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1):2116-2118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Alzheimer病(简称:AD)免疫系统可能的干预途径和防治AD的新药研究思路.方法:综述和分析AD的免疫炎症机制学说、AD与免疫系统改变、AD免疫炎症机制的现代研究和治疗进展、中医药在调节免疫和细胞因子方面的独特优势等方面的资料.结果:中医药防治AD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被激活、抑制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阻止β-AP的沉积和调节过强的免疫炎症反应等干预途径,调节AD的免疫系统,切断其免疫炎症机制的各个环节.结论:中医药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调节AD免疫系统而达到防治AD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医对AIzheimer's(AD)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中医药防治AD病具有较好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研究中医药防治AD必须坚持客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在基因水平上.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因其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在防治AD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网络药理学兴起,因其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与中医药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原则相一致,目前已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广泛应用。现通过分析近年来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复方防治AD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资料,探讨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防治AD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玲  黄兆胜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116-2118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Atzheimer病(简称:AD)免疫系统可能的干预途径和防治AD的新药研究思路。方法:综述和分析AD的免疫炎症机制学说、AD与免疫系统改变、AD免疫炎症机制的现代研究和治疗进展、中医药在调节免疫和细胞因子方面的独特优势等方面的资料。结果:中医药防治AD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被激活、抑制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阻止β-AP的沉积和调节过强的免疫炎症反应等干预途径,调节AD的免疫系统,切断其免疫炎症机制的各个环节。结论:中医药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调节AD免疫系统而达到防治AD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功能退行性病变,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加重社会经济负担。中医药治疗AD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检索及总结近年来中医药防治AD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中药及其复方,针灸等传统疗法列举,旨在总结中医药防治AD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突触功能障碍导致神经元丢失是主要发病机制,然而突触可塑性改变导致的记忆减退在AD发病之前即可出现,这为在AD患者出现不可逆病理损害之前进行干预提供了可能。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处于突触强化和记忆形成过程中多条激活通路的中心汇聚点,在人体学习记忆能力的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同道有关CREB与学习记忆研究及中医药治疗AD现状的文献,分别从CREB与学习记忆的相关通路、参与AD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以及中医药防治AD与CREB蛋白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整理总结,以期为中医药以CREB蛋白为切入点改善记忆减退进而防治AD提供部分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机制十分复杂,有多种假说,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样蛋白磷酸化是其主流学说。氧化应激(OS)是其他假说和机制的连接桥梁,在多种假说中有关键作用。因此,针对ADOS的治疗有利于缓解疾病进展。活性氧(ROS)既是一种氧化剂,也是一种氧化产物,与Aβ和Tau样蛋白相互作用,活化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触发炎症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脑内环境恶化,加快疾病发生发展。ROS作为诱导OS的信号使者广泛参与了AD疾病进程,可能是AD疾病进展的新靶点。中药单体及复方在AD的防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新研究发现中医药有效防治AD与调控ROS关系密切。从ROS探讨中医药治疗AD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多,但尚缺乏系统综述。该文通过分析汇总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ROS的产生及生理,在AD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通过相关途径调控ROS防治AD方面进行综述,为中医药对ROS调控研究提供参考,以期为防治AD提供新靶点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医对AIzheimer‘s(AD)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中医药防治AD病具有较好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研究中医药防治AD必须坚持客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在基因水平上。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多发性、难治性老年疾病,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整理、归纳近10年来AD的病因病机、辨证方法和实验研究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679-2683
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多靶点、多方式、多途径的优势。能反映AD特征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AD动物模型,该模型现已成功应用到中医药防治AD研究的领域。该文综述近年来中药复方及有效成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四弯风”“奶藓”“湿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机体免疫功能、遗传基因、皮肤屏障等因素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此病病程长、易反复,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西医治疗多使用类固醇、抗组胺药和免疫抑制剂,长期服用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中医药防治AD历史悠久、疗效突出,临床实践经验丰富,随着社会发展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不断深入。该文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系统综述AD的研究进展,揭示AD病因病机,并从八纲、病因、气血津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方面总结传统中医特色辨证方式。在治疗方面根据AD的病因病机,确定疾病的类型和阶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依据近年来中医药防治AD取得的进展,总结了经典名方、自拟方、中成药、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从分子层面阐释中药单体治疗AD的机制。依托中医药外治优势对现有中药外治AD疗法进行总结,发现中药湿敷、药浴、凝胶、膏剂等传统外治疗法安全有效。针灸疗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在AD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研究发现气血津液、三焦辨证方式新颖,中药治疗手段多样,临床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为祖国中医药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患者进行性记忆认知功能减退及行为障碍等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广大中老年人的健康,中医认为其根本病机为肾精亏虚和血瘀络滞.近年来研究显示,中医药以多靶点作用机制防治AD具有明显的价值与优势,故从中医复方中筛选有效抗AD药物具有显著意义.黄精丸又称九转黄精丸,具有补肾填精、活血化瘀等功效,具...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理及其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智能减退,判断推理能力减退等,病理上以老年斑、淀粉样蛋白沉积及神经元纤维缠结为主要特征.近年来中医药在AD的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浅述于下: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Tau蛋白是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轴突的微管相关蛋白,其过度磷酸化则丧失与微管结合的能力,造成微管解聚、轴突转运障碍,形成Tau聚集体,进而引起神经细胞的凋亡,导致AD的发生。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多通路、多靶点调控Tau蛋白磷酸化来干预AD。主要以Tau蛋白磷酸化为切入点,对干预AD中医药的种类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1],老年斑(senile plaque,SP)是A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之一,由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的大量产生和聚集而形成[2]。研究已证实,γ分泌酶是Aβ产生的决定性酶,对其进行有效抑制能够减少Aβ的产生,该酶已成为目前AD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靶点[3]。AD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进展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关于AD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已开发的部分缓解药物只能减轻症状或延缓其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AD的发生和发展[4]。中医药的防治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随着对叫分泌酶的研究逐渐深入,γ分泌酶抑制剂的研发日趋受到重视,该研究领域的学者也开始尝试以γ分泌酶为靶点进行中药单体及组分治疗AD的研究,以期为中医药有效防治AD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药有效成分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 (AD)的药理研究出发 ,结合目前有关AD发病机制的神经递质代谢障碍、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假说 ,查阅文献并行分析总结 ,发现中药有效成分如人参皂苷、蛇床子素、红景天素、(- )黄皮酰胺等防治AD的作用机制涉及各种途径 ,其中人参皂苷可对AD的多个病理环节起效 ,为筛选AD有效药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代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衰老过程中能量代谢障碍导致正气亏虚,中医药以补肾、健脾、活血等有效防治AD。本文从AD与能量代谢、AD的三大物质代谢特征及中药调节代谢防治AD方面论述,为A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对Alzheimer''s病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慧利 《河北中医》2003,25(12):956-958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 ease ,AD) ,亦称老年痴呆 ,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临床表现为以进行性痴呆为主的综合征 ,其中记忆减退、认知障碍、人格变性为主要特征。鉴于世界人口老龄化及AD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 ,AD已成为世界性的研究热点。目前 ,AD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随着中西医科研工作者积极探索 ,已从不同角度对其机制进行阐述 ,并在应用中医药防治AD方面有了相当的进展。1 中西医对AD的认识1 .1 现代医学有关AD的学说 AD病因复杂 ,至今仍不十分明了 ,多认为是诸多因素共同…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作为一种起病隐匿的随年龄递增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给社会经济和医疗服务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在其基本病机不是十分明确的情况下,中医药防治AD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逍遥散系列经典名方防治AD的综合情况从研究思路、临床应用与实验进展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为逍遥散系列方防治AD的全面深入研究和临床广泛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并且呈现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的紊乱与AD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调节肠道微生态对AD症状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肠道菌群有望成为治疗干预AD的目标之一。部分中药复方已被实证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提示通过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态可望对AD起到防治作用。同时,大量文献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的紊乱与人体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从脾胃调节肠道菌群,可能影响AD发病机制的形成,进而防治AD。参考文献38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