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阳澄淀泖区为平原河网区,在适度的引排调度下使河湖水流有序流动,对于合理蓄泄洪涝水、调控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意义重大。以阳澄淀泖区有序流动调水试验的水量、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从最能直观反映水体有序流动的水量指标-流速出发,利用SPSS软件计算流速与水体重要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河湖水体有序流动中流速与水质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流速-溶解氧的相关性最强,引水口门及原本滞流较重的河道流速与各水质指标之间相关性更强,水质改善更显著;但通过工程调度只能一定程度上改变水环境,与水质产生直接的相关关系很难。研究成果可为评估水流有序流动对河网水环境改善的实际效果提供技术支撑,对研究区域确定合理的引排调度方案,改善水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引江调水是有效改善区域水环境的措施之一。根据苏州市沿江口门水利工程2017年5月9~18日的调水实测数据,分析了阳澄淀泖区引水前后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及引水量与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关系,发现引江调水能加快区域内河网水体流动,并使得通江河道及阳澄湖以西区域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氨氮指标能提高1~2个水质类别,综合污染指数亦有所降低。根据分析结果,明确了调水对阳澄淀泖区不同区域的水质改善程度,这将有利于调水方案的优化和区域的水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3.
阳澄淀泖区属于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河湖密布,地势低洼。为了抵御洪水,区域内建成大小联圩366个,约占总面积的50%。圩区建设是平原河网低洼地区的重要防洪排涝措施,但随着圩区规模的扩大、防洪排涝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得骨干河道洪水位上升,对区域防洪产生重要影响。以实测资料和圩区现状调查为基础,构建了能反映现状河网、圩区分布、圩区调度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影响。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对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的影响分析可为阳澄淀泖区的洪水计算、防洪规划、圩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太湖流域阳澄淀泖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水文特点,在分析河网水体流动及调度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基于河网有序流动的调度目标参数和调度方案。以太湖流域河网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为技术手段,对调度方案进行模拟计算,从水位、流速、流向、水质4个方面定量分析了优化调度方案实施后的效果,并与拟定的调度目标进行可达性分析,制定了有利于该区域河网有序流动的调度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完善流域综合调度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量的实测和调研资料,建立了能反映阳澄淀泖区现状河网、圩区分布及水工建筑物调度的水动力模型,经率定和验证后能够用于该区域的洪水模拟。基于Web技术、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研发了嵌套水动力模型的动态洪水风险图管理系统。针对任意降雨、边界条件、水工建筑物参数及调度参数,系统能快速调用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生成动态洪水风险图。与在线预报数据结合,可实现洪水预报预警,为洪水风险图在防洪减灾、洪水管理、洪水预报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6.
平原河网地区是城市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同时又具有水系复杂,水流无规律等特色,合理调控水利工程,促使河湖水体有序流动,对于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外关于水环境调度尚处在探索阶段,以杭嘉湖区作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对该区域水体有序流动格局和目标参数分析,采用太湖流域河网水量水质数学模型,研究区域水利工程不同的调度方案对于水体流动性及河网水环境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控杭嘉湖区闸泵水利工程,妥善处理杭嘉湖区三向引水格局,以东导流和太湖为主要引水水源,结合南排工程运行,辅以从太浦河进行引水,可以保持适当的水位差,促进水体流动,对水环境改善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8年8月横山岭水库管理部门发现水质异常,经论证分别于2009~2011年通过放水、蓄水过程,使库区水体进行了充分交换,水体中重金属类水质参数变化甚微,富营养化及其他类参数不同程度得到改善,说明水体交换是改善库区水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成  顾令宇 《治淮》2011,(12):102-103
水质模型是预测评价建设项目对水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研究水利工程建设的水环境影响时,往往需要二维动态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各种方法的水质模型,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特征线法及有限体积法等等.笔者建立了二维非稳态FVS格式水流水质模型,对淮南潘谢矿区采煤沉陷区不同蓄水条件下的水流水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采煤沉陷区在2020年积水面积和治理措施条件下库区水质浓度场分布,对水质可达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万瑞容 《治淮》2014,(5):16-17
安徽省蚌埠市是淮河沿岸的重要城市,淮河是蚌埠市的母亲河,淮河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民饮水安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淮河水污染逐渐加剧.  相似文献   

10.
长距离调水对沿线及受纳水体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艾比湖生态保护工程—从南疆喀什河经精河引水入艾比湖为背景,进行调水工程对受水区高盐度湖泊艾比湖水环境影响的研究。通过建立一维水质模型和二维湖泊盐度预测模型,分别研究调出河道、输水沿线河道在调水前后水质变化情况以及高盐度受水湖泊盐度随引水延长的变化规律和规划水平年25%保证率下入湖淡水对盐分的稀释程度及稀释度空间分布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平、枯水年水文情势下调水对盐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水工程实施后,调出河道和输水沿线河道原有的水质类别均未改变,河流水质功能均未下降;引水后3d内,入湖口附近水域盐度有较大变化,3d后,盐度变化不明显;引入淡水对湖泊盐分稀释影响较小,稀释度为20%、10%的水域均在入湖口附近,影响范围不大,平、枯水年水文情势下,调水对湖泊盐分的稀释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孙雪梅  何琦  王萌萌 《山东水利》2021,(9):51-52,55
污水处理厂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业单元,在处理、净化污水的同时,也排出大量的尾水进入河道等天然水体,给水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外加污染物.如何减少污水厂尾水对环境的影响开展对污水处理厂出水受纳水体的纳污能力的研究、确定受纳水体的水环境容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晒谷滩电站蓄水前后邵阳市区河段水环境评价及纳污能力分析计算,结合水电工程和河段水环境特点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鱼山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前、后水环境回顾性分析,评价鱼山闸坝对昌江景德镇市区河段水环境的诸多影响特别是对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再生水回用于河道是缓解水资源短缺与地下水位下降的一种有效措施,但由于再生水成分复杂,长期回用可能会对河道水体和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以典型再生水回用区——北京潮白河顺义段为例,综述再生水回用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及长期入渗对地下水中溶解盐类、氮素、微量有机物、微生物群落与功能的影响,以期为类似再生水回用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沈阳市鱼类功能群季节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季节鱼类功能群密度与水环境影响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沈阳市鱼类春季以产卵型和营养结构型功能群为主,夏季以环境耐受型和营养结构型为主,秋季以营养结构型功能群为主。电解质与鱼类功能群密度占比相关度最高,各季节相关度均值可达到0. 73。  相似文献   

16.
对宝清县城区2009年水环境现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保护水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MIKE11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水闸群联合调度方案实施后,内河涌水动力条件及水质的变化,为万江区水系水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对周围地表水体的影响,以闽江支流浐溪河彭村水库为例,基于MIKE21模型平台构建二维重金属预测模型,根据重金属在水体和底泥中的转移扩散、悬浮沉积及吸附解吸原理,采用土壤淋溶及浸泡试验所获取的库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等数据,模拟不同入库流量下库区Zn、Cd、Pb等3种重金属污染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小流量条件下,Zn的浓度为库区中央最小,两岸次之,靠近矿区区域最大;大流量下,库区中央大于两岸,下游大于上游。Pb的浓度为库区中央大于两岸,下游大于上游。Cd的浓度为库区中央大于两岸,下游大于上游。水库蓄水后,重金属浓度基本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9.
结合陕北煤田榆神矿区神树畔井田基本情况,在预测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不会导通第四系潜水发育至地面的基础上,分析煤矿开采后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分析认为,井田内水系不发育,对河川径流影响甚微;对第四系潜水的水位、含水层结构和水质影响较小;井田开采后最大地面沉陷10.34 m,但不会改变区域总体地貌类型。地表沉陷引起的地裂缝,会加速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疏松和涵水能力下降,不利于植被生长,进而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家庄水库对水环境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永定河官厅水库以上的洪水基本得到控制。但官厅至三家店山峡的暴雨洪水,尚未得到控制。为确保北京市的安全以及减少向小清河的分洪机遇,所以在官厅山峡修建水库是十分必要的。拟建的陈家庄水库位于永定河三家店上游75km,控制官厅山峡区间流域面积1600km2的94%,水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