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深度卷积网络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广泛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解决全部样本均为无标签数据的分类问题,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了改进,采用卷积自动编码器学习输入样本的特征,用k-均值聚类器代替深度卷积网络中的分类器,建立了改进的深度卷积网络结构,给出了相应的学习算法,将其用于解决碎纸片拼接问题。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提高了碎纸片拼接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未知工控协议分类是实现多类型混合工控协议识别的前提。利用工控协议报文格式精简且广泛采用二进制序列的特点,提出基于字符距离聚类的未知工控协议分类方法。该方法打破传统方法计算文本协议报文的欧氏距离而难以准确反映工控协议报文相似性的问题,通过构建二进制特征序列,计算字符距离,并开展基于字符距离K-means聚类,实现了未知工控协议分类。其中,为确保分类的准确性,提出基于最大平均字符距离的最佳聚类K值确定方法。半物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未知工控协议分类的准确率可达96.80%,协议类型判别的正确率可达97.07%。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的基于统计特征的协议识别方法选择识别特征时未考虑不同协议个体之间的差异的问题,结合半监督学习和模糊子空间聚类(FSC)方法,提出了一种半监督子空间聚类协议识别方法(SSPIA)。首先,将有标签的样本流转化为成对约束信息,从而获取先验约束条件;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半监督模糊子空间聚类(SFSC)算法,该算法利用约束条件指导子空间聚类过程;然后,建立类簇和协议类型的映射,以获取协议各个特征的权重系数,进而构建个体化的密码协议特征库用于后续协议识别;最后,针对5个典型的密码协议进行聚类效果和识别效果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基于统计特征的协议识别问题,与传统K-means方法和FSC方法相比,所提SSPIA的聚类效果更好,且SSPIA构建的协议识别分类器更为精确,协议识别率更高,误识别率更低。所提SSPIA提高了基于统计特征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4.
应用层协议识别是指从承载应用层协议数据的网络流量中提取出可以标识应用层协议的关键特征,并以这些关键特征为基础,将同种类型的应用层协议数据划分在一起。针对现有网络流量识别方法对未知应用层协议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聚类的未知应用层协议识别方法。该方法以传统的AGNES层次聚类算法为基础,依据网络流应用层协议数据的负载特征,基于相似度对应用层协议进行聚类。方法将聚类算法中相似度计算划分为聚类前应用层协议数据间的相似度计算和聚类中簇间的相似度计算两部分,避免了重复性地计算应用层协议数据间的相似度,提升了算法的聚类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对未知协议的网络流量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人脸表情识别准确率不高、网络模型参数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增强可分离卷积通道特征的人脸表情识别研究方法。设计了一种轻量型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提取表情特征,在卷积层中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减少网络参数;引入了压缩激发模块,对不同通道的特征进行权重分配,在不同的卷积层采用不同的压缩率来增强网络对人脸表情的特征提取能力;将提取到的特征送入分类器实现人脸表情分类,在CK+和FER2013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提出的网络结构在CK+和FER2013数据集上,识别率分别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和3.29个百分点,且网络模型参数量降低了75%。所提方法在降低网络参数的同时,提高了表情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模糊聚类分割方法无法有效模拟数据分布特征的问题,提出基于邻域约束高斯混合模型的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利用高斯分布刻画聚类内像素光谱测度统计特征,定义像素与其邻域像素相关性的先验概率,并作为高斯混合模型中各高斯分量权重系数,构建包含特征场邻域作用的高斯混合模型.利用高斯分量描述像素与聚类间的非相似性测度,建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模糊聚类目标函数.在传统模糊聚类方法基础上,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定义像素与聚类间的非相似性测度,并在高斯混合模型中融入邻域作用,有效解决数据具有多峰值特征的问题.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文中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煤泥浮选过程依靠工人肉眼识别泡沫特征来调节药剂用量,造成药剂浪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提出一种MRMR和SSGMM联合分类模型的药况图像识别方法.针对泡沫图像的形态、纹理、颜色特征与泡沫类别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将精煤灰分作为泡沫的类别信息,利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算法筛选最优特征;针对传统的高斯混合模型(GMM)在聚类时,存在结果需人为判断实现分类的问题,通过引入少量已知加药状况下的泡沫图像特征样本对其改进,构建半监督高斯混合模型(SSGMM)泡沫图像聚类器.将优选的且具有少量先验标签信息的多维泡沫图像特征融合到SSGMM聚类模型中,利用少量的标记样本引导聚类,并将其标签信息映射给聚类结果实现自动分类.实验表明,这种联合分类模型提高了泡沫识别的准确性,为药剂用量的准确控制与精煤产品质量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软件缺陷预测可以有效提高软件的可靠性,修复系统存在的漏洞。Boosting重抽样是解决软件缺陷预测样本数量不足问题的常用方法,但常规Boosting方法在处理领域类不平衡问题时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一种代价敏感的Boosting软件缺陷预测方法CSBst。针对缺陷模块漏报和误报代价不同的问题,利用代价敏感的Boosting方法更新样本权重,增大产生第一类错误的样本权重,使之大于无缺陷类样本权重与第二类错误样本的权重,从而提高模块的预测率。采用阈值移动方法对多个决策树基分类器的分类结果进行集成,以解决过拟合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给出模型构建过程中权重和阈值的最优化设置。在NASA软件缺陷预测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小样本的情况下,与CSBKNN、CSCE方法相比,CSBst方法的BAL预测指标分别提升7%和3%,且时间复杂度降低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人脸表情是人类内心情绪最真实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之一,不同的表情之间具有细微的类间差异信息。因此,提取表征能力较强的特征成为表情识别的关键问题。为提取较为高级的语义特征,在残差网络(ResNet)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注意力金字塔卷积残差网络模型(APRNET50)。该模型融合金字塔卷积模块、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首先用金字塔卷积提取图像的细节特征信息,然后对所提特征在通道和空间维度上分配权重,按权重大小定位显著区域,最后通过全连接层构建分类器对表情进行分类。以端到端的方式进行训练,使得所提网络模型更适合于精细的面部表情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FER2013和CK+数据集上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73.001%和94.949%,与现有的方法相比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091个百分点和0.279个百分点,达到了具有相对竞争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软件缺陷预测中的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少数类的改进SMOTE算法。对训练集中的少数类样本进行K-means聚类后,通过关键特征权重及与簇心距离权重,计算每个样本的合成样本数量,采用改进的SMOTE算法实现过抽样。采用CART决策树作为基分类器,使用AdaBoost算法对平衡数据集训练,得到分类模型CSMOTE-AdaBoost。在7组NASA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分类模型中关键特征权重及与簇心距离权重的有效性,其结果优于传统分类算法,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零知识下识别比特流未知协议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协议分类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二进制流的固有特性来计算协议种类个数近似值K和初始聚类中心,然后使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指定K及初始聚类中心以进行聚类,最后使用基于信息熵的混杂度评价方法对聚类结果进行评价,可将评价结果较好的类簇作为一种协议类型进行标记,用于其他分析。使用林肯实验室发布的实验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以较高的准确率对未知协议进行分类,基于信息熵的类簇评价方法也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体姿态估计技术的发展,基于骨架关键点的手势识别技术应运而生。提出了一个GCPMAGRU模型进行交通警察手势识别。为了更准确地定位人体关键点,对卷积姿态机(CPM)进行改进。在特征提取模块中加入残差思想、通道拆分和通道重组,设计后的特征提取模块更好提取图片特征;在CPM第一阶段加入并行多分支Inception4d结构,使CPM网络具有多尺度特征融合思想,有效改进对人体关键点定位的问题;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GRU,通过为每帧分配不同权重来达到对每帧不同程度的关注,从而更好获取时间信息;结合时空特征信息进行交通警察手势识别。交通警察手势识别的准确度达到了93.7%,相比网络改进之前提高了2.9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在推荐时引入知识图谱中的实体及关系信息是有效缓解冷启动问题的方法. HAN模型首次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图神经网络用于异构图, 但是并没有充分利用节点的高阶邻居信息. 为了解决该问题, 提出了一种融合协同知识图谱高阶邻居特征的推荐模型CKG-HAN. 该模型用元路径来连接项目节点, 将协同知识图谱分成多个子图, 模型的节点注意力层用于聚合子图中每个节点的高阶邻居特征, 关系注意力层给不同元路径下的节点特征分配不同的权重, 最终得到充分融合语义信息的节点嵌入表示. 在MovieLens-1M数据集上进行了Top-K推荐, 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推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刘虎  周野  袁家斌 《计算机应用》2019,39(8):2402-2407
针对多角度下车辆出现一定的尺度变化和形变导致很难被准确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双线性卷积神经网络(MS-B-CNN)的车型精细识别模型。首先,对双线性卷积神经网络(B-CNN)算法进行改进,提出MS-B-CNN算法对不同卷积层的特征进行了多尺度融合,以提高特征表达能力;此外,还采用基于中心损失函数与Softmax损失函数联合学习的策略,在Softmax损失函数基础上分别对训练集每个类别在特征空间维护一个类中心,在训练过程中新增加样本时,网络会约束样本的分类中心距离,以提高多角度情况下的车型识别的能力。实验结果显示,该车型识别模型在CompCars数据集上的正确率达到了93.63%,验证了模型在多角度情况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构建高效的语音情感识别模型,充分利用不同情感特征所包含的信息,将语谱图特征和LLDs特征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双通道卷积门控循环网络模型。同时,为了解决交叉熵损失函数无法增大语音情感特征类内紧凑性和类间分离性的问题,结合一致性相关系数提出新的损失函数——一致性相关损失(CCC-Loss)。将语谱图和LLDs特征分别输入CGRU模型提取深层特征并引入自注意力机制为关键时刻赋予更高的权重;使用CCC-Loss与交叉熵损失共同训练模型,CCC-Loss将不同类情感样本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之和与同类情感样本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之和的比值作为损失项,改善了样本特征的类内类间相关性,提高了模型的特征判别能力;将两个网络的分类结果进行决策层融合。所提出的方法在EMODB、RAVDESS以及CASIA数据库上分别取得了92.90%、88.54%以及90.58%的识别结果,相比于ACRNN、DSCNN等基线模型识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语义分析算法,着重对情感类型识别进行了聚类研究。选取场景亮度、场景节奏、运动强度和颜色能量作为视频情感低层特征,详细介绍了每种情感特征的数据提取方法,并构建了视频情感特征向量。在分析了视频对象空间和情感测度函数之后,建立了未确知视频场景聚类模型,给出了情感向量各分量权重确定与视频样本聚类的方法。仿真实验数据验证了未确知聚类方法对视频情感内容的识别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极端不平衡数据中的分类问题,通过引入样本权值偏度调整函数优化Adaboost模型每轮迭代中权重更新函数,让权重更新不仅考虑错误分类样本采样权重,更关注错误样本中少数类样本,以适应极端不平衡情况。实验过程中对比分析改进模型与主流不平衡分类模型。结果显示,不同于传统不平衡模型以少数类识别准确率为代价保证其良好召回率,改进模型以中游水平召回率下取得最优识别准确率。由此在F1-score指标上表现优良,展现出对少数类样本分类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行人图像在行人再识别中常通过行人检测器自动检测获得,不仅包含行人主体,还包含一些干扰信息(比如,背景、遮挡等)。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行人再识别中,增强了对具有显著性特征行人部件的关注,削弱了对带有干扰信息部件的关注,有利于提取更具辨别力的行人特征表示。在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对特征映射重新赋权值,得到注意力特征,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聚类的全局注意力模块(cluster-based global attention module,CGAM)。在CGAM中,将注意力权重学习过程重新考虑为聚类中心学习过程,将特征映射中的空间位置点视为特征节点,通过聚类算法得到每个特征节点的重要分数并进行归一化后作为注意力权重。利用改进的Resnet50作为基本框架,嵌入注意力模块,得到注意力网络,仅使用了全局分支,具有简单高效特点。综上,基于聚类的注意力设计不仅充分利用了特征节点之间的成对相关性,而且挖掘了丰富的全局结构信息,得到一组更可信的注意力权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行人再识别算法在Market-1501和DukeMTMC-reID两个流行数据集上均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基于图像的人机交互智能装配的手势识别与动作跟踪中,手部关节的图像定位是基础,并且关节信息的准确性对手势描述和行为识别与理解有直接影响.针对指节图像特征分布具有较强随机性,利用同态滤波进行图像预处理,以增强图像特征.基于高斯过程模型对手部指节图像二类特征进行学习,用样本对象的聚类测度,学习数据分布的特征模型,将学习获得的两类特征模型作为图像特征的检测器,检测结果即为图像的两个似然值.将经过正负类样本标记过的两种模型似然值作为输入,直接依据估计结果对手部关节图像进行检测识别.通过对不同位置处的手部关节识别分析和测试库检测,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可以直接得到后验概率的分布,提高了目标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协同过滤算法中面临稀疏项目评分矩阵计算耗时不准确、同等对待不同时间段用户的项目评分这些影响推荐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项目聚类和评分的时间加权协同过滤推荐算法(TCF).该算法将项目评分与项目属性特征综合相似度高的聚到一个类别里,能有效解决数据稀疏性问题,降低生成最近邻居集合时间.引入时间加权函数赋予项目评分按时间递减的权重,根据加权后的评分寻找目标用户的最近邻居集合.实验从平均绝对误差、平均排序分和命中率三个指标来表明改进算法能有效提高推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