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株不同铁氧化细菌合成的沉淀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ICP-AES、SEM、XRD和FTIR等方法,对不同铁氧化细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所合成的赭黄色高铁沉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嗜铁钩端螺旋菌DY菌株(Leptospirillum ferriphium),还是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GF菌株(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合成的沉淀都是黄钾铁矾和黄铵铁矾的混合物;其中,GF合成的沉淀混合物中黄钾铁矾的含量比DY合成的黄钾铁矾约高出5.53%;而DY合成的沉淀中,黄铵铁矾的含量比GF合成的沉淀中的黄铵铁矾的含量约高出15.24%。  相似文献   

2.
对细菌合成晶种和化学法(不含细菌)合成晶种的催化性能进行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生物合成的晶种表面光滑,主要由黄钾铁矾组成,化学法合成的晶种具菜花结构,主要由草黄铁矾组成。相对化学法晶种,生物法晶种催化性能更优,诱导期缩短至20 min,温度降至75°C,初始速率增加显著,达到3.933%/min。采用生物法晶种的除铁沉淀结晶度高达97.22%,而不含晶种时结晶度仅为12.89%,这表明生物法晶种可使铁矾沉淀转化更完全。  相似文献   

3.
选冶联合流程回收铜银金的工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DX 低碱度抑制剂, 用NaOH 调节pH, 在pH= 9 ~10 的范围内浮铜抑硫, 使混合精矿中的有价金属与黄铁矿分离, 再选精矿产率20 % ~30 % , 尾矿含金低于3 .0 g/t。在较低的压力下( 氧压0 .4 ~0 .6 MPa) 对所得精矿进行氧压氨浸, 使硫转化为硫酸铵, 铜进入溶液, 金银留在浸渣中。分选中金、银、铜回收率分别为95 % ,90 % 和85 % ; 分选条件为pH= 9 .5 , 捕收剂用量200 g/t, DX 抑制剂3kg/t。低压氨浸铜浸出率为95 % , 浸出压力0 .5 MPa, 温度120 ℃, 时间3 h , 氨浓度45 g/L。氰化浸出金、银浸出率为97 % 和95 % , 置换率99 % 和98 % 。金、银、铜总回收率分别为94 % ,84 % 和81 % 。  相似文献   

4.
采用铅黄铁矾去除硫酸体系中的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硫酸体系中铅黄铁矾的形成条件,考察pH值、温度、PbSO4用量、时间和晶种浓度对铅黄铁矾形成及除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0.7,温度大于75℃时,形成铅黄铁矾;在维持溶液pH为1.3、温度95℃、硫酸铅的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2倍、晶种浓度为8 g/L、时间2.5 h的最优条件下,平均除铁率高于95%;得到的铅黄铁矾渣平均含Pb 22.47%、Fe 23.74%、Zn 1.96%;经硫酸化焙烧水浸或直接用锌废电解液浸出锌和铁后,浸出渣含Pb均大于60%,可返回作沉矾剂,亦可作为炼铅的原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HNO3(1+1)溶解金属镉后,加入50g/L的Fe(NO3)3溶液2.0mL,滴加氨水至Fe(OH)3沉淀完全,使铅生成Pb(OH)2与铁共沉淀。溶于HCl-NaAc溶液中,加入0.5g VC定容关于Ep=-0.3V(VS.S.C.E)起,进行极谱导数波测定。该结果准确可靠,方法也较简便。对批样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2.23~3.0)NaF.AlF3-(0~5%)LiF(0~15%)CaF2系熔体初晶温度、变温氧化铝溶解能力和变温密度的研究,首产俐到了氧化铝溶解能力为6%,8%和10%时温度范围在910~950℃的等溶初晶温度和密度在2.04~2.20g/cm^3之间的等溶变温度密度。分析了分子比、LiF添加量和CaF2添加量对这两种性质的影响规律,为铝电解工业选择适宜的电解质成分提供了具有要比性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讨了铜渣中铅锌钢铁一次溶解试样,分别进行络合滴定的测定方法。实验证明:试样经酸分解、沉淀、分离,在各自的缓冲介质中,以5g/LXO溶液0.15ml,100g/LSSA溶液5ml和2g/LPAR溶液0.2ml分别为指示剂,用EDTA进行络合滴定,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对批样的分析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8.
混合稀土碳酸盐晶型沉淀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了三种混合稀土碳酸盐晶型沉淀。研究了搅拌、[NH4HCO3]/[REO]比、温度、稀土配分、稀土离子浓度和晶种对沉淀过程的影响,发现前四种因素影响程度较大。对于轻稀土型,形成晶型碳酸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0~80℃,[NH4HCO3]/[REO]比3.3~4.0,搅拌0.25~4.0h;对于中钇富铕型,温度20~60℃,[NH4HCO3]/[REO]比3.4~3.6,搅拌1.0~3.0h;对于重稀土型,温度10~70℃,[NH4HCO3]/[REO]比3.4~3.8,搅拌0.5~3.0h。轻稀土型和中钇富铕型的晶体结构与镧石型稀土碳酸盐相近,重稀土型则与水菱钇石型稀土碳酸盐相似。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Fe74.7-xCu1NbxV1.8Si13.5B9(x=1,1.5,2)纳米晶软磁合金的综合磁性。x=2的合金的高频铁损水平为:p3/100k=468kw/m3:P2/200k=706kW/m3;P2/500K=3620kw/m3和P0.5/1000k=810kw/m3优于Fe-Cu-Nb-Si-B类纳米晶合金的水平所考察的三种合金铁损水平都大大优于功率优良的Mn-Zn铁氧体H7C4考察了起始磁化率的温度关系,观察到原始非晶样品出现两个尖锐的Hopkinson峰,与此不同的是,在具有最佳磁性的样品中只出现第二Hopkinson峰,用Thomas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观察到高温下纳米α-Fe(Si)晶粒系统的超顺磁行为,起始磁化率的温度关系符合Curle-Weiss定律。  相似文献   

10.
张延忠  杨燮龙 《金属学报》1995,31(5):B212-B219
本文报道Fe74.7-xCu1NbxV1.8Si13.5B9(x=1,1.5,2)纳米晶软磁合金的综合磁性,X=2的合金高频铁损水平为:P3/100k=468kW/m^3;P2/200k=706kW/m^3;P2/500k=3620kW/m^3和P0.5/1000k-810kW/m^3,优于Fe-Cu-Nb-SI-B类纳米晶合金的水平,所考察的三种合金铁损水平者大大优于功率优良的Mn-Zn铁氧体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