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嘉应学院学报》2020,(2):79-83
各类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专业旅游人才的输出方,唯有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才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竞争力与影响力。在研学旅行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面临新的人才需求。以嘉应学院为例,在分析其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可行性,认为其具备较好的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条件;最后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设置、课程设置、教师队伍、人才培养途径五个方面探讨了其研学旅行方向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兴起,为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育人功能,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和教育性价值发挥的相关研究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与此同时,面对行业的人才需求,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已有初步积累,但人才教育发展尚有较大潜力。利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的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对现有的研学旅行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全面梳理,以把握研学旅行人才培养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领域和趋势,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研究新方向。为对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工作精准施策,发挥研学旅行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育人本体功能,提出加强研学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实证研究;深化研学旅行人才培养规格的理论建设;在行业不同类的细分市场下,加强研学旅行特色课程建设研究;注重课程思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研学活动的融合能力培养研究;从研学旅行的教育本体功能出发,树立研学人才的职业观。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2016年伊始,国家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枟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枠,提出中小学学校应面向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至此,研学旅行成为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新舞台.根据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要求,一些传统意义上为游客提供旅游管理与服务的旅游目的地(景区)也开始开展研学旅行的接待工作.在研学旅行活动的引...  相似文献   

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10年,随着国家级政策支持研学旅行,义务教育“双减”背景,叠加新一代父母教育理念革新,研学旅行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拓展,同时研学课程质量问题令人担忧。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生物学科高级教师、贵州省省级骨干教师李莉深知研学旅行需要紧跟趋势和政策,建立标准化课程内容,让研学旅行真正实现“与知识学习同伴,和知识运用同行”。李莉接触研学旅行以来,逐渐摸索出相关教学实践经验,在“研学旅行+STEAM教育理念”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期“名校名师”走进李莉老师的“研学旅行教学设计”的思维大门,听听她对研学旅行教学设计的那些观点和经验分享。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研学旅行已被列入中小学校的必修课程,将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要确保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需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条腿走路,大批量培养研学旅行专业化人才。基于研学旅行组织实施情况,从服务商、学校、学生三个层面对我国研学旅行从业人员的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定量研究分析研学旅行从业人员专业化培养的的关键要素。结果显示,研学旅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各个岗位都呈现紧缺状态,社会热切期盼专业化培养各类研学旅行服务人才。  相似文献   

6.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新时代研学旅行课程目标以培养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会生存能力,养成勤思乐研思维,提高综合素养水平。面向学生真实世界的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包括文化认知课程、生活体验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和主题探究课程。实施研学旅行课程要把握关键因素,构建适宜可行的策略,要亲历“研学旅行”、学于“研学旅行”、做于“研学旅行”、研于“研学旅行”和惬意“研学旅行”。  相似文献   

7.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研学旅行课程线上资源的价值愈发显著。加强对研学旅行课程线上资源的研究,可以为高质量开发和利用线上资源提供理论指导,能有效助推我国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文章以边疆地理研学旅行课程为例,构建了“目标导向:确定线上资源开发目标”“广开渠道:开辟线上资源挖掘渠道”“深挖细选:挖掘和筛选线上资源”“分门别类:划分线上资源类型”“动态管理:建设线上资源库”的研学旅行课程线上资源开发路径,提出了基于特性利用资源,凸显线上资源的特殊价值;跨学科利用资源,发挥线上资源的整合作用;混合式利用资源,发挥线上、线下资源的融合效应等研学旅行课程线上资源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材作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撑,是培养服务产业经济发展专业人才的关键。高职农业研学旅行教材的建设对于产业发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相关教材的编写、出版现状,在教材编写中沿着合理组建教材编写团队、明确教材使用对象和目标、研究创新教材编写理念、科学设计教材内容体例、教材样书试用与修订、教材正式出版与推广的路径进行开发建设,为农业研学旅行产业发展培育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域旅游”和研学旅行在全国各地得到快速发展,而课程成为制约研学旅行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全域旅游”视野,提出了“全域研学旅行课程”概念,结合东营市研学旅行课程资源优势,着重就东营市全域研学旅行“一三七N”课程体系进行了阐释。该课程有利于破除研学旅行资源条块分割、研学旅行课程混乱无序等弊端,实现研学旅行资源整体优化、整合,满足学生的研学旅行需求和课程选择。  相似文献   

10.
研学旅行在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成效方面具有传统课堂教学不具备的优势。对于“通道县侗乡”研学旅行课程,教师应基于目标设计、任务设计与评价设计三个课程开发维度,结合地理实践力的相关理论,在准备、考察与反思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运用地理知识完成研学旅行任务,提升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研学旅行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发展迅速,需要大量专业性复合型人才。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作为2019年教育部增补的旅游大类专业,其学科理论构建尚不完善,人才培养也无法完全契合市场的需求。基于“1+X”证书制度对高职研学旅行人才培养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师资力量等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研学旅行这一新业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新模式,其课程化建设成为保障研学旅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文章借鉴情境感知理论,结合旅游和学习情境,以“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研学基地”为研学场所,设计研学旅行课程,阐明课程设计思路,以提升学生研学旅行效果。为进一步保障研学旅行课程的有效性,研究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标准作为综合实践取向,设计了研学旅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标准和内容,以完善研学旅行评价机制的建设。研学旅行课程化是研学旅行常态化的重要路径,在不同领域体现着多元的价值属性,综合推动研学旅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后,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开展研学旅行课程以及研学旅行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备受关注。2021年“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小学开展研学旅行课程提供了新机遇,但同样也带来了新挑战。实施“双减”政策后,小学生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将知识教育同研学旅行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小学生的空闲时间,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本文在“双减”视域下,对加强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加以阐述,深入剖析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困境,提出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管理的创新思维,并立足于问题导向,尝试从不同层面提出加强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管理的创新实践策略,以期为加强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管理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4.
当前研学旅行出现了"重游轻学"的问题,研学旅行以研究性学习和旅游体验为主要功能,研学旅行产品应当突显教育性的核心特征。近年来文化和旅游进一步融合,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可依托高校、科研单位、博物馆等场所建设研学旅行基地。目前对于高校研学旅行产品的研究较少,高校作为区域的文化高地和教学场所,能够赋予研学旅行更强的科学文化属性。在研学旅行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的情况下,基于RMP理论从资源供给方着手,分析了高校研学旅行资源基础,提出高校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思路、开发原则和开发策略,丰富了研学旅行的产品体系,促进研学旅行的高质量发展,为高校提供研学旅行服务提供参考,更好地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研学旅行是培养我国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路径,从业人才是助力研学旅行发展的动力源.当前,我国研学旅行的从业人才主要由中小学相关课程专任教师、研学旅行基地工作人员、相关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社会机构的工作人员构成.他们需要具备政策的解读与趋势预测能力、教育理念的融合与发展能力、研学课程的整合构建与定位能力、研学课程的执行与开展能力及研学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能力.现实中,存在对研学旅行认识不到位、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从业人才准入机制缺乏及从业人才培养政策过于宏观等困境.突破这些困境,需要从宏观——相关行政部门不断完善研学从业人才培育体制机制构建、中观——相关机构致力于研学旅行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与提升、微观——有志之士致力于加强研学旅行专业素养的自我修炼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研学旅行是将生物学课程学习由校内向校外延伸的有效方式。以生物学课堂教学为基础,分析研学旅行的意义;从课程内容出发,制订研学旅行教学计划;在对商城县西河生态景区进行考察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将研学旅行融入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研学旅行主要存在两种认识与实践误区:一是将研学旅行视为“事物”的学习,把世界看作一个个孤立的、有限的且确定性的事物“集合”,否定了旅行的经验性意义;二是将研学旅行视为“事情”的经历,认为世界由个体主观经历的“事情”构成,使研学旅行沦为一般意义上的游玩。事件哲学为我们重思研学旅行的内涵与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在事件哲学的视阈下,研学旅行具有双重事件属性,而“事件”的联系性、创生性、他异性和意义性等特征也为建构以事件为本体的研学旅行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两山”理念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在这些乡村开展地理研学旅行,对于解决当前地理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优化地理研学方案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以“两山”理念首倡地——余村为例,将“两山”理念的内涵、生态经济的转型及乡村振兴的实践等融入地理研学课程,设计了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学活动,并探索了基于“两山”理念的乡村振兴与地理研学旅行融合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9.
国家文化与旅游部颁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正式提出了研学旅行导师的概念。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研学导师人才短缺。本文基于导游服务规划和研学导师工作岗位描述,运用德尔菲专家法和问卷调研法,提出了研学旅行导师职业能力指标体系,对促进研学旅行的规范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东  辛艳  于春哉 《知识文库》2023,(13):71-73
<正>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研学旅行基地自2018年运行4年以来,通过开展“重走丝绸路,寻找大漠梦”等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效果明显、意义重大,为区域内全面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阶段学校充分利用基地为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等活动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在运行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基于中小学生体验式研学旅行基地类型的视角,在剖析学校研学旅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开设特色研学课程、规范研学服务、支撑科研课题、服务区域经济、互惠互利等,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推动职业学校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和运行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