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合应用改良超滤和零平衡超滤对改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60例行二尖瓣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常规超滤组(CUF组)、改良超滤组(MUF组)、零平衡超滤组(ZUF组)和改良超滤+零平衡超滤组(M+Z组)。分别检测和记录各组围术期红细胞比积(Hct),呼吸功能[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呼吸机辅助时间(MAT)及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术后四组Hct无显著性差异(P〉0.05);OIMUF组、ZUF组和M+Z组术后1h、6h、12h、24h高于CUF组(P〈0.05);PfA刊02M+z组术后1h、6h、12h、24h较ZUF组、MUF组和CUF组低(P〈0.05);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M+Z组较ZUF组、MUF组和CUF组短(P〈0.05);TNF-α和IL-6浓度M+Z组停机及术后2h、12h、24h和ZUF组较MUF组和CUF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零平衡超滤加改良超滤较单一超滤方法能较好地改善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体内炎性介质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复合超滤对改善凤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extracoporeal circulation,ECC)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二尖瓣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常规超滤组(CUF组,n=15)、改良超滤组(MUF组,n=15)、零平衡超滤组(ZUF组,n=15)和复合超滤组(M+Z组,n=15)。分别检测各组围术期呼吸机辅助时间(MAT)、心脏指数(CI)及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结果 术后M+Z组呼吸机支持时间较MUF组、ZUF组和CUF组短(P〈0.05);M+Z组术后2h、12h、24h、48h心脏指数(CI)较ZUF组、MUF组和CUF组高(P〈0.05);M+Z组和ZUF组停机及术后2h、12h、24h TNF-α和IL-8浓度较MUF组和CUF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复合超滤较单一超滤方法能较好地降低炎性反应,改善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复合超滤对小儿先心病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复合超滤技术对改善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extracoporeal circulation,ECC)术后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4组:常规超滤组(CUF组,n=15)、改良超滤组(MUF组,n=15)、零平衡超滤组(ZUF组,n=15)和改良超滤+零平衡超滤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改良超滤与零平衡超滤对高风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高风险心脏瓣膜病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改良超滤组(MUF组)和零平衡超滤组(ZUF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超滤时间、超滤总量、术中输血量,观察体外循环(CPB)前、CPB后,改良超滤结束后氧分压(PO_2)与二氧化碳分压(PCO_2)、红细胞比容(H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术后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一周左心室射血分数、多巴胺用量与持续时间、术后24 h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的变化。结果 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MUF组超滤时间和滤液总量少于ZUF组(P0.05),术中需要输入悬浮红细胞的量少于ZUF组(P0.05);MUF组患者超滤结束后PO_2与Hct显著高于ZUF组,PCO_2两组间无差异;TNF-α与IL-6在CPB结束与超滤结束后ZUF组低于MUF组(P0.05);MUF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多巴胺用量与多巴胺使用时间上均短于ZUF组(P0.05)。结论虽然零平衡超滤可以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但改良超滤较零平衡超滤更适用于高风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可以明显增加术后PO_2与Hct水平、减少术中输血量,缩短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多巴胺用量与多巴胺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超滤技术(MUF)在成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影响.方法 5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MUF组,n=25)和对照组(CUF组, n=25),在术中分别采用改良超滤和常规超滤 (CUF),对两组术后早期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间的红细胞比容(Hct)在术前、超滤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超滤后MUF组高于CUF组(P<0.01),MUF组术后出血及库血使用均低于CUF 组(P<0.05) ,术后血流动力学较平稳,呼吸机支持时间较短,术后24 h 尿量明显减少.但术后ICU滞留时间、病人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超滤可在手术后短时间内浓缩血液,提高Hct, 改善肺功能,减少出血和库血使用,但不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两种超滤技术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后肺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体外循环(CPB)中的常规超滤方法和改良超滤方法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30例7kg以下行心脏手术的婴幼儿患者,根据手术中应用常规超滤方法或改良超滤方法的不同,分成常规超滤组(CUF组,n=15)和改良超滤组(MUF组,n=15)。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术中超滤液量、库血预充量、超滤前后血细胞比容、术后监测呼吸功能(氧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气道峰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和ICU监护时间。结果MUF组库血用量显著低于CUF组(P<0.01),且滤出水量明显多于CUF组(P<0.01);两组间超滤前后血细胞比容无明显差异;MUF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27.1±2.6)h和ICU监护时间(2.5±0.9)d,均短于CUF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32.2±1.4)h和ICU监护时间(3.8±2.2)d(P<0.05)。两组术后气道峰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后12和24h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MUF组显著低于CUF组(P<0.05),氧合指数MUF组显著高于CUF组(P<0.05)。结论改良性超滤方法可明显改善小体重患儿心脏手术后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平衡超滤(BUF)加改良超滤(MUF)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CPB)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平衡超滤加改良超滤(BUF+MUF)组及常规超滤(CUF)组,各20例.测定两组超滤前、后的HCT,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FiO2计算术后2 h的氧合指数(OI),记录两组术后输血量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MAT),分别在手术开始前、CPB结束、术后3、6、24 h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 (BUF+MUF)组超滤后的HCT明显高于CUF组,(BUF+MUF)组术后2 h的OI较CUF组高,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亦明显短于CUF组.停机时及术后各时间点的TNF-α和IL-8水平,( BUF+MUF)组低于CUF组.结论 平衡超滤加改良超滤能提高术后HCT及OI,缩短MAT,并能有效降低TNF-α、IL-8的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使患儿能在术后尽早脱机,减少CPB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负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对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肺功能和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分为常规超滤组(CUF组)和负平衡超滤+改良超滤组(S+M组),每组各30例.CUF组于复温后开始超滤,转流结束前停止超滤;S+M组转流开始10 min后行负平衡超滤,停机后行改良超滤.于转流前(T1)、转流结束即刻(T2)、术后2(T3)、12(T4)和24 h(Ts)取动脉血标本,做血气分析并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记录T1~ T5各时间气道峰压(Peak)、呼吸停顿压(Ppause)、潮气量(Tv)和吸入氧浓度(FiO2),计算肺静态顺应性(CLst)、肺泡-动脉氧分压梯度(AaDO2)及氧合指数(OI).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超滤量、清醒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于麻醉前24h、术后24、48和72 h时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试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录术后72 h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于转流前、超滤前及超滤后取动脉血,测定各时点患者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及红细胞压积(Hct).结果 与T1相比,在T2~Ts时两组患者CLst和OI均降低,AaDO2、血浆内TNF-α及IL-6的浓度均升高;与CUF比较,在T2~T5时S+M组患者CLst和OI升高,AaDO2、血浆内TNF-α及IL-6的浓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UF组比较,S+M组患者超滤量明显增多,术后患者的清醒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24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48和72 h时的MMSE评分值均降低;与CUF组比较,S+M组患者术后48和72 h时MMSE评分值增加,术后72 h内POCD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滤后S+M组患者血浆COP和Hct与CUF组相比均明显升高;两组患者超滤前后血浆COP、Hct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使用负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可改善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肺功能和早期认知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超滤(CUF)复合改良超滤(MUF)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80例,随机分为两组:改良超滤组(M组,n=40)、常规超滤+改良超滤组(C+M组,n=40)。分析体外循环转前、转中、停机时、术毕时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预充总量、术中用血量、CPB中总入量、超滤量、CPB中尿量、机器余血量、CPB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24h内输血量和胸腔引流量。结果超滤量C+M组显著多于M组(P<0.05);术中用血量、机器余血量C+M组显著少于M组(P<0.05);Hct和Hb在转CPB中、停CPB时和术毕时C+M组明显高于M组(P<0.05);两组呼吸机辅助时间和血管活性药使用时间C+M组明显短于M组(P<0.05);术后输血量和胸腔引流量C+M组明显少于M组(P<0.05)。结论常规超滤+改良超滤的复合超滤较单纯的改良超滤能更迅速有效的排出水份,浓缩血液,减少库存血的用量,减少术后脏器水肿,缩短呼吸机辅助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不同超滤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肺转流 (CPB)中应用不同超滤技术的适应证、最佳血液循环路径、技术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 36 4例在CPB中应用常规超滤 (CUF)、改良超滤 (MUF)和零平衡超滤 (Z BUF)的临床资料。比较滤液量、超滤前后的血球压积 (Hct)、血钾浓度。结果 :CUF组滤液量 (110 9± 781)ml,超滤前Hct0 .2 4 8± 0 .0 4 9,超滤后Hct 0 .32 0± 0 .0 6 7。MUF组滤液量 (2 8.4± 12 .8)ml/kg ,超滤前Hct 0 .2 19± 0 .0 4 0 ,超滤后Hct 0 .335± 0 .0 76 ,随着血液浓缩 ,动脉压逐步上升 ,术后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Z BUF组滤液量 (2 0 6 0±86 0 )ml,超滤前血钾 (6 .6 9± 0 .4 6 )mmol/L ,超滤后血钾 (5 .32± 0 .38)mmol/L。本组有 36例在停止CPB时液体出入量相等或负平衡 ,最多者 - 93ml/kg。术前有贫血 (Hb≤ 10 0 g/L)的 9例在停止CPB时Hb均恢复或略高于术前水平。体重≤ 10 的婴幼儿仅在MUF中输注 10 0~ 15 0ml的红细胞悬浮液。结论 :CUF和MUF都能够滤除人工心肺系统中多余的水分 ,浓缩血液 ,减少因输注血液制品所带来的并发症。MUF在清除体内、外多余水分的同时还能改善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和器官功能。目前 ,MUF已成为我所婴幼儿CPB所必需。Z BUF是治疗高血钾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7.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芹黄素对大鼠缺血视网膜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0只Long-Evans大鼠用动脉结扎法造成视网膜缺血模型,其中治疗组20只腹腔注射芹黄素,对照组10只注射溶媒二甲基亚酚。用视觉电生理仪检查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芹黄素治疗组视网膜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芹黄素能促进大鼠缺血视网膜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谭永东 《吉林医学》2011,32(14):2725-272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收治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年,治疗的总优、良患者38例,总优良率达到84%,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在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充分的术前计划,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入路选择以及良好的术后锻炼,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