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CRC合并IPN患者IPN变化的因素.结果 在CRC合并IPN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