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为防治校园霸凌提供了比较完善的政策文本,是我国在治理校园霸凌道路上迈出的跨越式步伐。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框架,对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议程过程中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进行梳理,分析政策之窗的开启以及三流交汇,以此解释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出台的政策过程。同时就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经验进行讨论和总结,指出在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议程建立的过程中,抓住焦点事件引起舆论热潮、吸引核心决策者关注、渐进决策、有效的制度性利益反映渠道都加速推动了校园霸凌问题走进政府视线以使其纳入政策议程,最终促成了校园霸凌治理政策的出台。  相似文献   

2.
近来,台湾校园“霸凌”案例惊动台湾教育体系,甚至整个台湾社会,从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到台湾当局都纷纷宣示将“反霸凌”作为校园的重点工作。台湾校园发生了怎样的“霸凌”事件?为什么台湾校园的“霸凌”现象如此严重?如何才能预防这些严重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安全校园:立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燎原 《思想战线》2006,32(6):34-37
我国校园的公共安全问题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而相对滞后的校园安全立法是解决我国校园安全问题的瓶颈之一。在促进高校校园安全立法时,宜将高校校园安全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把校园安全立法定位为制定法律,分级分类进行校园安全立法,在明确授予高校校园安全的执法权的同时,应明确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校园安全工作体系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伤害事故频繁发生,但是由于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往往无法可依。为了规范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校园安全立法迫在眉睫。本文拟从校园安全现状研究入手,分析校园安全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校园安全立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法治中国要求强化法治之力,密织涵盖大学校园在内的法治之网。大学校园霸凌问题研究要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充分展开校园实地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从微观层面的霸凌中的群体,到中观层面的家庭和学校,再到宏观层面的社会和法治环境着手才能深入全面发掘和探讨。大学校园霸凌问题与中小学校园霸凌问题的法律制度有所不同,其治理对策包括提升家庭教育素养,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学校在应对校园霸凌中所担负的主体义务,正面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明确各方相应责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发生多起与学校安全密切相关的事件,使得学校安全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各界对学校安全立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此,笔者拟就校园安全地方立法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校园安全地方立法的必要性(一)是深化教育改革,保证教学秩序的现实需要目前,学校安全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校园周边网吧、游戏机室等违法违规经营,无照摊贩摆摊设点,治安秩序混乱,以及交通事故多发,伤害青少年学生的恶性刑事治安案件剧增等。为了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从制度层面保障学校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国家校园安全法律法规缺失的情况下,适时开展校园安全地方立法,对于形成适应新形势的校园安全管理协作与运行机制、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13,(4):29-30
家庭暴力问题是目前我国公民权益保护领域亟待法律规范的突出问题,影响家庭和睦及社会稳定。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将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列入立法工作计划预备审议项目。为了加快这项关乎人民群众家庭幸福的重要法律的立法进程,全国妇联建议将《反家庭暴力法》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项目。一、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没有反家庭暴力的专门立法,相关的法律条文散见于各种法律。公安反家庭暴力工作存在公安教育缺失、公安工作缺失和干预技能缺失。专门立法是反家庭暴力工作的必由之路,也是公安反家庭暴力工作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专门立法十分有利于全社会,包括公安部门对家庭暴力的深入认识,十分有利于提高反家庭暴力工作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十分有利于解决实际干预中"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欧盟关于反性骚扰的立法认为性骚扰违反男女平等原则,属于歧视的一种。欧盟2002年针对性骚扰的专门立法对性骚扰的定义、受害人的保护、对性骚扰的处罚和举证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范,为成员国提供了立法范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意大利等成员国根据各自法律制度的实际情况,将欧盟2002年条例规定的反性骚扰的各项具体目标转化为国内法。了解这些立法对于探讨中国当前相关立法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初到美国的中国家庭来说,校园霸凌可能是移民家长们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和其他孩子不同的黄皮肤、黑头发,还有初到异国因语言不通造成的障碍,让歧视的爆发有了随时都会燃烧的火药引线。笔者的朋友F同学在10岁时随父母从中国来到一个偏僻的美国小镇上生活,他曾经这样和笔者描述初到美国的那一两年的生活:因为语言不通,在学校没有朋友,瘦瘦小小的他常常有浓浓的区隔感,偶尔看到那些强壮的高年级学长们莫名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