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葛洲坝工程成层岩体中,层间剪切带和软岩夹层的地质结构特征、物理性质以及试验室和原位直剪试验研究成果。 对剪切带和各类软岩夹层的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及其破坏形式的研究表明,软岩夹层的剪切强度和变形特性,取决于软岩与上复岩层胶结力很弱的交界面(层理面)的软岩壁面强度和粗糙度,其抗剪强度远低于软岩本身的强度。而剪切带则取决于其中粘土颗粒、粒团呈定向排列的光滑擦痕面的物理力学性质;由于岩层层理平坦、起伏度小,抗剪强度尺寸效应不太明显。 对剪切带和软岩夹层的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进行了数学模拟,从中可获得各种变形参数,它们与强度参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变形参数对软弱层带力学性能的反应,比强度参数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坝基岩体中的剪切带特别是软弱夹层会影响岩体抗滑稳定性,通过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剪切带室内外直剪试验对比,分析了剪切带剪切破坏机理.现场直剪强度受起伏差控制,室内中型直剪主要由预留剪切缝岩土体本身强度决定;在剪切带较厚处,现场沿强度最弱面破坏更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对于同一性状剪切面,圆柱体取样和方块体取样方法对强度影响不大.给出了古贤水利枢纽工程不同剪切带类型的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3.
红色陆相碎屑岩地层层间剪切带泥化夹层抗剪强度低,对重力坝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具有控制性作用,需采取工程措施予以处理。以拟建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坝基JQD06剪切带泥化夹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压射流冲洗置换灌浆试验。试验采用孔内高压射流定向切削破坏剪切带泥化夹层原岩结构,冲出软弱碎屑和泥质,通过调整冲洗工艺与冲洗参数优化冲洗效率,并采用水泥浆液对高压射流冲洗后形成的空腔进行灌浆充填置换,从而达到明显提升剪切带泥化夹层抗剪强度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对近水平发育的红层泥化夹层采用高压射流冲洗置换灌浆处理技术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江口水电站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口电站的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39m,坝址岩体中存在大量的软弱夹层,拱座的变表及稳定受夹层的变形特性及抗剪强度控制,为此进行了岩体及夹层变形特性试验,混凝土与基岩,结构面以及岩一身的抗剪强度试验,岩体皮测试,地应力测试以及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研究,并据此提出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变形模量,抗剪强度等参数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宗格鲁水电站在平洞及坝基岩体开挖中揭露到缓倾角结构面,部分为软弱夹层,性状差。为满足RCC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需要,分别对坝基岩体刚性及软弱结构面进行原位剪切试验,获取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结合结构面连通率及可能发生的剪切破坏型式,提出合理的抗剪强度参数,供设计专业计算使用。  相似文献   

6.
在大量地质勘探试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索达干坝址区泥化夹层的类型及分布规律,泥化夹层的粒度成分和一般物理性质及不同试验方法对泥化夹层抗剪强度的影响,提出抗剪强度指标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7.
在大量地质勘探试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索达干坝址区泥化夹层的类型及分布规律,泥化夹层的粒度成分和一般物理性质及不同试验方法对泥化夹层抗剪强度的影响,提出抗剪强度指标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8.
《人民黄河》2015,(9):99-101
软弱结构面对坝基抗滑稳定极为不利,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岩体软弱结构面发育,为确定其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在坝址区PD204、PD205、PD207、PD302试洞开展了现场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试验,根据试验观测数据,计算得到了软弱结构面的抗剪断和抗剪强度参数。从试验结果分析来看,其抗剪断强度略大于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9.
三峡大坝混凝土与弱风化带下部建基面抗剪强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坝址区进行5组砼与弱风化带下部岩石胶结面现场抗剪试验研究工作,分析了岩体结构、风化程度、砼抗压强度及起伏差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在进一步分析大坝建基面与试件胶结面抗剪强度之间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取用f=1.2,c=1.6MPa作为大坝建基面抗滑稳定校核计算参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范永  洪文彬 《东北水利水电》2022,(5):51-52+57+72
水电工程坝址区的稳定和安全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其强度参数的确定是岩石工程勘察的重点。文中对奋斗水电站右坝肩花岗岩进行原位抗剪试验及混凝土与花岗岩抗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点的剪切规律良好,与实测岩体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实验结果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软弱夹层的成因类型、研究内容及手段的论述,提出影响软弱夹层抗剪强度的有关因素及如何进行抗剪(断)强度参数的选取,并列举了软弱夹层对水工建筑物影响的相关工程案例及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向家坝水电站坝基岩体钻孔剪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流域水利资源梯级开发的最后一级水电站,坝基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对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向家坝水电站坝基岩体地质条件复杂,并发育有多条软弱夹层,如何快速准确地对岩体抗剪强度参数进行评价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从美国引进的适用于中软岩-软岩体的新型岩体抗剪强度检测设备,利用工程前期地质勘探钻孔进行岩体剪切试验,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得到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并且利用该设备得到的试验数据具有很高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在向家坝水电站坝基岩体中进行的几组钻孔剪切试验,详细介绍了使用该设备得到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方法,验证了该设备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流域水利资源梯级开发的最后一级水电站,坝基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对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向家坝水电站坝基岩体地质条件复杂,并发育有多条软弱夹层,如何快速准确地对岩体抗剪强度参数进行评价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从美国引进的适用于中软岩~软岩体的新型岩体抗剪强度检测设备,利用工程前期地质勘探钻孔进行岩体剪切试验,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得到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并且利用该设备得到的试验数据具有很高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在向家坝水电站坝基岩体中进行的几组钻孔剪切试验,详细介绍了使用该设备得到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方法,验证了该设备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万学军 《人民长江》2000,31(9):24-26,29
高坝洲水电站大坝建筑在强度较高的白云岩、灰岩上、但是基础内埋藏较多的缓倾上游偏右岸的层间剪切带,性状较差,是大坝抗滑稳定的控制条件。对剪切带性状和产状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坝安全度随剪切带的抗剪强度及剪切带倾角的增加而增加,随剪切带走向与坝轴线交角的增加而减少。根据这种规律,对表孔一个坝段沿剪切带的抗滑稳定进行了一系列的敏感性分析,从而确定了影响高坝洲水电站大坝稳定的最不利的剪切带。对确定的较危险  相似文献   

15.
文峪河水库坝址左、右岸均存在滑坡体,严重地威胁着大坝的安全和稳定。全面介绍了滑坡体岩石中型剪试验方法、步骤、滑坡面抗剪强度计算,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抗滑稳定计算提供了可靠的参数。  相似文献   

16.
锅浪跷水电站右坝肩棱形岩体的稳定问题,主要受断层破碎带、缓倾角裂隙密集带和缓倾角剪切破碎带的组合影响,受控于缓倾角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及其抗剪强度指标。通过对结构面性状及参数取值分析,采用刚体极限平衡理论和有限元法计算。得出了植形岩体的稳定安全系数以及需要加固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利用改良圆弧法和圆弧法分别计算堤坝的安全稳定系数 ,并将两种方法在材料指标、坝坡、软弱夹层埋置深度和地震力作用等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分析夹层对堤坝稳定的影响 .当夹层埋置深度小于坝高 ,夹层的抗剪强度小于坝堤土抗剪强度的 47%或在地震区 ,应采用改良圆弧法计算含软弱夹层堤坝的稳定性 .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剪切速率对EPS颗粒混合轻量土抗剪强度的影响,通过直剪试验研究了素土和不同配比轻量土在剪切速率为0.02,0.1,0.2,0.8,2.4 mm/min时的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轻量土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中存在硬化型和软化型两种形态,主要受EPS颗粒掺入比、水泥掺入比、法向应力的控制,素土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形态为硬化型。剪切速率越大,试样达到破坏或稳定阶段历时越短。不同剪切速率下,轻量土的抗剪强度包线多为折线型,与传统结构性土体包线类似。作为一种结构性土体,配比对轻量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水泥掺入比的增大、EPS颗粒掺入比的减小而增大。剪切速率对轻量土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影响较小,对素土影响较大。随着剪切速率增大,轻量土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变化幅度较小,无显著变化规律,素土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含水率对含软弱夹层岩体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对不同含水率的含软弱夹层岩体进行室内直剪试验研究,并预测含水率对其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含水率状态下,含软弱夹层岩体抗剪强度随正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正应力条件下,其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含软弱夹层岩体峰值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主要通过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共同作用实现,且内聚力与内摩擦角随含水率的关系可分别采用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进行拟合;高正应力条件下存在最佳含水率状态w_(opt),当含水率ww_(opt)时,适当增大含水率有利于岩体稳定,当ww_(opt)时,含水率越大,抗剪强度衰减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20.
某水电站坝址选择在砂页岩软硬相间地层上,其层间错动剪切带分布较广、厚薄不均、遇水易泥化、强度低,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文章通过对坝址岩性组合、岩体结构特征,层间错动剪切带的试验分析,论证了大坝基础的抗滑、变形、渗透及边坡稳定等工程地址问题,合理的选择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线的位置,并对上述工程地址问题提出了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