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尚不成熟,在吸入过多氧或其他因素造成机体相对缺氧后,易致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在胎儿期,雌激素水平较高,视网膜血管发育过程正常有序,对于早产儿补充适量雌激素,是否可以抑制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从而预防ROP?我们以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REC)为模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因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而导致婴幼儿视力严重丧失的疾病,绝大多数发生于低体重的早产儿。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以视网膜新生血管化为特征的多因子 疾病。除了早产、 低出生体重、吸氧史等已知的危险因素外,近年来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参与了ROP的病 变过程,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不仅为ROP发生的危险因素,也可能促进了病变的不断进展 。  相似文献   

4.
极低体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极低体重早产儿出生后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找可能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形成的有关因素及可能影响ROP轻重程度的因素。方法回顾2002年7月至2004年4月我院检查的130例体重≤1500g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OP组60例,正常眼底组70例。ROP组平均出生体重(1256.3±196.8)g及平均孕周(29.583 3±1.543 6)周,而正常眼底组平均出生体重(1337.8±146)g、平均孕周(31.217 4±2.430 6)周。39例外地患儿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2例占82.1%(轻度ROP 1例,重度ROP 31例),91例北京患儿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8例占30.8%(轻度ROP 15例,重度ROP 13例) 。轻度ROP的首次检查时间为(36.062 5±2.909 0)周,明显早于重度ROP(59.477 3±33.604 0)周。非玻璃体切割组的首次就诊时间及首次手术时间明显早于玻璃体切割组。结论低体重是ROP的高危因素,外地早产儿ROP较多。ROP的严重程度与首次检查时间有关,ROP手术方式与首次检查时间及首次手术时间有关。(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75-277)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发育和增生导致的病变,是引起早产儿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低孕周和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开展筛查,能早期发现和治疗ROP,减少致盲,传统的筛查方法是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需要一定的检查经验,结果不易准确记录,RetCam数字视网膜照相机(简称RetCam)可观察并记录婴幼儿视网膜图像,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于早产儿及低体重出生儿的一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多见于胎龄少于32周、体重不足1251g的早产儿。目前ROP也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儿童致盲的主要眼病。本文就ROP的筛查方法、程序、手段以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74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60例早产儿出生后2w开始检查眼底,连续观察3m。结果(1)ROP的发病率为46.3%;(2)出生时体重越低、胎龄越短,ROP的发生率越高;(3)ROP的发生与持续吸氧治疗有关;(4)ROP3期视网膜冷凝治疗有效。结论ROP的发生与患儿的体重、胎龄及持续吸氧有关。  相似文献   

8.
败血症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合并败血症、黄疸和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等全身多系统疾病的概率明显增高,这些疾病临床表现明显,积极探索这些疾病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关系,有助于发现早期ROP,国外已有这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特指发生于早产儿特别是过早产儿的以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为病变特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儿童失明的主要病因。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ROP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而早期发现和及时合理的治疗无疑是现阶段拯救ROP患儿视功能的最重要措施。我们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ROP的研究进行综述,内容涵盖了ROP的发病、诊断、筛查、治疗以及随访等诸方面。(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337-340)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是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儿童致盲的首位原因。近几年,ROP在中等收入国家有上升趋势。如在泰国和菲律宾的乡村,ROP并未见报告,但在有早产儿救治机构的城市,ROP则是引起15%儿童盲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水平的提高,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存活率不断上升,随之ROP的发生率亦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1.
冷凝和巩膜外环扎治疗4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五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们对本院5例(5只眼)4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行冷凝和环扎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受到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民众欠缺相关知识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致使我国ROP的防治处于初级阶段,亟待ROP知识的普及以及专业防治的开展."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登记网"(http://www.chinarop.com)的建设,旨在加强ROP的科普宣传和医务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建立国内的ROP病历注册登记制度及ROP数据库,为国内的ROP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基础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种细胞 因子、蛋白质、酶和激酶等众多因素均可能不同程度参与了ROP的形成过程。对ROP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研究,将有助于ROP发病机制的认识和理解并可能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是小儿致盲的主要原因。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对158例胎龄≤34周和(或)体重≤2000g的早产儿从出生后第4~6周开始进行了散瞳眼底检查,并对发现的ROP患儿进行了为期12~30周的随访,对其转归过程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进步,早产儿成活率大大提高,而由此所致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率、致盲率也有了显著增高。降低ROP致盲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激光光凝治疗是早期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现将2002年12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随访资料完整的2例ROP4只眼激光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退行有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虹  黎晓新 《眼科研究》2006,24(6):643-646
目的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自然退行组与ROP阈值病变组及视网膜脱离组的早产儿生后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找可能与ROP自然退行有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4年10月检查的125例具有ROP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然退行组的平均出生体重及胎龄(1689.3g.31.7周)较ROP阈值病变组(1487g,30.6周)及视网膜脱离组(1418g,29.7周)大,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ROP阈值病变组与视网膜脱离组之间的m生体重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退行组矫正胎龄(37.1周)、阈值病变组(41.9周)及视网膜脱离组(74.6周)三者的诊断时间明显不同(P〈0.01)。i组中性别(,分别为0.16、0.00004、0.2)无显著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胎龄是ROP退行的影响因素。结论小胎龄可能与ROP不能自然退行有关。ROP预后与发现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积极推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儿童盲的重要致盲原因之一,随着ROP防治指南的颁布以及ROP筛查治疗工作的开展,我国ROP发病率和致盲率有所下降。正确认识和理解ROP分类、筛查标准和治疗指南;建立完善的ROP筛查体系,提高筛查水平;加强ROP临床和基础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我国ROP发病率和致盲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并分析双胞胎早产儿视网膜痛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4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30对双胞胎早产儿(60眼)从出生后4周开始做眼部检查。记录出生体重、性别、给氧、伴随疾病(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心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等对资料完整的患儿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在30对双胞胎早产儿中较低体重早产儿ROP的发生率为25%.较高体重早产儿的发生率为18.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双胞胎早产儿ROP发病率与给氧具有相关性(P〈0.05);双胞胎中高体重与低体重患儿的ROP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胞胎中有并发症的高体重与低体重患儿的ROP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胞胎中无并发症的高体重与低体重患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胞胎中有吸氧史的高体重与低体重患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胞胎中无吸氧史的高体重与低体重患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双胞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与其是否是双胞胎无关,与有无并发症无关,而与其是早产儿有关。②吸氧是双胞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国际分类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ICROP)旨在建立一套系统的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标准化术语,为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中的学术交流提供“共同语言”,自发布以来积极地推动了世界范围ROP防治工作。第3版ICROP(ICROP3)保留了前期ICROP的主体,修订、量化或细化了部分已有的术语,提出和定义了一些新概念,更加关注了ROP的发展和转归。ICROP3内容丰富而新颖,概念明晰且精炼,针对性地解决了目前临床工作中的一些困惑,值得学习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月  王雪  底煜 《眼科新进展》2020,(11):1097-1100
在围产医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条件下,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升,加之二胎政策的开放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高龄产妇和多胎妊娠相对增多,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作为常见的早产儿缺氧性疾病也呈现出高发病率趋势。目前普遍认为早产儿的发病原因为缺血缺氧,但其发生发展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近年来,关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ROP及其他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作用已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本文旨在综述lncRNA的表达与调控对ROP发生发展的影响,为临床控制与治疗ROP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