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海虹  戴晓慧 《化学世界》2012,53(6):342-345,349
以丙烯酸,硅藻土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接枝壳聚糖制备了壳聚糖-硅藻土-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并对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的表征,系统研究了引发剂、交联剂、硅藻土的用量,丙烯酸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丙烯酸的中和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2∶1,硅藻土的含量为1%,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分别为2.5%和0.16%,中和度为7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5h时,合成的壳聚糖-硅藻土-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盐)率最高,分别为145g/g和30g/g。  相似文献   

2.
AC/XG-g-PAA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AC/XG-g-PAA有机-无机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丙烯酸用量、引发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凹凸棒黏土用量、交联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合成复合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仪(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酸分子与黄原胶发生接枝共聚,凹凸棒黏土与接枝共聚物发生了有机-无机复合,制备的AC/XG-g-PAA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和抗盐性能,提高了高温保水性能,接枝率达137.2%,接枝效率达83.6%,最高吸水倍率达896g/g,吸盐水倍率达126.3g/g。  相似文献   

3.
利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AC/XG-g-PAA有机-无机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丙烯酸用量、引发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凹凸棒黏土用量、交联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合成复合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仪(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酸分子与黄原胶发生接枝共聚,凹凸棒黏土与接枝共聚物发生了有机-无机复合,制备的AC/XG-g-PAA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和抗盐性能,提高了高温保水性能,接枝率达137.2%,接枝效率达83.6%,最高吸水倍率达896g/g,吸盐水倍率达126.3g/g。  相似文献   

4.
玉米秆制取吸水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秆为原料制取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吸水树脂.讨论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及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在丙烯酸单体与玉米秆质量比为8∶1、丙烯酸中和度为70%、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丙烯酸单体质量的0.24%、引发剂过硫酸钾为丙烯酸单体质量的3.5%、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所得树脂吸水倍率最高可达68 g/g.  相似文献   

5.
含N、K的羧甲基纤维素类吸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酸、丙烯酸钠、丙烯酸钾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再以氨水中和所得接枝共聚物,制备了不同含氮量的吸水树脂。研究了原料配比及氨水中和度对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1:10,交联剂:引发剂:羧甲基纤维素=1:3:200的条件下,聚合物的吸水性能随体系中丙烯酸中和度的提高而变强;用氨水中和制得的聚合物的吸水性能以中和度为80%时最强,吸去离子水可达563.5g/g、自来水232.5g/g、0.9%的生理盐水100.5g/g、人工尿54.5 g/g,具有相当好的耐盐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塑料科技》2017,(1):65-68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海藻酸钠-硅藻土-丙烯酸-丙烯酰胺(SA-DM-AA-AM)共聚高吸水性树脂。通过正交试验较全面地研究了该四元接枝共聚树脂的合成条件,并以树脂吸水倍率为评价指标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AM、SA、DM、交联剂及引发剂用量分别为10%、10%、5%、0.01%和0.3%,中和度为60%,反应温度为85℃的条件下进行接枝共聚,可得到吸水倍率高达636.5 g/g的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重复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苹果渣为主要材料,过氧化氢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苹果渣基高吸水性树脂,并得到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丙烯酸中和度为70%,苹果渣为单体的50%,交联剂为单体的0.5%,引发剂与丙烯酸摩尔比为0.075∶1,以此条件制备得到的苹果渣基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倍率可达到298 g/g。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淀粉、丙烯酸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将中和丙烯酸的NaOH提前加入体系溶解淀粉,一步法制备出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SSAP1)。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丙烯酸与玉米淀粉质量比、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APS用量、交联剂MBA用量对产物吸水倍率的影响,获得最优制备参数。通过FTIR、XRD、SEM分析了SSAP1微观结构,对比了SSAP1和高温糊化淀粉制备出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SSAP)的接枝率和应用性能。结果表明,碱溶解玉米淀粉成功接枝聚丙烯酸分子链并发生交联反应形成高吸水性树脂,该方法能更有效地破坏淀粉分子内氢键并提高反应效率;SSAP1吸水速率与重复吸水性能优于SSAP;SSAP1在蒸馏水和盐水(0.1 mol/L NaCl溶液)中的吸收倍率分别为464和34 g/g,相比SSAP的吸水倍率(428 g/g)和吸盐水倍率(26 g/g)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实验方法,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作交联剂,过硫酸铵作引发剂,将部分中和的丙烯酸和丙烯酰胺聚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酰胺用量和中和度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所得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可达1297g/g,吸0.9%的盐水90g/g。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接枝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高吸水性树脂,并用红外光谱对树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中和度和微波功率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蒸馏水倍率达690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90g/g;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接枝到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子链上。  相似文献   

11.
羧甲基纤维素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经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讨论了反应时间、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CMC、AA、AMPS的量分别为1,8,3.5 g,引发剂量为0.15 g,交联剂量为0.02 g,AA中和度为80%,在50℃下反应2 h。所得产物吸水倍率为580 g/g,吸水速率为80 g/m in。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的方法制备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淀粉用量、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光引发剂等因素对吸水率的影响。当固化时间15min,淀粉用量10%(占丙烯酸用量的质量百分比).光引发剂用量0.4%,交联剂用量0.02%,中和度85%,丙烯陂/丙烯酰胺(摩尔比)10.可制得吸水率为985.1g/g的吸水树脂。  相似文献   

13.
以壳聚糖和丙烯酸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具有一定抑菌性能的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研究了引发剂、交联剂、壳聚糖和中和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中和度和壳聚糖用量对吸水树脂抑菌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合成条件下,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水性能及良好的抑菌性能,吸水倍率为684.85 g/g,接枝率为84....  相似文献   

14.
黄原胶接枝改性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对黄原胶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黄原胶基新型高吸水性树脂。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丙烯酸中和度、黄原胶与单体AA和AM质量比和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树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聚合反应温度为65℃,m(黄原胶)∶m(AA)∶m(AM)=1∶5∶1,w(引发剂)=1.5%,丙烯酸中和度为70%,w(交联剂)=0.06%。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接枝到黄原胶分子链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树脂形成一种多孔网络结构。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自来水倍率达869.0 g/g,吸盐水倍率为126.7 g/g,重复利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对微波辐射下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聚合反应进行研究,合成P(AA-AM)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丙烯酸中和度、单体配比、微波辐射时间、交联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等对吸液倍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40 s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可达1600 g/g,在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水中的吸液倍率达160 g/g.  相似文献   

16.
环保型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淀粉含量、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木薯淀粉含量为10%,引发剂用量为0.3%,交联剂用量为0.025%,丙烯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度为85%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吸水性树脂吸水率达1355 g·g-1,其吸水速率快、加压保水能力强、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
以废弃蛋膜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酸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改性蛋膜-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以及改性蛋膜用量等各因素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温度70℃,改性蛋膜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丙烯酸中和度为7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1%,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12%,树脂的吸水倍率可达667 g/g,在0.9%的NaCl溶液中吸盐水倍率达到106 g/g,其吸水速率较快。IR初步表明了蛋膜与丙烯酸的接枝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亚  郭永超  赵彦生 《辽宁化工》2011,40(11):1121-1123,1126
以淀粉为主要原料,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淀粉、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为50℃,淀粉、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分别为丙烯酸用量的10%、0.7%和0.03%的条件下,所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蒸馏水和生理盐水能力最高可达786 g/g和79 g/g。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日光辐照引发丙烯酸钠溶液聚合,并通过优化工艺配方制备出吸水倍率高、保水性好的高吸水性树脂。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日光辐照200 min,中和度为70%、共聚单体用量为20%、交联剂用量为0.40%、表面助剂用量为0.6%时,可以制备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吸水性树脂产品。  相似文献   

20.
孙琳  王存国  林琳  刘维  肖红杰  袁涛 《应用化工》2007,36(12):1194-1196
应用小麦秸秆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了耐盐性吸水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吸盐水倍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接枝共聚的适宜条件为:丙烯酸单体与麦秸秆质量比为8∶1,丙烯酸中和度为70%,引发剂过硫酸钾-硫代硫酸钠的用量为单体的3.5%,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24%,反应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吸盐水倍率最高,吸盐水(CNaC l=0.9%)可达68 g/g,可应用于医疗卫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