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的适应证,总结下肢静脉曲张激光腔内闭合技术的操作技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275例350条肢体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组)和210例310条肢体行传统手术(传统手术组)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数量、术后疼痛、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1年复发率6项指标的情况。结果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切口数量、术后疼痛及术后住院时间4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和1年复发率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及无疤痕的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新方法,有望替代传统手术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并且其扩大了传统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利用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剥脱联合属支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方法:将8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剥脱+属支点式剥脱术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改用属支泡沫硬化剂治疗,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0.3±13.4)min、(25.8±8.4)mL、(2.3±0.5)分、(1.3±0.5)d、(2.5±0.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4±20.3)min、(82.1±14.9)mL、(5.1±0.87)min、(2.5±0.8)d、(6.5±1.5)d(P<0.05);治疗组术后发生血栓性静脉炎4例,淋巴肿胀1例,对照组发生血栓性静脉炎1例,皮下血肿3例,切口感染1例,淋巴肿胀2例;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1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2,P=0.531)。 结论:利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剥脱联合属支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恢复时间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11月间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162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组(n=80)和传统开放手术组(n=82),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颈部感觉及切口满意程度。 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腔镜辅助下甲状腺组的手术时间为(107.63±21.74)min,长于传统手术组的(80.16±29.41)min(P<0.05),但术中出血量[(21.54±11.25)mL vs. (36.15±14.26)mL],术后引流量[(24.82±8.47)mL vs. (31.15±10.36)mL],术后疼痛评分[术后24 h为(3.18±3.14) vs. (4.57±1.79);48 h为(2.46±1.54)vs. (4.35±2.12)]和住院时间[(5.16±1.13)d vs. (8.57±2.74)d]均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传统手术组患者出现颈部感觉异常、吞咽困难程度较重,而腔镜辅助组的术后切口满意度评分较高,上述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术后疼痛较轻、术后切口美学效果较好,可作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大隐静脉曲张传统手术与激光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比研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和激光治疗的疗效。研究组32例采用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主干及小腿曲张血管;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亦明显轻于对照组。提示大隐静脉曲张血管腔内激光治疗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无疤,无痛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与传统不同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本院诊治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8例(97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平分为两组,分别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对照组)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观察组)。术后观察两组单侧肢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率、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单侧肢体手术时间分别为(63.41±3.79)分钟、(39.28±4.24)分钟,术中出血量(50.24±1.58)ml、(18.34±2.51)ml,住院时间(7.13±2.51)天、(4.17±1.39)天。对照组术后患肢疼痛18例,疼痛率46.15%。术后4例复发,复发率10.26%,观察组术后患肢疼痛7例,疼痛率17.95%,术后1例复发,复发率2.56%,两组复发患者再次经腔内激光治疗后全部治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与传统手术相比,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操作容易、术后复发率低,适合大量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1470nm(输出功率6W)及810nm(输出功率8W)半导体激光腔内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0例行1470nm激光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研究组)和29例行810nm激光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对照组)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二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3天、3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组在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470nm波长,输出功率6W的半导体激光腔内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节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腔内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静脉腔内激光(EVLT)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在我科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0例(128条患肢)以及行EVLT治疗的患者120例(160条患肢),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主观感受改善程度(皮肤瘙痒、下肢酸胀沉重感等)、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数量、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1年复发率等八项指标。结果EVLT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数量、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六个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而手术前后主观感受改善程度、1年复发率与传统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VL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不留手术瘢痕,有望代替传统手术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扩大了传统手术的适应证。同时,EVLT还具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钬激光腔内联合局部腔外灼闭与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16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钬激光腔内联合局部腔外灼闭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钬激光腔内联合局部腔外灼闭组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切口的数量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组,而两种方法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发症及半年复发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应用钬激光腔内联合局部腔外灼闭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较传统术式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后凝血纤溶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检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显示手术后D-二聚体值(0.541±0.103)mg/L明显大于术前(0.366±0.134)mg/L(P=0.003)。术后纤维蛋白原值(4.338 0±6.700)g/L明显大于术前(3.475 ±0.817)g/L,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术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值(37.90± 4.578)s与术前(35.67 ±1.917)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64)。提示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和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可能,D-二聚体的检测可及时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结合电凝疗法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英国剑桥大学生产的DIOMED半导体激光结合电凝治疗,于下肢大隐静脉置入激光纤维,行激光腔内照射,使静脉壁闭合。对分支小的交通支及静脉团,以高频电刀进行静脉腔内电凝,使其闭塞,术后患肢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结果:平均住院3.5d。平均手术时间(25±4)min。无并发症。术后随访1—10个月,效果良好。结论:采用微创技术的半导体激光静脉腔内照射结合高频电刀腔内电凝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安全,痛苦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48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of the thoracic aorta, one of them had a rupture of aneurysm of the noncoronary sinus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fistula between the aorta and the right atrium. The fistula was ligated by an access through the right atrium with good nearest and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