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聂国威 《山西水利》2011,27(5):21-22,33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完善,是水土保持工作提升地位的重大举措,在阳泉市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区选择枣园、西回两个小流域进行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作,通过试点,以点带面,探索全市治理水土流失的新模式和水土保持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万丈塘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以打造城市郊区生态休闲观光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为核心,从生态自然修复、综合治理及河道整治等3个方面将传统水土保持措施与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相结合,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及治理需求进行措施设计,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介绍了万丈塘小流域地域定位、建设构想及措施布设,为城郊生态观光游览发展形势下的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来,为进一步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广西各地积极创新治理模式,依托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项目,打造水土保持与精准扶贫产业相结合的示范基地,逐步提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平。以平南县新隆河(新隆段)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例,介绍项目实施背景、措施配置,并分析工程带来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论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19年乌拉特前旗柏树沟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分析了内蒙古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设计过程和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石山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洁 《中国水利》2011,(16):54-55,58
在土石山区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山西省平顺县白马小流域作为治理单元,应用系统工程学、水土保持学、生态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以“三道防线”为主线,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模式治理。通过综合治理,不仅提高了社会经济和水土保持效益,还为探讨我国北方土石山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四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传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已不适应生态文明新形势的发展和新常态的要求,“四型”(生态清洁型、生态安全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旅游型)小流域建设在全社会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数据,以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成果为基础,介绍了“四型”小流域的治理对象、原则和主要措施,探讨了各三级区“四型”小流域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为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宏观决策,加快推进江西省及其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北涞源县烧车小流域为例,介绍了北方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设计内容,为探讨我国北方土石山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旱灾害的重要保障,也是区域防洪抗旱的有效手段。文章以辽宁省为例,结合水土流失防治布局以及水土保持区划成果,考虑全省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的防治布局方向、功能定位和不同特点,总结分析了多条小流域治理成效、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经济型、生态防护型、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并深入探讨了三类模式的技术要点及其适用范围,为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对保证居民用水需求及区域内生态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关于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评价指标的研究已进入高度发展时期。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就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各类相关性指标及对其评价方式进行了说明与分析,提出了具体分析方式,以便当前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为我国部分区域生态发展及实现水土保持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空间技术开发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为北京市的市级、区县级水土保持管理部门服务。系统按照硬件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和用户层的总体架构开发,建立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信息数据库,可实现生态清洁小流域数据的空间查询与展示、项目档案资料的系统管理和工程实施进度监管等功能,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日常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完善,为人们提供洁净的水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居住、休闲、观光、旅游场所。本文以凌源市红山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为例,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布置和功能分区,并对实施后的效益进行了分析,表明凌源市红山流域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曹雪玲 《陕西水利》2014,(6):161-162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发展山区经济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胡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所带来的效益,为“丹治”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蓟县积极推进山丘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得到逐步遏制,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调查了蓟县水土流失现状和危害,开展了蓟县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研究,总结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成效,提出了新形势下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诸城市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和群众的需求,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水土保持发展空间,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服务社会,服务公众,开创工作新局面。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突破传统小流域建设模式,探索小流域新的建设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新昌县山丘区水土保持措施和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当前水土流失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并明确今后几年该县水土保持工作重点,为推进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大水土保持科普和法制宣传的力度、强化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施工监管等。  相似文献   

16.
介绍北京水土保持工作从小流域综合治理走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背景,围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面开展北京山区小流域单元的划分、水源保护三道防线划分、小流域调查监测及评价方法、防治措施配置和治理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并规范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的调查、评价、规划、治理、监测和验收等技术环节、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对北京水源保护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纷纷开展。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也不断拓展,逐渐发展成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来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态发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关联性高。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相结合是有效促进小流域生态保护和农村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与新方法。通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之间关系的探讨,提出两者有机结合的初步措施和设想,并以宁都县小布镇钩刀咀、安远县官溪、上犹县园村等三条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为例,在技术、管理方面探索有效的整合模式,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对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评价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验收及指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采用野外调查与监测、“3S”技术以及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鄂西北箭流铺小流域2016年生态清洁程度开展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箭流铺小流域的生态清洁程度评价等级为“较清洁”,河沟道水生植物多样性、小流域出口水环境质量、水土保持率、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指标评分较低是影响箭流铺小流域生态清洁程度的主要原因;采用水土保持率和F值评分法分别替换原评价方法中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和单因子评价法能够增加方法的科学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可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开展小流域生态清洁程度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和深入,取得的成果日益丰硕.近年来,天津市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新思路,总结出传统型、生态旅游型和村落型的模式.对天津市典型的生态旅游型小流域蓟县黄土梁子小流域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金福斌 《河北水利》2011,(7):11-11,23
滦平县与北京山水相连,是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重点发展县市之一,也是密云水库上游重要水源地。本文就加强京承合作,谋划水资源综合补偿项目,实施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实现为北京市多输水、输好水,改善滦平县潮河流域生态、生产、生活环境,助推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扩大首都清洁绿色生态圈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