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景天三七为原料,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分析β-谷甾醇的含量,以β-谷甾醇提取率为指标,分别研究了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景天三七中β-谷甾醇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90%,液料比12 1 m L/g,超声温度为55℃,超声时间19 min,景天三七中β-谷甾醇的提取率为0.152%.此提取工艺可为工业提取β-谷甾醇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玻璃微球法制备胰岛素脂质体,考察单因素制备工艺对包封率的影响以及所得脂质体的粒径、Zeta电位、外观形态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胰岛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脂添加量为100 mg,β-谷甾醇与磷脂物质的量比为1:2,吐温-80添加量为80%,胰岛素注射液添加量为4 mL,超声时间为10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物包封率可达91.7%,平均粒径为1393.1 nm,Zeta电位为-51.2 mV,稳定性系数为0.8207.  相似文献   

3.
以β-谷甾醇、丁二酸酐为底物,合成β-谷甾醇丁二酸单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115℃,酸醇物质的量之比为2.5∶1,平均产率为97.83%;并通过~(13)C NMR、~1H NMR、FT-IR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证实了合成的β-谷甾醇丁二酸单酯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葡萄籽油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研究了提取葡萄籽油的新方法,探讨了不同萃取工艺条件对出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料预处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葡萄籽油的出油率与油品质量有直接影响。提出了生产中可采用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为25MPa;温度为35—45℃;CO2流量为40kg/h;萃取时间为3.5h。在此条件下,出油率可达到93%以上,油品质量可达到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主研发的水性络合试剂,借助小型油砂分离装置对油砂分离参数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了试剂质量分数、加热温度、加热分离时间、油砂质量比等因素对油砂分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活化剂质量分数为4%,砂剂质量比为1:2,加热温度85℃,加热分离时间30min的条件下,油、砂可完全分离,出油率达94%。分离试剂可循环使用,泥砂经处理后达到回填标准。该工艺解决了其它处理方法中所产生的油、砂分离不完全,泥砂、水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微波法由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在传统酯交换法的基础上,采用微波法由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并进行了工艺条件的优化.新工艺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生物柴油的产率.采用棉籽油为原料时,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醇油摩尔比6: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用量为1%(wt).微波法由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1%(wt),微波加热时问8 min,微波加热功率360 W.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DHEA水溶性差这一缺点,利用β-环糊精(β-CD)对DHEA进行包合,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DHEA-β-CD包合物.以包合率为指标考察加热温度、加热搅拌时间及摩尔比工艺条件.通过显微镜法、薄层色谱法及红外光谱法验证DHEA-β-环糊精包合物的生成.并对DHEA形成包合物后的溶解性进行考察.通过实验得知,饱和溶液法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为50℃,加热搅拌时间为2h,DHEA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2.形成DHEA-β-环糊精包合物后能够明显提高DHEA的溶解度,是未加入β-环糊精溶液中DHEA浓度的2.01倍.  相似文献   

8.
辛夷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声技术制备了辛夷挥发油的β-环糊精(β-CD)包合物,以包合物收率、含油率及油利用率作为工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辛夷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油与β-CD质量比为1:6,在60 ℃下超声包合40 min,超声功率为150 W.优选工艺的包合物收率为79.80 %,含油率为8.98 %,油利用率为58.40 %.按优选的工艺条件辛夷挥发油能够与β-CD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且各项指标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过滚子密闭酸热处理制备抗性糊精,以加酸量、滚子加热温度、滚子加热时间和酶添加量为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单因素对抗性糊精含量的影响,并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抗性糊精制备的工艺条件.通过优化组合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酸量为8%,滚子加热温度为178.78℃,滚子加热时间为2 h,酶添加量为0.05%,在此条件下抗性糊精含量为84.63%.但考虑到实际操作的方便性和效益等问题,最终确定各因素条件为加酸量8%、加热温度180℃、加热时间1.5 h、加酶量0.04%,此条件下抗性糊精的含量为83.97%,与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正交试验法优化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包合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研究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工艺.结果: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白藜芦醇与β-环糊精摩尔比为1 2,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4 h,在此工艺条件下白藜芦醇包合率为63.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