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现状,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028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中,已婚男性133人(12.9%),未婚男性86人(8.4%);已婚女性687人(66.8%),未婚女性122人(11.9%)。年龄以18~35岁为主(74.6%)。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75.4%)。统计学分析发现,男性的计划生育知识得分低于女性(P〈0.01),男性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高于女性(P〈0.01)。离家务工时间0.5~4年的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低于其他组(P〈0.01)。已婚者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未婚者。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其他职业人员。随教育程度增高或收入增加,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也明显增加。结论未婚、中低学历、从事非技术工作和低收入人群,以及离家务工时间较短的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应根据知识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研究未婚人群人流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干预措施.方法 对本区生殖健康中心收治的432例未婚人流患者及同时期无人流患者进行调查并统计未婚人流所占比例及重复人流比例,根据是否进行人流分为人流组与非人流组,比较两组患者职业、教育程度、人口性质、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结果 未婚人流人群占全部人流人群的比例达48.2%,年龄显著低于已婚人流人群(P<0.05),重复人流比例显著高于已婚人流人群(P <0.05);人流组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显著低于非人流组(P<0.05),低学历比例、流动人口比例显著高于非人流组(P<0.05).结论 未婚人流人群年龄低且重复人流的比例较高,而教育程度低、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是引起未婚人群人流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区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方法采用匿名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市天河区1244例15~45岁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以及主要生殖健康问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获取有效问卷1206份。受调查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为29.82岁;文化程度主要是初中及以下(58.1%);职业以工人、商贸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为主(80.6%);流动人口对受孕知识知晓率不高,正确率仅占44.9%,已婚人群正确率远高于未婚人群(P<0.05);流动人口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为56.4%,非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为33.5%;已婚人群和未婚人群对计划生育服务政策知晓率分别为69.0%和42.6%(P<0.05);已婚人群进行生殖健康咨询的比例高于未婚人群(P<0.05);未婚女性和男性在避孕措施上主要选择使用避孕套(分别占75.2%和89.1%);绝大多数已婚女性(94.0%)和已婚男性(93.9%)采取的前三位避孕措施为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结扎、避孕套。结论流动妇女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及政策了解不足,自我保健意识薄弱。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流动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认知水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区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方法:采用匿名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市天河区的692名18~29岁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以及主要生殖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获取有效问卷685份,未婚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均以初中文化为主,总体上男性和女性未婚流动人口文化程度相当(P>0.05);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中,未婚女性认为避孕必要的比例显著高于未婚男性(P<0.05);80.4%的未婚女性认为有避孕的必要性;在未婚男性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认为避孕必要的比例显著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P<0.05);80.1%的未婚女性和60.9%的未婚男性从未采用过避孕措施;42.0%的未婚女性和52.0%的未婚男性有过性行为;女性自己有过妊娠史和流产史的占41.7%,恋爱对象有过妊娠史或流产史的占44.1%;仅有19.9%的未婚女性和7.7%的未婚男性从专业的计划生育和卫生部门获得性传播疾病知识。结论:流动人口中未婚群体对安全性行为的知识掌握较少,避孕措施的采用率较低,人工流产的发生率高,有关部门应重视这一群体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州市8个城区和深圳市6个城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现状。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的方式对广州和深圳二市14个区的4365名15~45岁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相关问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获取有效问卷4332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28.81岁,以30岁以下人群居多;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为主(50.55%),总体上未婚流动人口文化程度高于已婚流动人口(P<0.05);二市外来人口的来源地主要以广东本省和湖南省为主;52.8%的流动人口得到计划生育机构提供的生殖健康知识服务;对免费提供避孕知识的场所已婚人群知晓率为67.4%,未婚人群为34.2%(P<0.05);对免费提供避孕药具服务场所已婚人群知晓率为65.2%,未婚人群为31.7%(P<0.05);对免费提供生殖健康检查场所已婚人群知晓率为68.0%,未婚人群为29.7%(P<0.05);女性流动人口中有60.3%得到过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或计划生育部门组织的免费生殖健康检查,2.1%得到收费生殖健康检查,37.9%从未得到过检查;5.8%的人得到五项生殖健康检查服务,94.2%的人仅得到部分项目服务。结论 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服务利用不高,提示各级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殖健康知识宣传的覆盖面和服务项目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咸宁市拟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为制订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7~12月在本市婚检中心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1 776例未婚女性婚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咸宁市女青年初婚年龄平均为24.2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38.96%,未婚先孕发生率为16.20%,生殖道感染检出率为6.90%.文化程度低者未婚先孕发生率及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x2=37.51,P<0.01及x2=26.16,P<0.01).外地人员未婚先孕发生率及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明显高于本地人员(x2=4.98,P<0.05及x2=11.54,P<0.01).结论生殖健康状况与居住地及文化程度有关,在未婚青年中进行性病知识、性卫生、避孕知识等生殖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中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现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流产发生率,保障该人群生殖健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按是否对对象进行干预分为干预组(1 958人)和对照组(461人),对干预组女性采取同伴教育为主的方法进行1年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知识得分(82.23±6.11)分高于同期对照组(60.73±5.28)分,且高于干预前(59.82±5.39)分(P0.05)。态度和生殖高危行为均有较大改善,尤其有婚前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但发生意外妊娠发生率(19.91%)低于同期对照组(29.60%),且明显低于干预前(30.26%)(P0.05)。结论流动人口中未婚女性意外妊娠带来个人生理、心理损害和社会的负性影响。针对该人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让接受服务的过程从被动变为主动,保障其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8.
流动未婚女性生殖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山东省青岛市流动未婚女性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的干预效果,为探索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意向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青岛市5个工厂的18-29岁流动未婚女性共86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方面,干预前及格率为19.3%,干预后为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0,P<0.01);涉及避孕和性知识的9个问题,除月经期停服口服避孕药会导致怀孕的问题干预后回答正确率低于干预前(x2=6.46,P=0.01),其他8个问题回答正确率均高于干预前(P<0.01);涉及性病艾滋病的7个问题,干预后回答正确率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过去6个月在性行为时采取避孕措施、能坚持采取避孕措施和使用过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97.9%,65.3%和95.8%,均高于干预前的79.7%,45.5%和78.9%(P<0.01);但坚持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能有效提高流动未婚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改善其性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了解不同婚育状况女性人工流产现状,探讨按照婚育状况制定女性计划生育服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就诊于两院门诊进行人工流产妇女695例,根据婚育状况将对象分未婚未育组、已婚未育组和已婚已育组.对各组女性及其性伴侣的一般情况和避孕、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未婚未育组首次性生活年龄和首次人工流产年龄均小于其他两组(P<0.01).已婚已育组总流产次数和1年内≥2次人工流产人数最高(P<0.01),对避孕知识和人工流产危害知晓率最高,未婚未育组最低.其性伴侣对避孕知识知晓率最高的是未婚未育组,最低的是已婚已育组.3组本次非意愿妊娠原因权重最高的均为无避孕措施.结论:不同婚育状况女性人工流产发生率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同,对不同女性及其性伴侣进行计划生育服务和生殖健康宣教工作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外来男性生殖健康认知现况及服务需求,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建立最佳综合干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山市企业外来533名男性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结果:87.1%的男性渴望有规律性生活。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未婚男性(5.32±1.94)低于已婚男性(6.28±2.5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有无性伴侣、是否使用过避孕措施、有无导致性伴侣意外妊娠、是否愿意参加性与生殖健康宣教等影响调查男性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得分。73.7%的男性没有在流入地获取过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与避孕咨询服务,94.52%愿意参加性与生殖健康宣教,尤其是生殖健康咨询。结论:男性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认知水平较低,希望获得具体的避孕节育和生育知识,接受个性化的性与生殖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